万科:不确定时代的战略创新

来源 :管理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ertr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金融危机,是房地产行业发展的分水岭。在2008年之前,没有人去想房价哪一天会跌下来,无论是有钱的还是借钱的,无论是刚需者还是投资者,都争先恐后的排号、交钱,然后庆幸自己在下一轮涨价之前抢到了房子,2007年下半年的涨势尤为火爆,政府急忙出手调控,希望给楼市降温。
  然而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不期而至,给房地产行业致命一击,让政府始料不及。2008年下半年,政府为了提振经济,推出4万亿刺激内需计划,不得不对房地产由调控改为松绑。但这次没有任由这匹“野马”脱缰而去,在2009年房地产行业回暖之后,2010年政府又推出了以限购、房产税为代表的号称史上最严的调控手段,自此房地产再也未能重返往日风光。
  现在,微博上大家对房价的调侃是“元芳,你怎么看?”房价走势几乎成了老百姓、开发商、经济学家们的共同困惑。意见领袖们各自表达着自己的观点,却莫衷一是,甚至截然相反。被网友戏称为“空军一号”的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在2012年12月份发表言论:“中国房价朝下走可能很多年,至少5年,掉一半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而被称为“任大炮”的华远地产董事长任志强,在2012年4月初就抛出“明年3月份房价将暴涨”的断言。
  究竟孰是孰非?一时难以找到答案,但毋庸置疑的是,房地产行业已经进入了一个不确定的时代。
  应对不确定的战略历程
  万科经历了从“一个人的万科”到“两个人的万科”的发展过程,“一个人的万科”是王石阶段,“两个人的万科”是郁亮大胆创新,王石不时刹车的合力制衡阶段。王石代表着万科所处的房地产行业的确定性上升时代,郁亮则更多体现了如何应对当前的不确定的时代。
  大家认识王石,不仅仅因为他是万科的缔造者,是一个上市公司的董事长,还因为他多次登顶珠峰,他的捐款门,甚至他与80后美女影星的爱情。个性鲜明的“硬汉”形象是王石留给大家的印象。在他主政下的万科,也具有坚定、鲜明的战略姿态,我认为可以用“四化”来概括万科的王石阶段:
  专业化:万科早年学习日本综合商社的发展模式,曾涉足十多个产业,而后一专到底,不仅聚焦房地产,而且只做针对大中城市中层白领的住宅地产;
  标准化:产品标准化、管理标准化,成为万科全国复制扩张的前提和基础;
  市场化:打造“阳光照亮的体制”,不行贿,不赚取暴利,不囤地,按市场规则参与竞争;
  产业化:这是万科最伟大的壮举,要改变住宅建设的作业模式,实现住宅生产、供应等的工业化,在万科的先行实践和推动下,住建部已经出台了相关产业政策。
  2004年,王石将主掌万科的大权交给郁亮,也就是从这时开始,万科逐步驶入“两个人的万科”阶段,郁亮和王石的合力制衡也表现的淋漓尽致。
  这个阶段万科的战略创新主要有三个方面:
  首先是速度。在2004年的发展规划畅想会上,郁亮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十年之后万科要做到1000亿元的规模。王石立马泼一瓢冷水:“年轻人要沉住气!不要被顺驰弄乱了阵脚。”尽管郁亮做了大量客观理性的分析论证,最后得以将千亿目标写进了规划,但王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仍表达了自己不同的看法:“目标是一个概念,结果又是一个概念。结果有可能是1100亿元,也有可能是900亿元,但我觉得并不重要”。
  其次是进军商业地产。2009年郁亮就曾多次向媒体吹风,说万科并非绝对不做商业地产。舆论铺垫做足了之后,在当年11月,郁亮宣布万科新战略,称万科未来将加大持有型物业的储备,并在近期内陆续推出养老物业、酒店及商业配套等多种物业类型,住宅与开发持有物业比为8∶2。
  王石又如影随形的出来踩一脚刹车,在中山大学演讲时宣称“如果有一天,万科不走住宅专业化道路了,我即使躺在棺材里,也会举起手来反对。即使哪一天中国不需要建商品住宅了,我希望,城市里最后一套住宅是万科造的。”
  在激烈碰撞之后两人达成妥协,万科在2009年的年报中只称:“尝试与住宅相配套的其它物业类型,积极关注健康养老住宅和度假物业等新兴的住宅领域。”
  第三是多渠道拿地模式。万科历史上主要通过市场化手段进行拍地,而今面对不断推高的土地价格和行业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郁亮推动了多种方式的项目合作,合作对象有央企、民企、大公司、小公司;合作方式有多种股权比例的灵活形式。郁亮认为对方提供资源,万科输出专业,相得益彰。在目前万科的销售项目中,有近六成为合作开发项目。
  战略创新带给万科的,有顺势而为的收获,也有发展中的阵痛。
  收获是万科从2004年销售额只有91.6亿到2011年销售额首次破千亿,达到1026亿,在四大房企里遥遥领先;万科以珠海宾馆项目启动为标志打响进军商业地产的“第一枪”之后,加速了商业地产开发进程,东莞长安项目、西安曲江项目、北京赢嘉中心项目紧锣密鼓开张,投资总额超过百亿。
  阵痛是在万科快速发展的同时,震惊全国的“安信毒地板”事件、“纸板门”事件,呈现蝴蝶效应在发酵扩散;多渠道拿地带来的合作风险亦有增加,2011年5月,万科卷入了河北香河的土地违规案中,最终其在香河的欢庆城项目被迫叫停;2012年末万科被指卷入违规获得成都五龙山项目用地事件中。
  不确定催生的战略智慧
  在不确定的时代,企业到底该何去何从?管理学家、投资家、理论家都从不同角度回答了这个命题。
  “现代管理学之父”德鲁克针对不确定是这样回答的:“不确定性中包含确定性,未来既是不可预测的也是可预测的。不可预测的是未来的精确图景,可预测的则是未来发展的大趋势。”
  巴菲特对不确定给出三个回答:第一,未来永远是不确定的;第二,宏观预测不可能准确;第三,重要的不是预测而是预防。
  此外,让我们追溯西方战略理论发展的历程,也能找到企业应对不确定的战略之道。战略理论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至今,提出过四种战略范式:   第一种是针对上世纪六十年代相对稳定简单的市场经济结构而提出的战略规划范式,主张周密的计划和安排,经典的SWOT分析模型就是在这个阶段提出的。
  第二种是针对上世纪七十年代,尤其是全球石油危机导致的市场环境变化而提出的环境适应范式,环境适应范式主张走一步看一步,不断试错和摸索,适者生存,学习型组织被提出并流行起来,学习型组织是一个能快速地获取、创造、传递知识的组织,同时能根据获取的知识不断地修正自己的组织行为,以适应公司的发展要求。
  第三种是针对上世纪八十年代市场集中度提高导致的产业分化而提出的产业组织范式,主张周密的计划安排和外部适应都没有意义,最重要的是选对产业,波特的五力模型就是经典的选择产业的分析工具,其通过研究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潜在竞争者进入的能力、替代品的替代能力、行业内竞争者现在的竞争能力,确定优势产业。在此产业边界下布局公司资源。
  第四种是针对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发展、经济全球一体化导致的产业融合而提出的资源能力范式,主张企业生存之道在于核心竞争能力,以不变应万变。
  以不变应万变,是在不确定时代更具中国智慧的企业生存之道。著名经济学家张维迎曾经提出核心竞争能力的五个标准:偷不去、买不来、拆不开、带不走、溜不掉。企业不同的发展轨迹决定了其不同的核心竞争力,不同的核心竞争力决定企业的发展战略,同理,若企业想突破现有发展轨迹,也必须从培育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入手。
  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在2012年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提到的不确定性,正是资源能力范式所应对的市场环境。
  从这些战略智慧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些基本的判断:
  在不确定中包含着确定性,如果我们能够站得更高,很多我们原来认为没有规律的事情其实是有规律的,只不过我们没有认识到,或者我们没有这个高度和眼界而已。
  围绕着确定性的方向构建核心竞争力,才是在不确定时代的战略之道。
  万科的不变与变
  万科的战略创新,正是对不确定时代战略之道的完美诠释。
  万科的战略创新,有对行业的“确定性”洞察所坚守的“不变”,也有对行业的“不确定性”应对而创新的“变”。
  “不变”的是对住宅地产的信念和长期形成的核心竞争力。
  万科对住宅地产的信念,源于对行业的理性判断:住宅地产在新型城镇化的国家战略下,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当前的限购、限贷、限价等行政调控手段必然向市场化规律理性回归。并且所有的调控措施目的不是要把住宅地产一棍子打死,而是为了促进良性发展,不至于让经济泡沫破坏市场经济的秩序。
  万科的核心竞争力就形成于专业化的住宅地产领域,内化在产品研发、标准化、工厂化施工等方面。
  “变”的是涉足商业地产、快速扩张、多渠道拿地模式。
  万科进军商业地产,出于两种考量,一是商业地产的行政调控力度小,腾挪空间大,不像住宅地产已经成为调控重灾区;二是商业地产可以为住宅地产提供配套服务,提升住宅地产的价值空间。所以万科进军商业地产,与万达所做的商业地产的定位和意义完全不同,万科的商业地产是服务于住宅地产的,并且与住宅的比例控制在2:8之内。
  万科的快速扩张,也是对冲行业不确定性风险的必然选择。行业地位决定竞争位势,不能快速奔跑,保持行业第一的领袖地位,意味着将在弱肉强食的竞争中失去位势和影响力。此外速度能够降低风险,在风险到来之前及时应变。
  万科的多渠道拿地,也是适应不确定时代的明智选择。市场化拿地成本高,资金需求大,变现周期长,风险压力大。而走项目合作之路,可以小资金博大项目、可选择合适的时机介入、可分化市场风险。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万科的“变”是立足于“不变”的,是为了更好的“不变”而适应性的变。
  “对于市场,也许变化是唯一的不变,不确定性是唯一的确定。因此一直以来,我们主张“应变重于预测”,反对高估和迷信自身的预测能力,即使我们在这种能力上相对具有优势。而比“应变”更重要的,可能是“不变”——不变的信念和理想,对永恒商业逻辑的理解,以及尽可能稳定的经营策略。”
  这是万科在2011年致股东的话,也是对不确定时代下所有企业战略之道的深刻启迪!
其他文献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企业经营理论从稀缺迅速走向了过剩,各种外译本及本土著作众声喧哗。为不断与国际流行的先进经营理念、流程管理、绩效考核、质量评估、品牌战略相接轨,国内企业不断折腾着脆弱的企业内部生态,投向管理的费用不断增多,但企业经营却未见起色。这其中的原因值得企业人深思,我们是否陷入了某种误区?  西方舶来的各种管理工具,也并非放之天下而皆准,有些仅是某些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适应自身独特的
期刊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西周的分封制,如同现代的家族企业;秦汉政府则如同国家垄断公司;州牧动摇了东汉帝国的根基,藩镇埋下了唐朝衰落的伏笔。亲情与利益的消长,组织与成员的冲突,中央与地方的博弈,游牧民族的冲击 & &到底是什么因素决定了历史大势与组织分合?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称“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固然是小说家言,也有几分道理。作为管理者,则不能满足于看热闹,有必要弄清这个“大势
期刊
经常会听到“细节决定成败”的说法,而且凡是谆谆教导应当重视细节的布道者,往往可以随手拈来大量事例,不由你不信。  关注细节的管理思想很早就有人提出了。在《吕氏春秋》中,专门有一篇《察微》,告诉人们细节的重要性。它指出,如果治乱存亡黑白分明清晰可见,治国就不需要智慧了。实际上,治乱存亡发源于一些若隐若现的细枝末节。“故治乱存亡,其始若秋毫。察其秋毫,则大物不过矣。”它还举出许多事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期刊
现实中的许多决策,均程度不同地存在着情境压力,使决策者有意无意地感受到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内心纠结。决断时刻所面临的这种纠结,形成原因多种多样,如认识能力、思维偏差、时间紧迫、资源约束等,以下将特别地从决策者的个人欲望与社会预期两个方面做些讨论。  个人欲望:荣辱得失  决策者个人欲望的存在,极易引发贪婪与恐惧情感。贪婪源自对于荣、得的热切期盼,恐惧源自对于辱、失的担忧害怕。人们贪婪与恐惧心理的存
期刊
下列多种多样的组织中,都出现过高层领导的不道德行为。它们包括,安然公司、南方保健集团、全国金融公司、伯克希尔 · 哈撒韦公司、房利美公司、美国国际集团和新闻集团。在评估领导的有效性时,考虑道德标准的需要与日俱增。领导的诸多方面都与道德问题有关,例如,魅力、权力和信任。  领袖魅力就有道德的成分。违背道德的领导,出于自私的目的,更可能利用他们的魅力加强对追随者的控制权。有道德的领导,用有助益于社会的
期刊
企业经营所面临的不确定性是我持续关注和研究的一个领域,2005年我出版了《战略,超越不确定》一书,对不确定性的类别以及企业如何通过战略制定来规避甚至超越不确定性进行了初步研究。近几年,企业经营环境所发生的变化在某些方面也验证了我当初的分析和判断,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现象。对于企业家来说,不确定性是无法回避的,如何与不确定共舞,需要不断思考和实践。  “不确定”的焦虑  对于企业经营所面临的“不确定
期刊
哲学中,“后现代”意味着对理性、必然性和确定性的反叛和解构,而不确定性催生的新的战略管理思潮强调的正是直觉、或然和不确定性,因此也被称为“后现代”战略管理理论。  “当今世界惟一确定的就是不确定性”,在各地报刊媒体的报告中,在各国政要精英的言辞里,在商界领袖的文件内,“不确定性”已成为出现频率最高的关键词之一。世界在因果律、规律性、确定性和必然性之外,正显现出更迷乱却更深刻、更普遍的相对性、无序性
期刊
系统思考专家丹尼斯·舍伍德(Dennis Sherwood)认为,一些领导者认为是未来是可预测的,另外一些则认为未来难以预测;对待实践中的不确定性,一类领导者倾向于主动把握自己的命运,有很强的控制力,另一类领导者则主张探索、调整和适应。按照这两个维度,企业领导者在应对未来不确定性方面,会有四种角色(见图1)。  舍伍德指出,没有一个人能够预测未来。但是,我们不能因为未来的不确定性,而在制定长期规划
期刊
数字化、网络化和全球化正在酝酿着一场组织和管理的革命,我们习惯了的、可能还是非常有效的行为模式、组织架构、职业习惯、管理套路将面临挑战、甚至遭受淘汰,这不是耸人听闻,而是山雨欲来风满楼。  网络给大众提供了参与、创新和展示机会,同时也使个人或组织的并行作业成为可能,复杂多样的工作与合作方式将会出现,这将彻底改变就业、职业、生活、工作等概念,各类新的行为、商业、组织模式定将不断涌现。  管理和领导实
期刊
库泽斯与波斯纳的《领导力》是常常摆在我案头的一本书,开始是1995年的英文第2版,现在已是2012年的第5版了。这倒不只是因为我的研究兴趣在领导力这方面,更重要的是这本书给了我很多处理人生、工作上难题的启发。不夸张地说,我每过一段时间就会拿起来翻读其中若干篇章,有时候甚至只是想在书中优美的文字和流淌出的智慧中徜徉。  一脉相承而历久弥新的是其核心,正如两位作者在书中反复强调的,“领导”这个在历史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