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校是育人的摇篮,是实施德育的重要场所。我们要将德育渗透到校园的每个角落、每个班级,落实到每个学科、每个课堂。数学教育又对培养学生的全面、持续、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刻不容缓。本文从数学教学实际出发,谈谈如何抓住教学契机渗透德育。
【关键词】小学数学;德育教学
德育要与时俱进,要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做到入耳入脑入心,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本文从教材的节选、利用信息技术、联系生活实际三方面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自然渗透德育。
一、立足教材内容,抓住渗透契机
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是人类生产实践过程中沉淀下来的精华,是人类活动的价值体现。教育部将一个个经典小故事编入教材,让学生切身感受数学的价值所在。
1.利用知识延伸,自然渗透
教材是我们获得基础知识的主要来源,在全民阅读时代,应该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拓展学生的阅读广度,数学课堂也不例外。在数学的发展史上,让孩子们了解到古今中有很多出色的数学家,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勇往直前的精神,为数学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也为国家科学界的发展增添一份力。比如,六年级《圆》这一单元专门设计了一节《圆周率的发展史》,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了解到古代许多人想尽办法,克服种种困难,迎难而上,不怕失败的精神和毅力,一次又一次在圆周率方面取得了突破。如,我国魏晋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刘徽的“割圆术”,我国南北朝时期的著名数学家祖冲之领先世界约1000年计算出圆周率的值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通过学习,学生感受到数学家为国做出的巨大贡献,激起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也为学生的成才之路埋下种子,知道学海无涯的道理。
2.利用课堂教学,适时渗透
数学课堂教学主要是基础知识获得的重要环节,教师要抓住每一个教学环节或每个教学知识点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比如,在教学《生活中的比》这一课时,题目联系生活实际,列举生活中的比。此时向学生介绍我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是严格按照我国《国旗法》规定制作的,国旗的长与宽的比是3:2。遵从這个比制作任何一面国旗都是尊重祖国,爱护祖国的表现。倡导学生无论何时何地刻画国旗的标志都要按照这个比,此时此刻,孩子们心中的爱国敬意油然而生。让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应该落实于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3.利用巩固练习,有意渗透
数学知识的巩固在于练习,教师可以选择符合课堂新知的练习,向学生有意渗透德育教育。比如,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时,笔者刻意选择了“2018年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小学生近视率为达45.7%,初中生近视率为74.4%,高中生近视比例达83.3%,而大学生近视率是87.7%。”在学生说出每个百分数表示的意义的同时,引导他们发现青少年近视率随之年龄增长而增高,我们急需呵护好一双慧眼,才能看清光明的未来。那就要求孩子们平时注意用眼,同时要正确和积极做好每天的课间眼保健操;在周末或闲暇时不要沉迷于电子产品,应多到户外感受自然之美,多看绿色植物。
二、利用信息技术,创造渗透环境
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教育也紧跟步伐。信息技术为我们的学科课堂带来了便利,我们也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在课堂上创造德育渗透的环境。比如,教学《圆的认识》时,孩子们对圆的表象认识来源于生活,利用孩子们的最近发展区,让孩子们用相机、手机、iPad等设备记录下生活中美丽的圆,也可以在网上搜索美丽的圆的图片通过移动终端传给老师。笔者整理孩子们收集的生活中的圆并分类制作成一个视频,在课堂的尾声播放。此时发现孩子们的眼睛亮了,笑脸洋溢,时不时出现“哇”“哇”的声音,没错,实在太美了。这是因为孩子们都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笔者利用信息技术营造环境,让孩子们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
美充盈在社会的每一个角落,那就需要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孩子们经常学完一个知识就会寻找生活中美丽的数学。如,教学《生活中的比》时向学生介绍世界上最具有审美意义的数字——黄金分割比0.618,并通过视频播放各领域黄金分割的运用,美丽的图片直击孩子们的眼球。在自然环境中,植物的枝干的夹角137度28分时通风和采光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大家觉得蝴蝶美,是因为它的身长与双翅展开后的长度之比接近0.618。孩子们还发现家里的厨房的装饰以及物品的摆放、家里客厅的装饰都是按照0.618的比例设计的。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然而,人们更应该有发现美的眼睛。课堂教学要适当利用信息技术为孩子们营造感受美的环境,引导孩子们利用所学知识发现美,创造美,从而使他们具有美的理想、情操、品格和素养。
三、联系生活实际,有效渗透德育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体会到数学的用途。数学来源于生活又用之于生活。如学校到处可见水龙头没有拧紧,任水一滴又一滴的流走。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测量1分钟浪费多少水?1小时呢?一天呢?一个月甚至一年又浪费了多少?采用长方体或正方体甚至圆柱体水槽来装水并计算得出:
通过科学计算,数据让大家惊讶不已,生活中没有拧紧的水龙头一滴一滴水慢慢地落下,一天浪费的水相当于一个小朋友的体重,一个月浪费的水重如一辆小汽车,一年浪费的就有三头大象那么重。水是万物之源,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节约用水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号召节约用水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伸伸手关紧每一个水龙头,节约生活中的每一滴水,不要让眼泪成为我们最后的一滴水。通过“生活中浪费多少水”的实验,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无处不在,用心发现,采取科学的方法验证,用数据引导孩子们该怎么做,不仅更有说服力还激起学生的积极性。
素质教育的时代,需要全面发展学生。小学数学课堂渗透德育是每一位教师应尽的责任,我们应从实际出发,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努力钻研教材,科学、适当地在教学的各个方面进行德育的渗透,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让德育教育“润物细无声”,让德育延伸到教书育人的各个环节,为学生的成长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吴梅.关于小学德育理念的思考[J].文教资料,2011(32).
[3]谢芳.小学数学课堂“渗透”德育教育之我见[J].科技视界.
[4]刘春贤.浅谈小学数学与德育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5.
【关键词】小学数学;德育教学
德育要与时俱进,要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做到入耳入脑入心,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本文从教材的节选、利用信息技术、联系生活实际三方面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自然渗透德育。
一、立足教材内容,抓住渗透契机
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是人类生产实践过程中沉淀下来的精华,是人类活动的价值体现。教育部将一个个经典小故事编入教材,让学生切身感受数学的价值所在。
1.利用知识延伸,自然渗透
教材是我们获得基础知识的主要来源,在全民阅读时代,应该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拓展学生的阅读广度,数学课堂也不例外。在数学的发展史上,让孩子们了解到古今中有很多出色的数学家,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勇往直前的精神,为数学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也为国家科学界的发展增添一份力。比如,六年级《圆》这一单元专门设计了一节《圆周率的发展史》,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了解到古代许多人想尽办法,克服种种困难,迎难而上,不怕失败的精神和毅力,一次又一次在圆周率方面取得了突破。如,我国魏晋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刘徽的“割圆术”,我国南北朝时期的著名数学家祖冲之领先世界约1000年计算出圆周率的值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通过学习,学生感受到数学家为国做出的巨大贡献,激起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也为学生的成才之路埋下种子,知道学海无涯的道理。
2.利用课堂教学,适时渗透
数学课堂教学主要是基础知识获得的重要环节,教师要抓住每一个教学环节或每个教学知识点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比如,在教学《生活中的比》这一课时,题目联系生活实际,列举生活中的比。此时向学生介绍我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是严格按照我国《国旗法》规定制作的,国旗的长与宽的比是3:2。遵从這个比制作任何一面国旗都是尊重祖国,爱护祖国的表现。倡导学生无论何时何地刻画国旗的标志都要按照这个比,此时此刻,孩子们心中的爱国敬意油然而生。让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应该落实于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3.利用巩固练习,有意渗透
数学知识的巩固在于练习,教师可以选择符合课堂新知的练习,向学生有意渗透德育教育。比如,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时,笔者刻意选择了“2018年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小学生近视率为达45.7%,初中生近视率为74.4%,高中生近视比例达83.3%,而大学生近视率是87.7%。”在学生说出每个百分数表示的意义的同时,引导他们发现青少年近视率随之年龄增长而增高,我们急需呵护好一双慧眼,才能看清光明的未来。那就要求孩子们平时注意用眼,同时要正确和积极做好每天的课间眼保健操;在周末或闲暇时不要沉迷于电子产品,应多到户外感受自然之美,多看绿色植物。
二、利用信息技术,创造渗透环境
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教育也紧跟步伐。信息技术为我们的学科课堂带来了便利,我们也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在课堂上创造德育渗透的环境。比如,教学《圆的认识》时,孩子们对圆的表象认识来源于生活,利用孩子们的最近发展区,让孩子们用相机、手机、iPad等设备记录下生活中美丽的圆,也可以在网上搜索美丽的圆的图片通过移动终端传给老师。笔者整理孩子们收集的生活中的圆并分类制作成一个视频,在课堂的尾声播放。此时发现孩子们的眼睛亮了,笑脸洋溢,时不时出现“哇”“哇”的声音,没错,实在太美了。这是因为孩子们都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笔者利用信息技术营造环境,让孩子们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
美充盈在社会的每一个角落,那就需要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孩子们经常学完一个知识就会寻找生活中美丽的数学。如,教学《生活中的比》时向学生介绍世界上最具有审美意义的数字——黄金分割比0.618,并通过视频播放各领域黄金分割的运用,美丽的图片直击孩子们的眼球。在自然环境中,植物的枝干的夹角137度28分时通风和采光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大家觉得蝴蝶美,是因为它的身长与双翅展开后的长度之比接近0.618。孩子们还发现家里的厨房的装饰以及物品的摆放、家里客厅的装饰都是按照0.618的比例设计的。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然而,人们更应该有发现美的眼睛。课堂教学要适当利用信息技术为孩子们营造感受美的环境,引导孩子们利用所学知识发现美,创造美,从而使他们具有美的理想、情操、品格和素养。
三、联系生活实际,有效渗透德育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体会到数学的用途。数学来源于生活又用之于生活。如学校到处可见水龙头没有拧紧,任水一滴又一滴的流走。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测量1分钟浪费多少水?1小时呢?一天呢?一个月甚至一年又浪费了多少?采用长方体或正方体甚至圆柱体水槽来装水并计算得出:
通过科学计算,数据让大家惊讶不已,生活中没有拧紧的水龙头一滴一滴水慢慢地落下,一天浪费的水相当于一个小朋友的体重,一个月浪费的水重如一辆小汽车,一年浪费的就有三头大象那么重。水是万物之源,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节约用水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号召节约用水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伸伸手关紧每一个水龙头,节约生活中的每一滴水,不要让眼泪成为我们最后的一滴水。通过“生活中浪费多少水”的实验,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无处不在,用心发现,采取科学的方法验证,用数据引导孩子们该怎么做,不仅更有说服力还激起学生的积极性。
素质教育的时代,需要全面发展学生。小学数学课堂渗透德育是每一位教师应尽的责任,我们应从实际出发,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努力钻研教材,科学、适当地在教学的各个方面进行德育的渗透,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让德育教育“润物细无声”,让德育延伸到教书育人的各个环节,为学生的成长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吴梅.关于小学德育理念的思考[J].文教资料,2011(32).
[3]谢芳.小学数学课堂“渗透”德育教育之我见[J].科技视界.
[4]刘春贤.浅谈小学数学与德育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