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和我们一样

来源 :焦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yao3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乐平兄大我十四岁,我大三毛十一岁,有案可查的一九三五年《独立漫画》上伟大的三毛出现的时候,乐平兄二十五岁,我呢?十三岁。我没见过这幅“开山祖”的三毛。唉!三毛活到今天毕竟是六十多岁的人了。
  读三毛,是在《上海漫画》和《时代漫画》上。
  事实如此,我的“美术事业”是从漫画开始的。
  那时候家乡的风气颇为开明进步;新思想、新文化、新文明不断鼓动年轻老师们的进取心,一波一浪地前赴后继。他们从上海、北京订来许多进步的杂志报章互相传阅,我们这些小学高年级学生由此受益之处,那就不用提了。我们抱着《上海漫画》和《时代漫画》不放,觉得它既是让我们认识世界的恩物,又是我们有可能掌握的批判世界的武器。
  我们家乡是块割据的土地,统治者掌握湘西十来个县的权力,谁来打谁!国民党蒋介石那时奈何不得。所以有一二十年的偏安局面。
  我们模仿着《上海漫画》和《时代漫画》的风格在壁报上画点讽刺当地流俗的作品,甚至老着脸皮贴到大街上去,却是因为心手两拙,闹不出什么有趣热烈的反响。
  不过,这个小群落的自我得意倒是巩固了一种终生从事艺术的勇气和毫不含糊的嘲讽眼光。
  一九三六年四月四日儿童节,父亲给我的礼物是一本张光宇、张正宇兄弟合著的《漫画小事典》。
  这包罗万象的万宝全书教会我如何动手和如何构想,把身边的人物和事情变成漫画。我一边欣赏,一边模仿,找到了表达力量。学着把身边的事物纳入《漫画小事典》的模式里来。仿佛真感觉到是自己创作的东西。
  我知道世界上有伟大的张光宇、张正宇、叶浅予、张乐平……一口气能背出二三十个这样的“伟人”,奔走相告,某一本新漫画杂志上某一人又画了张多么精彩的漫画,于是哥儿们一致赞赏:
  “这他妈狗杂种真神人也!”
  “王先生”、“小陈”,开阔了我们对上海社会生活的眼界,“王先生”的老婆很像南门外丝烟铺费老板的老婆刘玉洗。越看越像。简直笑死人!
  “王先生”和“小陈”骂人“妈特皮”,我们也一起认真研究过,究竟跟本地用的“妈个卖麻皮”是不是一样的东西。
  上海人居然也骂粗话!了不起!
  我们没过过他们的日子,我们没有“王先生”和“小陈”那么忙,那么热闹。我们成天看到的是山,是树,是河,他们呢?是洋房子。“看高房子不小心会掉帽子”,嘿!说这话的城里人真蠢!你不会按着帽子才看吗?
  “三毛”不同。“三毛”完全跟我们一样。人欺侮人,穷、热、冷、累,打架,他成天卷在里头混,我们也成天卷在里头混。他头发虽然少了点,关系不大的。他比我们长得好!他可爱!像我们,满脑壳头发有卵用!
  你别瞧“三毛”三笔两笔,临摹容易,自己画起来特别难;不信你试试看!这不是学的,是修炼出来的。
  左边、右边、正面、侧面、上边、下边,怎么看都是他。又没有这么一个真人让写写生,完全靠自己凝神定位。
  我们既然晓得世界上有个张乐平和许许多多同样是人的人,又晓得人和人虽然都要吃饭、吃猪脚和炖牛肉、喝汤,更晓得人和人是多么不一样。
  有一天,我的同班吉龙生的爹跟正街上蒸碗儿糕的吉师傅,论到这个问题。
  “你晓不晓得张乐平画的三毛?”
  “卵三毛!”他说。
  “你晓不晓得三毛是一个人凭空画出来的人物?”
  “晓得有卵用?又不当饭!”
  “猪也吃饭,狗也吃饭……”
  “鬼崽子!你不滚,老子擂你!”他追出来。
  我觉得这种人是无可救药了,决定不救他。
  自从我每天画漫画以来就觉得自己开始高级。先是画周围人的样子。我父亲有个大胖子好朋友叫做方季安,一脸烂麻子,虽然是军法官,却是个非常和气的伯伯。
  我在马粪纸上画了他的全身像,然后周身剪下来,让三岁的弟弟拿去堂屋给他们看。
  爸爸首先大笑,叔叔伯伯们也大笑,再送到方麻子伯伯面前。方伯伯也咧嘴大笑,一边笑一边骂:
  “准是‘大蠢棒’(这当然指的是我,我排行第一)画的!叫他来,看老子军法从事!”
  爸爸事后翻着《时代漫画》时顺口告诉我:
  “你画方伯伯像是像,但神气不够。你看看人家张乐平的三毛和周围的那些人,一个是一个的动作,神气,表情,各有各的样子。不能只是像。”
  像已经不容易,还要动作,还要神气,爸爸呀,爸爸!你以为我是谁?
  我有时没有纸,这里的纸只是毛边纸、黄草纸和糊窗子的小北纸,临摹带色的漫画是用不得的,起码要一种印《申报》的报纸。这种纸,纸店不常来;来了,我碰巧把钱吃了东西,只好对着铺子干瞪眼。要知道,做人家儿子时期,经济上总是不太松动的。到第二天省下零用钱赶去买纸,纸却卖光了。
  《时代漫画》和《上海漫画》里头还登有好多外国画家的画,墨西哥、法国、德国、英国、美国……我不懂。我不敢说它不好。奇奇怪怪的眼睛和脑袋,乱长的嘴巴,说老实话我有点怕,像推开一线门缝似的,我往往只掀开半页纸偷偷地瞟它两眼,很快地翻过去。我明白这是长大以后的画家看的东西,是有另外的道理的。
  有一天,我忽然在《良友画报》上看到三四个人在海滩上赛跑的照片。打赤膊,各穿一条短到不能再短的裤子,没命地跑着。题目是《海滨之旅》。小字印着“左起叶浅予,张乐平,梁……梁得所……”(梁得所是谁?干什么跟着跑?)
  远是远,不过都能理清面目。这三个家伙长得都他妈的俊;叶浅予高大像匹马,还有撮翘翘胡子;张乐平的鼻子、额头上撮起的头发都神气之极,像只公鹿;梁得所腰上有根细细的白带子跟着飘,像个洋神仙。
  他们都这么漂亮。他们不好好画漫画,到“海滨”来“之旅”干什么?
  画漫画的都要长得这么漂亮那就难了!我长大以后肯定办不到!我也不好意思穿这么窄的短裤让人照相,万一“鸡公”露出来怎么得了?
  这倒要认真考虑考虑了,长大后到底画不画漫画?
其他文献
“策马自沙漠,长驱登塞垣。边城何萧条,白日黄云昏。”曾几何时,读到这样的古诗句,总会带着无尽遐想去描绘广阔的沙漠,欣赏它的浩瀚,感慨它的深沉,品味它的醇厚。如今我终于有机会走近它,去切身体会它,感悟它……  国庆期间,和同事一起飞抵银川,再驱车穿过贺兰山,来到一个美丽纯朴的大西北小城——阿拉善左旗镇。初到阿拉善,一行四人被沿途广阔的防沙带和牛羊成群的草原所深深迷住,呼吸着略显干燥的空气,吹着清凉的
期刊
这个时代  大的世界、大的国、大的城市有着无数人的脸庞。  无数的脸庞,不分肤色的人们,倚靠在这个城市的胸膛。  胸膛上无数的道路,无数的楼宇,交织着血管一样的地方。  这个地方  多少过客,多少梦想交错的流淌。  流淌着你的泪水,你的血液,映照着你的低落或是你的辉煌。  辉煌的人们、低落的人们、或有不同、或有异想。  异想的思维、异想的方向、异想过后的迷茫。  迷茫没有界限、没有阻挡、没有围墙。
期刊
有过沙漠中飞行的经历吗?大部分人应该没有这样的经历,即使曾经到过沙漠。  整整一周的时间,居住在人迹罕至的沙漠中,为本次2014年越野E族沙漠英雄会提供航拍工作,同时,也利用闲暇时间在沙漠上空自由翱翔了一回,用不同的视角俯瞰黄金的大地。  对于久居于东部地区最繁华城市的我来说,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因为沙漠距离我很遥远,在遥远的沙漠地区航拍对我来说更是宝贵的回忆。  我所使用的是深圳市天海基业科技
期刊
印度一年中各种节日多如牛毛,洒红节是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类似于西方的狂欢节,其本质就是让全民尽情地释放压力,享受快乐,可以说是印度最充满激情和最具生命力的节日。每到这个时候,印度人最喜欢说:“如果春天已经来临,荷丽(即洒红节)还会远吗?”  三月时节,我去印度采风,幸运的是我正好赶上了印度当地一年一度的洒红节,激情奔放,活力四射。整个印度就是一个充满色彩的国度,而洒红节就是一个充满色彩的节日。
期刊
在陆晓青的办公桌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无人机:多轴飞行器、直升机……陆晓青已经把航拍玩到了一种境界,把无人机航空摄影作出了自己的口碑。  陆晓青,同样是土生土长的苏州人。“你看,这种是多轴飞行器,飞行比较稳定,有飞控控制,没有什么飞行难度,是很多入门爱好者都选用的设备”,陆晓青说,他平时就特别喜欢摄影,走到哪里拍到哪里。当然,最开始拍的都是地面的景色,一次,他看了国外电视节目中出现的航拍画面,“我当
期刊
离开中卫沙坡头后,开始了下一站的追逐----腾格里沙漠。暑假正值旅游旺季,沙坡头聚满了游客,原本古老的黄河渡口,沙漠路径都挤满了人群。想安静地坐在黄沙中对着黄河沉思一回都成了不能实现的幻想,骆驼也因为接待太多的游客累得爬在沙堆中不肯起来。我们围着沙坡头徘徊了一圈决定离开。  对于南方人来讲,西北茫茫戈壁,悠悠黄沙一直是萦绕在心头的梦。从宁夏南部一路走来,路旁种满了防护林和固沙草。当地人讲,这些年为
期刊
闹婚一个月  “走,‘说确(闹婚)’去!”一个月来,红比村的姑娘和小伙子们早早吃上晚饭,集中在阿作阿曲家,尽情地喝酒、唱歌、“说确”,讲述青春的故事,给阿曲的出嫁添彩。  12月17日,我特邀新娘的大叔阿尔克古作向导,参加了最后一夜。来到阿作阿曲家,屋里屋外多挤满了青年人。一落座,一位姑娘大大咧咧地敬上一碗泡水酒,嘴里在说:“姐妹们,今晚又多了一位‘说确’的伴了,他是虽然年岁大了点,但还是没这么结
期刊
没有鸟语花香,只有大片的岩浆与气流,迸发的艳红熔岩与一望无际的黑色土地,俯瞰之下,仿佛踏入了地狱之门。这不是《魔戒》中的末日火山,而是现实中渐渐苏醒的冰岛巴达木火山。  喷发中的火山——这可能是世界上最危险的拍摄对象了,而来自DJI的美国摄影师Eric Cheng就是这样一位令人敬佩的“火山追寻者”。他竭尽可能地靠近火山,捕捉到了火山口上惊心动魄的熔岩景象。  “能深入火山口区域,同时在不停喷出的
期刊
1972年出生,祖籍陕西,现为中国美术学院副教授,中国美术学院基础部造型艺术系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油画家协会会员。1991年中国美术学院附中毕业。1995年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毕业。1998年至2003年任教于中国美术学院综合绘画系。2003年至今任教于中国美术学院造型基础部。2006年攻读教育部首届艺术硕士。  《焦点》:您怎么看待油画与中国风格的结合?  任:我不是很精通古董,但现在是
期刊
1974年生,籍贯杭州。1995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附中。1999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具象表现工作室。2005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徐芒耀教授工作室,获硕士学位。2005年调入中国美术学院基础教学部造型分部任教,现为中国美术学院副教授。  《焦点》:您本科是中国美院油画系具象表现工作室的,但后来并没有继续具象表现的道路,而是投入古典当中,能说说其中的缘由吗?  来:在许多人的印象中,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