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不“作”会死吗?

来源 :证券市场红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taaa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句流行语叫“不作就不会死”,如今用在万科身上挺合适的。万科股权纷争其实是“作”出来的,宝能系买成第一大股东或许就是被王石“作”出来的。商场上讲究和气生财,宝能系即便是要做第一大股东,也没必要非跟王石过不去。王石有多“作”?本周万科公开举报钜盛华,让人再次领教了王石的“作”。这正应验了过去一位伟人说的话:“机会主义的头子,改也难。”
  本性难移再施毒招
  宝能系举牌万科,其实是再正常不过的市场行为,无论其是出于财务投资目的,还是战略控股目的,都无可厚非。王石对此不高兴可以理解,毕竟威胁到了他对万科的实际控制权,公开表示不欢迎也没什么不可以。但如果真要反制宝能系,那也只能采取市场化的行为。万科过去也曾举牌过沪市老八股公司申华实业,当时是申华实业的掌门人瞿建国主动找到万科的。万科后来也被君安证券举牌过。应该说王石对二级市场的举牌游戏规则是了如指掌的,如果无力反制,最好的办法就是面对现实,与新进大股东和平共处,实在不行只能拱手相让。
  王石角色错位,明明是职业经理人的角色,却试图行使控股股东的权力,对宝能系不屑一顾,对姚老板口出狂言,连带把迁就他二十年的大股东华润也一起得罪了。当宝能系和华润共同明确反对王石精心策划的引进深圳地铁方案后,王石才意识到大势不妙。王石在股东大会上首次正式向姚老板隔空道歉。但是王石对姚老板的蔑视是深入骨髓的,他之前对姚老板口出狂言是在没有任何压力的情况下率性而为,反映的是他的真实想法,后来的道歉则是在感受到巨大压力的情况下迫不得已而为之,不是他的真实想法。这不,现在他稍稍喘过气来,就又开始向宝能系进攻了。
  宝能系提出罢免万科全体董事和部分监事,看似很过分,却是抓住了问题的牛鼻子。当万科董事会否决宝能系关于召开股东大会的议案后,宝能系并没有立即行使自行召开股东大会的权力,表明宝能系并不想把事情做绝。王石长期控制万科,对万科具有生杀予夺大权,骨子里根本不把宝能系放在眼里,本性难移,双方没有合作的可能性,不动大手术解决不了问题。人们看到王石公开向姚老板道歉,宝能系也释放出某种善意,以为事情可能出现转机。岂料那只是权宜之计,王石又使出了另一毒招,立即让万科复牌交易,看宝能系能否经受住股价下跌的压力测试,最后再踏上一只脚,举报钜盛华违法违规,要求监管部门剥夺其股东投票权。
  剑拔弩张决一死战
  万科举报钜盛华并没有什么新证据,还是纠缠举牌资金加杠杆问题。这个问题银监会和保监会已经组织调查过了,结论是没问题,风险可控。既然监管部门已经有了调查结论,在没有新证据的情况下,有什么理由再要求复查呢?宝能系持有的万科股份已经得到中证登的登记确认,其投票权不容剥夺。万科高呼宝能系爆仓风险,也是一种角色错位,这根本就不是万科该管的事,其目的是要监管部门对宝能系施加压力,同时也是对二级市场投资者的一种警告,压制万科的股价,让宝能系暴露在爆仓的风险之中。如此毒招,这是要把宝能系逼上梁山的节奏,那么宝能系是否会绝地反击就没有悬念了,双方已是你死我活势不两立的局面了。
  王石口口声声要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但他的所作所为完全是从他及其团队的利益出发的,先是拒宝能系于大门之外,接着试图引进深圳地铁稀释全体股东的权益,再使出举报毒招寻求行政干预,甚至不惜玉石俱焚压垮万科股价,测试宝能系爆仓风险,一心一意要把宝能系搞垮。王石及其团队其实也是万科不大不小的股东,万科股价下跌其损失也很大,但王石为了维护自己对万科的实际控制权,是不惜一切代价的,即使牺牲包括他自己在内的全体股东的利益也在所不惜。这是非常可怕的,也注定了他和姚老板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
  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结局实际上已经注定了。现代企业制度决定了公司的控制权来源于控股权,行政干预已经摆不上台面。当宝能系经受住爆仓的压力测试后,必定会对王石反戈一击。指望王石改弦更张是不现实的,指望宝能系咽下这口恶气也是不现实的。既然双方已经剑拔弩张,决一死战,那么宝能系一定会以实际控制万科为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彻底揭开万科的盖子,查个底朝天。■
其他文献
要想成为市场上赚钱的少数人,投资股票必须要另类,耐得住寂寞、承受住孤独,同时也必须经受住人性的考验。本周来到《红刊投资论坛》的北京中晴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何岩对此就颇有感触。他将股市投资与社会责任感挂钩,希望通过股票将自己所能影响的资金融入企业,为质地优良,前景广阔的优质上市公司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  新潮、善于发现、敢于创新……虽然此次专访是《红周刊》记者与何岩第一次碰面,但几个小时交流下来,
期刊
上证指数过去两周上升后回撤。今后两周它可能会如何发展呢?  从周线图上看到,大盘上周继续攀升,如期攀升到上期预测的帝法目标点密集区COP=3064~XOP=3075。大盘本周自帝法月线压力点位COP=3064点处遇阻回撤,拉出一根内孕阴线。大盘下周如果跌破本周K线低点3007点,它将继续周线的回撤。不过,由于大盘上周强力突破由帝法压力点位F5=2976与5月6日高点3004所构成的强压力区域,它走
期刊
时间换取空间  《红学堂》:市场走势再度验证了您上期的研判,3100点没有突破而是回调。您关于风险提示、加减仓、调仓换股的策略都很到位。既然大盘已经调下来了,您认为会是深度调整吗?  王先春:只要认为是存量资金博弈,市场短期就不会突破,需要时间换取未来的空间。由于此前我已经认定是局部反转,那么市场深度调整的概率不会太大。  《红学堂》:为什么不会深度调整?  王先春:理由如下:  其一,熔断以来,
期刊
蓝筹股此起彼伏,主板与创业板指数强弱切换,这是本周行情的特色。周一指数在变盘周期选择了中阳向上,领领涨力量先是早盘的券商股,随后有色金属板块全线冲击涨停,将指数快速拉起;周二和周四行情几乎类似,都出现了主板指数小阳线,而创业板小阴的走势,盘中指数有明显的震荡,而由于这一次启动是蓝筹股,对指数贡献较大,而且有色金属、煤炭、酿酒、军工、航运、农业等蓝筹股板块轮动,对于个股调整的情况进行了掩护;周五因为
期刊
2016年过半,虽然大盘表现并不理想,但机构调研的热情却始终高亢,计算机、物联网等热门行业最受宠,而被机构集中调研的公司多数跑赢大盘。分析人士表示,机构调研对象通常为具备较大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或者基本面有望发生积极变化的领域,被调研后的企业在后市普遍也会有不错的市场表现。  新兴行业最受机构青睐  数据显示,6月机构共调研454家公司,调研的动能依旧不小。记者发现,嗅觉敏感的机构投资者跟随热点轮
期刊
2638点是中期底不是反转底  5178点下跌至今,熊市已经持续了一年。今年上半年沪指以下跌17.2%熊冠全球主要股市,广大投资者亏损累累。但沪指1月见底2638点后至今未创新低,2638点是什么性质的底?熊市大底还是中期底?  一位在业内(当然也包括笔者)备受推崇的大师判断,5178点熊市会复制1997年5月12日至1999年5月19日1510~1047点的熊市走势,即1997年9月见1025点
期刊
外形俊朗、为人低调的栾鑫,虽然刚步入不惑之年,却已在证券市场摸爬滚打了23年,对股市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其旗下管理的多款私募产品,自2011年成立至今,累计收益均超过200%。除了高收益,更为抢眼的是他管理的产品在2015年股灾期间回撤极小。在栾鑫看来,选股只是基本功,风控才是底线,相比取得超高盈利,他更看重的是如何为投资者的资产保值。对于近期市场普遍期待的吃饭行情,栾鑫表示谨慎看好,同时他比较认
期刊
如果要回答现在的行情到底如何,至少要回答三个问题:当下市场的趋势、谁会领涨和目标位。  目前,大盘难改弱势整理行情,这一点应该是基本大势,是首要和第一的共识。严格来说,本轮行情——如果有的话——应该从7月12日算起。2016年1月28日到7月12日期间,市场平均持股成本大约在-30%到-10%之间。之后迎来这轮反弹行情,行情的性质应该定性为场内资金自救的阶段性反弹行情,趋势是下跌趋势中的反弹。  
期刊
玩个股正当其时  主持人:本周市场非常热闹,指数先放在一边,反正涨跌空间都不大,板块个股火爆。  泛舟:是的,特别是有色金属板块中的贵金属,黄金白银等,一个比一个强。特别是后者的龙头品种,有封板信号更有必涨信号,均能完成预期涨幅。在一周内高频次出现封板及必涨信号,实属不易。这也说明目前资金的饥渴程度。  主持人:是啊,连大市值的黄金股都能连续涨停,何况其它,主要是现在好东西少,一旦出现,大家会疯抢
期刊
中报临近“高送转”预期升温  2015年以来中报“高送转”个股明显增多,提升投资者关注度。我们在此前发布的《奇葩的一年一度“高送转”》中对于A股市场特有的“高送转”现象做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和梳理。“高送转”本身并不创造价值,但投资者的“填权”预期使得宣布高送转股票往往受到投资者追捧而出现短期上涨,这是A股这种散户投资者占比较高的市场较为奇特的现象。我们对此就事论事进行分析,以供感兴趣的投资者参考,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