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也黑塞,败也黑塞

来源 :作文新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yuqi05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浙江省的高考作文,由于材料中“三书”没有明确的解释,因此考试中心专家统一意见,认为凡是考生对“三书”的概念有所阐释,尤其是对“心灵之书”进行多样化的解读,都算切题。因为没有和去年一样明确的文体限制,尽管有隐性的指向(思考、评说),引导考生写成论述类文体,但阅卷时按照考试中心的“考生写成其他文体,只要能表达自己的看法,根据作文分项分等的评分办法,也可以得到相应的分数”这一原则,凡是有所思考、有所评说的作文,都是合乎要求的。但遵循这一阅卷原则,并不等于对“三书”,尤其是对“心灵之书”的外延可以无限放宽,也并不等于文体和语体可以割裂。笔者在阅卷过程中就碰到了一篇这样的文章,尽管语言文字功夫堪称优秀,平时也很有积累,分析能力也不错,但因犯了这样的错误,最终只得了基准分,殊为可惜。下面笔者就重点分析这篇文章,原文如下:
  把握共性与个性,砥砺前行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所谓“有字之书”,即别人的思想、别人的文字可以观,可以兴,可以映照自己的人生,帮我们在人生的“无字之书”上打上一点淡淡的底稿,甚至渲染一些云雾缭绕,而经我们自身经验之笔书写,一些思维的勾勒,就会流泻下森林的氤氲,风车的繁语,成了我们自身独一无二的“心灵之书”。
  所以,与其说这是人生的三本大书,不妨将其看作人生这部有如斑斓锦缎的书中三个熠熠闪光的篇章,同时,这三个篇章并不相互独立,而是互相充实、提升,并凝聚成人生这斑斓锦缎中最夺目的一卷。
  诚如赫尔曼·黑塞所言:“对任何一个思想家的任何一篇著作的阅读,都会使你感到充实与满足——不是因为获得了僵死的知识,而是有了鲜活的意识与理解。”他人的文字不是仅仅被囿在书本的字形,更是一种帮助我们正确认识过去,发现生活的意义,并以大无畏的心态迎接未来的鲜活意识——它有呼吸,有体温,它微微的喘息,翕动的鼻翼,如此清晰,只要我们带着书写自己这本无字之书的好奇与憧憬去与其他伟大的思想交流,就会领会到人类所思所求的广阔与丰盈,从而在自己与整个人类之间建立起一种息息相关的联系,使自己的心脏随整个人类心脏的跳动而跳动。在人类的共性之中把握自己的个性,书写自己的“无字之书”,形成自己的心灵财富,当这种财富用文字来体现时,便又成了他人的“有字之书”,并借此贡献出人类的共性与自己的个性。
  这,归根到底是一切生活的意义,假如活着不只为了满足赤裸裸的需求的话。
  当我们书写人生这“无字之书”时,岂能不回到“有字之书”去汲取精神上的养分?又岂会不将自己人生的经验凝练成“心灵之书”以时时勖勉自己?这类经验的写作又时常会使以前读的“有字之书”得到新的理解,唤起新的共鸣,这种共鸣正是让我们的心灵着迷不已以及受益不止的东西;世界上各民族的成百上千种语言都在呼唤同一个神灵,怀着同一些梦想,忍受着相同的痛苦。在数千年不计其数的语言和文字组成的斑斓锦缎中,在一些彻悟的瞬间,我们会看到一个承载着矛盾与个性的统一的人类的容颜。
  有字无字,归根到底,都会化成你心灵的养花泥,在满载着共性的博大与个性的奇妙中砥砺前行,开出一朵灿烂的人生之花!
  这是一篇从初评的55分(一类卷)降到终评的43分(四类卷)的作文。文章可贵之处非常明显。
  一是考生对“三书”内涵的阐释是明确的。“有字之书”为“别人的文字”,“无字之书”是“自身经验”,“心灵之书”是“自身独一无二的心灵财富”(见第一段)。
  二是对“三书”之间的关系的理解是正确的。别人的“有字之书”可以给自己的“无字之书”“打上一点底稿”,“自身的经验”(无字之书)一经“思维的勾勒”就成了“自身独一无二的‘心灵之书’”,再加上第二段补充的“这三个篇章并不相互独立,而是互相充实、提升”。
  三是阅读有一定的积累。如第一段引用了“可以观”“可以兴”,第三段开头引用了黑塞《获得教养的途径》中的语句(稍有出入),“斑斓锦缎”“人类容颜”的比喻也来自此文。
  四是语言的驾驭能力较强。从全文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领起“别人的思想可以觀,可以兴”,“观”为的是映照自己的人生,为人生打些“底稿”,进而“渲染”,进而“流泻”,将三本大书比作“斑斓锦缎中”的“三个熠熠闪光的篇章”。语言是思维的外显,考生在使用这些语言时,有自己的思维路径,包括一些虚词的使用,如“甚至”“所以,与其说……不妨……”“并不……而是……”“诚如……”“不是……而是……”等。
  按照这样的分析,考生临场独立思考完成一篇50分以上的作文应该是不难的,但不得不说,该考生得益于读过黑塞的《获得教养的途径》,也受困于此。
  如果你读过黑塞的《获得教养的途径》,你就会发现这个考生的写作方式、写作主题、使用的语言均脱胎于此文:用文学性的语言来阐释自己的理解,用阅读的方式获得精神养分,用阅读此文背诵的语句比喻“三书”。或许考生写下这篇高考作文时,可能为自己庆幸过,甚至欣喜过。教师阅卷时,首先看到了作文中“三书”均已出现,那是扣题的;其次,形象的比喻,语言是优美的;再次,从“阅读‘有字之书’”到“得到新的理解”再到“化成心灵的养花泥”,思维是清晰的,逻辑推理是有层次的。这些可以说是得益于考生自己阅读过的《获得教养的途径》,但这些都得为三个非常明显的缺陷买单,因为考生又受困于此文。
  一是文体和语体的分离。从全文看,文章应该属于论述类文体,哪怕用比喻的语言写成,观点还是明确的,三本大书是整个人生的三个篇章,它们相互补充提升。论述类文章应该有与其相匹配的文体语言,除去带着重号的文句外,全文其他部分还是在阐释观点的,但这些加着重号的语句文学语体过于明显,而且并没有太多地用来分析和论证观点,尤其是第三段、第五段的文字,而黑塞的《获得教养的途径》尽管也有许多语言是文学性的表达,但他是始终在用比喻说理,并且是阐释论证观点。
  二是对“三书”的理解由切题到跑偏。不能否认,文章的前半部分是切题的,“有字之书”是别人的文字,“无字之书”是自身的经验,“心灵之书”是心灵的财富(阅卷时放宽了标准),三本大书是三个篇章,它们相互补充提升,并且这一思考持续到第三段的倒数第四行,之后便转入到“在人类的共性之中把握自己的个性”,开启了跑偏的路程。当然可能考生在写作时本来就是以此为主题写的(由标题可见),但也有可能考生是在完成文章之后再拟标题的(许多学生写作习惯于这样)。
  三是对“三书”的理解和阐释,仅仅停留在解释上。全文除了主题跑偏外,并没有用思辨性的语言对观点加以论证,只是停留在“三书”是什么的解释上,更由于语言的文学性过强,即使稍有论证,但由于主题跑偏,开篇形成的对“三书”之间关系的思考,及对“三书”作用的理解也随之跑偏,至于对作家观点的评说更是不曾涉及。
  笔者认为,拉低这篇考场作文分数最主要的原因,是标题的主题导向。其次,是行文下半部分越行越远、越来越虚的“三书”内涵(共性与个性)。再次,是过多的去掉都不影响表达的文学性语言。
  综上所述,看得出考生受黑塞的《获得教养的途径》影响极大,可以说这篇作文既得益于它又受困于它。所以平时作文训练时,针对实际的作文材料,教师要指导学生:一练审题,必符合材料题意;二练写作主题,必从一而终;三练文体,必适配语体。
  往者往矣,来者可鉴。
其他文献
人要读三书:有字之书、无字之书、心灵之书。此三者涵盖了一个人所需的实用之学、处世之学与精神之学,因而需要“兼读”。而其中,我认为心灵之书又是最高层面的,故须对其“精读”。  有字之书,在我看来即一个人所需的专业性知识与工具性知识,即每个人都要识字,能认读拼写,这是当今社会人人需备的,它使人远离无知与文盲困境。我国推行的九年义务制教育便是主要教授有字之书,它是各类书乃至阅读的前提。  而无字之书,即
期刊
曾有作家言人生不可或缺三本书:有字之书、无字之书与心灵之书。窃以为他所言极是。人唯有在书页蹁跹于指尖、双足扎根于生活的同时,不断翻阅、省察、增删并直面截然不同于外界的内心,方能成器。  杨绛曾说:“现在的年轻人,读得愈少,想得愈多,造成了许多无谓的烦恼。”可见有字之书是奠定个人思想的基础。古人精挑细选出《古文观止》为蒙学教材,正是因为白纸黑字间的前人经验、智慧,能为阅历尚浅的少年素绢般的人生底色上
期刊
人生有三本大书:“有字之书”,即最一般意义上的书;“无字之书”,代指生活中的经验;“心灵之书”,则是对生命世界最本质的追求与省思。如我所言,三本书各有侧重,但首要的是读好“心灵之书”。  “有字之书”是我们获取知识最主要和直接的来源。我们出生、蹒跚学步、牙牙学语,再进入学校让心灵得到教化。诚然,“有字之书”不可或缺,正如赫尔曼·黑塞在《获得教养的途径》中所指出的:阅读,特别是经典的阅读,对人学识教
期刊
有位作家说,人生要读三本大书——有字之书、无字之书以及心灵之书。我认为这三者间是存在渐进关系的,好比一个人的成长,由浅入深,是个不断上升、臻于完善的过程。  在人生的初级阶段,有字之书是我们的启蒙书。从教科书到教师推荐读物,我们广泛地涉猎,饥渴地汲取。与此同时,我们的视野由一个小屋子扩展到山河大地,三观不断被塑造与巩固,坚固到支撑起了无数独特的思维与个体,由此实现了人生的第一个跨越,方称作独立的人
期刊
王阳明在临终前说过四句话:“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辨明善惡是格物,为善去恶致良知。”读书的最终目的,是“致良知”。  人生来于世,未曾携带任何东西。因此,学习,在这个世界上,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而读书,便是一种获取知识的有效方式。首先学习的第一步,就是要学会读“有字之书”。张载有言:“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将往圣的绝学继承下来,理解并吸收他们的精髓,这才使原本的“童子之身”逐渐
期刊
列夫·托尔斯泰曾言:“人生的目的不在于达到完善,而在于越来越接近完善。”在卷帙浩繁的人生之书里,人有了力量,也更接近着生命的完善。  有位作家说:人要读三本大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一本是“心灵之书”。此言得之。人虽是独立的个体,但却不孤立。人要从外在的世界中获得生命的体验而充盈自己的人生。依我之见,生命当有向外观察学习和向内的自省,并从中汲取力量,读人生之书,完善自我的生命。
期刊
“无论人的一生是多么的漫长复杂,他终将反映于一个时刻,那就是他大彻大悟自己究竟是谁的时刻。”博尔赫斯如是说道。确然,在我们的一生中,我们要学习那些由具体知识构成的有字之书,继而阅读由世事阅历垒砌的无字之书,最终读懂那本我们最熟悉的也是最陌生的心灵之书。这一过程其实正如哲人苏格拉底所言:认识你自己。  人的一生不是一场盲目的追逐,相反地,那应是不断认识自我、实现自我的过程。马斯洛曾提出“需求理论”,
期刊
三味书屋中寿镜吾先生之父曾出此语:“布衣暖,菜根香,詩书滋味长。”诚哉斯言,“诗书”作为物质生活之外的精神食粮,古往今来,无人不识其重要。然而当今人们亦产生了“读书焦虑”,仿佛踏出校门便停止了学习的脚步,而以一张张微信朋友圈上的“读书照”自我标榜。殊不知,学习绝不是标签式的阅读与简单的浏览,而是恒久的、伴随生命每个角落的向外发现、向内探索。  有人说,人的一生要读“有字之书”、“无字之书”以及“心
期刊
书者如灯,“是知灯者,破愚暗而明斯道”。有人说,人生须读有字之书、无字之书、心灵之书三本大书。吾与之也——有字之书为传承,知识在其中;无字之书为体悟,阅历在其中;心灵之书为本然,我能读我,方成大我。  少年之时习句读,或观古今之言,有字之书为师为友。以文字为媒介,书籍带着我们走向新的世界,教会我们许多知识,前人的经验与智慧,虚幻的欢笑与泪水,令我们沉醉、助我们成长。“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的古
期刊
阅读常被奉为一个民族的灵魂。有位作家说,人生要读三本大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一本是“心灵之书”。  这话说得确实精辟,但我仍想为其添上一种层次:以“有字之书”为人之底,以“无字之书”为人之骨,以“心灵之书”为人之魂。  “有字之书”指世间客观存在的一切文字内容,也是人们狭义上的阅读之物。杜拉斯曾说过“每一本书都是漫漫长夜”,夜晚,用一本书来填满闲暇的时光,一方面夯实了基础,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