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模式对我国公有制经济的启示

来源 :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xuan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苏联模式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影响,本文对苏联模式公有制经济进行了剖析,从苏联公有制经济的建立、发展到僵化乃至最后的消亡,都有其深刻的政治、文化和哲学上的根源。苏联模式的兴衰为我国进行公有制经济的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我们应引以为戒,在劳动社会主义指导下以改革发展公有制主导实现中国经济矛盾的解决。
  关键词:公有制;苏联模式;改革;社会主义
  一、引言
  1917年11月俄国爆发了伟大的十月革命,在革命导师列宁的领导下苏共建立了世界上第二个无产阶级政权和由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随即积极开展了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在政权巩固阶段,苏共面临严峻的国内外环境,被迫开始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国有化和计划手段迅速展开,这在巩固革命果实中取得了显著地成效。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之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消极方面逐渐显现,苏共随即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广泛的运用商品和货币的关系来恢复发展共和国的经济,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逐渐过渡,列宁逝世后新经济政策逐渐被取消。随后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苏联建立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苏联模式,迅速实现了国家工业化、农业集体化、国民经济计划化,到1936年斯大林宣布,苏联已经基本上建成社会主义,这种苏联模式的“统制经济”也就正式形成。苏联模式在政治上强调总体、集体、国家对个人的控制,实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在经济上实行统治经济体制,经济结构上单一的公有制,并且规定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仅为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两种,忽视劳动者个人所有权。在这种以公有制结构下的指令性经济体制的推动下苏联迅速完成了国家工业化并在二战后经济迅速恢复。但由于过分强调总体,而忽视个体劳动者的利益,苏联模式不断僵化,同时既得利益者不思改革,甚至抵制改革,由此导致经济发展的诸多问题,最后引发经济与政治矛盾的尖锐化,苏联模式在内外反动势力的夹击下失败。
  苏联模式的终结对于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着巨大的警示作用,我们应深刻反思苏联模式和各国社会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并引以为戒。在我国建国初期对于苏联模式采取的全盘接受的态度并付诸实施,建立了高度集中的公有制经济,在中国政治经济学研究中甚至形成了“为了发展生产力,就要减少或排斥劳动者个人的权利”的观念。当高度集中的公有制运转不灵时,理论界又出现了公有制经济“私有化”的论断。这些观点和论述从根源上来讲都是受苏联模式的影响,因此批判研究苏联模式的失败对我国继续推进公有制改革至关重要。
  二、苏联“统制经济”下公有制的形成、发展与僵化
  (一)“统制经济”前的苏联经济所有制
  从1921年俄共十大以实行粮食税代替余粮征收制,苏维埃俄国新经济政策时期正式开始。列宁认为,只要由工人阶级牢牢掌握政权,以及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前提之下,可以充分借鉴和吸收资本主义的建设经验及成果为社会主义建设所用。允许在国营经济的领导下多种经济成分在较长时期并存,积极发展商品经济;把国家资本主义当作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中间环节。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缓解了国内日益激化的矛盾,从而巩固了工农联盟,为国内经济的迅速恢复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统制经济”下的苏联公有制的建立与发展
  1924年1月,列宁逝世,继任者斯大林认为新经济政策是临时的措施,仅仅是作为一种暂时的退却,很快他便决定采取向资本主义全面进攻的政策,领导苏联进行了农业集体化、国家工业化以及国民经济计划化,新经济政策就此基本终止。1936年,斯大林宣布,苏联已经基本上建成社会主义。苏联完成社会主义改造之后形成了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兩种形式:全民所有制也即是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苏联宪法规定:国家所有制是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基本形式,集体农庄合作制是劳动者的集体所有制,是公有制的另一种形式。斯大林认为全民所有制是社会主义的主要标志和根本特征,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财产制度的核心范畴,也是社会主义国家实行计划调拨、统包统配、统收统支的根基。苏联建立的公有制经济具有以下特点:
  1、公有制与国家工业化并行
  苏联推动国家工业化的积累资金主要从两个部分获取,一是国营企业的利润,其次是向农民征收农业税。对于工业企业由国家来直接实行垂直领导,不仅控制这些下属企业单位的人事安排,而且企业的具体经营活动也要按照国家的指令行事。把经济问题当成了政治问题,要求所有工业企业必须依照指令性计划的指标来办事,从而把企业的效益放在了一边。
  2、农业集体化
  苏联开展的农业集体化运动的实质就是要对是苏联的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将个体的小农经济改造成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过程。斯大林实现农业集体化的主要内容有:消灭富农阶级,进行全盘集体化,建立集体农庄。到1934年,苏联宣布农业集体化基本实现。客观地来看苏共推动的农业集体化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在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时,苏联在农业上基本上实现了农业的机械化。但苏共在推进农业集体化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严重的问题,推行集体化过急过快,违背自愿原则以强制的行政命令来开路,同时在具体执行过程中,部分干部运用的手段不当,导致广大农民的积极性被挫伤。
  3、国民经济指令化
  自斯大林执政时期开始,苏联进行了对经济管理体制的多次调整与改革,导致经济的管理决策权日益集中。到20世纪30年代以后,国家更是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直接管理,通过经济计划指标的制定,中央集中了基层生产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决策权。这种“统制经济”的指令性计划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庞大的计划管理机构体系、高度集权的计划编制程序、无所不包的计划指标体系。从宏观调节到微观管理的各个环节,从中央一级到基层的所有层次,从工业、交通运输业到农业的所有经济领域,从生产、分配交换的所有方面,指令性计划可以说是无所不在、无所不包,成了高度集中体制下苏联经济生活的一大特色。   (三)“统制经济”公有制的僵化
  在这种“统制经济”下,苏联长期以来实现的都是粗放型的经济增长,直接原因就在于粗放经营的经济发展战略。粗放型发展战略依靠的是不断增加资金、物资和劳动力的投入来实现经济的增长,这种增长缺乏后劲。这种“统制经济”下的公有制在国家制定统一计划和财政统收统支的基础上统一指挥各个环节的社会生产。这样国家、集体与个人三者的利益矛盾并未消失相反进一步激化。同时生产资料公有制,实际上即是生产资料国家所有,而国家又只是冰冷的行政机器,这就导致“统制经济”变成了“无主的经济”,最终变成了只为特权阶层服务的经济。
  苏联这种以公有制为基础的高度集权的经济体制,是在面对国外帝国主义势力的包围与干涉以及国内严峻的阶级斗争的双重压力下形成的,在这种特殊的历史环境下苏维埃政权能够把有限的财力和物力集中用于最急需的建设和防务上来。最初这种管理体制的缺陷被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热情所弥补,使得它在建国之初以及战后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进入正常建设时期之后,在革命转变年代所特有的那种激情消失之后,这种过分集权、统得太死的经济体制的弊病就显露出来了。在这种“统制经济下”下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滋生官僚主义、唯意志论和以权谋私等不良的风气,同时又导致企业缺乏改进经营、发展生产的内在动力,严重阻碍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导致生产效率的低下。
  从20世纪50到80年代,几十年间苏共对于公有制经济为基础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革尝试一直在不断进行。但在改革中都没有触及这种经济体制本质的问题所在,只是对这种“统制经济”进行修补。经济体制改革的停滞不仅使苏联的社会经济矛盾越积越深,而且严重危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也严重损害了人民对于苏共的信心。1991年12月26日,最后一次苏联最高苏维埃会议宣布了苏联停止存在。到此苏共推动了“统制经济”下公有制的改革宣告彻底失败,私有化运动在苏联的大地上推行开来。
  三、苏联模式公有制的根源
  苏联模式对公有制的规定是只针对生产资料的即“生产资料公有制”,其要点是全部生产资料都属于国家和集体,并且从实际上从人身权上将劳动者劳动力所有权也收归公有,这样的公有制是违背马克思关于“重建个人所有制”的设想的。苏联模式的公有制不承认劳动者个人的劳动力所有权和生产资料所有权,它的“公有”是与劳动者个人分离的国家、集体等的公共机构对于所有权的全面掌控,公共机构集所有权、占有权、经营权于一体,劳动者个人只有服从公共机构的领导、管理的义务,没有因所有权而派生的选举、监督公共机构负责人的权利。这种排斥来都跟着个人权利的统制经济下的“公有制”是与劳动社会主义本质和原则相背离的。苏联公有制的僵化乃至最终的消亡有其深刻的政治根源、哲學根源与文化根源。
  (一)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
  苏联在政治上形成了高度集中的统治模式,权力高度集中于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的手中,党政权力不分,行政权力又依附于党的领导,形成了党垄断一切的局面,个人崇拜之风盛行。这种领导人凌驾于组织和法律之上的这种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在特殊的历史环境下确实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这种政治体制存在着诸多弊端,这些弊端也成为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最终失败的重要原因。
  行政集权体制只在短期内有积极作用,它对劳动者权利的不明确必然要损害劳动者的利益,进而压抑主动性和积极性,更重要的是,没有对行使公共权力的国家机构或集体单位进行应有的选举和监督,党垄断了真理,垄断了利益,垄断了权利导致其负责人的“长官意志”和渎职、腐败,最终滋生出官僚资本,导致人民抛弃了苏共,从内部毁灭了苏联的初级公有制。
  (二)哲学根源
  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局限和缺陷的根本,就在其以唯物主义为哲学观念。唯物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哲学观念,是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主义、专制主义,建立资本主义制度和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哲学根据,也正因为此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最终演化、归依与资本主义。苏联模式唯物主义的经济观是为生产力论,而在怎么发展生产力的问题上斯大林及其追随者片面的认为私有制不如合作制,合作制不如集体制,集体制不如国家所有制,只有建立国家所有制、建立集权体制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而公有化程度越高、集权程度越高就越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三)文化根源
  一方面苏联文化受东正教影响极深,自从15世纪伊凡三世建立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体以来,俄国一直在强化君主专制政治。在十月革命之前俄国进行了自上而下的资产主义改革,仅建立了有限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另一方面,十月革命以后苏联在思想层面主要是反对资产阶级思想,对资产阶级虚伪民主的实质进行了批判,却忽视了对于几个世纪以来的封建专制主义思想的肃清,从而导致封建专制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等各个领域的渗透。
  在俄罗斯专制主义传统和东正教教规的影响下使苏联模式具有了浓厚的教条主义色彩,苏联模式不仅以现行的政策界定“马克思主义”,甚至以领导人的言论为依据揭示马克思本人的观点。同时教条的把国有国营企业视为公有制的最高形式,将政治对经济的统制冠以“计划经济”之名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之一。更是把具有本国特殊国情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当做社会主义的普遍真理推广开来。
  四、对中国公有制经济改革的启示
  (一)社会主义国家必须要不断改革
  苏联模式的失败,苏联公有制经济的消亡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这个体制的既得利益者不思改革,甚至是抵制改革,从而导致了苏联的政治经济矛盾不断激化。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苏联一直在尝试着对公有制为基础的计划经济进行改革,但苏联的改革始终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社会主义国家要发展必须要立足于改革,改革红利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不竭动力所在。中国的公有制经济从建立之初到现在一直在坚持进行着不断的改革与摸索,只有继续坚持在劳动社会主义指导下对公有制经济进行改革,不断提高劳动者地位及素质技能才能真正的实现中国经济矛盾的解决。   (二)在劳动社会主义指导下进行公有制的改革
  中国在建国之初照搬了苏联模式建立了单一公有制经济,根据苏联模式的“唯生产理论”理论中国的政治经济学甚至形成了这样的基本观念:为了发展生产力就要减少和排斥劳动者个人的权利,而当高度集权的公有制运转不灵时某些公有制论说者又转而论证“私有化”。这样的逻辑无疑是不合理的。首先苏联模式的公有制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片面解读,公有制的主体应当是劳动者个人,公有制经济则应是劳动者以个人劳动力所有权和生产资料所有权派生的占有权能的集合。中国所建立的初级公有制的形式之所以会出现低效率,缺乏活力的现象本质原因就在于劳动者地位没有的到应有的体现。至于“私有化”的论断者则是没有把握好中国经济矛盾的层次性,他们作为既得利益者不去思考由于他们滋生的官僚资本给经济体制带来的问题,反而从所有制层面来论述公有制的缺陷,这无疑是本末倒置。所以说中国的经济改革应当是体制层面的改革,要不断完善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推动劳动者主体地位的实现和素质技能的提高。
  (三)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必须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苏联模式公有制经济的另一重大缺陷就在于不承认劳动者的民主权,排斥民主制在公有制经济中的内在机制的作用。行政集权体制既主导了统制经济体制及其矛盾又是其内在机制。因此单纯的经济体制改革并不能从根本上实现中国矛盾的解決,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必须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公有制经济改革和发展的核心就在于民主法制,脱离了民主法制,公有制经济的本质就不能体现,劳动者的所有权也就无从谈起了。因此我国要实现公有制经济改革与发展,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以民主法制确立国有企业劳动者的劳动力所有权和生产资料所有权,规定其对派生的占有权行使机构及其负责人的控制、选择和监督,以至对经营权及经营过程的监督机制。
  (四)以改革发展劳动公有制主导实现中国经济矛盾的解决
  苏联模式的失败,苏联公有制经济的消亡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的失败,也并不意味着公有制经济的失败,苏联亡党亡国的教训就在于从根本上背离了乃至背叛了马克思主义。对于中国而言面对目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应始终坚持以劳动社会主义为指导,始终坚持以改革谋求公有制的发展,始终坚持劳动者的主体地位。具体来说就是要努力做到改革和发展公有制经济,以民主法制改革行政集权体制,抑制和消除官僚资本,规范、引导私有资本经济,并积极推进小农经济的改造,最终实现劳动公有制主导下劳动者社会地位及素质技能不断提高,实现中国经济矛盾的解决。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 袁定喜.斯大林时期指令性计划经济的特征和教训[J].传承(学术理论版),2011(5).
  [2] 林彰云.苏联的公有制经济模式及其演变[J].消费导刊,2007(1).
  [3] 刘永佶.中国政治经济学:主体主义主题主张[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其他文献
作者简介:康宏(1990-),男,蒙古族,内蒙古兴安盟人,在读研究生,内蒙古师范大学,研究方向:科学技术哲学。  摘 要:民族植物学在全世界范围内产生是19世纪末的事情,虽然蒙古族的民族植物学发展的更晚但也在我国算得上比较前沿,经过进30多年的发展,内蒙古民族植物学发展已经渐渐的走向成熟的阶段,于此同时也要看到所谓成熟只是一种标准科学的术语,本文试图从新兴的科学实践哲学地方性知识的视角对其做大概的
在动漫画的创作中,带有故事情节的场景描绘是应用最广泛,呈现作品最多的造型手段,场景速写是各类速写的集成,场景速写有助于动漫专业学生充分理解透视,物体造型。通过写生更好认识
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实质与核心,是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和分析社会问题和探索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论创新,也体现了对中外传统以人为本思想的继承、批判和创新。既为以人为本的实现提供了现实可能,又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价值导向和思想保障。于此,我们有必要从哲学发展的视角梳理并弄清以人为本的深刻哲学内涵。  一、人类历史上丰富的人本思想  1、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运动——尊重人的需要、
[摘 要]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在经济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现在已经正式进入十万亿美元俱乐部。与此同时,中国在政府治理理念上也取得了长足进展。但是,中国在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领域还存在一定问题,还没有很好地把改革开放的成果高效地运用到加强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上。本文拟从四个层面进行分析,进一步探寻加强社会治理和加强公共服务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社会治理;公共服务;路径  [中图分类号]D64
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推动天然气分布式能源有序发展,现提出如下指导意见:1 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的重要意义天然气分布式能源是指利用天然气为燃料,
摘 要:幸福一直是我们永恒关注的话题,由于每个人所处的时代和生活环境的差异,导致我们对幸福也有着不同的理解。在当今现实社会中,金钱,利益,享乐思想也异化着人们对幸福的追求,使人们蒙蔽了对幸福的真正认知。当一些人以金钱和财富作为幸福的最终目标时,也有一些获得充足财富的人并非感到快乐幸福,而是空虚迷茫。因此,我们有必要去了解幸福的内容是什么,幸福的真谛,以及真正的幸福能使我们本身内在价值获得怎样的提升
文章选取领导风格对企业文化的影响视角,总结出领导风格对企业文化的影响路径:领导风格--领导方式--员工感受--工作氛围--员工认同度--企业文化--员工绩效--领导效果。基于领导
年一度的世界读书日(4月23日)刚刚过去,自2014年起,“全民阅读”已经连续4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在提倡“全民阅读”的时代,党校教师的阅读素养也应该是我们关心的一个问题。党校教师与其他教师不同,习近平同志指出,党校教师是我们党直接掌握的一支教师队伍,是我们党一支不可多得的理论力量。因此,不断提升党校教师的阅读素养显得尤为重要。  一、正确认识党校教师阅读素养的重要性  1.党校教师的阅读素养直接
期刊
1.定位寻找家中的常用物品  每天花10分钟的时间来搜寻家中经常出现的物品,比如钥匙、钱包、手机、公文包、眼镜和鞋子等。找到后固定它们的位置并牢记,一想到某种物品就会联想到某个特定的位置,以此来卸载大脑的过重负荷。  2.花1分钟记住新的人名  每天都尝试让自己结交一位新的朋友,并在心中反复默念其名字持续1分钟。这样就能让大脑中的海马体与额叶通力合作,将信息转移到长期记忆力的储存空间之中。  3.
大十二里村坐落在759国道附近,属于临西县枣园乡管辖.大十二里村,明末立村,因为距临清城与舍利宝塔均为十二里而得名,全村1000多人.大十二里村民风淳朴,村民勤劳;村庄富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