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如何从“被认识”走向“被理解”--谈语文核心素养下的课堂“对话”

来源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rry_200509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少不了对话,但传统教学中的师生问答并不是教育学意义上的对话。教育学意义上的对话,是一种分享交流,具有平等性、开放性、碰撞性等特征。语文教学着眼于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就要脱离以识记、积累为主的“被认识”教学,实践以语用理解、审美价值为主要取向的“被理解”教学,真正走向教育学意义上的对话教学。
其他文献
【摘 要】语文因其学科特性在感情和道德感化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传承红色基因、根植优秀文化、培育精神品格上具有独特的育人功能。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增加了大量革命文化类的课文,以此培育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从教育立场上看,知识具有生命立场和主体视野、生成立场和过程取向、价值立场和意义关怀三个基本特性。因此,基于知识教育立场的革命文化类课文教学要在语言学习中坚持“文道统一”,要在情感体验中实现思想的浸润,
【摘 要】落实好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是历史教师的重要教学任务。统编教材出于教学需要和使用范围的考虑,从世界和国家层面,以宏观的角度讲述历史。如果单纯依照教材进行教学,学生观察历史的角度就会过于单一,也不利于其核心素养的培养。借助地区的地理优势和当地人文资源,合理地应用地方历史资源能使学生的历史观走向深化、细化、立体化,对统编教材也能做出一定的补充。文章以珠海为例,探索运用地方历史资源落实高中历
【摘 要】为厘清并丰富主题意义的概念内涵与获取方法,文章构建了主题意义引领下的语篇教学框架,通过课例详细诠释了“借助文本特征,预测主题意义”“梳理篇章结构,识别主题意义”“关注语篇衔接,体认主题意义”“聚焦语言形式,升华主题意义”“创设迁移情景,评价主题意义”五个教学步骤。  【关键词】主题意义;概念内涵;获取方法  【作者简介】张强,教师发展处副主任,高级教师,浙江师范大学特级教师工作流动站进站
【摘 要】两步混合运算是同级混合运算及乘加、乘减式题的延伸,是进一步学习整数、小数及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文章对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三种版本教材中两步混合运算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得出其均注重通过融合现实情境让学生体会运算顺序,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相同点,但在知识编排的整体性与关联性、模型思想的关注程度及题组练习的编排上差异较大。基于此,研究者提出了注重整体教学、渗透模型思想
【摘 要】基于使用工具的不同,文章将初等数学研究划分为“石器时代”“农业时代”“智能时代”三个阶段,智能时代需要智能工具,智能工具的产生取决于数学现代化的实现,其中数学机械化研究是实现数学现代化的关键。基于目前的数学机械化研究成果,结合中学数学的实际需求,文章列举了丰富的实例,涉及平面几何、不等式、三角函数等内容,充分展示人工智能在探索数学结论、自动命题等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人工智能;初等数
【摘 要】文章对小学数学“泛·参与式课堂”教学进行了课堂规范、学习任务、教学方式、评价实施等要素的变革实践,全面提升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强度、热度。同时,建构共识与差异并存的多元课堂生活,形成了具有平等交往、广泛参与、“活泛”学习、共同发展等特征的课堂新样态,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泛·参与式课堂  【作者简介】陈伟佳,一级教师,无锡市小学数学教学能手
研究者针对学生整本书阅读存在的问题,经过实践研究,不断改进整本书阅读的管理方法,初步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整本书阅读管理方案:时间规划解决真实阅读,任务驱动解决怎样阅读,试题测评解决有效阅读,项目研读解决深度阅读。文章以《水浒传》为例,从宏观架构、整体管理、阶段管理三个方面进行了梳理与阐述,以期为一线教师的整本书阅读教学提供借鉴。
【摘 要】《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明确提出同一个函数的定义,引领着高中数学教材编写、课堂教学与测量评价。在解读高中数学新课标、新教材的基础上,笔者重构应然的“同一个函数”的教学设计,建议高中数学教科书删除用“对应关系”判断同一个函数的方法,采用新课标的处理思想与具体操作的定义,并与《数学分析》等高等数学教科书保持一致。  【关键词】高中数学;同一个函数;教学重构  【
意象是诗歌教学中的重要概念。教师利用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的诗歌,引导学生在程序操作中充分体悟意象的概念、领悟“意象—情感”的构建规则,可提高学生有效运用意象的能力。经过纸笔测试并收集证据,基于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的“意象”教学是富有成效的。
2021年9月14日至18日,第二十八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BIBF,以下简称图书博览会)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北京顺义新馆)开幕,这是全球疫情下首个恢复线上线下结合举办的重要大型国际书展。本次图书博览会有105个国家和地区,约2200家展商报名参展。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达57个,参展图书达30万种。图书博览会举办期间,广西教育出版社遨请海内外合作伙伴,联合举办《中国读本》(澳门版)图书版权签约仪式,以及《我在乌英苗寨这三年》多语种外文版新书发布会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