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机长”刘传健:妻爱助我重返蓝天

来源 :妇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zhushuang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去年5月,川航3U8633航班在萬米高空突遇重大险情,机长刘传健临危不惧,完成史诗级迫降,带领机上128人躲过一劫,创造了中国飞行史上的一个奇迹。不久前,这一真实事件被改编成电影——《中国机长》,并已于国庆节与全国观众见面。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刘传健在飞机迫降后不仅留下了严重的心理创伤,他还患上了高空减压病,长时间全身疼痛、身体关节发痒,难受异常。值得庆幸的是,刘传健的妻子邹函一直对其精心呵护,终于帮助爱人走出痛苦、驾机重返蓝天……
  不懂浪漫,也要嫁给你
   刘传健1971年出生在重庆市友爱村。他在空军部队服役时开过轰炸机,因飞行技术精湛,后来还当上飞行教官,专门培训飞行员。在此期间,经朋友介绍,刘传健认识了在重庆市第二师范学院当老师的邹函。她出生于军人家庭,多才多艺,性格阳光爽朗,第一次见面,邹函就给刘传健留下了深刻印象。
   后来两人又一起登山探险,没想到外表文静柔弱的邹函不仅体力充沛,意志还非常坚强,这令刘传健既惊讶又佩服。邹函对刘传健的印象也很不错,几乎可以用一见钟情来形容,这位飞行教官不仅仪表堂堂,而且知识面广,又非常敬业,她觉得嫁给这样的人很靠谱。加上邹函在学院主要教授航空管理,两人颇有共同语言。
   婚后邹函才知道,做军嫂真的不容易。在工作上,丈夫对自己的要求很苛刻,每次飞行,甚至于每个动作,他回家后都会认真地进行总结,通过反思不断地提高自己。因为在多年的严格训练和工作中,“严谨、慎独、担当”的特质已经深入到了他的骨髓里。
   邹函平时就半开玩笑地称老公为“刘教员”。因为刘传健的床头柜上放着一本厚厚的《飞行机组操作手册》,睡前都要翻一翻,把平时要注意的细节在脑子里过一遍。她经常说丈夫:“你都是教员了,还需要看这个啊!”刘传健却说:“飞行无小事,时刻都不能忘记学习。”
   平时,善解人意的邹函为了让丈夫安心准备飞行,几乎包揽了所有家务。刘传健也深知自己的责任,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工作。至于如何搞点小浪漫,他似乎从来就没想过。即使这样,邹函对嫁给刘传健,从来没有后悔过。
  铁骨硬汉,也有柔情
   2006年初从空军退役后,刘传健在川航当上了机长。因为飞行任务重,他陪伴家人的时间少,但邹函却很少抱怨,因为她知道丈夫肩上的担子有多重,所以很理解他。2016年邹函快生孩子时,希望老公能陪在自己身边。邹函问他什么时候能回来,刘传健却反问她“你什么时候生?”搞得妻子哭笑不得。
   邹函怀孕38周产检时,医生说羊水少,建议她当天就办住院手续,第二天早上安排剖宫产手术。提前生产,老公也不在身边,邹函心里有点害怕。她拿出手机想跟刘传健商量一下,结果电话拨出后,她才意识到这会儿他应该还没落地。于是她自己跑上跑下忐忑不安地办了住院手续,一切安顿妥当后,才接到丈夫报平安的电话。女儿降生时,刘传健还在天上飞。等他完成飞行任务赶回重庆时,已是深夜,邹函母女都已经睡着了,他就默默地站在门口隔着窗子望了许久。
   当机长的妻子,似乎也要有格外宽阔的胸襟。因为相比丈夫能够平安回家,乘客能够顺利落地,其他的一切都没那么重要。有时两人因为琐事发生矛盾,也基本都是很快翻篇儿,谁都不会去计较,更不会吵架。邹函太了解丈夫了,他心思细腻、情感丰富,但嘴上却从来不会吐出半句哄人的话,所以跟他生气是最不值当的事情;就连平时自己生病住院,对丈夫也是报喜不报忧,怕他飞行时分神。
   刘传健觉得对家人亏欠很多,平时就想方设法弥补。如今女儿已经3岁,平时他只要在家,都坚持给孩子做饭,讲故事……他说陪伴妻女是自己最想要的快乐生活。
   一次夫妻俩外出逛街,邹函在看见一条手链时夸了一句漂亮。没想到,第二天刘传健偷偷上街,把那条手链买了回来。这让妻子很是感动。“看来你这硬汉也有柔情啊!”邹函逗趣说。
  温暖陪伴,帮助丈夫走出困境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18年5月14日早晨7时许,刘传健正在9500米的高空中执行飞行任务,飞机右侧风挡玻璃突然爆裂,随后,整块风挡玻璃直接从高空中脱落。副驾驶徐瑞辰半个身体被吸出舱外,锁闭的驾驶舱门被冲开,部分飞行控制组件被巨大的爆破气流冲裂变形,电子中央仪表满屏红色故障信息,情况万分危急。驾驶舱里,驾驶员们好比一下子被卷到最高级别的龙卷风中心。
   驾驶舱失压,驾驶员的身体会造成巨大伤害,首先是耳膜,然后舱内的温度会骤然下降到-40℃,人体很快就会被冻伤。20多分钟的降落时间,对于飞机上的人来说却漫长如年。当飞机降落在地面,滑行渐渐停止时,所有人悬着的心才慢慢落下。机上128人全部平安,机长刘传健完成史诗级迫降。
   刘传健从成都回到重庆时,夫妻俩相见,彼此给了对方一个大大的拥抱,那一刻,邹函不由泪流满面,刘传健也有一种劫后余生的感觉。因在迫降事件中的出色表现,刘传健被授予“中国民航英雄机长”的光荣称号,受到国家领导人的接见,还被评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不过,这次重大险情给刘传健留下了严重的心理创伤。此后,他变得很憔悴,而且沉默寡言。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当时危急的一幕一幕都会不时在刘传健的眼前如电影般回放,他夜里一直失眠,饱受心灵折磨。
   除了心理阴影的笼罩,刘传健的身体也出现了各种反应。他患上了高空减压病,长时间全身疼痛、身体关节发痒。医生告诉邹函,飞机从万米高空突然下降,高空释压以及相应的人体应激反应都会对身心产生影响,如果不及时调理,高空减压病会对身体产生较大的伤害。邹函心疼无比。
   在此后的5个多月里,邹函每天都准时陪丈夫去西南医院吸两个多小时的高压氧,按照要求定期参加专业心理疏导,缓解心理压力。那段时间不管到哪里,邹函都寸步不离地跟在丈夫身边,牵着他的手,照顾和鼓励他。
   为了帮丈夫尽快走出痛苦,邹函还陪丈夫回了趟老家,去给已经过世的公婆扫墓,和刘传健的亲戚聚一聚。此时此刻,亲情的温暖会让刘传健的心更踏实一些。
   慢慢的,那个一提工作就神采飞扬的刘教员又回来了。2018年11月,刘传健顺利通过了公司的各项体检和测评,被通知重新带领机组飞行。邹函闻讯后,激动异常。更让她惊喜的是,2019 年2月4日晚,刘传健和他的机组成员一起登上了“春晚”舞台,给全国人民拜年。
   与此同时,根据川航3U8633航班机组成功处置特情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中国机长》,也于今年国庆节期间与全国观众见面。刘传健的饰演者,正是夫妻俩都很欣赏的硬汉张涵予。
   “因为了解,所以理解,互相成全,不争输赢”。这是邹函的幸福婚姻秘诀。当英雄不易,当英雄的妻子更是不易。当人们赞美英雄的时候,在妻子邹函眼中,刘传健只是自己的爱人,她要他好好活着,她亦会陪他渡过每一个难关。
  编辑/倪萌
其他文献
华盛顿国家新闻大厦1108室——《中国日报》华盛顿办公室里,一台笔记本电脑还没来得及关机,没有看完的报纸还摊在桌面上,同事赠送的生日礼物才刚刚打开。办公室的主人,却再也回不到这里了。   2011年8月4日中午,《中国日报》总编辑助理、驻美国首席记者黎星离开办公室,应邀和40多名来自上海的MBA学生一起座谈。见到来自《中国日报》的资深记者,中国学生十分兴奋,熱情地簇拥在黎星周围交谈。大约2点20分
期刊
拍摄《渡江》,与“渔家姑娘”闪恋   陈龙1976年出生于上海,毕业于上戏。他20岁出道演戏,不久就和马伊琍、保剑锋主演了《真空爱情记录》,之后又主演了多部热播剧。他在《少年杨家将》中饰演杨五郎,演技毫不输给同剧组的胡歌、彭于晏、袁弘。然而十年过去,这些人都成了当红小生,他的事业依然不温不火。   事业没有起色,几段感情也无疾而终,那段时光对陈龙真是不堪回首。然而章龄之的出现,却改变了一切。201
期刊
业界称她为全球脱壳机械制造专家,13年来,她带领研发团队用12项国家发明专利和46项实用新型专利,打破行业壁垒,打造了国内外唯一专业从事粮谷油料除杂、脱壳、分选成套设备研发设计和制造的企业,链接起全球4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从业企业。   在今年8月29日进行的第五届全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评选表彰活动中,她被授予“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称号。   她叫张之一,是辽
期刊
【案情摘要】   2016年4月19日,张某和刘某与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预售)》,购买其公司开发建设的商品房一套作为婚房,建筑面积为140.29平方米,总价款1064100元(壹佰零陆万肆仟壹佰元整)。   谁知,到了合同约定的交房期限,开发商仍然不能交房,并且明确告知当年不能交付商品房了。张某和刘某二人一下傻眼,这意味着婚礼不能如期举行,而且是否能在第二年的“十一”完成装修
期刊
她是中国第一位女外交官,中共地下党“红色特工”,苏德战场唯一的中国女记者;她是《人民日报》驻海外记者,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参赞,精通俄、英、法、日、匈牙利语和拉丁语;她作为中国外交史、新闻史上的一位传奇女性,更被习近平主席在2015年发表于《俄罗斯报》的署名文章《铭记历史,开创未来》中高度称赞过——她,就是胡济邦。   年輕时的胡济邦风姿绰约、仪态万方。用当今时髦的话说,是美女外交官、美女记者。但
期刊
它出生时,怕光、怕湿、怕热,弱不禁风,很多人都说“放弃”吧,但倔强的侯雪梅带着它闯过了一道道关卡。终于,这个名叫艾普拉唑的“孩子”,成长为一个让中国人都为之骄傲的新药。丽珠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侯雪梅,坚守“做让老百姓用得起的好药”的理念,带领团队历时十余年,研发出中国消化领域第一个专利新药艾普拉唑,打破国际垄断,填补了国内新药研发的空白。   作为教授,她严谨认真而努力,作为妻子和母
期刊
突遇变故,“海漂”女孩如坠冰窟   1988年出生的张海林,来自河南新乡市农村,大学毕业后一直漂泊在上海工作,生活。和无数闯荡的年轻人一样,她平时被忙碌的媒体工作以及快节奏的生活压得自顾不暇,刚毕业那几年只知埋头打拼,甚至很少主动打电话与父母谈心。   2015年初,母亲因脑出血住进了医院的ICU病房,张海林带着所有积蓄返回家乡,在医院里煎熬了整整五天五夜,母亲才脱离危险。但因工作繁忙,来不及留下
期刊
22岁的沈阳女孩王天月,在画家父亲王飞的熏陶下热爱画画,但高考前父母双双患癌,打破了她五彩斑斓的梦想,父母虚弱的身体、巨大的经济负担让她几近崩溃。身染重病的父亲洞悉女儿的精神状态后,鼓励女儿在病房中重拾画笔素描他最后的岁月。通过画父亲的“抗癌日记”,王天月读懂了深沉的父爱,走出阴霾卖画筹医疗费,告诉父亲她会勇敢地面对生活的坎坷。  父母先后患癌,女儿情无可依   王天月,1997年出生在辽宁沈阳,
期刊
港珠澳大桥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橋,被誉为“现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港珠澳大桥对闫禹和张颖来说,有着特殊意义。从恋爱、结婚到生下“大桥宝宝”,这对“85后”夫妻把热血青春挥洒在了港珠澳大桥上。2019年4月,闫禹家庭进入“2019广东十大最美家庭”候选名单。闫禹说:“港珠澳大桥有千千万万颗螺丝钉,我们这个小家庭,就是其中一颗螺丝钉,永远坚毅稳固!”  美丽的邂逅   在闫禹的人生中,有两次美丽的
期刊
面临 “真爱考验”,在爱情和科研论文这两者之间,他选择把自己的科研论文送给女友助她出国深造。做出如此巨大的牺牲,他能得到美好的回报吗?  面临考验,忍痛奉上SCI论文   章骏,1990年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一户普通的工薪家庭,2008年考入上海某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2012年大学毕业后,章骏选择继续留在母校攻读生物工程硕士研究生。章骏的硕士导师对章骏的专业能力很认可,在章骏读研期间,带着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