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软件产业竞争力水平差异分析

来源 :现代商贸工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sahaochi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同样是人口大国,同样是发展中国家,同样是将发展软件业提升到战略高度的国家,又有着同样起步时间的两个大国,中国和印度,两者在软件产业的发展程度上却有着巨大差异。据世界银行的调查显示,作为衡量一国软件出口能力的重要指标,印度有三项都名列前茅:软件出口规模、软件产品质量和生产成本。我国软件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自问发展也较迅速的我们却在全球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份额比中不如印度。印度软件业具有如此强的国际竞争力实非偶然,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应分析其成功经验,以有所借鉴。
  关键词:印度软件产业;中国软件产业;钻石模型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06-0050-02
  1两国软件产业实力有所差距
  1.1中国软件产品出口水平偏低
  印度国内发展软件产业的基本条件有优有劣,优的是人力资源丰富、产业发展成本相对较低以及英语作为通用语言的语言优势;劣的是国内电信基础设施不完备、产业发展资金相对匮乏、软件产业市场较小。综合考量之下,印度政府决定应先进入国外市场。在产业建立初期印度选择了打入美国市场,并以劳动力优势采用软件定制加工形式为主成功进入。印度以最初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发迹,逐渐形成了以软件生产外包和劳务出口的发展模式,随即印度软件产业风生水起。凭借已经在行业内树立的良好形象和已获得的成绩,印度将继续扩大其发展规模。
  相反的是,中国虽然自十年前开始不断扩大软件出口规模,但其规模增速持续放缓。出现此种现象,一方面是由于上一年出口高速增长,形成的技术成就较高,不易超越;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中国软件出口产品大部分为嵌入式软件产品,缺少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
  1.2印度软件公司市值不可小觑
  印度的三家最大的软件公司分别为Tata Consultancy Servieces、Infosys和Wipro。这三家公司市值在2005年时已经达到了400亿美元,而同时期中国的百强企业市值为397.1亿美元。中国软件产业发展迅速是显而易见的,但业界大多数企业无论在技术水平还是资金累积方面都仍处于初级阶段,类似作坊式的经营。
  1.3印度软件公司管理方式优良
  印度软件公司的管理方式和方法更具规范性,而且更加国际化。
  2差距存在的原因
  2.1人力资源的培育及其涵养
  任何企业,甚至任何产业的成功,人才都是核心因素。人才是推进产业成长的重要推力,人才也是引起高科技产业发展变化的最重要因素。目前,印度的软件人才有35万,并有320万专业人员服务于计算机软件公司,特别值得提到的是,印度的软件人才往往精通英语,这是其他非英语国家所望尘莫及的。与此同时,印度重视人才培育的环境养成。近3000所中学和400所大专院校开设了不同层次的电脑、软件相关课程。不同于国内的观点,印度并不仅仅依靠高等院校培养人才。而在国内,高校往往才是学子及其家长所向往之地,技术学校或大中专院校往往令人难以启齿或嗤之以鼻。国内高等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的地位及受重视程度有着天壤之别。在人才的保留方面,国内的发展机制不能留住“熟手”人才,人才外流情况严重。
  2.2政府的推动
  政府在产业发展的初期主要起推动和保障作用。不论是制定产业政策、产权制度,还是规划、建设产业园区,或是开通投融资渠道,政府往往起着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产业定位的准确与否决定了产业发展方向的确定,产权法律制度的建设程度决定了产业发展环境的好坏,所以,当产业发展至一定阶段时,政府要适当放手,自觉退居幕后,把市场还给企业,让企业家们去施展。上世纪80年代起,印度政府一直期待以软件产业的迅速发展带动相关产业,以带动国家整体经济的发展,因此,印度的软件产业一直被置于优先发展的地位。政府为支持产业发展采取多项特殊扶持政策,更为促进软件产品出口在税收方面提供优惠条件。
  2.3行业协会存在的必然性
  行业协会作为促进产业发展的中观层面组织机构,连接了企业和政府,其在行业规范、数据统计整理和行业发展前景分析上的所作所为,为企业和政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印度软件产业的成绩和印度软件和服务业企业行业协会(NASSCOM)密不可分。
  2.4走國际化道路
  经济全球化、跨国企业遍布的当今世界,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与世界经济发展大趋势紧密相连,只有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将自身发展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不断创新发展模式,才能使一国的软件产业真正走向世界。
  3产业竞争力的钻石模型
  3.1要素条件
  迈克尔波特将生产要素归为五大类:人力资源、自然禀赋、知识资源、资本要素和基础设施条件。根据在产业竞争中起到的不同作用,生产要素被分为初级生产要素和高级生产要素,或者一般型生产要素和专业型生产要素。
  3.2需求条件
  波特认为大规模的国内市场会激励企业扩大投资规模。国内需求市场是产业发展的初始动力之一。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过程使得本国企业获得生产经验并累积实力。国内市场的饱和也推动产业内企业加快创新的步伐,加速产业本身升级的进程,如果内需市场提前饱和将逼迫企业进攻国际市场。
  3.3相关及支持性产业
  相关产业为产业的发展编织了一张优势扩张网络。上、下游产业的国际竞争优势提升时会给相关产业带来多方面积极影响。自身竞争力强的产业之间存在关联性的情况下,更会放大这种互相产生积极影响的效果。
  3.4企业结构、战略和竞争情况
  由于各国对其产业发展采取不同的管理模式,而不同的管理模式下会产生不同的企业发展目标,并由此引致不同的发展战略,在各异的发展战略下产业内会形成自己的组织结构,并由此将形成不同的竞争结构。   3.5机遇
  机遇一般不受产业所在国的内部环境影响,一国政府对机遇的发生也无能为力,而企业自身实力的提升更不能使机遇青睐于己。但机遇一旦出现,产业中的企业是否能够把握时机、借助机遇为企业创造积极影响就显得尤为重要。
  3.6政府的作用
  政府作为产业发展的宏观调控者,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影响产业发展的各因素的影响。
  4印度软件产业发展的优势因素
  4.1生产要素条件
  软件产业是典型的知识密集型产业,决定其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就是人才。人力资源供求失衡、人才结构不合理以及人力资源本身质量的优劣会影响软件产业的发展。软件产业的外包业务,通常是由各地工厂协同作业,技术工人、软件工程师等来自各个国家,在合作进行技术改进与创新时,沟通的顺利与否决定了日常业务的完成情况。理解需求方所在国的思维方式和基本文化底蕴,是保障沟通顺畅和有效的基本。
  4.2需求条件
  产业所在国的国内市场是孕育产业诞生的母体,更为产业初期发展提供了基本条件,国内市场的迅速发展,能够促使企业不断进行技术革新,只有优秀的国内市场才能吸引大量资金的持续投入,以此提高产业自身的经济效率和竞争力。软件产业内需市场本身的繁荣迫使企业提升技术水平、服务质量,为在产业内站稳脚跟而加强实力。基于信息技术的发展现状可以得见,互联网及其所需支撑技术遍及日常生活各处,经济发展和社会服务的信息化程度日益加深,传统产业为发展需改造、升级,各发展主体对信息技术及其产品的支持需求极速扩张,不断扩大已经膨胀的需求市场,为产业发展提供动力和空间,这无疑提升了整个产业的竞争力,更为产业储蓄国际竞争力打下了良好基础。因此从内需求市场入手研究产业竞争力尤为重要。
  4.3相关以及支持性产业
  从产业集群的角度看,一个软件公司的竞争优势不仅由企业内部决定,更受企业所在整体行业情况的影响,也就是企业具体所在地域及其所处产业集群。企业能否扎实发展,完善发展渠道、拓宽业务领域,最重要的是加强企业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的协调合作,与支持性产业的企业稳固关系、同步发展进程。要保持住竞争优势,产业必须与相关、支持性产业密切合作。否则,两者发展步调的不一致性会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针对软件产业,在软件发展园区内,高校、科研机构、金融机构等与企业相互支持的单位,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可谓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
  4.4企业结构、战略和竞争状况
  软件企业的规模与实力和企业的软件开发能力是体现企业发展状况的重要方面。行业内人士大多认为雇员人数的多少是行业内企业的规模和实力的重要体现。规模适当且实力相当的情况下,企业才能够承接大型的软件外包项目。企业发展战略则要求企业内相应的专业人士对企业本身及其所在产业集群条件作出较精准分析和预测,以此确定企业发展战略。而企业的竞争状况则是一个变量,企业管理人员需随时关注企业所处位置和所在市场动向,以时时调整企业发展战略和发展方向。
  4.5机遇
  軟件产业发展整体形势良好,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无论中国还是印度都不可错失良机。印度软件产业主要在对美软件外包上具有先发优势和强势地位,印度软件产业也在现有条件基础上抓住机遇,顺势而上。
  4.6政府的作用
  印度政府主要以提供经济政策和保护知识产权等方式支持软件产业发展。印度政府颁布并实施促进产业发展的政策为产业和及内部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条件和保障。而政府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更能促进产业内部技术的更新换代,提升技术研发与应用的速度。
  参考文献
  [1]周彤,周军.中印软件产业发展比较分析[J].科学创业月刊,2007,(3).
  [2]吕明元.中国软件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实证分析与中印比较[J].经济问题探索,2012,(8).
  [3]童有好.中印软件产业比较及中国发展机会分析[J].产经论坛,2006,(3).
  [4]贡磊.中外承接软件服务外包政府政策比较研究[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
其他文献
摘 要:  以市民生活及习俗传统为基础,从民俗变迁角度揭示城市变迁的本质,是社会史研究的新思路。劳作模式的变动是近代淮安城市变遷的起点;地理环境和水利条件的改变造成的人口、耕地损失和劳作模式的改变使当地社会习俗变得怠惰奢靡,是淮安城市衰落的助推器;消极保守的社会心理则使城市发展丧失了原动力。  关键词:  淮安;社会心态;城市变迁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
期刊
摘要: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点,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而我国县域内市场机制不完善决定了县域经济发展需要政府的支持。基于2005—2013年湖北省61个县(市)地区生产总值和政府财力的统计数据,通过平稳性和协整检验,建立静态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对县域经济增长与县级政府财力关系进行研究。实证结果表明,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与县级政府财力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两者具有相互促进的动态关系,但存在一
期刊
摘 要:  在我国的人才队伍中,会计类人才是重要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会计人才对于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进步,保障和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都起着重要作用。而所谓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主要从事一线生产的技术或专业人才,其具体内涵是随着高等教育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如何将培养应用型人才和会计人才结合起来,在新的高等教育形势下构建出
期刊
摘要:人力资源规划是各项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基石和依据,未雨绸缪的工具,科学地运用这一工具能够帮助企业在竞争大潮中脱颖而出,实现由优秀到卓越的跨越。山东HS建设集团应首先正确认识和分析当前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明确公司战略对人力资源工作提出的要求,然后在科学预测公司未来三年的人力资源在数量、结构与质量方面的供给与需求的基础上,提出总规划目标与平衡措施,再将总规划目标分解,提出业务规划——行动方案。最后
期刊
摘要:会计从业资格证是会计行业的准入证书,自2013年开始,浙江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由传统的纸质考试改革为无纸化考试。新的无纸化考试模式下,考生的通过率大大降低,给基础会计的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在新的考试模式下,如何对传统的基础会计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探索,提高相应课程的通过率,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以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在新的考试模式下基础会计的课程改革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关键词:无纸化
期刊
摘要:针对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问题,对实践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探索和创新,完善实训资源建设,提高课程的实践性,培养符合物流企业岗位实际需要的应用技术型人才。  关键词: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  中图分类号:F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06-0037-02  现代物流业的高速发展需要高素质物流人才的支撑。随着我国现代物流产业的蓬勃发展,社会对高素质物
期刊
摘要:结合文化贸易相关观点,通过分析西藏旅游业及其人力资源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旨在为西藏旅游业及其相关的藏族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西藏旅游业;文化贸易;人力资源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06-0076-02  1引言  在“十二五”期间,西藏自治区(下文简称“西藏”)政府指出应做大西藏旅游业,最大限度地促进
期刊
摘 要:  为推动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央行积极推进个人征信体系市场化,鼓励私人机构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个人征信,随后芝麻信用推出了芝麻信用分。通过介绍芝麻信用分和美国FICO分的发展,将两者进行对比,重点分析了芝麻分在评分模型、应用范围、信息安全及数据共享等方面的不足,旨在为我国个人征信体系市场化更好地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个人征信体系;芝麻信用分;FICO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
期刊
摘要:现代公司是多边契约关系的集合体。公司的各相关主体有着不同的利益诉求。原有的以“股东至上”的单边治理模式已不适应新环境的需求,因此,现代公司需建立一个由各利益相關者合作的共同治理机制,谋求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的财务治理目标。  关键词:利益相关者;财权配置;共同治理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06-0096-02  1引言  现代公司的典型
期刊
摘要: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以提升学生实践素质为基本目标。为此对影响当前实践教学的一些问题做了深入的分析。根据这些问题结合项目化教学法这种高效模式,对推动教学改革的一些具体措施做了相关探讨。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项目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06-0142-02  1项目化教学法  项目化教学最早产生于西方职业教育,加拿大职业教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