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品德与社会》活动课有效性之我见

来源 :教学研究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aJov2Qc88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明确教学目标,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给予充分的时间,引导学生齐参与教学活动,再加以及时的引导、评价,让学生的学习成果得到展示,都可以提高《品德与社会》活动课的有效性。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活动课;目标;兴趣;引导
  新课程标准指出,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新课程标准提倡的新理念,给德育课堂带来了蓬勃盎然的生命活力。我们的课堂真的活起来了,学生也动起来了。为此,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以及平时的所见所闻,就如何提高《品德与社会》活动课的有效性,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定目标
  成功之秘诀乃是目标之有恒。小学品德课程标准提出了活动化教学的理念和要求,我们教师就要努力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开展教学。但课堂上的活动并不是为了活动而活动,每个活动都应该有其目的性。如:在上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中《爸爸、妈妈抚育我》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充分体验爸爸妈妈抚育自己的辛劳,加深对父母的理解,笔者开展了“模拟体验”的活动:“孩子们,生活中父母关心照顾我们的成长,你能通过自己的语言、动作把它表现出来吗?”又如在教学《生活中处处有规则》这课时,课前笔者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找规则”的活动。课堂40分钟,教师的每一个实施的教学环节都应该有一定的目标性,以便在最短时间内让学生在各方面的能力得到提升,这么做既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又使得他们在实践中获得直接体验。
  二、引兴趣
  “浓厚的兴趣超过一百种良好的教学方法”。 教师所设计的活动如果对学生失去了吸引力,那么,这堂课的教学也就失去了意义。因此,我们的活动一定要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在教学《关爱残疾人》这一课时,为了让孩子体会残疾人的生活难处,特意设计了“蒙眼穿衣”的活动。学生一听有活动玩,立马精神抖擞,整个活动过程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虽然笑料百出,可学生在笑话之余,真正体会到了残疾人生活的难处,因此在发表课后感言的时候,学生感受很深刻:“在我们认为简单容易的穿衣服,可在残疾人身上却是一件难事,日后我要多关爱需要我们帮助的残疾人”;“残疾人最需要的是我们的关心,我们要多关心他们”,从学生的回答中,笔者真正体会到了“兴趣是学习的好老师。”
  三、足时间
  活动时间的长短是这个活动是否达到目的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每次的活动都应给予学生充足的活动时间,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体验、在探究中发现问题,在活动中解决问题,从而在活动中获得一定的知识或得出有价值的观点。如:教学《爸爸、妈妈抚育我》一课时,让学生计算一下,从自己出生到现在近10年的时间,父母一共为你做了多少顿饭?这不是一条简单的计算题,学生一下子兴奋起来,议论纷纷,交头接耳,在充分的计算、讨论后,学生在这计算中得出的数据:10年——4万多顿,对父母的艰辛有更深刻的体会。又如在《让我们学会合作》课“豆豆分家”的活动中,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把绿豆、红豆、黄豆分开。学生兴趣可浓了,个个摩拳擦掌,希望自己的小组能第一时间完成。活动中,学生讨论方法,分工合作,不用多久,学生就都能把豆豆分开。在这个活动中,他们都明白:协调分工、讲究分工是合作成功的要素。
  四、齐参与
  教师所设置的活动能吸引学生99%,甚至是100%的目光,让学生全员参与,而不是少数人唱戏,多数人看戏。如,笔者在教学《做人要诚实》时设计了“请你猜猜他是谁”的活动,让学生填写“我的好伙伴”的表格。待学生填好后,教师指定一名学生宣读自己的表格,其他学生猜猜他写的是谁。学生对自己的同学太熟悉了,都能一下子猜出是谁。接着教师引导:“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不足,只要改正缺点,就是好学生。不要因为同学有缺点就疏远他,要学会帮助有缺点的同学改正错误。你们会帮助他吗?”学生表示会。正因全部孩子的加入,这活动实际上就是孩子思维碰撞的平台,也就让他们从活动中得出了有价值的结论。
  五、善引导
  教师是学生疑难的解惑者,是学生的合作伙伴,是学生的指导者。在课堂上教师不能置身学生的合作活动之外,而是要亲力参与。在教学《让我们学会合作》时,进行“观赏千手观音”前作一定的背景介绍:这21位表演的聋哑舞蹈演员,为了春节晚会上这短短6分钟的表演,他们和自己的伙伴、编导老师、指导老师、手语指挥互相合作,在中央电视台春晚的排练大厅里共同度过了无数个艰辛的日日夜夜,他们的成功正是许许多多人的心血、汗水凝聚成的,然后再让学生进行观赏。有了背景的介绍,学生在观赏时对“合作”这一词有了更深刻的感受。在“双人夹球”这个环节上,活动结束后,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反思:“如果再让你们玩一次,你会注意什么?”让学生养成在活动中思考,在活动后反思的良好习惯。
  六、会赏识
  “孩子都是奔驰车,只是缺少加油站。”而课堂上,教师就是学生的加油站。“多么富有创造性的思考啊!你让大家刮目相看!”“你说得非常正确,真了不起!” 听了这样热情的鼓励,想想学生会有多兴奋,学习的积极性会有多高涨。教师在评价中除了用热情洋溢的语言,还可以抓住时机使用准确的肢体语言:一个鼓励的目光,一个亲切的微笑,一个有力的动作,为学生的一次演唱而陶醉,为学生的一次发言而领头鼓掌,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老师是多么的欣赏自己,同学是多么的佩服自己。笔者相信,恰如其分的肢体语言,让它顺其自然地出现,会让一切“尽在不言中”!
  七、促展示
  活动的过程固然轰轰烈烈,活动的结果也要充分展示,这才算“有始有终”。在《让我们学会合作》的课堂总结时,笔者让学生把在这节课的体会和收获,或今后打算怎样与人合作的想法写在花形的卡纸上,然后贴在黑板上。伴着《团结就是力量》的音乐,学生纷纷把写着自己学习感悟的花朵贴在黑板上。渐渐地,孩子被眼前的景色所震撼:越来越多的花朵贴在黑板上,逐渐形成了一个五彩缤纷的花环。这样,学生更深切地体会到合作所带来的乐趣。下课后,学生都开心地围着这个美丽的花环欣赏、讨论。这就是教学的效果,这就是学生对教师、对教学内容、对活动内容充分肯定的外在表现。
  总之,《品德与社会》活动课不是简单的为活动而活动,而是应该在活动中明理,在活动中导行,在活动中提高全体同学的全面素质。教师只要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入手,妥善处理好主导与主体关系,就会使活动课教学取得最佳的效果,达到“润物细无声”。
  参考文献:
  [1]王书娟.浅谈《品德与社会》课堂活动的有效性[J].学生之友(小学版)(下),2010(11).
  [2]赵志华.浅谈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03).
其他文献
【摘 要】为适应世界知识经济的挑战,培养二十一世纪的创新人才,教师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研究如何去教,更重要的是研究学生如何主动去学,充分挖掘学生自己的潜能,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的“要我学”转化为主动进取的“我要学”,变“学会”为“会学”,变“苦学”为“乐学”,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研学后教;小学英语;求知欲;自主学习  教育部在新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本次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是符合时代进步和发展的学习形式,对促进学生积极进取、自由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发挥着重要作用。“研学后教”品德课堂的小组合作学习,怎样进行才能够取得理想的合作效果呢?笔者从合理组建小组,重视研学问题,养成合作的习惯,重视小组评价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小学品德;研学问题;小组合作学习;策略  “研学后教”的品德课
【摘 要】语文课堂教学要选用恰当的教学内容,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响应“研学后教”的课堂教学改革。本文笔者以一个课堂实例为载体,讨论了“研学后教”模式在语文课堂中应用的研究体会。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实例;研学后教  一、创设情景,复习导入  1. 欣赏画  师:上课前,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些名画,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PPT播放名画)。多么栩栩如生的鱼啊!画家的画技多么高超啊!  2. 齐读
【摘 要】在传统的教学中,读、写常常是分开进行,似乎是两件不相干的事,但当前语文新课程改革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就是读写结合。本文主要从“阅读积累,提升能力”“以读促写,迁移写作”两个方面论述在平时的教学中如何对二年级的学生进行以课外阅读促进写话的教学实践,从而达到读写相结合的效果,做到既培养了低年级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又提高了学生写话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二年级;课外阅读;写作能力  一、阅
【摘 要】江村中学挖掘松文化的实质和内涵,确立了“松品立校,弘毅树人”的办学理念。培养学生的弘毅之志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班风、学风、校风也有重要的意义。在教育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根据学科实际和客观条件,采取培养学生弘毅之志的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学校文化;弘毅;德育  一、培育弘毅之志的文化背景  白云区江村中学是一所城郊的农村中学。学校位于松岗之巅,终年与松树为伴,
【摘 要】在中国当前的应试教育体制下,我们决不能忽视学生的品德,“别让中国现在的孩子成为不懂感谢,不愿感激,不会感动,只知索取的冷漠一代”,这是我们对教育的呐喊。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是一个迫在眉睫的必须解决的教育问题。教师要寻求合理的教育途径和方法,构建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相互协调,在良好的感恩氛围下,使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关键词】感恩意识;实践活动;引导  笔者曾经在吴非的《不跪着
【摘 要】在中年级的课文中,开始出现常识性的说明文体,说明文旨在介绍一种事物或认识一种现象,故并没有生动的情节发展,学生读起来会感到比较枯燥。小学语文课应该是充满趣味性的学科,如何在教学中也让说明文有趣起来呢?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关键词】小学语文;说明文;课堂教学;趣味性
【摘 要】“阳光评价”是一种全方位评价策略,对开发学生的积极性有很大的帮助。它以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某一个细节或“闪光点”为基础,横向拓宽评价基础,让学生自身的价值得到开发。“阳光评价”的特点就是多元化,主要反映了评价对象与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差异性和多样化的特点,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心理变化,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以及价值观的建立。  【关键词】阳光评价;初中英语;学习质量;提升策略  一、阳光评价背景
校本教材开发是新课标背景下重要的课改任务。在新课标的引领下,校本教材开发已提到日程上来。如何“以校本教材开发为平台,推进教师专业成长”,让校本教材开发与教师专业成长有机互补,共同前行,是新课标背景下值得探索的师资队伍建设之路。  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带着开发任务,教师会更加注重自身专业技能,会更加投入教学实践,会更多反思教学过程,以及积累后的再提高和提高后的再反思。技能——实践——反思——再
作为一名从事了十八年教育的工作者,在班里总会遇见几个道德品行差或学业成绩较差甚至两者均差的学生,他们有的经常违规、跟同学打闹;有的爱搞小动作,在课堂上讲话;还有的作业不做,即使做了,也做不完整,书写相当潦草……给班级造成不良的影响。后进生问题是一个长期困扰我们教育教学质量的大问题,他往往给班主任工作的开展带来阻力,甚至会把班主任以往的教育成效统统抵消掉,所以对待后进生切不可疏忽大意。  最近,我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