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明确教学目标,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给予充分的时间,引导学生齐参与教学活动,再加以及时的引导、评价,让学生的学习成果得到展示,都可以提高《品德与社会》活动课的有效性。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活动课;目标;兴趣;引导
新课程标准指出,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新课程标准提倡的新理念,给德育课堂带来了蓬勃盎然的生命活力。我们的课堂真的活起来了,学生也动起来了。为此,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以及平时的所见所闻,就如何提高《品德与社会》活动课的有效性,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定目标
成功之秘诀乃是目标之有恒。小学品德课程标准提出了活动化教学的理念和要求,我们教师就要努力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开展教学。但课堂上的活动并不是为了活动而活动,每个活动都应该有其目的性。如:在上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中《爸爸、妈妈抚育我》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充分体验爸爸妈妈抚育自己的辛劳,加深对父母的理解,笔者开展了“模拟体验”的活动:“孩子们,生活中父母关心照顾我们的成长,你能通过自己的语言、动作把它表现出来吗?”又如在教学《生活中处处有规则》这课时,课前笔者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找规则”的活动。课堂40分钟,教师的每一个实施的教学环节都应该有一定的目标性,以便在最短时间内让学生在各方面的能力得到提升,这么做既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又使得他们在实践中获得直接体验。
二、引兴趣
“浓厚的兴趣超过一百种良好的教学方法”。 教师所设计的活动如果对学生失去了吸引力,那么,这堂课的教学也就失去了意义。因此,我们的活动一定要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在教学《关爱残疾人》这一课时,为了让孩子体会残疾人的生活难处,特意设计了“蒙眼穿衣”的活动。学生一听有活动玩,立马精神抖擞,整个活动过程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虽然笑料百出,可学生在笑话之余,真正体会到了残疾人生活的难处,因此在发表课后感言的时候,学生感受很深刻:“在我们认为简单容易的穿衣服,可在残疾人身上却是一件难事,日后我要多关爱需要我们帮助的残疾人”;“残疾人最需要的是我们的关心,我们要多关心他们”,从学生的回答中,笔者真正体会到了“兴趣是学习的好老师。”
三、足时间
活动时间的长短是这个活动是否达到目的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每次的活动都应给予学生充足的活动时间,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体验、在探究中发现问题,在活动中解决问题,从而在活动中获得一定的知识或得出有价值的观点。如:教学《爸爸、妈妈抚育我》一课时,让学生计算一下,从自己出生到现在近10年的时间,父母一共为你做了多少顿饭?这不是一条简单的计算题,学生一下子兴奋起来,议论纷纷,交头接耳,在充分的计算、讨论后,学生在这计算中得出的数据:10年——4万多顿,对父母的艰辛有更深刻的体会。又如在《让我们学会合作》课“豆豆分家”的活动中,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把绿豆、红豆、黄豆分开。学生兴趣可浓了,个个摩拳擦掌,希望自己的小组能第一时间完成。活动中,学生讨论方法,分工合作,不用多久,学生就都能把豆豆分开。在这个活动中,他们都明白:协调分工、讲究分工是合作成功的要素。
四、齐参与
教师所设置的活动能吸引学生99%,甚至是100%的目光,让学生全员参与,而不是少数人唱戏,多数人看戏。如,笔者在教学《做人要诚实》时设计了“请你猜猜他是谁”的活动,让学生填写“我的好伙伴”的表格。待学生填好后,教师指定一名学生宣读自己的表格,其他学生猜猜他写的是谁。学生对自己的同学太熟悉了,都能一下子猜出是谁。接着教师引导:“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不足,只要改正缺点,就是好学生。不要因为同学有缺点就疏远他,要学会帮助有缺点的同学改正错误。你们会帮助他吗?”学生表示会。正因全部孩子的加入,这活动实际上就是孩子思维碰撞的平台,也就让他们从活动中得出了有价值的结论。
五、善引导
教师是学生疑难的解惑者,是学生的合作伙伴,是学生的指导者。在课堂上教师不能置身学生的合作活动之外,而是要亲力参与。在教学《让我们学会合作》时,进行“观赏千手观音”前作一定的背景介绍:这21位表演的聋哑舞蹈演员,为了春节晚会上这短短6分钟的表演,他们和自己的伙伴、编导老师、指导老师、手语指挥互相合作,在中央电视台春晚的排练大厅里共同度过了无数个艰辛的日日夜夜,他们的成功正是许许多多人的心血、汗水凝聚成的,然后再让学生进行观赏。有了背景的介绍,学生在观赏时对“合作”这一词有了更深刻的感受。在“双人夹球”这个环节上,活动结束后,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反思:“如果再让你们玩一次,你会注意什么?”让学生养成在活动中思考,在活动后反思的良好习惯。
六、会赏识
“孩子都是奔驰车,只是缺少加油站。”而课堂上,教师就是学生的加油站。“多么富有创造性的思考啊!你让大家刮目相看!”“你说得非常正确,真了不起!” 听了这样热情的鼓励,想想学生会有多兴奋,学习的积极性会有多高涨。教师在评价中除了用热情洋溢的语言,还可以抓住时机使用准确的肢体语言:一个鼓励的目光,一个亲切的微笑,一个有力的动作,为学生的一次演唱而陶醉,为学生的一次发言而领头鼓掌,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老师是多么的欣赏自己,同学是多么的佩服自己。笔者相信,恰如其分的肢体语言,让它顺其自然地出现,会让一切“尽在不言中”!
七、促展示
活动的过程固然轰轰烈烈,活动的结果也要充分展示,这才算“有始有终”。在《让我们学会合作》的课堂总结时,笔者让学生把在这节课的体会和收获,或今后打算怎样与人合作的想法写在花形的卡纸上,然后贴在黑板上。伴着《团结就是力量》的音乐,学生纷纷把写着自己学习感悟的花朵贴在黑板上。渐渐地,孩子被眼前的景色所震撼:越来越多的花朵贴在黑板上,逐渐形成了一个五彩缤纷的花环。这样,学生更深切地体会到合作所带来的乐趣。下课后,学生都开心地围着这个美丽的花环欣赏、讨论。这就是教学的效果,这就是学生对教师、对教学内容、对活动内容充分肯定的外在表现。
总之,《品德与社会》活动课不是简单的为活动而活动,而是应该在活动中明理,在活动中导行,在活动中提高全体同学的全面素质。教师只要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入手,妥善处理好主导与主体关系,就会使活动课教学取得最佳的效果,达到“润物细无声”。
参考文献:
[1]王书娟.浅谈《品德与社会》课堂活动的有效性[J].学生之友(小学版)(下),2010(11).
[2]赵志华.浅谈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03).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活动课;目标;兴趣;引导
新课程标准指出,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新课程标准提倡的新理念,给德育课堂带来了蓬勃盎然的生命活力。我们的课堂真的活起来了,学生也动起来了。为此,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以及平时的所见所闻,就如何提高《品德与社会》活动课的有效性,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定目标
成功之秘诀乃是目标之有恒。小学品德课程标准提出了活动化教学的理念和要求,我们教师就要努力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开展教学。但课堂上的活动并不是为了活动而活动,每个活动都应该有其目的性。如:在上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中《爸爸、妈妈抚育我》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充分体验爸爸妈妈抚育自己的辛劳,加深对父母的理解,笔者开展了“模拟体验”的活动:“孩子们,生活中父母关心照顾我们的成长,你能通过自己的语言、动作把它表现出来吗?”又如在教学《生活中处处有规则》这课时,课前笔者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找规则”的活动。课堂40分钟,教师的每一个实施的教学环节都应该有一定的目标性,以便在最短时间内让学生在各方面的能力得到提升,这么做既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又使得他们在实践中获得直接体验。
二、引兴趣
“浓厚的兴趣超过一百种良好的教学方法”。 教师所设计的活动如果对学生失去了吸引力,那么,这堂课的教学也就失去了意义。因此,我们的活动一定要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在教学《关爱残疾人》这一课时,为了让孩子体会残疾人的生活难处,特意设计了“蒙眼穿衣”的活动。学生一听有活动玩,立马精神抖擞,整个活动过程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虽然笑料百出,可学生在笑话之余,真正体会到了残疾人生活的难处,因此在发表课后感言的时候,学生感受很深刻:“在我们认为简单容易的穿衣服,可在残疾人身上却是一件难事,日后我要多关爱需要我们帮助的残疾人”;“残疾人最需要的是我们的关心,我们要多关心他们”,从学生的回答中,笔者真正体会到了“兴趣是学习的好老师。”
三、足时间
活动时间的长短是这个活动是否达到目的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每次的活动都应给予学生充足的活动时间,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体验、在探究中发现问题,在活动中解决问题,从而在活动中获得一定的知识或得出有价值的观点。如:教学《爸爸、妈妈抚育我》一课时,让学生计算一下,从自己出生到现在近10年的时间,父母一共为你做了多少顿饭?这不是一条简单的计算题,学生一下子兴奋起来,议论纷纷,交头接耳,在充分的计算、讨论后,学生在这计算中得出的数据:10年——4万多顿,对父母的艰辛有更深刻的体会。又如在《让我们学会合作》课“豆豆分家”的活动中,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把绿豆、红豆、黄豆分开。学生兴趣可浓了,个个摩拳擦掌,希望自己的小组能第一时间完成。活动中,学生讨论方法,分工合作,不用多久,学生就都能把豆豆分开。在这个活动中,他们都明白:协调分工、讲究分工是合作成功的要素。
四、齐参与
教师所设置的活动能吸引学生99%,甚至是100%的目光,让学生全员参与,而不是少数人唱戏,多数人看戏。如,笔者在教学《做人要诚实》时设计了“请你猜猜他是谁”的活动,让学生填写“我的好伙伴”的表格。待学生填好后,教师指定一名学生宣读自己的表格,其他学生猜猜他写的是谁。学生对自己的同学太熟悉了,都能一下子猜出是谁。接着教师引导:“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不足,只要改正缺点,就是好学生。不要因为同学有缺点就疏远他,要学会帮助有缺点的同学改正错误。你们会帮助他吗?”学生表示会。正因全部孩子的加入,这活动实际上就是孩子思维碰撞的平台,也就让他们从活动中得出了有价值的结论。
五、善引导
教师是学生疑难的解惑者,是学生的合作伙伴,是学生的指导者。在课堂上教师不能置身学生的合作活动之外,而是要亲力参与。在教学《让我们学会合作》时,进行“观赏千手观音”前作一定的背景介绍:这21位表演的聋哑舞蹈演员,为了春节晚会上这短短6分钟的表演,他们和自己的伙伴、编导老师、指导老师、手语指挥互相合作,在中央电视台春晚的排练大厅里共同度过了无数个艰辛的日日夜夜,他们的成功正是许许多多人的心血、汗水凝聚成的,然后再让学生进行观赏。有了背景的介绍,学生在观赏时对“合作”这一词有了更深刻的感受。在“双人夹球”这个环节上,活动结束后,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反思:“如果再让你们玩一次,你会注意什么?”让学生养成在活动中思考,在活动后反思的良好习惯。
六、会赏识
“孩子都是奔驰车,只是缺少加油站。”而课堂上,教师就是学生的加油站。“多么富有创造性的思考啊!你让大家刮目相看!”“你说得非常正确,真了不起!” 听了这样热情的鼓励,想想学生会有多兴奋,学习的积极性会有多高涨。教师在评价中除了用热情洋溢的语言,还可以抓住时机使用准确的肢体语言:一个鼓励的目光,一个亲切的微笑,一个有力的动作,为学生的一次演唱而陶醉,为学生的一次发言而领头鼓掌,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老师是多么的欣赏自己,同学是多么的佩服自己。笔者相信,恰如其分的肢体语言,让它顺其自然地出现,会让一切“尽在不言中”!
七、促展示
活动的过程固然轰轰烈烈,活动的结果也要充分展示,这才算“有始有终”。在《让我们学会合作》的课堂总结时,笔者让学生把在这节课的体会和收获,或今后打算怎样与人合作的想法写在花形的卡纸上,然后贴在黑板上。伴着《团结就是力量》的音乐,学生纷纷把写着自己学习感悟的花朵贴在黑板上。渐渐地,孩子被眼前的景色所震撼:越来越多的花朵贴在黑板上,逐渐形成了一个五彩缤纷的花环。这样,学生更深切地体会到合作所带来的乐趣。下课后,学生都开心地围着这个美丽的花环欣赏、讨论。这就是教学的效果,这就是学生对教师、对教学内容、对活动内容充分肯定的外在表现。
总之,《品德与社会》活动课不是简单的为活动而活动,而是应该在活动中明理,在活动中导行,在活动中提高全体同学的全面素质。教师只要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入手,妥善处理好主导与主体关系,就会使活动课教学取得最佳的效果,达到“润物细无声”。
参考文献:
[1]王书娟.浅谈《品德与社会》课堂活动的有效性[J].学生之友(小学版)(下),2010(11).
[2]赵志华.浅谈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