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博鳌亚洲论坛的主题设置,最大气而且与企业管理密切相关的,就是经济学家针对当前形势,向企业家提出的“六问”。
这类似于“天问”般的“六问”,从创新到国际化,从经营多元化到企业社会责任,一系列当前环境下对企业最重头的课题,被诸如诺贝尔奖获得者菲尔普斯这样的经济学家,和盘托到了面前。
但值得玩味的是:随着“经济学家‘六问’论坛”上产学两界的持续讨论,最终所有话题都归结到一个有关创新的问题——中国是否缺少创新?中国企业如何创新?哪些因素在阻碍创新?……
因为,解决了创新的问题,其他诸问才会迎刃而解。
菲尔普斯:刺激创新是“另一条路”
论坛中让人印象最深刻的一段,有关微软公司全球资深副总裁张亚勤的一个困惑。作为主持人,张亚勤提出一个问题:“在中国,一提到GDP增长率7%,人们就会担忧经济放缓。7%是一个很糟糕的数字吗?波兰外交部部长很骄傲地说:波兰是欧洲发展最快、最健康的国家,因为GDP增长率可以达到5%!那么,为什么7%的增长率在中国就会引发担忧?”
这是一个重要的题目,对于这个问题的“标准答案”,估计不少国人心中皆有,会用所谓的中国国情作出解释。但菲尔普斯说:虽然GDP降到6%或者5%,那么中国的就业等方面,会出现很糟糕的情况,但是“对中国经济来说,还有另外一种选择——刺激创新”。因为,如果中国经济有足够多的创新,那么即使是比7%低的经济增长率,也可以满足促进就业、增加收入的需求。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的经济增长不是依靠投资等粗放式、低效率的方式支撑,而是依靠诸如企业创新活动的精耕细作的话,那么,即使5%的增长率,对我们这样的大国而言,也是一个比现在的7.8%(2012年增长率)还要乐观的数字。
因此,菲尔普斯说:中国应该刺激创新,而非“刺激经济”!
我们处在创新的转折点
可是,关于中国企业的创新,另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Ronald Coase有一个严肃的问题:“与英国18世纪和美国19世纪的工业革命相比,显而易见,中国的工业革命在技术创新上是略逊一筹的,作为中国企业家,您是否认同这个评价?您认为自己在创新方面面临哪些主要困难?”
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题目,不过现场一些企业家所强调的,是“不需要重新发明车轮子”,因为“车轮子”已经被发明出来了。但问题也确如经济学家张维迎所言:必须承认,总体来讲,中国到目前为止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主要还是靠引进。“可是,现在我们也处在了一个转折点上,引进已经不足以确立企业的竞争优势,下一步中国企业必须通过创新才能保证高增长,也只有创新才能成为企业和国家发展的支柱。” 张维迎说。
其实,即使国际化、多元化等“六问”的其他方面,也在随后的讨论中被“收归”为“创新”话题。因为中国企业如果没有独到创新所塑造的核心竞争力,在现在低成本优势逐渐丧失的大趋势下,又何谈国际化、多元化的成功呢?
作为最了解世界顶尖企业创新情况的人,张亚勤对中国企业提出忠告:创新是被逼出来的,不仅中国企业国际化必须靠创新培育出竞争力,就是在国内,随着跨国公司越来越深耕中国市场,中国企业在技术、管理上的创新,对其生存也越来越重要。
踢开创新的文化障碍
那么,怎样刺激创新,而非“刺激经济”?这要看清是哪些因素阻碍了创新。张维迎的观点是:中国企业家在心态上应该谦逊,只有谦逊才能更好地创新。
张亚勤则针对不少中国企业“统一思想”式的管理文化提出意见:西方国家创新的繁荣,是与个体主义文化的崛起有关的。在很大程度上,应该把西方企业创新的成果归功于个体主义。这与中国企业常常强调共同理想、共同理念的价值观,有鲜明的对比。
而对人们非常崇尚的“自主创新”观念,张亚勤也进行了批驳:当前的现实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自主创新”理念是很值得怀疑的,“开放创新”倒更接近现在创新环境的本质。
用管理来“刺激创新”
此外,在管理和制度层面,经济学家和企业家也一起剖析了不少阻碍创新的障碍。
菲尔普斯提到:过去几年,中国在研发上的总体投入非常大,“在速度、规模方面已经超过了美国”。也就是说,在研发的投资方面,已经不是障碍。但这些资金在如何分配和使用效率上仍存在着问题。
这是一个涉及管理和制度层面的话题,胡祖六的解读最为直接:尽管经过了30年改革,但政府在市场上的力量仍然太强大,制度经济的氛围仍然太浓厚,这是创新效率不高的一个原因。而国有企业对许多资源的垄断,也阻碍着民营企业的创新活动。
不过,相比于胡祖六的急切,远大空调总裁张跃倒轻松得多:世界上很少有国有企业办得好的,给的优势资源越多,越缺乏竞争力。“未来的问题不是国有企业抢了民营企业的生意,或者有各种各样特权的问题,而是国有企业本身就办不好的问题。”
看来,对外部创新环境的变化保持耐心,但同时在内部锤炼那些“刺激创新”的管理机制,才是最适合那些致力于创新的中国企业的王道。
责任编辑:焦 晶
这类似于“天问”般的“六问”,从创新到国际化,从经营多元化到企业社会责任,一系列当前环境下对企业最重头的课题,被诸如诺贝尔奖获得者菲尔普斯这样的经济学家,和盘托到了面前。
但值得玩味的是:随着“经济学家‘六问’论坛”上产学两界的持续讨论,最终所有话题都归结到一个有关创新的问题——中国是否缺少创新?中国企业如何创新?哪些因素在阻碍创新?……
因为,解决了创新的问题,其他诸问才会迎刃而解。
菲尔普斯:刺激创新是“另一条路”
论坛中让人印象最深刻的一段,有关微软公司全球资深副总裁张亚勤的一个困惑。作为主持人,张亚勤提出一个问题:“在中国,一提到GDP增长率7%,人们就会担忧经济放缓。7%是一个很糟糕的数字吗?波兰外交部部长很骄傲地说:波兰是欧洲发展最快、最健康的国家,因为GDP增长率可以达到5%!那么,为什么7%的增长率在中国就会引发担忧?”
这是一个重要的题目,对于这个问题的“标准答案”,估计不少国人心中皆有,会用所谓的中国国情作出解释。但菲尔普斯说:虽然GDP降到6%或者5%,那么中国的就业等方面,会出现很糟糕的情况,但是“对中国经济来说,还有另外一种选择——刺激创新”。因为,如果中国经济有足够多的创新,那么即使是比7%低的经济增长率,也可以满足促进就业、增加收入的需求。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的经济增长不是依靠投资等粗放式、低效率的方式支撑,而是依靠诸如企业创新活动的精耕细作的话,那么,即使5%的增长率,对我们这样的大国而言,也是一个比现在的7.8%(2012年增长率)还要乐观的数字。
因此,菲尔普斯说:中国应该刺激创新,而非“刺激经济”!
我们处在创新的转折点
可是,关于中国企业的创新,另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Ronald Coase有一个严肃的问题:“与英国18世纪和美国19世纪的工业革命相比,显而易见,中国的工业革命在技术创新上是略逊一筹的,作为中国企业家,您是否认同这个评价?您认为自己在创新方面面临哪些主要困难?”
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题目,不过现场一些企业家所强调的,是“不需要重新发明车轮子”,因为“车轮子”已经被发明出来了。但问题也确如经济学家张维迎所言:必须承认,总体来讲,中国到目前为止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主要还是靠引进。“可是,现在我们也处在了一个转折点上,引进已经不足以确立企业的竞争优势,下一步中国企业必须通过创新才能保证高增长,也只有创新才能成为企业和国家发展的支柱。” 张维迎说。
其实,即使国际化、多元化等“六问”的其他方面,也在随后的讨论中被“收归”为“创新”话题。因为中国企业如果没有独到创新所塑造的核心竞争力,在现在低成本优势逐渐丧失的大趋势下,又何谈国际化、多元化的成功呢?
作为最了解世界顶尖企业创新情况的人,张亚勤对中国企业提出忠告:创新是被逼出来的,不仅中国企业国际化必须靠创新培育出竞争力,就是在国内,随着跨国公司越来越深耕中国市场,中国企业在技术、管理上的创新,对其生存也越来越重要。
踢开创新的文化障碍
那么,怎样刺激创新,而非“刺激经济”?这要看清是哪些因素阻碍了创新。张维迎的观点是:中国企业家在心态上应该谦逊,只有谦逊才能更好地创新。
张亚勤则针对不少中国企业“统一思想”式的管理文化提出意见:西方国家创新的繁荣,是与个体主义文化的崛起有关的。在很大程度上,应该把西方企业创新的成果归功于个体主义。这与中国企业常常强调共同理想、共同理念的价值观,有鲜明的对比。
而对人们非常崇尚的“自主创新”观念,张亚勤也进行了批驳:当前的现实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自主创新”理念是很值得怀疑的,“开放创新”倒更接近现在创新环境的本质。
用管理来“刺激创新”
此外,在管理和制度层面,经济学家和企业家也一起剖析了不少阻碍创新的障碍。
菲尔普斯提到:过去几年,中国在研发上的总体投入非常大,“在速度、规模方面已经超过了美国”。也就是说,在研发的投资方面,已经不是障碍。但这些资金在如何分配和使用效率上仍存在着问题。
这是一个涉及管理和制度层面的话题,胡祖六的解读最为直接:尽管经过了30年改革,但政府在市场上的力量仍然太强大,制度经济的氛围仍然太浓厚,这是创新效率不高的一个原因。而国有企业对许多资源的垄断,也阻碍着民营企业的创新活动。
不过,相比于胡祖六的急切,远大空调总裁张跃倒轻松得多:世界上很少有国有企业办得好的,给的优势资源越多,越缺乏竞争力。“未来的问题不是国有企业抢了民营企业的生意,或者有各种各样特权的问题,而是国有企业本身就办不好的问题。”
看来,对外部创新环境的变化保持耐心,但同时在内部锤炼那些“刺激创新”的管理机制,才是最适合那些致力于创新的中国企业的王道。
责任编辑:焦 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