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刺激创新,而非“刺激经济”

来源 :中外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nzhi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博鳌亚洲论坛的主题设置,最大气而且与企业管理密切相关的,就是经济学家针对当前形势,向企业家提出的“六问”。
  这类似于“天问”般的“六问”,从创新到国际化,从经营多元化到企业社会责任,一系列当前环境下对企业最重头的课题,被诸如诺贝尔奖获得者菲尔普斯这样的经济学家,和盘托到了面前。
  但值得玩味的是:随着“经济学家‘六问’论坛”上产学两界的持续讨论,最终所有话题都归结到一个有关创新的问题——中国是否缺少创新?中国企业如何创新?哪些因素在阻碍创新?……
  因为,解决了创新的问题,其他诸问才会迎刃而解。
  菲尔普斯:刺激创新是“另一条路”
  论坛中让人印象最深刻的一段,有关微软公司全球资深副总裁张亚勤的一个困惑。作为主持人,张亚勤提出一个问题:“在中国,一提到GDP增长率7%,人们就会担忧经济放缓。7%是一个很糟糕的数字吗?波兰外交部部长很骄傲地说:波兰是欧洲发展最快、最健康的国家,因为GDP增长率可以达到5%!那么,为什么7%的增长率在中国就会引发担忧?”
  这是一个重要的题目,对于这个问题的“标准答案”,估计不少国人心中皆有,会用所谓的中国国情作出解释。但菲尔普斯说:虽然GDP降到6%或者5%,那么中国的就业等方面,会出现很糟糕的情况,但是“对中国经济来说,还有另外一种选择——刺激创新”。因为,如果中国经济有足够多的创新,那么即使是比7%低的经济增长率,也可以满足促进就业、增加收入的需求。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的经济增长不是依靠投资等粗放式、低效率的方式支撑,而是依靠诸如企业创新活动的精耕细作的话,那么,即使5%的增长率,对我们这样的大国而言,也是一个比现在的7.8%(2012年增长率)还要乐观的数字。
  因此,菲尔普斯说:中国应该刺激创新,而非“刺激经济”!
  我们处在创新的转折点
  可是,关于中国企业的创新,另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Ronald Coase有一个严肃的问题:“与英国18世纪和美国19世纪的工业革命相比,显而易见,中国的工业革命在技术创新上是略逊一筹的,作为中国企业家,您是否认同这个评价?您认为自己在创新方面面临哪些主要困难?”
  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题目,不过现场一些企业家所强调的,是“不需要重新发明车轮子”,因为“车轮子”已经被发明出来了。但问题也确如经济学家张维迎所言:必须承认,总体来讲,中国到目前为止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主要还是靠引进。“可是,现在我们也处在了一个转折点上,引进已经不足以确立企业的竞争优势,下一步中国企业必须通过创新才能保证高增长,也只有创新才能成为企业和国家发展的支柱。” 张维迎说。
  其实,即使国际化、多元化等“六问”的其他方面,也在随后的讨论中被“收归”为“创新”话题。因为中国企业如果没有独到创新所塑造的核心竞争力,在现在低成本优势逐渐丧失的大趋势下,又何谈国际化、多元化的成功呢?
  作为最了解世界顶尖企业创新情况的人,张亚勤对中国企业提出忠告:创新是被逼出来的,不仅中国企业国际化必须靠创新培育出竞争力,就是在国内,随着跨国公司越来越深耕中国市场,中国企业在技术、管理上的创新,对其生存也越来越重要。
  踢开创新的文化障碍
  那么,怎样刺激创新,而非“刺激经济”?这要看清是哪些因素阻碍了创新。张维迎的观点是:中国企业家在心态上应该谦逊,只有谦逊才能更好地创新。
  张亚勤则针对不少中国企业“统一思想”式的管理文化提出意见:西方国家创新的繁荣,是与个体主义文化的崛起有关的。在很大程度上,应该把西方企业创新的成果归功于个体主义。这与中国企业常常强调共同理想、共同理念的价值观,有鲜明的对比。
  而对人们非常崇尚的“自主创新”观念,张亚勤也进行了批驳:当前的现实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自主创新”理念是很值得怀疑的,“开放创新”倒更接近现在创新环境的本质。
  用管理来“刺激创新”
  此外,在管理和制度层面,经济学家和企业家也一起剖析了不少阻碍创新的障碍。
  菲尔普斯提到:过去几年,中国在研发上的总体投入非常大,“在速度、规模方面已经超过了美国”。也就是说,在研发的投资方面,已经不是障碍。但这些资金在如何分配和使用效率上仍存在着问题。
  这是一个涉及管理和制度层面的话题,胡祖六的解读最为直接:尽管经过了30年改革,但政府在市场上的力量仍然太强大,制度经济的氛围仍然太浓厚,这是创新效率不高的一个原因。而国有企业对许多资源的垄断,也阻碍着民营企业的创新活动。
  不过,相比于胡祖六的急切,远大空调总裁张跃倒轻松得多:世界上很少有国有企业办得好的,给的优势资源越多,越缺乏竞争力。“未来的问题不是国有企业抢了民营企业的生意,或者有各种各样特权的问题,而是国有企业本身就办不好的问题。”
  看来,对外部创新环境的变化保持耐心,但同时在内部锤炼那些“刺激创新”的管理机制,才是最适合那些致力于创新的中国企业的王道。
  责任编辑:焦 晶
其他文献
施耐德电气  总是有条不紊、  按部就班地  朝着一个方向  笔直前进,  这可能看起来很慢,  但因为是直走,  总体速度  仍然相当快。  不一样的25年  施耐德电气的中国故事  陈斯文  浙江大学出版社  施耐德电气,这是一家与中国颇有渊源的企业。早在1919年,中国知识分子赴法勤工俭学期间,邓小平就曾在施耐德公司当过工人。而历史峰回路转,过去的25年,则是施耐德一步步走入中国的25年。 
期刊
我们强大了吗?自信了吗?  欧美在没落,中国在强大,这看似已无悬疑。但刚从博鳌归来的我,依然要问:至少在精神层面,欧美真的没落吗了?中国真的强大了吗?  博鳌亚洲论坛是一个全球视角的舞台。而这个舞台远不止在话筒后,远不止在簇拥中,而是在每一个人,每一个角落,每一个瞬间。  甚至,这远远超越了博鳌的地理范畴。  赵小兰的“普通”  登机,一件普通到不值得说的事。4月5日,首都机场,当我们站在廊桥排队
期刊
“安倍经济学”外强中干  日本央行新行长黑田东彦上台后,加倍实施超级量化宽松的“安倍经济学”,将每月购买国债的规模提高一倍到7万亿日元,东京股市暴涨,日本国民积极入市,日经指数重回13000点。但有评论指出:日本经济早已外强中干,还自以为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有能力模仿美国的政策来拯救其呆滞经济,结果恐怕是画虎不成反类犬。  朱文晖:经过15年的通缩困扰,安倍的2%通胀目标趋势短期内能够改善日本的宏
期刊
雅安地震:“企业成为慈善主体力量”  雅安地震发生当日,企业的反应最为迅速,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当日向震区捐助的科技公司近40家,这些企业第一时间向灾区承诺的善款金额超过1.4亿元。而且随后企业捐款以加速度的态势上升。中国企业在巨灾面前的捐赠行为,延承了五年前汶川地震所激发的爱心能量,成为中国慈善的主体力量。  虽然人们不应以捐款数量衡量爱心——决定是否捐款和捐款多少是财产所有者的权利,但是也正因为
期刊
随着近几个月雅虎停止了在中国的邮箱服务,很多人以为雅虎已经式微,但来自美国的雅虎数据却让人看到了一个新雅虎正在重生之中。  根据美国知名互联网统计公司comScore的数据,截至2013年11月,雅虎旗下网站的独立访问人数,已经连续第5个月超越谷歌旗下网站,成为全美第一大上网目的地!  而不久前,雅虎与美国著名新闻节目主持人库瑞尔签订了协议,雅虎CEO梅耶尔将其称为“雅虎新闻的门面”。而之前雅虎已
期刊
当赞美的力量被无数管理者深信不疑,将其视为激励法宝时,作为管理者,也一定要小心它的负作用。  适逢年底,正值进行年底总结、开始新年激励之际,但是当管理者面对在赞美声中长大的新生代员工时,显然是老革命遇到新问题。在新一代员工中,你会发现他们的沟通更为真实和坦承,甚至以“挤兑你就是帮助你”的方针与人交流,认为“损友”才是最亲密的关系。我们不得不承认,新生代员工中有相当一批人的特质便是内心强大,有良好的
期刊
先驱有可能会成为先烈,但如果面对梦想一直踯躅不前,不敢放手一搏,害怕付出代价,那就不仅仅是一种逃避,更是一种自我放弃。  韩小红显然认同这样的行事逻辑。创业10年,慈铭体检无论从品牌效应还是市场份额,以及商业模式都称得上佼佼者。但这10年创业路却充满艰辛,既在生活中经历过亲人与自己罹患严重疾病及各种失败和挫折,也在工作中经历过连一台核磁共振仪器也要申请多次才能购买的困难。成为慈铭的当家人,韩小红所
期刊
“后浪”正成为团队主流,既难以控制,又难以取悦。  我有一个朋友,管理一家文化出版公司,该公司由几十位80后和85后知识型员工组成,而仅有的70后就是公司高管。朋友作为公司负责人,业务能力非常强,沟通风格也很强势,为了凝聚团队,她安排HR部门经常组织各种团队建设活动。  但“软硬兼施”的目标并没有达到:彪悍的工作风格,让公司效率很高,但员工对上级十分依赖和畏惧,甚至有员工说进总经理办公室得在门口绕
期刊
加多宝是个谜一样的存在。  尽管加多宝的产品和广告随处可见,近期围绕红罐之争“422呼唤公平”活动也搞得如火如荼。但是,如果仔细想一下:你了解加多宝吗?它是如何运作的?无所不在的加多宝渠道在怎样管理?它又在如何决策?估计很少有人能给出答案。  当我们把这些问题抛给一些营销精英时,发现平时总是拿加多宝说事的人们,竟然也没有一个人能够真正谈一谈,甚至谁是加多宝的渠道商,都没人说得出来。  原来,大量关
期刊
“人单合一”让海尔所向披靡 《封面文章:海尔亚洲造》2013年4期  海尔是国内生命力特别旺盛的优质企业之一,从十多年前以“激活休克鱼”和“赛马不相马”及“日清日结”等理论成为大家争相学习的榜样开始,海尔似乎从没离开过公众的视线,期间也经受过质疑,人们担心企业文化到底能支撑海尔走多远?而这篇报道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强势的、国际化的海尔,看到了“人单合一”核心经营理念落地创造的又一奇迹。  “人单合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