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告诉你,什么样的人,生而无悔

来源 :课堂内外·作文独唱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qi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隐居金陵大概有七八年了吧。自从离开朝堂,没有了无休止的争斗,山间的日子过得尤其慢。每日闲云野鹤般的日子,看起来很令人艳羡。有时,连王安石也觉得自己已经万般皆放下了,但近来听到几个消息,还是免不了怔了怔。
  听说,子固(曾巩,字子固)死了。他们曾是最好的朋友,年少相识。可是,等他当上了宰相,推行新法,子固不顾几十年的交情,站到了他的对立面,两人自此疏远。
  听说,司马十二(司马光,排行十二)终于快要修完他的史书。他们曾引对方为平生知己,经常相约谈心,抵足而眠。可是,也是从推行新法开始,两人势同水火。司马十二宁愿回家修史,也不愿与他同朝为官。
  听说,新法又被废了一条。百姓们的欢呼像在过节......
  王安石感觉自己真的老了。曾经说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时,是何等的决绝?而今,竟也逃不过回忆从前,开始反思“是不是真的错了”。
  坚持自己的选择
  庆历二年(1042年)21岁的王安石考中进士,拿到了进入朝堂的通行证,开始逐步推进自己的梦想。他要变法革新,让大宋国富民强,让大宋不再受辽国和西夏的掣肘,恢复到汉唐旧貌,或许还能实现传说中的“尧舜之治”。可没多久,他就意识到,仁宗可能更愿意维持原样,京城也没有他的用武之地。当时天下承平日久,利益盘根错节,内里虽已“积贫积弱”,冗官、冗兵、冗费让国家不堪重负、财政紧张,但只要不挑破,依然可以维持繁荣的假象。
  范仲淹、欧阳修等人,也看到了问题所在。为免事态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于庆历三年(1043年)发起以整顿吏治为核心的“庆历新政”。结果阻力重重,一年多点就草草收场,范仲淹、欧阳修们被贬出京。庆历六年,范仲淹写下名传千古的《岳阳楼记》,还是官场新人的王安石,默默围观了整个过程。“君非不明,臣非不贤,惜乎未得良机也。”有仁宗这样的明君,有范仲淹、欧阳修这样的名臣,还是被迫妥协。既然时机未到,不如在地方上做些实事,积累工作经验。此后,王安石连续当了16年的地方官,多次推辞回京的征召。
  1058年,王安石进京述职。因政绩突出而名满天下的他,最终被留下。自觉不再人微言轻的他,终于有了底气给仁宗皇帝上了封《上仁宗皇帝言事书》。“顾内则不能无以社稷为忧,外则不能无惧于夷狄,天下之财力日以困穷,而风俗日以衰坏......”大宋问题多多。“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民不加赋而财用足。”应该如此如此。仁宗看后没有答复。既然不得圣意,那就等着再一次的机会吧。
  1067年宋神宗即位。这位血气方刚的少年帝王,一即位就迅速征求了诸位重臣的意见,表明了振兴大宋的决心。但朝中大臣却不以为然,觉得安稳才是第一位。受挫的神宗,就这样想起了王安石,二人目标一致一拍即合。1069年,48岁的王安石入朝任参知政事(有实权的副相),正式主持变法。那些他酝酿已久的想法,迅速变成一条条法案——青苗法:青黄不接时,百姓可以向官府借钱,利息少,不用怕高利贷了;均输法:改革死板的实物赋税,欠收的地方收钱,丰收的地方收实物;市易法:由国家出面,出钱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以平衡物价......
  王安石以为,这样百姓可以得到实惠,国家也能增加收入。可是,新法一公布,收获的却是满朝反对之声。韩琦、司马光、欧阳修、曾公亮、富弼、苏轼、曾巩......还有他的两个弟弟王安礼、王安国,同时期数得着的文人名士,就没几个支持的。
  这些人,不怕被贬,不怕免官,一根筋地跟他对打擂台。看着一个个同僚、朋友、兄弟站在他的对面,王安石没有丝毫的动摇,他相信时间会为他证明。反对他的人却认为,疾风骤雨式的改革很可能适得其反,“安石以为贤则贤,以为愚则愚;以为是则是,以为非则非。谄附安石者,谓之忠良;攻难安石者,谓之谗慝。臣之才识,固安石之所愚;臣之议论,固安石之所非。今日之所言,陛下之所谓谗后也。伏望圣恩,裁处其罪。......或罪重于镇,则或窜或诛,所不敢逃。”到最后,以司马光为首的名臣儒吏们或自请外放或被贬,集体退出朝堂。
  功亏一篑
  所有的道理王安石都懂,却还是选择了一意孤行。成功了,就功在社稷;失败了,也不过是以身为祭。比起江山永固、百姓富足,个人的悲喜实在微不足道。变法的第四年,皇宫里出现一张图,图上是宫里人从未见过的惨象:有骨瘦如柴的老者,伤心哭泣的大汉,蓬头垢面的村姑,吞吃垃圾的儿童......人人形如饿鬼。两宫太后看后直接泪流满面,指责王安石乱天下,皇帝有负社稷。宋神宗无言以对。
  很快,消息传到了宰相府,王安石听后一声长叹。他知道,神宗动摇了。他自己,可能也将面临功亏一篑的结局。众叛亲离之下,王安石罢相。虽然不久又复相,但变法的层层受阻,新旧政敌内外夹击,再加上儿子的突然病逝,终是让他精疲力竭,两年不到便再次辞去相位,隐居金陵,再没入朝。
  回到开头
  隐居金陵的王安石,日子一天一天地过着。作为一个失势的老头,看望他的人实在不多。然而有一天,他迎来了一个客人,这人就是刚刚离开黄州的苏轼。此后,两人结伴共游,谈禅谈诗谈学术,也谈政治得失。就好像苏轼的一路坎坷,从未与新法与王安石有关;就好像王安石的隐退,也只是时也、命也,与苏轼归属的旧党也无关。
  苏轼记得,乌台诗案连旧党都在观望时,是远离朝堂的王安石上书皇帝“岂有盛世而殺才士乎”。王安石懂得,旧党上位对新法全盘否定时,觉得新法也有可取之处的苏轼,冒着仕途再添坎坷的风险,没有选择主流意见。
  一个月后,苏轼离开。临走之前,他送给王安石一首诗:“骑驴渺渺入荒陂,想见先生未病时。劝我试求三亩宅,从公已觉十年迟。”苏轼很遗憾,他与王安石还是相识太晚。王安石也遗憾,即便为了证明自己是对的,他也不该盲目推开所有人。两年后,王安石去世。荒陂上,再不见那个孤身骑驴的身影。
  王安石选择了做自己梦想的牺牲者。“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这是王安石的信仰。所以什么样的人生方叫人无悔?王安石说:“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吾辈虽不能至,但仍心向往之。
  做人从不八面玲珑
  王安石知道,自己并不是个讨喜的人。初入官场时,他在韩琦手下任职。当时韩琦被贬出朝,任扬州知州,王安石为扬州签判。两代名相能以这样的缘分相交,按理说,该成就一段佳话。他们两个却相处得不那么愉快。
  王安石这人喜欢读书,还经常通宵达旦地读。通宵的结果大家都知道,第二天肯定不能神采奕奕。再加上为了上班不迟到,王安石很多时候脸也不洗、头也不梳就跑衙门去了。韩琦见他如此神貌,就断定他纵情声色,从不给他好脸色。有一次,韩琦直接告诫王安石,年轻人还是上进点好。王安石见上司这样直接武断下结论,脾气也上来了,毫不解释,只回一句“知道了”,然后继续我行我素。
  他从不把时间浪费在求得别人的认可上,别人理解也好、不理解也罢,他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被攻击最狠的一次,是变法初期苏洵一篇文章的广传于世。
  “夫面垢不忘洗,衣垢不忘浣。此人之至情也。今也不然,衣臣虏之衣,食犬彘之食,囚首丧面,而谈诗书,此岂其情也哉?凡事之不近人情者,鲜不为大奸慝,竖刁、易牙、开方是也。......则其为天下患,必然而无疑者。”
  《辩奸论》洋洋洒洒数百言,以他不通人情为攻击点,将他比作竖刁、易牙、开方这样的奸佞小人。确实,王安石是个连吃饭、洗澡都觉得浪费时间的人。吃东西只求温饱,不谈喜好。一次他吃多了鹿肉,仆人以为终于发现他有喜欢吃的了。结果夫人说:下次把鹿肉放远点,你再看看。果不其然,王安石只是把手边的菜吃完,鹿肉碰都没碰。
  至于个人卫生问题,王安石是有名的邋遢。一心只为搞事业,甚至放弃生活,这样的人确实比较容易成功。但王安石好像还是忘了,这世道是由人创造的。
  所有的道理王安石都懂,却还是选择了一意孤行。成功了,就功在社稷;失败了,也不过是以身为祭。
其他文献
2018年高考作文命题没有刻意回避时代主题和时事热点。教育部国家考试中心张开老师在《深化考试内容改革助推素质教育提升——2018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评析》中评价2018年高考全国卷I“世纪宝宝中国梦”、北京卷“新时代新青年——谈在祖国发展中成长”等作文题时指出:“这些试题体现了高考语文试题关注时事、贴近现实生活的特点,对引导学生关注世界新闻、国家大事有积极意义。”凸显时代主题,落实立德树人,将仍是2
期刊
小团每期都在『汇素材』栏目为同学们送上满满的素材大餐,可是还有不少同学向小团抱怨,虽然每期都看,但看完就忘記了,到了考场上更想不起来了。再者,在写作当中,素材运用要求简而精。有句老话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看完小团准备的素材,不如拿起笔来,完成小团提出的问题吧。  梁从诫是梁思成与林徽因的儿子,也是中国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的创办人,被人们称为“中国环保第一人”。1994年,梁从诫在民政部
期刊
2002年,非传统学术界人士,连硕士学位都没有的日本科学家田中耕一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但处在光环中央的他却陷入苦恼,他说,:“诺贝尔奖是我人生痛苦的开始。”  田中获奖的原因是发明了生物大分子的质谱分析法。但这一研究成果却源自一场意外,他在一次实验过程中,手误加错了试剂,不小心将甘油滴进了钴试剂中,考虑到钴试剂很贵,为免浪费,所以做了测试,歪打正着地解决了前人束手无策的难题,因此被诺贝尔化学奖的桂
期刊
“科学教人求真。”崇尚科学,人类社会才能获得前进的根本力量。关于科学,我们平时最重视的莫过于对科学知识的学习。然而,一个人的科学素养,除了科学知识以外,还包括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學精神。其中,科学精神往往是最容易被忽略的。  科学给人真理  一个具有丰富科学知识的人,如果缺乏科学精神,也难以获得成功。一个具有科学精神的人,无论从事什么行业,总有勇于探索、坚忍不拔的品格。  读过《居里夫人自传》的
期刊
约翰·伍登,美国篮坛乃至世界篮坛的传奇人物,职业篮球运动员、教练员。在长达29年的大学教练员生涯中,他指导下的队伍共进行了800场比赛,胜率高达81%,如此辉煌的成绩使伍登成为有史以来公认最称职的篮球教练。1999年,他被全球最大的体育电视网ESPN评选为“20世纪最佳教练”。在他执教期间,除了传授过硬的专业技术,还多次以自己的乐观心态激励球员。  有一次记者问他:“您是用什么心态来面对成功或失败
期刊
拒绝读者占座玩手机,“霸道书店”,霸得有理,更有“爱”。  安徽省蚌埠市当当书店开在当地热闹的商场内,店内销售的所有品种图书都有打开塑封的样书,免费供读者在阅读区域品读,但有一个要求:不准读者长时间坐在店内座位上玩手机游戏。  链接  “您好,请您放下手机,专心阅读。”在安徽省蚌埠市当当书店,读者如果频繁使用手机,就会受到书店店员的轻声提醒。此书店“霸道”拒绝读者占座玩手机,就是“想将阅读环境做得
期刊
在2018年香港“叱咤乐坛流行榜”评选活动中,古天乐凭着和谢安琪合唱的新歌击败乐坛众多强手,一举拿下了“2018年叱咤乐坛我最喜爱男歌手”奖。领奖时,古天乐拿着麦克风走到颁奖台前,向观众深深鞠躬,然后他笑着对所有人说:“我能获奖,首先要感谢给我投票的所有人。是的,唱歌方面,我承认我不是很厉害,我也不精通,但我非常非常喜爱唱歌。”古天乐一番话说完,观众纷纷站起来为他的真诚鼓掌。他顿了顿,笑笑说道:“
期刊
猫之迷人,一言难尽:有时神秘优雅,有时活泼亲切,有时孤傲淡定,有时甜蜜贴心。它们带给文人丰富的美、感动和想象,使文人创作出多样的文艺作品。有猫相伴,生活充满亮点;拥猫入怀,万事心满意足;手捧猫书,如与古今中外的猫友大谈“猫经”,时常会心一笑、拍案叫绝。  “人和猫的故事,在每一个有爱的角落传播,像春阳的芬芳、夏阳的热烈、秋阳的静美、冬阳的柔暖。如果有一天早上醒来,发现猫不见了,我的整颗心都会是空荡
期刊
梗概剧情  《生活万岁》是一部2018年末上映的纪录电影。电影讲述了十四名普通中国人在2017年真实的生活状态——在亡妻坟前朗诵朴素情书的抗战老英雄,在上海卖油墩子替儿子还债的老年夫妇,在宁夏固守乡村小学的年轻教师,重庆夜场里美丽泼辣的失恋舞蹈演员,武汉城里带着女儿开出租车的单身妈妈,在深圳兼职单车猎人的快递小哥,在成都街头唱歌相濡以沫的老年盲人夫妇,父亲重病卧床还在致力于传统文化研究的中年导游,
期刊
欧亚沉淀数千年的文明,奠基于旧大陆上一次被称为“主粮全球化”的历史过程,思想与物质文化的传播彼此交织,成为青铜时代的世界基础。  在亚洲西南部的“新月沃土”上,出现了一种名为“小麦”的农作物,那时它个头尚小,只作果腹充饥之用,谁会知道,在渺远的岁月长途中,它竟然成了人类生活的宝藏?  小麦的旅行/我们记录在中国  在甘肃农村的传说中,小麦是天神赐给人间的福音。这种淳朴的思想在先秦《诗经》中也能得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