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一眼,新闻摄影的“黄金时代”

来源 :北京青年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anhezy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7月28日,被《纽约时报》称为摄影史上最伟大的图片编辑约翰·莫里斯(John G. Morris)去世,享年 100 岁。这位美国著名的图片编辑见证了20世纪世界纪实报道摄影诸多重要时刻,同时也将我们的视线拉回了那个属于新闻摄影的“黄金年代”。
  20世纪30年代,图片新闻报道开始频繁见诸报端,人们不再只满足于知道事实,而是希望能够看到事实。英语国家的报刊经历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法国报纸也开始争相效仿。而在德国,刊登图片的报纸同样也迎来了繁荣发展时期。但是随着电视进入竞争行列后,报纸的地位慢慢地被侵占。为了改善战前摄影记者的工匠生活状态和不具名的状况,同时希望自己的工作得到真正认可,他们开始成立了对图片公开售卖时的一系列监管:忠于原图、照片署名、支付版权费用为形式的图片社。
  20世纪有四个最重要的图片社——玛格南(Magnum)、伽马(Gamma)、西帕(Sipa)、西格玛(Sygma),他们引领着全世界的图片报道行业,甚至影响着20 世纪的人类历史进程。有人将“二战”后到1990 年底比作新闻摄影的又一个“黄金时代”。而西格玛图片社正是在整个新闻摄影市场达到巅峰时成为全球主力引擎之一。
  西格玛图片社成立于1973年,曾与7000名摄影师有过合作,图片库中拥有逾4000万张照片。图片社成立初期大家从零开始。虽在狭小的办公地点,但是第一代“西格玛人”有着狮子般的胃口,而且只信奉一条法则:每天创造奇迹。西格玛创始人休伯特·亨罗特在采访中说:首发以及独家新闻是图片社的绝对优势,所以在突发大事件时,通常需要同时派出两位摄影师:一位拍摄一小时后,立即跳上飞机把照片带回巴黎,第二天抢先发出去;另一位摄影师跟进之后几天的事件进展。
  在那个时代,图片社间的竞争达到了高潮。西格玛的每位成员都毫无保留地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例如詹姆斯·安丹森前往中国拍摄了那张前卫经典照片:一个中国小男孩在长城上啜着可口可乐——照片冲击力如此之强,以致于之后的35年间一直在世界各地传播;菲利普·卡隆在 1989年11月9日,将柏林墙倒塌的图像迅速传遍世界;瑞吉斯·柏旭:1979年拍摄到的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和东德领导人行亲吻礼;以及山姆·爱默生拍摄的迈克尔·杰克逊和马丁·斯科塞斯等;其中不乏摄影师们冒着生命危险坚持拍摄的作品:1989年的巴拿马战役,乔治·布什(George Bush)决定突袭诺列加(Noriega)将军。一场扫射中,摄影师帕特里克被一枚子弹击中背部。由于战斗异常激烈,没人能来救他。他大量失血,在死亡线上挣扎了4个小时幸存。
  随着图片社的独家和突发新闻报道源源不断,西格玛逐渐成长为整个行1业的“领导者”。
  1991年1月17日,海灣战争爆发期间,雅克·郎之万(JacquesLangevin)在随身携带的冲印手提箱中洗好照片,再通过内嵌的抛物面天线实现了照片的卫星传播。这批彩色照片几乎瞬间到达巴黎,随后立即被转发给纽约工作室和巴黎的买家,不仅领先其他竞争者几个小时,同时也逃过了美国军方的审查。
  休伯特·亨罗特这样说道:“那一天,在科威特的沙漠中,我们改变了整个时代。”
  1979 红色中国的第一罐可乐
  摄影詹姆斯·安丹森
  那个年代,中国几乎不向记者发放签证。詹姆斯·安丹森在朋友的帮助下,拿到了签证,并带了几瓶可口可乐。在长城上,他把可乐递给一个男孩,拍下这张照片。这张照片是詹姆斯的首张独家新闻照。在照片发布15年之后,第一批美国商品才运抵中国。



  1986寻常人家
  摄影蒂姆·格雷厄姆
  那天,戴安娜和孩子们并不赶时间,但是查尔斯王子在拍摄后有场会面,家门口已经停了辆车在等他。孩子们一直闹腾着要在花丛里奔跑。蒂姆·格雷厄姆只拍了三四分钟,小哈里沾满泥土的球鞋就已经把爸爸的裤子弄得一塌糊涂。



  1979 吻
  摄影瑞吉斯·柏旭
  1979年,民主德国建国三十周年庆典。瑞吉斯·柏旭到了现场,发现自己只能站在一堵摄影师人墙后面。当大部分人开始用广角拍摄时,他却选择了长焦,等到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和东德领导人行亲吻礼时,他成为唯一一个将长焦镜头对准两人面孔的摄影师。这张照片最后“红”遍世界。



  1988 挥舞旗帜的年轻人
  摄影阿伦·坦嫩鲍姆
  1988年,记者们蜂拥而至报道第一次巴勒斯坦抵抗运动。那时,还没什么人见过巴勒斯坦国旗。突然,一个年轻人挥舞着旗帜跃上燃烧的路障,阿伦·坦嫩鲍姆按下快门。这张照片象征着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的巴勒斯坦抵抗运动正式开始。



  1987《飙》
  摄影山姆·爱默生
  迈克尔·杰克逊和马丁·斯科塞斯,两位都是无以伦比的巨星。当时,杰克逊正在录制他最著名的单曲之一《飙》(Bad)的录影带。曾在1983年到1994年担任迈克尔·杰克逊私人摄影师的山姆·爱默生被其称为“能抓住神奇瞬间的人”。



  1990 在东德的废墟上
  摄影菲利普·卡隆
  1989年11月9日,柏林墙倒塌的图像迅速传遍世界。摄影菲利普·卡隆决定沿着柏林墙走一走,正因如此,他发现了这个距离德意志帝国国会不远的地方。从柏林墙上拆下的钢板,以德国人所独具的条理性整齐地摆放在一旁。



  《四十年新闻摄影:西格玛时代》
  本书讲述的是创建于1973年的法国著名图片社西格玛(Sygma)的故事。作者米歇尔·赛邦汇集了80幅著名新闻摄影作品,并请它们的拍摄者、西格玛的中流砥柱们以及新闻摄影“黄金时代”的见证者讲述作品背后的故事。在本书另外一位作者、独立记者玛丽·库赞的指导下,记者培训中心(CFJ)的26位年轻学员参与了本书的编写,以此向西格玛的先锋精神致以深深的敬意。


其他文献
浓郁民族风情的印花为ETRO霓彩包注入了更加古老神秘的民族风情,丰富抽象的印花、锦缎和提花织物凝聚而成奇特图案打造的运动肩带,饰以金属铃铛,演绎着别样华丽的波希米亚游牧韵味。  Tips:  ETRO 2017秋冬 —— 自然之美 冒险乐园  一群极具探险精神的狂傲女性将引领阁下进入本季的冒险乐园。廓形外套、粗花呢派克大衣和拼贴提花松身夹克打造出蓬松舒适的效果,佩斯里印花褶裥长裙释放下摆的飘扬恣意
期刊
一百多年来,每年Vogue的九月刊都是人们翘首以待的大事件,今年美版的Vogue九月刊选题恰恰就是丹宁,代表亚洲面孔的刘雯、孙菲菲,开启超模黄金时代的Cindy Crawford,崛起于社交网络的Gigi Hadid等等,这些曾经改变过或者正在改变着历史的超模们都演绎着自己的丹宁风潮,而在这一波波席卷而来的时尚风潮中也始终有丹宁的一席之地。  从淘金热沿着历史的长河顺流而下,丹宁的魅力永远那样强烈
期刊
今年,伊丽莎白女王迎来了她第91个生日。六月的第三个星期六,这位英国女王和众多市民、游客共同庆贺了这个日子。她身着一身天蓝色的套装,戴一顶同色的帽子,精神矍铄地在白金汉宫的阳台上挥手。在这座新古典主义建筑的映衬下,时光仿佛倒流。1837年,维多利亚女王登上王位,她将皇宫由圣詹姆斯宫迁至白金汉宫,从此,这里成为英国王室的正式宫殿。180年后的今天,伊丽莎白女王还能在同样一座建筑里与维多利亚女王做着大
期刊
今年,《跨界歌王》的评委席上出现了一个气质独特的人。她是位女性,却不施粉黛,不踩高跟,穿一袭素朴的长衫,留一头利落的短头发,言行举止温文尔雅,人称“瑜老板”,是中国第一女老生。  1993年,王珮瑜救了梅葆玥的场,替她出演《文昭关》,梅葆玖对她大为激赏,赞道:“真像当年的孟小冬”。当年在杜月笙寿筵上,亲眼目睹孟小冬广陵绝唱的谭元寿也说:“王珮瑜活脱脱一个孟小冬。”  王珮瑜四岁时登台朗诵,八岁学柳
期刊
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伦敦西区的存在是伦敦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漫步于伦敦西区,时不时就会看到别具风格的建筑,哪一家都有上百年、数百年历史,古色古香的建筑本身就是艺术品,有的朴实无华,有的金碧辉煌,还有一些则因为皇室的名号而散发着特有的贵族气息。伦敦西区的历史很久远,罗马时代及中世纪时代,因此地位于伦敦旧城的“西端”而得名West End。如今这里已是伦敦的市中心,经典、时尚、文化与历史都汇聚于此。 
期刊
这里是文艺青年在伦敦旅行的必去之地,在这种艺术馆里。你可以看到亨利·马蒂斯、毕加索及马克·罗斯科等大师的作品。泰特现代美术馆位于泰晤士河南岸,与圣保罗大教堂隔岸相望,连接它们的是横跨泰晤士河的千禧大桥。泰特的建筑外表由褐色砖墙覆盖、内部是钢筋结构。这里原本是一座气势宏大的发电厂,高耸入云的大烟囱是它的标志。  2016年,泰特现代美术馆新馆的建成是艺术界的大新闻。众所周知,泰特现代艺术馆本身是由伦
期刊
法国和意大利,作为时尚之都,赋予了设计师们以无限灵感。而印度、非洲和南美,也常以其亲近自然及古老的部落风情被设计师所青睐。旅行为Elysée YANG的创始人杨冠华注入了更为丰富广阔的思路,将人与自然连接,带给品牌2017夏秋以更自然的视野及更精致的生活理念。  这一季的设计主题以自然丛林为背景,灵感来自法国电影《甘泉玛侬》里那个随着羊群在山间奔跑的任性的野丫头,诠释了一个女孩经历爱而成为女人的故
期刊
太太知道我想回中国,因为我总会走神,人在纽约,心已经回中国了。有一次我带着家人去吃中餐,要找侍应生拿些餐具,脱口而出就喊出了“服务员”。餐厅里的工作人员瞪大眼睛望着我,我的孩子们也不知道我在喊什么,接着工作人员都开始笑,我也笑了。我已经习惯了,需要帮助就喊服务员,而且是在餐厅里高声地喊出来。在美国的习惯可不是这样,你要等着侍应生经过你的时候告诉他你需要什么,很少有人就这么直接喊出来。我已经这么生活
期刊
这些年,见过纽约鳞次栉比的高楼,见过东京熙熙攘攘的街头,见过巴黎埃菲尔铁塔上的彩灯,见过伦敦大英博物馆的穹顶。同样的大都市、时尚之都,不同的韵味也尽在其中。在巴黎和伦敦的感受是,可以体验时光的倒流。巴黎和伦敦是最能让人感受到历史感的城市——纽约的历史太短,东京的现代感太重。而伦敦比起巴黎,它的历史感因为更容易读懂的英文字母而让人亲近。  在伦敦,数百年来形成的近乎杂乱的街道并没给现代生活带来过多负
期刊
夏天是雨水和音乐节并重的季节,但是无论是雨天还是音乐节似乎都和脚下的那双雨鞋脱不开关系。而那双小小的雨鞋,也成为了时尚达人们凹造型的必备品。  黑色长靴无疑是雨鞋最常见的材质,小时候总觉得这样的靴子不够好看,但是随着近些年来音乐节文化的盛行,这种靴子又重新回到了时尚达人的阵地中。长度到小腿肚的中筒雨靴也是潮人们的大爱,超模娜塔莎·波莉 (Natasha Poly)就曾经穿它登上过Vogue封面。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