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十三钗》的策略与尝试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haoyuyue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金陵十三钗》延续了张艺谋电影的以往风格,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张艺谋“大片”的真正成熟之作。《金陵十三钗》是一部普通人的大片,这或许会给中国的商业大片之路一点点启示。《金陵十三钗》没有《大红灯笼高高挂》、《菊豆》那样满足了国外观众对落后的中国的窥视,没有《英雄》中赏心悦目的中国各式景观和中国独有的武侠故事,但这是一次值得被铭记的尝试,《金陵十三钗》也注定在中国电影史上刻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关键词]《金陵十三钗》 张艺谋 电影全球化 策略
  面对电影全球化和商业化的背景,张艺谋也开启了自己的“大片”时代。从2002年投资上亿的武侠商业巨制《英雄》开始,《十面埋伏》投资2.5亿(一说2.7亿),《满城尽带黄金甲》3.6亿。而2011年上映的《金陵十三钗》投资6亿元人民币,首度邀请好莱坞战争特效团队和一线男星“蝙蝠侠”克里斯蒂安?贝尔。纵观这几部作品,《英雄》是张艺谋对武侠电影的首度尝试,形式的新奇与创新不能弥补叙事的硬伤;《十面埋伏》延续了张艺谋的电影风格,影像的造型性达到极致,但仍旧没能讲好一个“故事”,一些匪夷所思的情节至今为人诟病;《满城尽带黄金甲》则是用金光闪闪的瓶子装旧酒,仍不能满足观众的期待视野。《金陵十三钗》既延续了张艺谋电影的以往风格,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张艺谋“大片”的真正成熟之作。
  这部电影改编自严歌苓的同名小说,原著视角独特,以救赎为主题,从十三个金陵风尘女子的传奇性切入,描写了抗日战争期间这些妓女自告奋勇代替女学生做慰安妇的故事,从侧面表现了战争的残酷与中国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原著的成功保证了影片的叙事,实际上张艺谋早期电影的成功首先要得益于改编自优秀原著小说,他自己也直言不讳地承认这一点:“我们研究中国当代电影,首先要研究中国当代文学。因为中国电影永远没有离开文学这根拐杖。”除此之外,电影还进行了更有观赏性的改编,比如小说中的神父被以贝尔扮演的美国人入殓师约翰代替,他被日军对金陵女学生的残暴行为所震撼,由一个自私的、眼里只有钱的人变成帮助女学生逃离的“救世主”,并与风尘女子玉墨发展了一段爱情故事。此外,影片还有激烈的战争场面,好莱坞的特效团队精准地表现了战争的可怕,视听都极为震撼。佟大为饰演的国军军官带领十几位士兵与日军的坦克装甲车对抗,只为教堂的女学生能够逃离日军的魔爪。这一部分的战争场面使人联想到同样少数对抗多数的《拯救大兵瑞恩》,虽不及《拯救》的血腥与场面宏大,但是在这部影片中却恰到好处,也使后来的妓女的觉悟更为真实可信。就观赏性而言,比同题材的《南京!南京!》更胜一筹,片中的爱情故事也更加贴合观众的期待。
  《金陵十三钗》延续了张艺谋电影的一贯特征:在影像风格上对造型极致的追求;题材上对人性的关怀;以及主题上对女性的偏爱。饱满艳丽的色彩;妆容精致、举手投足间都有风尘气的妓女;地窖中十几个女人打牌抽烟,好似把秦淮河两岸的妓院搬到了教堂;十三位身着旗袍的女子唱着《秦淮景》并排向镜头走来,更是把张艺谋对画面色彩和造型的追求推向了极致。《金陵十三钗》塑造了性格鲜明妓女群像,有玉墨的正义爱国,豆蔻的单纯痴情,小蚊子的贪生怕死。无疑,这些平常生活里不光彩的妓女才是影片真正的主角,但正是她们的牺牲才让女学生得以逃命,在人格上她们是高尚的,值得尊敬的。回忆《红高粱》的情节,平日里为非作歹的土匪在最后日军侵略的时候奋力抵抗,消解了英雄与土匪的二元对立,《金陵十三钗》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同样的消解,对社会底层的关注使这部影片具有跨越时空的社会意义,也是张艺谋对人性关怀的体现。
  美的事物消亡总是具有悲剧力量,秦淮河的妓女是美的,影片最后她们代替女学生去日军军营唱诗,结局虽没有交代,但已然可以从豆蔻和香兰的惨死预知她们或死或被蹂躏的悲惨遭遇。影片此时笼罩在无以言说的悲剧氛围中,这悲剧是《钢琴师》中男主角四处逃亡,摸下钢琴都是奢望的無奈,是《辛德勒名单》中辛德勒目送自己的会计师走向开往集中营的火车的悲愤和渺小。所有的战争都是惨绝人寰的,都是以生命的损失为代价的,《金陵十三钗》在这个意义上,让人得以重审那些被战争洗礼过的年代,从内心深处憎恨历史的侵略者,生命的掠夺者,更加珍视现有的和平。近几年的中国大片充满着各式各样的刘邦项羽,以及那些被用来满足个人利益的湮没在茫茫人海中的普通老百姓们,他们通常是一个剪影,一片背景,烘托那些或成王或败寇的大英雄们。然而,电影作为一门艺术,一门属于普罗大众的艺术,普通人才应该是电影的主角。《金陵十三钗》是一部普通人的大片,这或许会给中国的商业大片之路一点点启示,在这个角度张艺谋的尝试也是有意义的。
  从《红高粱》开始,张艺谋在国际电影节上得到过多个奖项,一金一银两座小熊、一个评委会大奖、两金一银三座小狮,但从未得过奥斯卡的奖项,这在他心中难免不是一种遗憾,因此张艺谋的冲奥之路也从未停止过,先后也有《大红灯笼高高挂》、《菊豆》、《英雄》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十面埋伏》获奥斯卡最佳摄影提名,但均铩羽而归。与提名的上述影片相比,《金陵十三钗》浓重的好莱坞色彩独树一帜,虽然是讲述日军占领南京的中国故事,但是影片的叙事策略却是好莱坞的,并且连主演都是好莱坞一线明星。《金陵十三钗》没有《大红灯笼高高挂》、《菊豆》那样满足了国外观众对落后的中国的窥视,没有《英雄》中赏心悦目的中国各式景观和中国独有的武侠故事,或许不能迎合国外评委的口味与期待。在入围第六十九届金球奖最佳外语片提名后无奖项,无缘入选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但是不管怎样,这是一次值得被铭记的尝试,《金陵十三钗》也注定在中国电影史上刻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其他文献
春天来了,一朵黄色的小花儿在老牛的土坟上开放,老人孤独的坐在树下,一双脏兮兮的手,握着一个牛铃,叮叮当当的声音在不远处的原野上回荡……这是纪录电影《牛铃之声》结尾处的镜头,优美而沉静,饱含诗意。  在商业电影泛滥成灾的时代,人们仿佛已经忘记了什么样的片子才能让人感动。韩国纪录电影《牛铃之声》,没有惊心动魄的情节,没有复杂的剧情结构,没有华丽唯美的画面,电影故事的全部,就是这样一种磨灭时光的相守,被
《黑骏马》中,交融着草原文化的美与丑,在主人公白音宝力格眼中,草原文化有它的原始性与神秘性,也有着它的愚昧与落后。作者对草原有着深沉的热爱和依恋,他在作品中赞颂草原人民的勤劳善良,追忆草原生活的快乐,同时也对草原的愚昧不能理解,对草原文化作了独到而较为精当的分析。  主人公白音宝力格是一个追求文明进步的青年,十五岁就一心钻研畜牧业机械和兽医技术,从书中窥见了为他所不知的、新奇的世界。他一直向往着真
一、背景介绍  《赛德克·巴莱》是由台湾导演魏德圣筹划十二年之久拍摄的英雄史诗巨作,该片讲述日据时代,马赫坡首领莫那鲁道率领族人抵抗日本军队而发动的“雾社事件”。  自马关条约签署以后,台湾陷入日据时代。日本推行的“大东亚共荣圈”作为现代殖民地制度与古代封建关系的混合物,不仅是一个政治的联合帝国,而且是一个经济配成整体的区域,其物资开发使用受日本人支配,并为日本人谋利益。在这一时代背景下,赛德克族
[摘要] 贵州省福泉市历史悠久,地灵人杰,文化发达,是贵州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福泉是国务院命名的“全国文物先进县”,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福泉山被中国传统文化专委会命名为“中国十大道教文化圣地”。即将出版的《福泉历史文化精粹》一书将福泉市从周朝末年且兰国邑至民国时期的平越县近三千年历史上有影响的重要人物、发生的重大事件及民族风情、人文和自然景观等汇集成册,现将其中重要篇章节录,以飨读者。   [关键
面对台湾电影《赛德克·巴莱》(2012)的时候,如果用惯常的“抗日”眼光去看,恐怕会发生一些错位。《赛德克》是另一套迥异的叙事,除了敌对方是日本人之外,与通常的“抗日叙事”相似处寥寥,创作者对“国”与“族”的另类定义决定了该片与大陆抗战影片的本质差别。  一、 文明的碰撞  其实不难从《赛德克·巴莱》联想到美国的西部片,乃至近年的《阿凡达》(2009)。《赛德克·巴莱》的核心对抗图式是“原始VS现
陈可辛“是一个善于把艺术和市场揉合到一起”的人,往往能得到口碑和票房的双重肯定。电影《中国合伙人》最终以5.39亿的票房,创造他进军内地后最高票房记录。本文将以电影《中国合伙人》为例,从电影叙事、电影镜头、声音的运用、寻根文化的身份认同四个方面,对陈可辛的电影进行解读。  一、电影叙事  陈可辛在多年的电影创作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在他的电影中,常常把观众需求放在第一位,然后进行故事类型的重
[摘要]韩国电影《醉画仙》是继有“中国式《红楼梦》”之称的《春香传》之后林权泽导演的又一部古代题材的影片。影片以节制、写意的影像语言,重现了韩国19世纪的文化艺术成就。韩国自然风光的写意氛围的营造成为影片影像表达的关键。  [关键词]意境 节奏 韩国电影    19世纪的韩国,古窑,瓷器,一叶扁舟,一位隐者独立船头。饱经沧桑的画家随意地在一件没有烧制的瓷瓶上画了几笔。随后,走进了古窑的熊熊烈火中…
[摘要] 自制剧作为一种新的电视剧形态,近几年得以蓬勃发展,成为了各省级卫视实力与收视竞争的新高地。自制剧的优势有以下几点:确保资源独有,规避恶性竞争;两次广告收入,降低投资风险;自制剧为省级卫视争取多元收益提供了契机;自制剧是消化选秀艺人的良好平台。但在实际的运营过程中,自制剧也存在植入广告“见缝插针”,影响剧集质量;高素质电视剧制作人才不足,原创作品缺乏等缺陷和不足。  [关键词] 自制剧 湖
[摘要] 影片《失恋33天》选择本土化的电影题材、运用狂欢化的人物语言、通过巧妙的网络营销,使投资只有890万元的小成本影片上映后票房一路飙升,成功突破3亿,成为票房黑马,这部影片的巨大成功不禁为处在尴尬境地的大量中小成本电影提供了一条有效的生存路径。  [关键词] 《失恋33天》 本土关怀语言狂欢 网络营销  电影《失恋33天》投资890万元,上映两天获票房4000万,“世纪光棍节”当天进账46
【作者简介】李晓荷,女,山东临沂人,吉林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电影理论研究。  【基金项目】舞台剧《少年金钗男孟母》剧照台湾创作社成立于1997年5月,由一群台湾资深剧场导演、剧场学者、艺术行政及媒体工作者组成。创作社高品质的创作与制作,使得创作社的作品多年来屡获观众、艺术界和媒体的高度肯定。《少年金钗男孟母》作为创作社主创人员周慧玲所编导的作品,集结了诸多主创人员,并与国立中央大学黑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