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听“风暴”

来源 :南方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yang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档案:一部个人史》


  作者:【英】蒂莫西·加顿艾什
  译者:汪仲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年9月
  编者按:加顿艾什是牛津大学历史学教授,1970年代末,为了研究希特勒统治下的德国,年轻的他曾在东、西柏林停留数年搜集材料。没想到,他在东德的行动被认为是间谍行动,被秘密警察和线民盯梢,留下325页秘密档案,代号为“罗密欧”。两德统一后,档案开放,他根据档案和自己的日记,寻访当年那些跟踪监视他的告密者,重建青年时期的记忆。这是一本跟勒卡雷小说一样扣人心弦的私人史,而且全是真实的故事。
  德国人不但举行公开审判、进行体制内肃清,组织委员会,而且还有系统地公开了秘密警察档案,让所有想知道自己如何被害或自己如何害过别人的人,都可以一观档案内容。这种做法极为特殊。暂且不谈其他政治、经济后果,光就经费而言,有哪个国家有财力如此做?高克机构仅1996年的年度预算便高达2亿3400万德国马克,相当于1亿英镑。这比立陶宛一国的国防预算还要高。
  德国政府在东、西两地,共雇用了3000名全职工作人员。舒尔茨女士过去替全德中心(All German Institute)规划导览西柏林,例如带人参观柏林墙等等。舒尔茨女士离职后,她的后继者邓克尔女士曾替东德的一家新闻通讯社工作。换句话说,高克机构本身就是一个统一后东德的缩体。
  每个与档案直接有关系的人,手上都掌握了一些不寻常的知识。不论这些人头脑多么清楚,多么有责任感,程序多么完整,气氛多么严肃,仍然无法抑制他们内在的窥伺心态,使他们想要知道一些其他人生活中不为人知的细节。例如,管我档案的女士,我发现,在谈论档案中的“米夏拉”或“舒尔特”时,声调都不免会拉高一点。是的,他们说,档案资料有的时候“非常有趣”。
  正如我在自己的个案中发现的,这些情报即使在今天仍然相当有力量。过去国安部军官手上掌握的力量,转移到了高克机构办事员的手上,通过他们再传给个别的读者、记者、学者,或想要知道员工或未来员工的档案资料的老板。一旦拿到了高克档案资料后,这些人就必须做出决策:要雇用?要解雇?要揭发?要原谅?更严重的是,当“线民”两字出现,就像其后面被涂黑的名字,代表的是污点。就算它背后存在着可以理解的善意,就算在法律的严格保护及公众的审慎监视下,那一抹涂黑代表的就是力量。
  在维尔纳的引领下,我到诺曼街原国家安全部大楼内的阅览室,访问了专门替访客准备个别档案的特林佩尔曼(Trümpelmann)女士。聪慧而潇洒的她,与我讨论了她的同事间怪异而矛盾的心理。他们都能够感觉到手中掌握的是秘密情报,因此也是一种秘密力量,几乎有一种在为国安部工作的感觉。不过,有很多同事不太愿意告诉朋友或陌生人他们的工作单位。邓克尔女士就是其中之一。她嘱咐我不要用她的真名,因为她住家的周围有许多邻居过去都为国安部工作,她觉得工作曝光,可能会发生不愉快或更糟糕的事。她说,那些人之间至今仍然组织严密。
  这些档案可以改变人生。一位最近前来向特林佩尔曼女士调阅档案的读者,曾因想偷逃出境而被关了五年。从档案中,她发现当初告密的竟然是与她同居的男子。两德统一后,他们仍然住在一起。在她要去调阅资料的当天,他还在她出门前祝她一天愉快。那名妇女哭倒在特林佩尔曼女士的双臂中。
  笃信宗教的特林佩尔曼女士,花很大的心思,帮助他人度过阅读档案的震惊期。她在事前会先打电话给当事人,为他们做心理准备。在引领当事人进入阅读室前,她更会仔细地解释档案的性质。在阅读期间,她随时在附近,只要有需要,她便会出现,给予当事人安慰。她的眼睛和心脏都有毛病。天天和毒药在一起工作,怎么能不受毒素感染?
  但不是所有的高克机构工作人员都如此体贴。如果德国还需要重复类似作业的话,对于那些会直接接触到受害者及家属的人,我会建议加强训练。如果德国还会发生第三次鞭笞自己过去所作所为的话,或许会做得非常正确、分毫不差。
  到1996年6月时,高克机构已经回答了170万人次的公务及民间询问。换句话说,每十名东德人中,便有一人有过“高克经验”。与此同时,超过100万的男男女女、正确地说为1145005人正式提出申请,索阅他们的档案。其中将近42万人已经读过了自己的档案,而有36万以上的人不知是令他们松了一口气还是失望地发现,他们并没有档案。至于剩下的人,还在等待当局处理申请案中。我看不出有任何科学方法可以整体评估这项出乎寻常的作业。
  就像维尔纳教区中的薇拉沃伦贝格发现她丈夫就是专门监视她的线民一样,许多人发现了令他们惊愕及震怒的事。只有他们自己有资格说,知道是否比不知道更好。有一些被国安部列为线民的人,消息曝光后受到媒体的审判,然而曝光者在将名单公之于世前,并没有思考动机、内容或名单的可信度,仅不负责任地公布人名,哗众取宠。事实上,做这种事必须要非常谨慎才行。有一位友人提到在1980年代时,有一个人跟他联络,并对他说:“有人要我打你报告,我无路可走,告诉我,我应该说什么?”结果,他们两人想出一些可以填塞报告的故事。如果我的朋友不幸身亡,而那名线民的报告被发现的话,这世界上岂不连一名替他说话的人都没有了?
  虽然档案是在前东德异议分子坚持下才得以开放的,但是令人感到讽刺的是,开放档案的动作反而强化了西德对东德的新殖民主义态度。西德人过去从来不需要做出任何痛苦的选择,现在却坐在这个简单的抉择之上,轻松地一句“警察国家”就把东德打发掉了。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东德人反而在宗教领袖曼弗雷德·斯托尔佩之类人士的带领下,团结了起来。斯托尔佩在档案记录中,曾以“秘书”之名做线民,这对他号召前东德人士,不但无害,反而有益。除我以外的另外一名“罗密欧”盲眼DJ卢特·贝尔特拉姆,现在受雇于民主社会主义党。最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他现在担任的职位为“媒体代表”。
加顿艾什 图/小飞

  显然,公开档案的作业并没有如部分人士所担忧的,摧毁了东德社会。有一位叫海因茨·勃兰特(Heinz Brandt)的教授,据说被人揭发曾为线民,而在失望与愤怒中,将他搜集的许多园艺装饰可爱小精灵塑像一次全部摧毁,其中有一座女性陶像,是世界上唯有的一座。不知怎么地,这似乎象征了东德命运的结束。有许多人因为档案而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失去工作,被原工作单位解职,还有人在匆忙中不及申诉,就自动提前退休。但是在公务部门中,有许多人虽然被证明有高克档案在案,但仍然保住了原来的职位,还有一些被解职的,后来在法庭命令下也得到平反,或至少获得一笔补偿金。另外,档案带来了无数的冲突,造成朋友绝交、婚姻破裂、家中的玻璃被突如其来的砖块打碎、莫名其妙地遭人动粗。最糟糕的是,有好几起自杀事件,部分原因必须归咎于高克文件的曝光与媒体的报道。
  当然在这些负面成果之外,还有更多、更多的人在阅读过档案以后,不但松了一口气,而且能更踏实地继续现在的生活。随后,当德国出现一股新的声浪,主张再度关闭国安部档案时,突然又有大批的索阅申请涌进了高克机构,大约每天达1000封。已经处理过500件个案的特林佩尔曼非常同情地表示,从她的经验来看,大部分人事后都认为能够一览自己的文件是值得的。一名老先生告诉她:“至少我知道怎么写遗嘱了。我原本以为我的女婿在背后打我的小报告,所以一直告诉自己:我要是把房子留给他,就罪该万死。但是现在我知道我还是该留给他了。”“现在我知道了”是一个大家共有的感觉。那也是我的感觉:在彻底洗涤以后,大家建立了一个更好的基础,可以共同努力向前。而那只是一种感觉,非常个人的感觉。
  其实,德国有两种截然不同的传统智慧,可以用来思考档案这一回事。一种为犹太传统下的古老智慧:救赎的秘密在于记取教训;或者,在谈到纳粹主义时经常被引用的乔治·桑塔亚那(George Santayana)说:凡是忘记过去的人必将重蹈覆辙。另一方面,历史学家欧内斯特·勒南(Ernest Renan)曾评论道:每个民族都是一个有共同回忆与共同遗忘的共同体。“遗忘,”勒南说,“或者我应该说历史错误,正是一个民族历史中最重要的部分。”而每个人都会有某一种可以和“原谅并遗忘”扯得上关系的经验。历史上主张遗忘的名人有一大箩筐。早在公元前44年,罗马的大哲学家西塞罗在恺撒大帝被谋杀的两天以后,便要求大家任过去的倾轧“永远湮灭”。两千年后,丘吉尔在苏黎世演讲,提醒大家,前首相格莱斯顿曾呼吁旧敌间学习“遗忘”。
  两种智慧都值得我们学习,但是却无法轻易地融为一体。我所能够想到的最接近的做法,便是让时间引领大家走过发掘—记录—反刍—继续前进的过程。这是我所知道的各种寻求真相但也同时妥协的方法中缺点最少的一种,适用于不同民族之间(如波兰人与德国人,英国人与爱尔兰人),适用于同一个国家的国民中(南非人与南非人,萨尔瓦多人与萨尔瓦多人),适用于男人与女人,以及你我之间。同时,它也适用于我们与他们,我们与我们,他和她,以及我与我之间。
  德国人,以及德国以外的人,都需要理解在20世纪的后半叶,德国人如何在德国的土地上再度建立起一个极权的军政府,没有用到如第三帝国的残忍手段,也没有进行第三帝国的种族屠杀,但是却无所不在地掌控了国内社会。为什么这种事情可以在这么多德国人毫不察觉的情况下,在德国社会中继续如此之久。德语这个荣耀而过于有力的工具,又一次让自己被利用来伪装良善。简单地说,德国为什么至今仍不能走出歌德橡树的阴影?
其他文献
女人在怀孕阶段就慢慢成为母亲。而没有胎动、分娩、激素作用的男人,是在后来的某一天才真正成为父亲的。  这点在女儿啾啾出生不久就初露端倪。当时我还在催产素高峰期,正值“自己生的哪怕是瘌痢头都怎么看也美”的阶段。她爸已经开始念叨,“唉刚出生的娃娃都不会互动啊,我同事的娃娃九个月,跟大人互动起来可好玩了。”  我按住自己的家暴之心,温柔地答:“是,你说得有道理。但不好玩的娃也需要换尿布,快去吧。”  我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作品名称:《紅土壮乡——采茶》  荣誉奖项:2016全国高校毕业生优秀雕塑作品展钱绍武学术奖·金奖  2016年“圣发·艺雕家杯”全国雕塑专业毕业生作品大奖赛一等奖  作品材质:铸铜  创作年代:2016年  雍韬点评:  作为2018年刚毕业的清华美院硕士研究生,青年艺术家傅加不长的学习创作经历中。在参展,获奖及收藏方面有着不俗的成绩。毕业创作(《红土壮乡——采茶》获201
在希望广为流传的小新闻里,金承志会选择下面3个:小时候被电过;他小名叫璐璐;从小妈妈给他穿女装,直到上小学,他才知道自己是个男的,“这个事情其实很好,让我对于女孩子格外地喜欢。”有一天,妈妈看到他大哭,问为什么,他说“刘备死了”,妈妈说,刘备死很久了。  作为彩虹室内合唱团的指挥,金承志时常一人分饰N角念对白。归因于童年,爸妈在外工作,自己弹琴无聊,和自己演戏成为很酷的事,“孤独但不寂寞,用音乐自
有那个范儿。  这是冯小刚第一次见余文乐的感受。他发现香港人余文乐普通话说得很不错,跟他交流起来没有任何障碍,更重要的是,这个年轻人阳光时尚,充满个性。  余文乐向冯小刚讨角色。冯小刚说,那你演个手机产品经理吧。手机里的秘密  短短5分钟,余文乐分别饰演了多个角色。在不同的场景切换中,他演绎了金立超级续航手机M6三大功能:“私密空间、支付安全、专线通话。”平时,余文乐是个很容易丢东西的人,在了解金
他喜欢浓烈的色彩,跳脱的笔触,喜欢在自己的作品中加上王冠    让·米歇尔·巴斯奎特这个名字最近又回到公众视线中。他的涂鸦《无题》于5月18日拍出1.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5亿元)高价,这是上世纪80年代之后,第一幅超过1亿美元的作品。  “黑人艺术家”“黑人毕加索”,这些标签他都不喜欢。巴斯奎特说,他只是艺术家,与肤色无关。至于“黑人毕加索”,這称呼并不让人引以为傲,听上去像是赞美,但在他看来
正午时分,龙美术馆的透明屋顶帘幕闭合,发出嗡嗡的声音。  这声音吸引了刘益谦的注意力。他出了会儿神。  几秒钟之后,他的思绪仿佛从一个遥远模糊的地方回来了,“有时候回顾(参与艺术品拍卖)这20年,好像做梦一样——我一个只上到初中二年级的人……”  从1993年参加嘉德第一场拍卖会开始,20年来刘益谦持续以令人咋舌的大手笔买入,少有卖出。2009年,刘益谦、王薇夫妇在国内艺术品拍卖市场上购入价值13
[摘要]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失地农民问题越来越成为城市化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对失地农民拒绝市民化的原因做了结构化的总结,对推动失地农民市民化的对策做了简要的分析,对农民权益、社会保障相关研究的走向做了初步的判断。  [关键词]失地农民;农民权益;市民化;社会保障  [中图分类号]F30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1)03 — 0063 — 02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童小军指出:从广义上来说,凡是成长发展受到阻碍的儿童均可被归为困境儿童。随着我国对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问题的研究深入,人们对于“健康”的定义有了更科学的认识。过去缺乏“读写障碍儿童”“沟通障碍儿童”“学习困难儿童”等专业概念,简单粗暴地将他们定义为“笨孩子”,那么,这类儿童的困境很难被提升为需要在公共领域来关注的事件。  (摘自2016年9月8日《人民日报》)
2001年5月中旬,警方接到一宗杀人案件报警电话,在将军澳的景林村靠近宝琳北路的一幢住宅单位内发现四尸命案,一家三口灭门以及孩子的钢琴老师。警方到现场后,勘察发现命案现场非常奇怪,尸体显示死者都是被刀具利器所杀,但是屋内血迹很少,也就是说喷溅现场不明显,但都是第一现场,男主人及妻子在卧室横卧,头部冲门方向,背对窗户,男主人的颈部被割开一个10厘米长的刀口,身上别无他伤,只有少量皮肤有破损血迹,气管
指导教师:陈克、陈晓阳    学院派的当代雕塑艺术  大雨滂沱的初夏,一年一度的雕塑系毕业创作展在学院美术馆开幕了。四年的学习、小半年的日夜兼程,这批创作以丰富多样的形式、日渐精湛的技巧、个性鲜明的面貌获得了业界内外的普遍关注。通过这几年的尝试,在国内艺术界蓬勃发展了20多年的当代艺术,已经自然而然地融入到学院派的堡垒中,既不盲从、亦不顽拒,而是因势利导、吸收扬弃,使得象牙塔里的学院土壤一样可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