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进入新世纪以来,信息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网络技术的愈加成熟也带来了网络语言的另类成长,在网络语言得到众多网民的推崇下,汉语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和革新,同时也显现了自身的弊病,对此我们应肯定其多元性,并就汉语语境下规范网络语言提出自己的对策。
关键词:网络语言; 革新与冲击; 弊病;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0
一、网络语言的涵义
网络语言,顾名思义,就是在网络上出现并使用的语言。网络语言的产生、传播时间不长,对于究竟什么是网络语言,还存在不同的理解。据相关资料显示,一方面,泛指在网络传播中所应用或触及到的一切语言,它包括人类自然语言和物理技术语言,指信息时代出现的,与网络和电子技术有关的信息符号系统,包括专业术语,常用词语,新词新语和表情视觉符号。
二、网络语言的特点
(一)鲜明形象
网络语言最典型的一个特征即是形象,直接而鲜明。如流行广泛的笑脸“:-)”符号,睹物便如见人,既让人感觉生动无比,也将对方愉悦的心境表现得淋漓尽致。还有“美女”、“妹妹”等表达女性的称谓已经被“美眉”所替代,传递则是一个眉毛如黛的美女形象,比传统称谓更加立体形象,同时还表达了中国古代对对女性眉毛的赞美。而今“美眉”一词的使用率极高,与本身的生动形似是分不开的。
(二)简洁高效
网络聊天的输入方式主要是键盘鼠标等,不如传统交流直接快速,这本是其的缺陷,但在网民对传输速度和书写效率的追逐下,网络语言的发展反而变得简洁高效,成为了相对于汉语的优点。这主要源于符号、图片和数字等简单的字码被开发利用起来,成为助推器。比如:88表示“拜拜”,用U表示you,5表示“我”,0表示“你”,2表示“爱”。网络语言也许没有汉语的丰富繁杂,但其简洁高效性却在这个信息时代的快节奏中具有重要意义。
(三)个性另类
网络使用者大多数是年轻人,接收新事物较快,同时又有自己鲜明的个性,甚至会有些另类和不羁。在网民中,“我”成了“偶”,“喜欢”成了“稀饭”,“这样子”成了“酱紫”,“不要”成了“表”。另外拆字也是张扬个性的手段,像“强”变成了“弓虽”,“顶”变成了“丁页”。在这个层面上,网民追求的不是便捷迅速,而是网络语言的个性化特征,体现了网络语言的自由表达,但不可否认的是,它在带来了特色效果的同时,对汉语的负面冲击却是显而易见的。
三、网络语言存在的弊病
(一)错别字盛行,影响书写
网络语言在使用的过程中,产生了一些问题。由例如,把“我”写成“偶”,把“你”写成“泥”,把“这样子”写成“酱紫”。这种样子在打字时既不经济,更容易造成混乱。有网络作者称:“遣词造句要极尽巧妙之能事,抛弃学语文时的规范”,计算机已经向语文规范挑战了“(《BBS成名要诀》老剑)。因此,许多网民除了大量使用错别字外,还在网上使用夹杂英文、汉字、汉语拼音和数字的文字来表达他们的观点和看法。应当说,网民在网上使用这样一些中英文语码,追求极具个性的语言表现力,这本无可厚非,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值得称赞的。但如果过度使用这种中英文夹杂的语码,势必会对现代汉语造成一定的破坏。
(二)语序与词性的突变,含义混乱
网络语言除了网络语言错别字和语码混用之外,还有因语序变化或变异而造成的词语词性的转类现象。在网络中,名词作谓语、带宾语很常见,例如:今天,你百度了吗?别忘了伊妹儿给我,等等。此外,在网络语言中,随处可以发现非正常语序的表达和任意省略与倒装等句法变异现象,如“是时候吃饭了”,“你走先”等等。这种现象与规范的现代汉语有较大的区别,并且有广为流传的趋势。网络语言的客观情形,需要语言工作者对其进行研究和规范。
(三)蔑视传统,崇尚创新
网络语言、网络文化是一种伴生于网络技术的文化现象。网民群落由于大多数很年轻,具有自主、开放、包容、多样和创新特点,他们蔑视传统,具有极强的反传统意识,崇尚创新,完全不受传统语言语法、语义的规范、标准的约束,因此创造出一种方便网络上应用的语言变体——网络语言语体。
四、汉语语境下规范网络语言的对策
网络语言是一门新兴发展的语言,其自身的新奇性与创造性为汉语的丰富和深化产生了巨大的推动效用,但随之产生的负面效应却大大破坏了传统汉语的纯洁性与规范性。在汉语语境下,网络语言的发展离不开有效并且可行的规范,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对策。
(一)将网络语言限定在特定范围内
网络语言的传输介质是网络,这也就决定了其平台的非延展性。有学者认为它是一种社会方言,同样说明了它应用范围的局限性。比如离开网络工具,在现实生活中聊天时用网络语言不仅不易表达清楚,甚至会产生交流障碍。而书面交往中,夹杂大量网络语言的奇怪表达,相信不是一件省心的事,因为获取信息才是追求的第一要义。
(二)加强立法工作,提倡文明用语
由于网上交流身份隐蔽,,导致交流者可以肆无忌惮的谈论,对语言的文明和道德规范也是一中冲击,因此必须制定相关法律规范,约束网民的语言行为。一方面要加强网上安全技术的研究;另一方面要强化网民的法律意识和责任,同时,从立法上入手,使广大网民作网络世界的守法公民,禁止在网上人身攻击、恶意中伤。必须严格执法,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三)深化道德意识培养,提高网民自我修养
网络的不可预测性使人的网络行为易出现道德真空,因此不可忽视网民的道德意识培养。维护个人的尊严和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生活是判断社会道德水准的尺度,所以,必须提高全社会的国民道德水准。网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则指日可待,从而避免网络语言的糟粕对汉语毁坏。
网络语言的迅猛发展对汉语产生了较大的冲击和革新,但同时也带来了一定弊端,我们应当正确对待网络语言的发展以及对汉语的影响,同时以辩证的眼光看待。既要用宽容的心态接受其对汉语的发展创新,又要适当加以正确引导,让网络语言在汉语语境下和谐发展,并对汉语产生积极影响。
关键词:网络语言; 革新与冲击; 弊病;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0
一、网络语言的涵义
网络语言,顾名思义,就是在网络上出现并使用的语言。网络语言的产生、传播时间不长,对于究竟什么是网络语言,还存在不同的理解。据相关资料显示,一方面,泛指在网络传播中所应用或触及到的一切语言,它包括人类自然语言和物理技术语言,指信息时代出现的,与网络和电子技术有关的信息符号系统,包括专业术语,常用词语,新词新语和表情视觉符号。
二、网络语言的特点
(一)鲜明形象
网络语言最典型的一个特征即是形象,直接而鲜明。如流行广泛的笑脸“:-)”符号,睹物便如见人,既让人感觉生动无比,也将对方愉悦的心境表现得淋漓尽致。还有“美女”、“妹妹”等表达女性的称谓已经被“美眉”所替代,传递则是一个眉毛如黛的美女形象,比传统称谓更加立体形象,同时还表达了中国古代对对女性眉毛的赞美。而今“美眉”一词的使用率极高,与本身的生动形似是分不开的。
(二)简洁高效
网络聊天的输入方式主要是键盘鼠标等,不如传统交流直接快速,这本是其的缺陷,但在网民对传输速度和书写效率的追逐下,网络语言的发展反而变得简洁高效,成为了相对于汉语的优点。这主要源于符号、图片和数字等简单的字码被开发利用起来,成为助推器。比如:88表示“拜拜”,用U表示you,5表示“我”,0表示“你”,2表示“爱”。网络语言也许没有汉语的丰富繁杂,但其简洁高效性却在这个信息时代的快节奏中具有重要意义。
(三)个性另类
网络使用者大多数是年轻人,接收新事物较快,同时又有自己鲜明的个性,甚至会有些另类和不羁。在网民中,“我”成了“偶”,“喜欢”成了“稀饭”,“这样子”成了“酱紫”,“不要”成了“表”。另外拆字也是张扬个性的手段,像“强”变成了“弓虽”,“顶”变成了“丁页”。在这个层面上,网民追求的不是便捷迅速,而是网络语言的个性化特征,体现了网络语言的自由表达,但不可否认的是,它在带来了特色效果的同时,对汉语的负面冲击却是显而易见的。
三、网络语言存在的弊病
(一)错别字盛行,影响书写
网络语言在使用的过程中,产生了一些问题。由例如,把“我”写成“偶”,把“你”写成“泥”,把“这样子”写成“酱紫”。这种样子在打字时既不经济,更容易造成混乱。有网络作者称:“遣词造句要极尽巧妙之能事,抛弃学语文时的规范”,计算机已经向语文规范挑战了“(《BBS成名要诀》老剑)。因此,许多网民除了大量使用错别字外,还在网上使用夹杂英文、汉字、汉语拼音和数字的文字来表达他们的观点和看法。应当说,网民在网上使用这样一些中英文语码,追求极具个性的语言表现力,这本无可厚非,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值得称赞的。但如果过度使用这种中英文夹杂的语码,势必会对现代汉语造成一定的破坏。
(二)语序与词性的突变,含义混乱
网络语言除了网络语言错别字和语码混用之外,还有因语序变化或变异而造成的词语词性的转类现象。在网络中,名词作谓语、带宾语很常见,例如:今天,你百度了吗?别忘了伊妹儿给我,等等。此外,在网络语言中,随处可以发现非正常语序的表达和任意省略与倒装等句法变异现象,如“是时候吃饭了”,“你走先”等等。这种现象与规范的现代汉语有较大的区别,并且有广为流传的趋势。网络语言的客观情形,需要语言工作者对其进行研究和规范。
(三)蔑视传统,崇尚创新
网络语言、网络文化是一种伴生于网络技术的文化现象。网民群落由于大多数很年轻,具有自主、开放、包容、多样和创新特点,他们蔑视传统,具有极强的反传统意识,崇尚创新,完全不受传统语言语法、语义的规范、标准的约束,因此创造出一种方便网络上应用的语言变体——网络语言语体。
四、汉语语境下规范网络语言的对策
网络语言是一门新兴发展的语言,其自身的新奇性与创造性为汉语的丰富和深化产生了巨大的推动效用,但随之产生的负面效应却大大破坏了传统汉语的纯洁性与规范性。在汉语语境下,网络语言的发展离不开有效并且可行的规范,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对策。
(一)将网络语言限定在特定范围内
网络语言的传输介质是网络,这也就决定了其平台的非延展性。有学者认为它是一种社会方言,同样说明了它应用范围的局限性。比如离开网络工具,在现实生活中聊天时用网络语言不仅不易表达清楚,甚至会产生交流障碍。而书面交往中,夹杂大量网络语言的奇怪表达,相信不是一件省心的事,因为获取信息才是追求的第一要义。
(二)加强立法工作,提倡文明用语
由于网上交流身份隐蔽,,导致交流者可以肆无忌惮的谈论,对语言的文明和道德规范也是一中冲击,因此必须制定相关法律规范,约束网民的语言行为。一方面要加强网上安全技术的研究;另一方面要强化网民的法律意识和责任,同时,从立法上入手,使广大网民作网络世界的守法公民,禁止在网上人身攻击、恶意中伤。必须严格执法,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三)深化道德意识培养,提高网民自我修养
网络的不可预测性使人的网络行为易出现道德真空,因此不可忽视网民的道德意识培养。维护个人的尊严和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生活是判断社会道德水准的尺度,所以,必须提高全社会的国民道德水准。网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则指日可待,从而避免网络语言的糟粕对汉语毁坏。
网络语言的迅猛发展对汉语产生了较大的冲击和革新,但同时也带来了一定弊端,我们应当正确对待网络语言的发展以及对汉语的影响,同时以辩证的眼光看待。既要用宽容的心态接受其对汉语的发展创新,又要适当加以正确引导,让网络语言在汉语语境下和谐发展,并对汉语产生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