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自学能力优化生物教学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ry2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前中学生物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不是被忽视,就是束手无策。那么,如何在生物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下面就把我在这方面的一些探索给以介绍,以抛砖引玉,与大家共勉。 
  
  一、掌握方法,增强自学效果 
  
  自学的主要形式是阅读。阅读有预习阅讀、课中阅读、复习阅读和课外阅读等形式。不论是哪一种形式的阅读,教师都必须在方法上给予正确指导,才能收到良好的自学效果。 
  1、预习阅读是学生在教师未授课时事先阅读相关课文
  为了提高预习阅读的有效性,我都是先拟好预习提纲,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指定课文,并要求阅读后作出解答和提出疑难。如“伴性遗传”一课,我设计了下列预习提纲:①什么叫伴性遗传?②写出男女正常色觉的基因型,男女色盲的基因型,女性携带者的基因型。③一对夫妇中,如果有一方患色盲,其后代色觉遗传现象如何?④为什么色盲总是男性多于女性?⑤为什么近亲结婚危害子孙后代和国家民族?阅读提纲要力求启发性、悬念性,以激发学生积极地独立地探求知识的兴趣和欲望。指导学生在预习阅读中,要根据预习提纲纵览全文,了解梗概。然后再精读细读,对课文中的重点和难点用笔圈点勾画,并运用批注法在课文空白处批注提纲要点和感想,做到重点落实。 
  2、课中阅读是教师随教学进程提出问题,让学生阅读一个或几个重点的相关段落 
  为了使学生对所阅读的重点段落做到字斟句酌,我常变换形式提出问题让学生阅读思考。如阅读“减数分裂”概念时,我提出的问题有:①进行减数分裂的生物对象是什么?②什么数被减?③数被减了多少?④在第几次分裂发生减数?⑤全过程染色体数的变化规律是什么?我指导学生在阅读容易混淆的概念时,要运用对比法加以区分,找出异同点,从而掌握概念的实质。如: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DNA和RNA,无籽西瓜和无籽番茄等。 
  3、复习阅读是在教师授完一个单元或全部课程后,要求学生进行系统地阅读
  为了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强化记忆,我就指导学生运用分析综合法进行专题阅读,对不同章节出现的同类知识进行归纳、整理,组合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如在复习高中《生物》时,我要求以染色体为线索,整理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①染色体的形态、数目;②染色体的化学成分——染色体与DNA的关系;③染色体的存在部位及存在形态;④染色体的复制(时期与方式);⑤染色体的传递规律:有丝分裂的传递与减数分裂的传递的
  比较;⑥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的行为与3个遗传规律的关系;⑦染色体变异与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
  
  二、检查评价,激发自学热情 
  
  不论是让学生阅读,还是让学生参加实践,单有布置而没有检查,无法落实;而有检查没有评价,无法激发自学热情。我的做法是:每节新课前,都要利用预习提纲中的问题,先提问学生。在教学进程中,对一些较易混淆的概念和比较难懂的问题,先让学生讨论,再让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进行回答。对学生的作答,我都是当场给予评价,肯定正确,指出错误,对回答好的学生予以鼓励。对学生的生物学小论文和生物学小报,组织教研组的教师进行评选,对优秀的小论文给予列榜公布并发给获奖证书,对优秀的“生物学小报”采用在全校展览并选登在学校的“生物园地”上。通过这些做法使学生感受到获得自学成就的喜悦,进而增强自学的信心。 
  
  三、养成习惯,提高自学能力 
  
  无数事实证明,大凡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都掌握了较好的自学方法和养成了良好的自学习惯。因此,我在平时教学中就有意培养学生以下4种自学习惯: 
  1、养成不先预习不听课、不先复习不做作业的自学习惯
  课前预习可使学生对新课有大概了解,对那些难懂的地方,需要在课堂上问老师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这既提高了学生听课的效率,也提高了教师授课的针对性。课后及时复习不仅有利于对新知识的消化吸收和强化记忆,也有利于提高完成作业的效率。
  2、养成勤查工具书的自学习惯
  中学生物学教材中涉及到许多生物学理论、学说和定律,生物学现象,动植物和微生物名称、名词、生物学著作和生物学家等知识,由于在教材中没有作详细的注解,学生在自学中必然会遇到许多疑惑不解的名词术语,那么解决的最好办法就是查阅工具书。生物学工具书有《辞海》、《词典》、《百科全书》和《教学参考书》等,我鼓励学生购置备用。坚持使用工具书不仅能丰富生物学知识,还能克服不求甚解的毛病。 
  3、养成爱思考、爱质疑的自学习惯 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我启发学生在自学过程中要善于发现疑点,敢于提出自己独立的见解。教会学生质疑,不仅可调动学生自学的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激发学生的智慧潜力。边阅读边思考也有利于知识迁移。 
  4、养成博览群书的自学习惯 
  中学生单从课本中获取知识是很有限的,因此引导学生要多读一些与生物科学有关的报刊和课外书籍,通过摘录、剪贴建立自己的“生物学资料库”。这不仅可扩大学生的科学视野,还能汲取更多的课外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其他文献
【摘要】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以及《体育与健康新课标准》的正式实施,彻底地摒弃了以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那种“学科中心论”的教学模式,更加强调课程的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特征,体现课程的整体健康观和育人功能,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从而为提高国民的整体健康水平发挥重要作用。   【关键词】 尝试教学法;体育教学实践;体会   尝试教学法告
期刊
导入是新课教学的第一步。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个优秀的教学导入环节,不但能够起到画龙点睛、启迪思维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爱迪生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离开了对音乐的兴趣和情感,就达不到音乐教育的目的,只有当学生对音乐怀有浓厚的兴趣时,才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进而主动地学习音乐。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注重对导入环节的设计,科学、合理地运
期刊
【摘要】 《骆驼样子》是老舍的代表作,作品有一个很重要的特色,便是作品蕴含着鲜明浓厚的“北京味”。北京城是老舍写作的源泉,老舍真切地展示了这片土地所具有的独特韵味。文章从 “京味”特征的作品取材及“京味”语言两方面著重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老舍;骆驼祥子;京味文化     老舍的作品大都取材北京市民生活,所描写的自然风光、世态人情、习俗时尚,运用的市民口语,都呈现出浓郁的“京味”。作为
期刊
在中国绘画史中,大笔触的写意画法产生和成熟得比较晚,基本上是宋以后的事,在此之前,中国绘画基本属于工整细致的工笔画一统天下的局面。上个世纪70年代出土于湖南长沙的战国楚墓帛画《龙凤人物图》和《人物御龙图》,是迄今能见到最早的具有独立意义的绘画作品.这两幅作品最突出的特征就是以线造型,及至马王堆西汉T型帛画——彩绘“非衣”的出现,中国传统工笔人物画的基本面貌(即以线造型、设色艳丽、富于装饰性等)已初
期刊
高中一年级的学生,是从少年走向青年时期的一个非常重要阶段。这一阶段他们生理和心理的发育,使他们由初中时期的好动变得相对好静。同时又由于他们来自不同的学校,所接受的校风熏陶不同、原有学校教师上课要求有异、体育氛围不同、场地器材条件有差异。这就自然形成了学生对体育课的认识深浅不一、基础不一、身体素质有差距等因素。而高一是整个高中身体成长打基础的阶段。如何上好高一的体育课呢?笔者主要从以下四方面入手做好
期刊
一、香港流行音乐的背景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阵地由上海转移到了香港。1949年以后,随着中国大陆局势的变化,香港政府开始关闭了本来可以自由出入的香港大门,是中国大陆和香港形成了隔离局面。  在新中国成立的背景下,香港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都具有相对较大的自由空间,同时,中国大陆又开始对流行歌曲的控制,于是,流行音乐南下来到了香港。香港开始成为中国流行音乐的重要发展基
期刊
教师是与一群心灵打交道的人。每一位教师都梦想让自己的每一个学生都绽开美丽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如何实现这一梦想?面对着是一张张充满活力的小脸,面对着随着社会的发展,面对着学生越来越有个性,我通过多年的教育经验总结出这个道理:爱心成就梦想。因为我有很多学生,他们个个那么活泼、可爱,可是他们也有调皮捣蛋和犯错误的时候,面对那一张张充满稚气的小脸蛋,我总是想用爱心去感染他们,努力达到我的教育目的。 
期刊
【摘要】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从小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会使他们受益终生。由此得出幼儿教育中的好习惯培养势在必行,意义重大。在好习惯的教育中,家园共育是很有效的一种方法。以中班的健康好习惯教育为例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 好习惯;以人为本;家园共育     我园自建园以来一直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园理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爱国、交际、协作、文明、健康、创新”的十二字培养目标,致
期刊
纵观这些年民用建筑的质量问题,例如“上海在建13层住宅楼倒塌”、“成都歪歪楼”等,让社会开始重新审视工程质量。而作为工程承建方的施工单位,首当其冲地吸引了绝大部分人的关注。     一、施工质量与下列因素有关     1、工程材料。在材料验收方面:对材料的外观、性状、数量、尺寸等进行核查,不能出现“缺斤少两”的现象;在材料质量方面:每种材料都应有相应的质量证明文件,对于设计方有特殊要求的材料,
期刊
【摘要】 教育,不仅要教会学生书本理论知识,而且要培植学生适应社会的生活力;不仅教学生学,教学生怎样学,而且要培养学生在学中要讲德,以便是来自社会中的人,更好成为“完整的人”,使其社会灵性(生活力、德、才)永放光芒。  【关键词】 教育;灵性;活力;道德;完整人   《聊斋志异》,蒲松龄的代表作。一提起它,许多人就会想到,期间描写了许多人与妖魔鬼怪之间的曲折浪漫的爱情故事。有人惊讶它中的人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