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米开朗基罗复活了

来源 :视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ce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到静宜大学就任校长以后,经常晚上不能回家吃晚饭,于是我就常去我的学生家混晚饭吃。常被我骚扰的是王嘉政。我喜欢到他家去要饭吃有很多原因,一来是他太太烧饭手艺很好;二来是他很会摄影,每次去必定会看到他的最新杰作;三来是他有一个聪明而可爱的儿子。
  王嘉政在一家大哥大公司做事。他常常要出国去和外国的大哥大公司签订“漫游”条约,每次签约以后,就在当地的名胜或风景区游玩。因为他的摄影技巧非常好,他每次拍的照片都有值得展览的佳作。我每次去,都会欣赏一下他所拍的照片。
  王嘉政显然是一个唯美主义者,他的照片一概美得不得了,无论是人物,或是风景,都给我们一种美感,找不到不美的东西。举例来说,王嘉政所拍的人物中,从未见有白发苍苍而齿牙动摇的老人。
  王嘉政对他小儿子的教育,有他的一套。他希望他儿子有足够的想象力,因此他不给儿子买太多太像真东西的玩具,他常鼓励他儿子随便拿一个物体,然后将这个物体想象成一件特别的东西。有时我看到他儿子在玩一根棍子,可是那孩子一口咬定这是太空船,他说未来的太空船就会长得像这个样子。
  王小弟弟常常抱着他们家的小狗来找我,告诉我小狗今天心情不好,或者小狗今天和邻居的狗吵架了。在我看来,小狗永远是同样的表情,这些都是王小弟弟一天到晚胡思乱想的结果。
  王嘉政却不在意他儿子胡思乱想,他反而常和王小弟弟胡扯。他认为惟有如此,儿子才会有丰富的想象力。
  王小弟弟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每天走路上学,也走路回家。我们台中县乡下治安很好,绝大多数的小学生都是如此上学的;王小弟弟每天这样地来来回回,他的谈话内容就更加丰富了。每次我们吃饭的时候都会听到王小弟弟的见闻,但是谁也弄不清楚这些见闻是真是假,因为我们都知道有些是出自他的想象。
  王小弟弟常提到一位张爷爷,好像是一位慈祥的老人家,很喜欢小孩子,会和小孩子玩。王小弟弟每次提到张爷爷都很快乐,可是前些日子,王小弟弟提到张爷爷的时候,表情变得比较严肃,因为他说“张爷爷生病了”。
  有一天我们吃晚饭的时候,王小弟弟忽然问他的妈妈:“妈妈,你会祈祷吗?”王太太说她会,于是王小弟弟很严肃地请他妈妈替张爷爷祈祷,因为张爷爷的病情非常严重了。
  当天晚上,王小弟弟睡觉以后,我正和王嘉政在客厅里聊天,突然听到王太太的尖叫声,原来王小弟弟不见了。我们发现王小弟弟穿了全套衣服鞋子从房子二楼跳了下去,他床上的棉被也不见了,显然王小弟弟偷偷地穿好了衣服,顺手拿了棉被溜了出去。
  王太太当时吓坏了,可是王嘉政却不太慌,他叫我帮他忙。我们牵了小狗出去,小狗沿着王小弟弟上学的路,来到了一个小公园,公园里什么人也没有,可是小狗一下子就将王小弟弟找到了。
  王小弟弟当时熟睡在一张石头做成的桌子上。他旁边睡了一位老人,虽然他也盖了被,但他的衣衫的破旧却非常明显。他的面容苍老而憔悴,一望就知是王小弟弟所提到的张爷爷,而张爷爷一定是个流浪汉。
  王嘉政请我将王小弟弟抱回去。在我走之前,他好像在设法推醒张爷爷,可是张爷爷似乎没有被他推醒。
  王小弟弟始终睡得很沉,我将他送回家,就离开了。王嘉政没有回来,我知道他一直在照顾张爷爷。我当时想,王小弟弟一定感到张爷爷病得非常严重,他要在这关键的一刻,和张爷爷睡在一起。我和王嘉政都以为张爷爷是王小弟弟想象中的人物,没有想到其实确有其人,而且是位老流浪汉。
  王嘉政说他叫了救护车将张爷爷送到医院的急诊室,他从未醒过来,第二天早上在医院里过世了。王嘉政从未离开张爷爷,他和附近的派出所联络,他们告诉他,张爷爷有点头脑不清楚,也从来没有说过一句话,所以他们无法知道他是谁,从哪里来。他们几次将他送入游民收容所,他却常溜了出来在公园里过夜。因为他从不伤害人,警察就不管他了。过一阵子他会去派出所一次,派出所的警察会替他准备一些干净的衣服,附近有些好心的人也一直给他食物,他就在这个小镇上生活很多年了。
  警察们说老流浪汉喜欢小孩子,奇怪得很,小孩子也喜欢他,他们从来没有交谈,可是老先生好像会玩些把戏,将那些调皮的顽童引得大乐。王小弟弟显然就是一个和老先生建立深厚友谊的小男孩。他说老先生姓张,当然是出于他的想象。
  王嘉政替张爷爷举办了正式的告别式,王小弟弟和他的玩伴们由老师带着,到张爷爷灵前恭恭敬敬地行礼。对于我们大人,张爷爷是一位又老又穷的流浪汉,可是对那些小孩子而言,张爷爷却是一个爱他们的慈祥老人。
  王嘉政告诉我,张爷爷的这件事改变了他的很多想法,他发现人类太注意表面的美丽,而忽略灵魂深处的善良。戴安娜王妃和德蕾莎修女几乎同时去世,媒体却独钟戴安娜王妃,就是最好的例子。对大人来说,张爷爷是个不值得注意的流浪汉,而对小孩来说,张爷爷是个慈祥的老人。王小弟弟的看法,使王嘉政常从别的角度来观察事物。
  以后,王嘉政拍的照片渐渐有了改变,在烈日下的劳动人民和老太婆,都成了他镜头追捕的目标。有一张黑白照片特别传神,照片中一个小孩和他的祖母玩一個游戏,祖母满脸皱纹,也没有牙齿,衣服更是普通,可是她的慈祥和孩子对她的热爱,全被收进了王嘉政的镜头。
  有一次王嘉政给我看他最近收藏到的一座雕像,这座雕像是一位老夫人抱着一位死去的中年男子,老夫人是典型的乡下妇人,满脸哀恸的表情。他叫我猜这座雕像描写的是谁,我猜不出来,也不知道它的来源。
  原来这是米开朗基罗的杰作:圣母抱耶稣。通常我们所熟悉的圣母抱耶稣雕像,圣母极为年轻美丽,那是米开朗基罗年轻时的作品。可是他老了以后,了解耶稣去世的时候,圣母已是六十几岁的老妇人,而且圣母出身贫寒,在乡下一辈子,应该是位乡下老妇人,所以他又雕刻了一座比较接近事实的圣母抱耶稣雕像。问题在于,世人不肯接受这座雕像,因为大家只喜欢看表面的美。这座雕像放在翡冷翠,可是游客很少去看它。
  我过去常常参观大教堂。庄严的歌德式教堂和优美的现代化教堂,都是我的所爱。罗马的圣彼德大教堂和伊斯坦布尔的圣索菲亚大教堂,我都看过了。我一直心向往之的是西斯丁教堂,因为这是米开朗基罗有关最后审判的大壁画的所在地。不久前我终于如愿以偿,在西斯丁教堂瞻仰了那些鬼斧神工的壁画。这些壁画,从艺术的眼光来看,的确是登峰造极之作,可是我发现我并未看了这些艺术品而大受感动。
  我的心又飞到了加尔各答的“垂死之家”,这是德蕾莎修女为穷人所准备的地方,这里看不到任何建筑之美,可是在这里,我可以感到人类最善良的一面。我永远记得那些画面:好心的义工们握住垂死穷人的手。这才是最美丽的画面,而且这才使我想起最后审判,因为最后审判的时候,耶稣会问我:“当我需要你的时候,你有没有握住我的手?”
  当我步出西斯丁教堂的时候,我有一个很奇怪的想法:如果米开朗基罗复活了,而又重画那幅巨型壁画的时候,他也许会画一幅简单的画,画中只有德蕾莎修女握住一个乞丐的手,修女的满面皱纹和乞丐的骨瘦如柴也许不美,可是他们一定能够打动观赏者内心的深处,而且能使人满怀平安地离开西斯丁教堂。多可惜,世上没有一座有这幅壁画的教堂。
  感谢王小弟弟,我想我已经不像过去那样地注意表面了。
  赵抑郁摘自九歌出版社《幕,永不落下》
其他文献
那时候,尽管老锣(我后来的老公)并没有把我当作正式的女朋友,但还是带我去他家见了他的父母。  他的父母住在德国巴伐利亚州的一个小村落里,兩人都是老师。老锣向他们介绍我的时候,语气更像是介绍一位音乐上的合作伙伴。  他妈妈好像并不介意我到底是什么身份。第一天见到我,她便开车把我带到当地最高的山坡上,让我俯瞰小镇。然后,她带我逐一拜访他们的朋友,看他们怎么挤牛奶,怎么养鸡,怎么种土豆。她不停地用英语跟
日本人很爱清洁,据说这和日本神道有关。神道确实特别注重洁净。例如,穿过“鸟居”正式进入神道的世界后,首先看到的是放着勺子的水屋。祭拜前,要先用水屋的水洗手。按照规矩,要先洗左手,再洗右手,然后用长柄的勺子舀点水放在手心漱口。这么做是为了清除污浊。很多日本人每天泡澡,所以在日本的地铁里,总是漂浮着淡淡的沐浴露的香气,不像某国的地铁,汗臭夹杂着蒜味。   日本有着独特的“沐浴文化”。12世纪初即中国
狄更斯说:“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里的“时代”,是维多利亚时代。在勃朗特姐妹笔下,这个时代有与世隔绝的庄园,里面住着外冷内热的深情男子。在简·奥斯汀的书里,则充满下午茶、沙龙和舞会,男女因机智交锋互生爱慕。  英国当代作家萨拉·沃特斯(Sarah Waters)的“维多利亚三部曲”却打破了这派祥和。那是一个女性毫无选择权的时代:她们必须裹在鼓鼓囊囊的裙撑下动不动虚弱晕倒,小姐困在大宅
二十年前的一个夜晚,我到南方一座城市去访问一位著名画家。这位画家比我年长十岁,并不长期居住在这座城市,却在这里有一间画室。那个夜晚他不作画,只是与我长谈,一直谈到深夜。   临告别时,他说还要给我看一样东西。他从旅行包里取出一本很旧的画稿,快速翻到最后一页,出现一个名单。名单是用黑笔写的,其中大半名字又被红笔划掉了。  画家告诉我,这是一个“仇人名单”。就是这些人,捆绑过自己,毒打过自己,用最残
无需为了做到不同而去改变  无需为了留住过往而去怀念  保持初心,就会有久違的美好
邻村的胡老头昨天咽气了。  胡老头大名胡德荣。祖上世代是地主,也有过读书人。胡老头年轻时也上过学堂,有了几分学识。后来跟他爹出门经商,也颇见多识广,便自觉比人高过一等;再加上他是胡老财主的独苗,更是给宠得不知天高地厚。  据说他二十来岁时在村里经办一个学堂,专教村里的小娃娃,干了没两天,居然不干了,说要去大城市里谋生,在这巴掌大的地方展不出他的才干来!村里再没几个读书的了,村民们一再挽留,可我们的
一个朋友即将启程前往印度旅行,走前她一直忧心忡忡,在微信上详细咨询了我关于住宿、交通和餐饮等信息,最后抛给我一个问题:你在印度旅行的时候,都去哪上厕所?  说起在印度上厕所,一把辛酸泪。  作为一名游客,在一些长途汽车站或火车站及大城市的旅游景点附近,可以找到有专人看管的收费公厕,给看门人递上10到20卢比就可以进去方便了。屋内是单独隔开的小间,全为蹲坑。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印度人民如厕不用手纸,
我和我的书,在同一个公寓里,就像一根泡在醋里的酸黄瓜。  写书就像建金字塔,要有深谋远虑的规划,要把一块块巨石摞在一起,要经过耗时耗力的卓绝苦役而所有这一切都沒有什么目的。它仅仅就那样矗立在沙漠里,野狗在它底部撒尿,而布尔乔亚们攀爬到它的顶尖。  我就像一根雪茄,你必须用力吮吸,才能让我保持燃烧。确实,很多事情使我愤怒。当我停止愤怒的那一天,我大概就会直挺挺地倒在地上,就像被拿走了支撑物的玩偶。 
像我们这样正常的、严谨的、遵纪守法的、不过早失身的、有人生目标的、随时收拾周围的、常做战略检讨的、照顾好其他人的、顺从四季轮回的、每天查看皇历农历天气预报的、不违背医嘱和父母师长的、敬畏星空和道德律的人,午夜梦回时,一声长叹,似乎我们已经在成佛的路上走了很久,似乎我们又总觉得活得真是累啊。  更贱的是,似乎我们在这种累身和累心的状态中汲取力量和快感:我们每天都在进步,我们得到越来越多的赞扬和奖励,
"阅读",曾是我这一辈,非常宝贝的"地图"。  睡前,我挤进你的单人床,按习惯,提一个可以跟你分享的成长点滴。床,越来越挤,我暗暗担心,有一天,我们的睡前抬杠,会被时间挤压,然后消失不见……孩子,到时候你能透过一张与我依偎的床,找到我们的"地图"吗?  你问,"甚么是你们这一辈?难道阅读也分世代?"阅读的区分,大约等于贫穷状态的划分,越穷困、环境越不同,阅读背景便各有条件。我跟你说,记得金门老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