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语言是反映文化的一面镜子,它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要想真正掌握一门外语,必须了解目的语国家的文化。因此文化教学应贯穿于语言教学之中。本文将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入手,阐述外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必要性,并提出文化导入的内容及方法。
关键词 外语教学 文化导入
一、引言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人们的对外交流日益增多。然而,由于缺乏对西方文化的深入了解,中国人在与英美人士交往的过程中常常出现“文化休克”现象。由此看出,这种纯语言形式的外语教学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要使交际顺利进行,我们必须在外语教学中进行文化导入。
二、文化导入的必要性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它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因此语言学习必须在文化的环境中进行,语言知识的传授要与文化知识的导入相结合。然而,在现实的外语教学实践中,社会文化因素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多数外语教师在教学中把主要精力放在语言知识的传授上,而忽略了对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的教学。久而久之,许多学生虽然语言知识掌握得较好,可是在交际场合却不能恰当地运用它们,甚至会引起对方的误解,妨碍交际的成功。中国学生在与老外聊天时会很自然地问道:“How old are you? How much do you earn?”这两个句子从语法上分析是完全正确的,然而问题在于:中西方文化在对待年龄、个人收入问题上的观点是截然不同的。中国人常把年龄、个人收入作为随意交谈的话题之一,而英美人则认为这是个人的隐私,不可侵犯,其结果可想而知。由此可见,在外语教学中,文化教学是不容忽视的,它和语言教学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
三、文化导入的内容
众所周知,文化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社会现象,它无时无刻不制约着人们的语言行为。我们把文化分为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所谓知识文化,指非语言标志的,对两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际时不直接产生严重影响的文化知识。所谓交际文化,指两种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际时直接发生影响的言语中所蕴涵的文化信息。知识文化是交际文化的“根”,是更深层次的理解,是掌握交际文化的钥匙。故此,我们在外语教学中应该做到既要注意知识文化的积累,又要加强交际文化的导入。在语言教学中我们不能只侧重或突出交际文化而忽略知识文化,而是应该根据学习者的认知特点和思维发展规律合理地安排不同学习阶段文化导入的内容,由简到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四、文化导入的方法
(一)课堂导入法。由于现行的英语课程标准没有明确列入培养文化能力的具体内容,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不失时机地结合教材,导入那些跟教材内容相关的目的语文化背景知识和社会风俗习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和语言交际能力。例如:中国人和英美人对待别人的赞美,态度上有明显的差异。中国人对别人的赞美表示否定,以示谦虚;英美人对别人的赞美,表示接受,并向对方致谢。在英语国家公共假日到来之际,教师要抓住时机向学生介绍这些节日,并让学生搜集与这些节日有关的资料,这样可以使学生了解西方国家这些重大传统节日里的各种文化背景知识,同时让他们感受这些节日的热烈气氛,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二)归纳对比法。对汉英两种文化的比较也是外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比较,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懂得使用英语时所涉及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文化因素,从而避免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在英汉两种语言的交际活动中都存在着明显的文化差异。教师可以针对教材所涉及的内容,不失时机地从以上方面进行比较。
(三)角色扮演法。单纯地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并不能培养学习者的社会语言能力,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如果不给学生提供练习或运用所学文化知识的机会,他们就难以获得正确运用文化知识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四)课外积累法。我们知道,课堂教学时间是极其有限的,要想使学生掌握目的语国家的文化,只靠课堂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必须充分利用课外时间扩大自己的目的语文化知识。我们可以利用课外时间播放一些关于西方文化的影片以及英美原版电影和录像,让学生体会英美社会丰富的文化材料。使学生了解外国艺术、建筑风格和风土人情。通过这些活动,加深学生对目的语文化的了解,提高他们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五、总结
总而言之,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教师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必须导入相关的文化知识,以培养学生对英美文化的敏感性,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正确地使用这门语言,避免因文化迁移而出现的语用失误。
关键词 外语教学 文化导入
一、引言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人们的对外交流日益增多。然而,由于缺乏对西方文化的深入了解,中国人在与英美人士交往的过程中常常出现“文化休克”现象。由此看出,这种纯语言形式的外语教学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要使交际顺利进行,我们必须在外语教学中进行文化导入。
二、文化导入的必要性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它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因此语言学习必须在文化的环境中进行,语言知识的传授要与文化知识的导入相结合。然而,在现实的外语教学实践中,社会文化因素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多数外语教师在教学中把主要精力放在语言知识的传授上,而忽略了对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的教学。久而久之,许多学生虽然语言知识掌握得较好,可是在交际场合却不能恰当地运用它们,甚至会引起对方的误解,妨碍交际的成功。中国学生在与老外聊天时会很自然地问道:“How old are you? How much do you earn?”这两个句子从语法上分析是完全正确的,然而问题在于:中西方文化在对待年龄、个人收入问题上的观点是截然不同的。中国人常把年龄、个人收入作为随意交谈的话题之一,而英美人则认为这是个人的隐私,不可侵犯,其结果可想而知。由此可见,在外语教学中,文化教学是不容忽视的,它和语言教学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
三、文化导入的内容
众所周知,文化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社会现象,它无时无刻不制约着人们的语言行为。我们把文化分为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所谓知识文化,指非语言标志的,对两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际时不直接产生严重影响的文化知识。所谓交际文化,指两种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际时直接发生影响的言语中所蕴涵的文化信息。知识文化是交际文化的“根”,是更深层次的理解,是掌握交际文化的钥匙。故此,我们在外语教学中应该做到既要注意知识文化的积累,又要加强交际文化的导入。在语言教学中我们不能只侧重或突出交际文化而忽略知识文化,而是应该根据学习者的认知特点和思维发展规律合理地安排不同学习阶段文化导入的内容,由简到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四、文化导入的方法
(一)课堂导入法。由于现行的英语课程标准没有明确列入培养文化能力的具体内容,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不失时机地结合教材,导入那些跟教材内容相关的目的语文化背景知识和社会风俗习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和语言交际能力。例如:中国人和英美人对待别人的赞美,态度上有明显的差异。中国人对别人的赞美表示否定,以示谦虚;英美人对别人的赞美,表示接受,并向对方致谢。在英语国家公共假日到来之际,教师要抓住时机向学生介绍这些节日,并让学生搜集与这些节日有关的资料,这样可以使学生了解西方国家这些重大传统节日里的各种文化背景知识,同时让他们感受这些节日的热烈气氛,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二)归纳对比法。对汉英两种文化的比较也是外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比较,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懂得使用英语时所涉及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文化因素,从而避免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在英汉两种语言的交际活动中都存在着明显的文化差异。教师可以针对教材所涉及的内容,不失时机地从以上方面进行比较。
(三)角色扮演法。单纯地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并不能培养学习者的社会语言能力,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如果不给学生提供练习或运用所学文化知识的机会,他们就难以获得正确运用文化知识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四)课外积累法。我们知道,课堂教学时间是极其有限的,要想使学生掌握目的语国家的文化,只靠课堂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必须充分利用课外时间扩大自己的目的语文化知识。我们可以利用课外时间播放一些关于西方文化的影片以及英美原版电影和录像,让学生体会英美社会丰富的文化材料。使学生了解外国艺术、建筑风格和风土人情。通过这些活动,加深学生对目的语文化的了解,提高他们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五、总结
总而言之,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教师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必须导入相关的文化知识,以培养学生对英美文化的敏感性,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正确地使用这门语言,避免因文化迁移而出现的语用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