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40年代,中间威力步枪弹开始兴起,并逐步取代了老式的大威力步枪弹。在众多中间威力步枪弹中,除了德国的7.92mm短弹及前苏联的7.62mm M43弹外,还有大家不太熟知、最终迫于政治压力而不得不撤装的前捷克7.62mmM52步枪弹,虽然最终发射M52步枪弹的Vz52半自动步枪被换装,但作为发射中间威力步枪弹的一个代表,Vz52仍有值得品味之处……
二战后期,德国率先装备了发射中间威力枪弹——7.92×33mm短弹的StG44突击步枪,开启了单兵自动武器的新纪元,并为战后相关武器的发展起到了垂范作用。实战经验表明,步兵交火距离一般不会超过400m,相对这一距离来说,当时使用的各种大威力步枪弹的有效射程均过远,并导致整个武器系统质量过大,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因此体积、质量、威力相对折衷的中间威力枪弹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前苏联也意识到这一革命性的变化,随后开发出著名的7.62×39mm M43枪弹,并设计了发射这种枪弹的SKS半自动步枪和AK47突击步枪。不过多少有些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前苏联强大的政治影响力和AK系列的出色表现,几乎埋没了这一时期捷克人在中间威力枪弹及相关武器上的创造贡献——7.62×45mm M52中间威力枪弹和Vz52半自动步枪。
Vz52的诞生
一战后独立的捷克斯洛伐克早在奥匈帝国统治时期就是欧洲军火业聚集地,向来以产品质量优良和设计特色鲜明而著称,虽然其国土面积有限,却是全世界枪械研制和生产大国之一。
二战期间,捷克斯洛伐克沦为德国的保护国,被迫为德军制造武器,但其军工生产和研发体系并未遭到破坏,技术人员和熟练技工也未有大的损失,因此二战后捷克轻武器工业很快就恢复元气。
鉴于半自动步枪是当时的主流,1945年捷克光复不久,就设计出了几款发射7×57mm、7.65×54mm和7.92×57mm等不同规格毛瑟步枪弹的半自动步枪。由于这些枪弹都是传统的大威力步枪弹,因此几种样枪仍避免不了过长、过重的老问题。于是,捷克人转变思路,开始独立自主地推进中间威力枪弹的开发工作。新弹于1951年设计成功,配用新弹的新型半自动步枪也很快出炉。这款新枪最早称为Cz493,后经改进称为Cz502,最终定型为Vz52半自动步枪。1952年5月,Vz52在切斯卡·兹布罗约夫卡兵工厂投入批量生产,随即开始装备部队。
该枪是捷克斯洛伐克战后自行研制定型的第一支半自动步枪,并成为本国军队1950~1960年代的主要装备。随着性能更好的Vz58突击步枪量产后,撤换下来的Vz52大量出口到第三世界国家,包括埃及、叙利亚等阿拉伯国家和中东地区,以及古巴、尼加拉瓜等美洲国家,还有少量作为民用枪械出口到欧美国家。
独特的M52步枪弹
要想了解Vz52半自动步枪,首先从该枪配用的7.62×45mm M52步枪弹谈起。该弹是捷克斯洛伐克于二战后自行研制的一种中间威力枪弹,性能良好。该弹的研制工作开始于1945年左右,捷克试验了多种口径和不同弹壳长度的方案,到1946年确定口径为7.62mm、弹壳全长45mm等基本尺寸。1950年代初,又略微加粗了弹壳直径,弹壳斜肩部位的尺寸和角度也稍作改变,使整个枪弹外形更加协调,装药量也有所增加。
M52步枪弹的弹头为弧形尖头船尾形,被甲材料为镀镍钢或覆铜钢,采用与7.92mm短弹、M43弹弹头类似的钢铅复合弹心,其特点是侵彻力好、耗铅量少。M52弹全弹长59.7mm,弹壳长45mm,比M43弹略长一点,采用片状单基发射药,依发射药批号不同,装药量从1.7~1.85g不等,一般在包装标签最下方印有装药型号和装药量。M52弹采用瓶形无突缘弹壳,早期由黄铜制造,后改为灰色涂漆钢弹壳。枪弹底火为伯尔丹式,有黄铜和钢两种材料。
除普通弹外,M52弹还有多种特种弹:曳光弹,弹尖部涂有绿色漆;弹道试验弹,弹尖部涂有紫色漆;近程训练弹,弹头为圆头,较短,头部涂有白色漆;近程训练曳光弹,弹头为圆头,与近程训练弹尺寸相同,但弹头底部增加了一个曳光管,头部涂成绿尖、白边;惰性枪弹,弹壳内不装任何发射药,采用击发过的底火;空包弹,直接采用弹壳经过星形收口而成,内装火药与底火,加工简单,缺点是前部较短,没有合适的导引段,在自动武器上使用容易引起供弹故障。
虽然在1958年以后,Vz52半自动步枪开始逐步撤装,但M52步枪弹并未立即停产,部分兵工厂一直生产到1960年代末期,这与当NVz52步枪大量出口有关。
细探Vz52设计精髓
采用自行研制的新型中间威力枪弹的Vz52半自动步枪,其结构和自动原理也都显得别具一格。Vz52半自动步枪采用导气式活塞短行程自动原理,枪机偏移式闭锁方式,击锤回转式发射机构,双排双进10发弹匣供弹,装有不可拆卸的折叠式刺刀。全枪可分为枪托/护手组件、上护手组件、机匣盖与复进簧组件、枪机组件、发射机组件、弹匣组件和枪管机匣组件7大部分。
枪托/护手组件
Vz52看上去较为传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该枪采用一体式木质枪托/护手。枪托/护手用整块木料加工而成,包容枪管的部分比较长。枪托底板宽厚,抵肩较为舒适,握把部位设计得较薄,以方便握持。
Vz52的折叠式刺刀安装在护手最前端,而不是像其他步枪那样挂装在枪管上,这是该枪与其他步枪的一个明显区别。而且刺刀装于枪身右侧,侧向折叠,也有别于其他步枪刺刀常见的下折叠方式。采用这种设计,枪托下部无需加工供刺刀折叠存放的让位槽,从而有助于提高枪托前部的强度。其刺刀刀身为不带血槽的双刃剑形式,表面经磷化处理,呈亚光灰色。刀身由刺刀座上的锁定销锁定。刺刀座由一个长螺钉固定在护手前端,为提高护手前端的强度,其上装有金属冲压而成的护手箍。
由厚钢板冲压而成的前背带环兼起刺刀座固定螺钉垫片的作用,有助于加强刺刀座与枪托的连接强度。后背带环为一钢丝折弯件,穿过枪托左侧的背带凹槽,下端被一螺母锁紧在枪托上。由于枪托前后背带环均为固定式,无法调整位置,导致Vz52步枪日常携行的平衡性和舒适性不是很好。
在枪托前部、扳机护圈后上方位置装有一个横向贯通的横销,其两端用螺母锁定在枪托上,起到加强枪托颈部强度的作用。
Vz52的附件较多,包含3节式组合通条、2个擦膛杆、1把擦膛刷、金属制枪口帽、活塞筒除垢刮片和1个金属油壶,所有附件全部放置在枪托末端上下设置的两个附件仓内。该枪的托底结构与zB26轻机枪类似,较为复杂,有两层托底板。其中内层托底板固定在枪托上,外层托底板卡在内层托底板上。若
二战后期,德国率先装备了发射中间威力枪弹——7.92×33mm短弹的StG44突击步枪,开启了单兵自动武器的新纪元,并为战后相关武器的发展起到了垂范作用。实战经验表明,步兵交火距离一般不会超过400m,相对这一距离来说,当时使用的各种大威力步枪弹的有效射程均过远,并导致整个武器系统质量过大,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因此体积、质量、威力相对折衷的中间威力枪弹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前苏联也意识到这一革命性的变化,随后开发出著名的7.62×39mm M43枪弹,并设计了发射这种枪弹的SKS半自动步枪和AK47突击步枪。不过多少有些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前苏联强大的政治影响力和AK系列的出色表现,几乎埋没了这一时期捷克人在中间威力枪弹及相关武器上的创造贡献——7.62×45mm M52中间威力枪弹和Vz52半自动步枪。
Vz52的诞生
一战后独立的捷克斯洛伐克早在奥匈帝国统治时期就是欧洲军火业聚集地,向来以产品质量优良和设计特色鲜明而著称,虽然其国土面积有限,却是全世界枪械研制和生产大国之一。
二战期间,捷克斯洛伐克沦为德国的保护国,被迫为德军制造武器,但其军工生产和研发体系并未遭到破坏,技术人员和熟练技工也未有大的损失,因此二战后捷克轻武器工业很快就恢复元气。
鉴于半自动步枪是当时的主流,1945年捷克光复不久,就设计出了几款发射7×57mm、7.65×54mm和7.92×57mm等不同规格毛瑟步枪弹的半自动步枪。由于这些枪弹都是传统的大威力步枪弹,因此几种样枪仍避免不了过长、过重的老问题。于是,捷克人转变思路,开始独立自主地推进中间威力枪弹的开发工作。新弹于1951年设计成功,配用新弹的新型半自动步枪也很快出炉。这款新枪最早称为Cz493,后经改进称为Cz502,最终定型为Vz52半自动步枪。1952年5月,Vz52在切斯卡·兹布罗约夫卡兵工厂投入批量生产,随即开始装备部队。
该枪是捷克斯洛伐克战后自行研制定型的第一支半自动步枪,并成为本国军队1950~1960年代的主要装备。随着性能更好的Vz58突击步枪量产后,撤换下来的Vz52大量出口到第三世界国家,包括埃及、叙利亚等阿拉伯国家和中东地区,以及古巴、尼加拉瓜等美洲国家,还有少量作为民用枪械出口到欧美国家。
独特的M52步枪弹
要想了解Vz52半自动步枪,首先从该枪配用的7.62×45mm M52步枪弹谈起。该弹是捷克斯洛伐克于二战后自行研制的一种中间威力枪弹,性能良好。该弹的研制工作开始于1945年左右,捷克试验了多种口径和不同弹壳长度的方案,到1946年确定口径为7.62mm、弹壳全长45mm等基本尺寸。1950年代初,又略微加粗了弹壳直径,弹壳斜肩部位的尺寸和角度也稍作改变,使整个枪弹外形更加协调,装药量也有所增加。
M52步枪弹的弹头为弧形尖头船尾形,被甲材料为镀镍钢或覆铜钢,采用与7.92mm短弹、M43弹弹头类似的钢铅复合弹心,其特点是侵彻力好、耗铅量少。M52弹全弹长59.7mm,弹壳长45mm,比M43弹略长一点,采用片状单基发射药,依发射药批号不同,装药量从1.7~1.85g不等,一般在包装标签最下方印有装药型号和装药量。M52弹采用瓶形无突缘弹壳,早期由黄铜制造,后改为灰色涂漆钢弹壳。枪弹底火为伯尔丹式,有黄铜和钢两种材料。
除普通弹外,M52弹还有多种特种弹:曳光弹,弹尖部涂有绿色漆;弹道试验弹,弹尖部涂有紫色漆;近程训练弹,弹头为圆头,较短,头部涂有白色漆;近程训练曳光弹,弹头为圆头,与近程训练弹尺寸相同,但弹头底部增加了一个曳光管,头部涂成绿尖、白边;惰性枪弹,弹壳内不装任何发射药,采用击发过的底火;空包弹,直接采用弹壳经过星形收口而成,内装火药与底火,加工简单,缺点是前部较短,没有合适的导引段,在自动武器上使用容易引起供弹故障。
虽然在1958年以后,Vz52半自动步枪开始逐步撤装,但M52步枪弹并未立即停产,部分兵工厂一直生产到1960年代末期,这与当NVz52步枪大量出口有关。
细探Vz52设计精髓
采用自行研制的新型中间威力枪弹的Vz52半自动步枪,其结构和自动原理也都显得别具一格。Vz52半自动步枪采用导气式活塞短行程自动原理,枪机偏移式闭锁方式,击锤回转式发射机构,双排双进10发弹匣供弹,装有不可拆卸的折叠式刺刀。全枪可分为枪托/护手组件、上护手组件、机匣盖与复进簧组件、枪机组件、发射机组件、弹匣组件和枪管机匣组件7大部分。
枪托/护手组件
Vz52看上去较为传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该枪采用一体式木质枪托/护手。枪托/护手用整块木料加工而成,包容枪管的部分比较长。枪托底板宽厚,抵肩较为舒适,握把部位设计得较薄,以方便握持。
Vz52的折叠式刺刀安装在护手最前端,而不是像其他步枪那样挂装在枪管上,这是该枪与其他步枪的一个明显区别。而且刺刀装于枪身右侧,侧向折叠,也有别于其他步枪刺刀常见的下折叠方式。采用这种设计,枪托下部无需加工供刺刀折叠存放的让位槽,从而有助于提高枪托前部的强度。其刺刀刀身为不带血槽的双刃剑形式,表面经磷化处理,呈亚光灰色。刀身由刺刀座上的锁定销锁定。刺刀座由一个长螺钉固定在护手前端,为提高护手前端的强度,其上装有金属冲压而成的护手箍。
由厚钢板冲压而成的前背带环兼起刺刀座固定螺钉垫片的作用,有助于加强刺刀座与枪托的连接强度。后背带环为一钢丝折弯件,穿过枪托左侧的背带凹槽,下端被一螺母锁紧在枪托上。由于枪托前后背带环均为固定式,无法调整位置,导致Vz52步枪日常携行的平衡性和舒适性不是很好。
在枪托前部、扳机护圈后上方位置装有一个横向贯通的横销,其两端用螺母锁定在枪托上,起到加强枪托颈部强度的作用。
Vz52的附件较多,包含3节式组合通条、2个擦膛杆、1把擦膛刷、金属制枪口帽、活塞筒除垢刮片和1个金属油壶,所有附件全部放置在枪托末端上下设置的两个附件仓内。该枪的托底结构与zB26轻机枪类似,较为复杂,有两层托底板。其中内层托底板固定在枪托上,外层托底板卡在内层托底板上。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