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蚂蚁药膳食疗三例
【摘 要】
:
【出 处】
:
烹调知识
【发表日期】
:
2003年6期
其他文献
《烹调知识》创刊20年, 神州大地美食园。 新老读者皆青睐, 《烹调知识》不断换新颜。 《烹调知识》创刊20年, 编者读者众心浇灌美食园。 竞争年代各自显奇功, 更显《烹调知识》奇葩艳。 《烹调知识》创刊20年, 远近地方读者齐祝愿, 祝愿《烹调知识》越办越好, 祝愿《烹調知识》永与读者结良缘。
期刊
鲁川粤苏浙湘闽徽,八大菜系纸上谈烹; 酸甜苦辣咸淡香鲜,众味纷陈精妙微调; 色香味形器营滋感,精湛技藝庖丁熟知; 史话论坛食趣精英,乡土情韵雅俗共识。 有感《烹调知识》结情缘 20年前遇《烹调》,厨技深入浅出晓; 餐饮创新润情缘,菜品拓展来探讨。 盛世饮食观念新,《烹调》撰文溯食经; 苦索求实肴馔事,秉笔直书话古今。
期刊
(接上期) (三)如何创新 菜的创新方法有很多。 1、烹调方法的变化:烧变炸、酱变煨…… 2、主料的变化:例如将德州扒鸡改成德州扒蹄。 3、配料的变化:将韭芽里脊丝改成三丝里脊。 4、调味料的变化:将麻辣改成酸甜。 5、形态的变化:将荔枝形改成菊花、牡丹形等;将整变块、大变小等。 6、色彩的变化:红色改成白色,黄色改成紫色等。 7、质感的变化:脆变软,软变糯,糯变韧,浓变稀。
期刊
爱工作更爱生活 每一位厨师的学成出徒都必须经过一个辛苦的过程,史凯也不例外。1991年,19岁的史凯开始了厨师的学习生涯。学厨的辛苦也许只有身在其中的厨师们才能体会得到,练习刀工切到手,上灶炒菜被热油烫伤,没有吃过这些苦头的厨师是做不了一名合格大厨的。 当史凯的手再一次被热油烫伤后,心疼的父母开始劝说他放弃这个行业,而年轻的史凯却坚定地说,烫到手是因为做得还不熟练,还不够好,多练习才不会被
期刊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和这有得一拼的是不速之客到访,还要留饭,仓促间准备出下酒的饭菜,还尽可能“宾主尽欢”,这样的“急席”对“巧妇”的考验怕是比“无米之炊”更加严峻。 东北有句老话:有酒没菜,不算慢待,有菜没酒,拔腿就走。这话即能看出苦寒地区人们的豪放也多少透着早年间待客的艰难——夏天好办,拍个黄瓜、做个拉皮,炒个鸡蛋,再烫上一壶玉米烧(有高粱酒当然更好),“喝到位”,男人们云山雾罩(一半是叶子
期刊
随着现代人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曾经占据我们餐桌半壁江山的肉类和快餐菜式正逐渐被素食及原生态菜品所替代。其中,菌类美食被越来越多的食客所接受和追捧。偶爾去品尝一次菌类美食,感受下食材最本真的味道,让你的舌头好好休息一下,不能不说这也是一种享受。 中国菌类文化历史悠久,其菌类史料之丰富,尤为各国之罕见。菌类的名称:古代称之为“芝”、“菌”、“蕈”等。现代称之为“大形真菌”。通常南方称
期刊
穿过时尚又有活力的双井富力广场,缓步上11楼,告别工作的紧张和压力,踏入歌声与欢笑的场所。多佐聚会所就是它的名字。多佐聚会所是在多佐精致日料的基础上,升级为更高端的法式铁板烧料理。传承了多佐的精致品质,也向高端商务餐迈进了一步。 说起铁板烧,大家应该都不会陌生。它起源于法国西餐扒房,后经日本改良成为我们现在的形式,很快传到台湾、香港,上海等东南亚各大城市的星级酒店。也随着地区的差异,形成各种风格
期刊
开门7件事之一的醋,不仅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且与历代文人墨客也有着不解之缘。他们以自己的感受、灵感和智慧制作了脍炙人口、富有情趣的诗篇。 “醋烹”诗。“芽姜紫醋炙银鱼(即鲥鱼),雪碗擎来二尺余,尚有桃花春气在,此中内味胜莼鲈。”这首诗是宋代著名词人、美食家苏东坡写的。元丰2年(公元1079年)的春天,由徐州知府改任湖州知府,在赴任途中路过镇江焦山,那里的官员特邀名厨烹饪一道“醋炙鲥鱼”之名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