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解读的三重境界

来源 :广东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_yw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把古诗文内容转换成现代文内容的过程,我们通常叫做“翻译”。中国的古诗文向来讲究“微言大义”,年代越久远,我们就越难准确地传达出作者所要表现的内涵。因此,“翻译”也就成为了一门专门的学问,古人在翻译过程中讲究用“信”、“雅”、“达”作为翻译标准,其实“信”、“雅”、“达”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三者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是矛盾的统一。所谓“信”,指的是译文与原文的关系。所谓“雅”,则重于转译中语言的表达运用。所谓“达”,指的是译文与读者的关系。
  按照“信”、“雅”、“达”标准翻译出来的文字比较接近著述者的初衷。但这样翻译出来的文意和我们的现实生活还是有一定的距离。我们要准确而全面地把握文意,还需要对文本进行深入的解读。同时,这样的解读也涉及到西方现代接受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解释学美学。
  解释学美学是在胡塞尔现象学和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哲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美学流派,其创立者是德国的伽达默尔。伽达默尔认为,理解的历史性包括三个方面:(1)在理解之前就已存在的社会历史因素;(2)理解对象的历史构成;(3)由社会实践决定的价值观念。伽达默尔还进一步提出了“视界融合”的概念。他认为理解的过程实质不是对“文本”的复制,而是所谓视界的融合(Horizentver schmelzung),就是说要把过去和现在两种视界交织融合在一起,达到一种包含又超出“文本”和理解者原有视野的新的视界。
  也就是说,对本文的解读存在一个由表及里的多层审美结构。这种审美观与我们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某些观点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如《周易·系辞》在探讨哲学思想的表达时,曾提出“言、象、意”三个要素,而三国时期的著名经学家王弼在对《周易》进行诠释时,就更明确地阐释了“言、象、意”这样一个由表及里的审美层次结构。如果用更直接的话来表述,则是文学表达的三个层次,或者说是三种境界。下面,试以新课程标准七年级语文教材中对《﹤论语﹥十则》中第一则的内容理解为例来展开论述。
  课文的原文为: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第一重境界:直接呈现出来的文本字面意义
  按照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中的提示,要理解这一则论语的意思,必须掌握几个核心关键词。包括有:①说(yuè):通“悦”,愉快,高兴的意思。②时:名词活用为状语副词,可译作“按时”。③愠(yùn):生气,发怒。④君子:这里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在学生掌握了这几个关键词的意思后,把前后文联系贯通起来,可以把这一则论语的内容翻译如下: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温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修养的人吗?”
  这样的理解基本上解释清楚了文本的意思,但只属于表层的理解,因为它只是直接呈现出来的文本字面意义,属于翻译中“信”的范畴;同时,这样的翻译也只是忠实于文字的概括意义,反映出了文字中“固定的历史因素”的基本构成。这样的理解应该说意思是完整的,但同时再意义的解读上也是比较牵强的。比如说,为什么“有朋友来我们就会感觉快乐呢?”为什么“人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有修养的人呢?”等等。这些都是单纯的文本解读中没有解决的问题。
  这就启示我们:完全按照文本字面意思去翻译,往往会造成辞不达义的后果,有时甚至是牵强附会。因此,我们在日常对文本进行解读的过程中,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深刻把握文本的内在逻辑,把存在于文本字里行间的隐含意思表达出来,对文本的内涵和结构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和诠释。
  第二重境界:字里行间表现一种生活的意蕴
  在翻译理解中要解决“为什么有朋友来就会感觉快乐呢?为什么人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有修养的人呢?”等问题,我们需要从生活的视角出发去理解文本。首先,我们知道:来的“朋友”是志同道合的人;那么,朋友来的目的是什么呢?一般认为是因路途遥远而互相探望。其实没有那么简单,按照读书人的秉性,“朋友”应该是带着目的来的。这个目的除了增进友谊,更为重要的是互相交流切磋学习上的疑难,因交流而有收获和长进,因此感到喜悦。这才是符合生活逻辑的。而对于“人不知而不愠”的理解也必须从生活的视角来审视。为什么会“人不知”,具体所指的到底是不知道什么?这里的理解文本内涵是关键。我认为这里可以承接上面的思路作这样的诠释:就是“在切磋交流的学术过程中,别人不同意或者不了解我的观点,因而产生思维的碰撞和学术的争论,但争论归争论,我并不因此而怨恨我的朋友,我们大家彼此保留自己的学术观点。因此,我不也是有修养的人吗?”
  这样的理解就从生活的实际逻辑出发,承接了上文提出的关于“学习”的论调,切合文本主人公的身份,也符合具体的语言环境。从而易于被读者所理解和接受。这里可以说是符合了文言文翻译过程中“达”的标准,同时,这里的解读也充分尊重了“理解对象的历史构成”。这样,解读起文本来,字里行间可以反映出文人学者之间“以文会友”的优秀传统,同时也传达出一种幽雅的生活情趣和理趣。如果我们对这个文本的解读就到此为止的话,意义也传达的十分清楚。但我们说孔子的《论语》之所以流传千古,其文本是承载或者反映着某些优秀的文化传统,这就意味着我们在解读文本时还可以做更深层次的挖掘。
  同样,在对这一则论语的解读过程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个有益的启示:就是在教学课文中要学做生活的有心人。常言道: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就是说生活处处有语文,语文时时反映生活。我们要学习从生活的常识和生活规律去解读文本,这样才会融会贯通,使解读充满生活气息,同时也更贴近文本反映出来的内涵。
  第三重境界:文本的内涵教会我们如何做人
  要达到透过字面理解人生,乃至实现“文以载道”的效果,就要对文本中具体的文字作深入的考据。朱熹在《四书集注》中对“习”的解释为“鸟数飞也。学之不已如鸟数飞也。”在里面,朱熹老夫子其实已经把“学”的这个实践练习的过程生动地表达出来了。而且,在《四书集注》中,朱熹又集程颐的注释于其中:“学者,将以行之也。时习之,则所学者在我,故说。”在这里,程颐明确指出了“习”是“学习、练习”的意思。这是符合生活实际的,也是一种“学以致用”的刚健积极的“知行观”,这与孔子提倡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今人李泽厚在《〈论语〉今读》中就是这样理解的:“孔子说,学习而经常实践,不是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相聚,不是很快乐吗?没有人了解自己,并不烦恼怨恨,这不也是君子吗?”在这里,李泽厚注意到了“学以致用”这样一种孔子的知行观,把“习”解释为“实习、实践”,这是很有见地的。但他后面的理解还是脱离了社会生活实际,没有从整体去把握文本的内涵。
  可以说,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带有很强的生活实践性,把做人和做事统一了起来,这是孔子知行观的重要体现。这也是我们今天把握《论语》内涵时应该注意的重要方面。因此,我们现在回过头来,对文本内容作一全面深入的梳理后,可以作这样解读:“孔子说,学习而经常地实践交流,不是很愉快的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切磋学习上的疑难,因交流而有收获,不也是十分快乐的吗?在切磋交流的学术过程中,对方不同意或者不了解我的观点,因而产生思维的碰撞和学术的争论,我并不因而怨恨我的朋友,我们大家彼此保留自己的学术观点。因此,我不也是一个有修养的人吗?”这样去解读内容,比较好地符合了“信”、“雅”、“达”的标准,也比较真切地传达出孔子所要表达的意义;同时,这个解读包含了“社会历史因素”,就是文化人“以文会友”的心理趋向;而且解读中“对象的历史构成”的指向也很明确,就是读书人、学者;另外,这个解读也传达“经世致用”这样的社会价值观念。同时,这个解读与西方现代解释美学的观点也是不谋而合的。
  在这里,我们得到一个更重要的启示:“文学就是人学”,文学描写和表现的中心对象是人。人是社会生活的主人,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学认识和反映的中心。文学的任务和作用,就是要影响人、教育人、美化人,鼓舞和引导人们去认识生活,改造现实,提高自己,使人们生活得更美好。总之,在文学领域里,一切都是从人出发,一切都是为了人。文学既以人为对象,既以影响人、教育人为目的,在文学创作中就应该肯定人的本质力量,就应该体现改造生活,创造生活的终极追求。而文本作为文学的载体,解读文本的过程也同样是解读人的本质特性的过程,也就是说要以人为本,反映出人的实践创造性。
  概而言之,《论语》的内涵博大精深,其解读也必定是丰富多彩的,同时必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研究的深入产生更贴切地理解。但所谓“窥一斑而见全豹”,从对《论语》中“学而”这一则文本的分析而产生的三层的理解启示我们: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无论是遵循“信”、“雅”、“达”也好,“言、象、意”也好,解释美学也好;只是从文本的表面去理解内容,很容易造成偏差或者脱离实际;我们要从生活的视角出发,联系生活实际来解读文本,这样才会较好地理解文本所传达的意思、贴近文本所表达的主题、揭示文本所隐含的思想。
   本栏责任编辑罗峰
其他文献
本文就这些问题阐述分析之后,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措施和建议。主要是优化股权结构,促进多元化,创造股东内部约束力;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重点是对国资委的职能做一个准确的
人力资源管理的前提和基础是人力资源系统问题规划。然而,现阶段我国大多数企业在人力资源规划方面存在着不足,主要包括:对人力资源规划的重视程度不够、人力资源的规划与企业发
辽宁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比较集中的省份。在深化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如何进一步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已成为各级党委特别
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的广泛运用,电子商务这一交易形式也日益兴盛起来,并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此同时,物流环节的实施在电子商务中的制约作用也突显出来。 本文从分析制约
趋化因子是具有内源性白细胞趋化性和活性化作用的细胞因子.近年研究显示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在动脉粥样硬化、充血性心力衰竭及心肌缺血等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
本文将价值管理应用于高新技术企业中,分析了价值管理对高新技术企业筹资战略产生的影响。价值评估结果可以为高新技术企业利用风险投资进行定价,也可以作为高新技术企业筹
目的 分析探究双氯芬酸钠联合玻璃酸钠治疗干眼症的疗效.方法 80例干眼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玻璃酸钠滴眼液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双氯芬酸钠滴眼
“有效教学”是我们的教学追求。“有效教学”的“有效”主要是指通过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而“有效教学”的重心在于问题教学,这就要求课堂设问要“有效”。什么样的设问才是“有效”的呢?关键是要有合理可行的教学目标,然后根据教学目标来进行提问。  第一,教师要吃透教材,抓住解读文本的关键之处。  如果教师本身没有深入研究教材,吃
期刊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教师不能仅仅将课本知识进行简单的“授业解惑”,而且还要善于引导学生利用猜想与假设的思维模式,激发学生探究规律的热情,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一、使学生掌握猜想与假设的基本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在短时间内顺利进行科学猜想与假设,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就要使学生掌握科学猜想与假设的方法.  1. 运用具体经验进行猜想与假设  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知识,它
期刊
目的 研究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治疗成人难治性ITP(ITP)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74例成人难治性IT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37例.对照组予以环孢素治疗,治疗组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