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受语、数、英三科学科特征和教学范式的长期影响,学生对物理课程的学习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而物理课程改革却与其他学科同步推进,提出了相同甚至更高的要求,这或多或少为我们的物理教学改革的实施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如何将教师的“教”转变为学生的“学”,调动学生持久的学习热情,突出学生永恒的主体地位,是当前课改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应重点抓好以下方面,从而为学生的物理学习之旅成功护航.
一、入门关,莫忽视
物理是初二年级新增的一门科目,对于刚刚接触的学生而言,无疑充满了好奇与新鲜感.处于同一起跑线,学生们对物理学习都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但这种热情只是暂时的.如何将这种暂时的热情转变成深入持久的兴趣和动力,是值得我们物理教师重视和深思的问题,因为这直接关乎学生将来学习物理的深度与效度,切不可将这份难得的热情像一片云雾一样随意散去.物理入门的第一课是相当关键的,教师必须慎重与权衡,以激趣和调情为重点,将学生与物理牢牢地联系在一起,从此结下不解之缘.教师可以通过演示“放大镜点燃纸片”、“水中的筷子变弯了”、“直尺吸引小纸片”等通俗易懂、操作简单的实验,使学生意识到物理世界原来如此神奇,学好物理知识实在是太重要了,从而为学生今后的物理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师生情,需培养
新课程认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课堂成败的重要因素,因此培养良好的师生情感,对于初出茅庐的物理课而言十分重要.教师应当深入课堂,走进学生,陪伴他们共同学习,共同解决问题,热爱并尊重学生,以一颗服务的心与学生打成一片,课堂形式灵活开放,不拘小节,这样才能博得学生的好感,学生才乐意以百分之一百的热度投身课堂,积极、主动地完成教师的各项指令和任务,在快乐与憧憬中接受知识,提升能力.
例如,在讲“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时,为了让学生切身感受力的相互性,我大胆地让一个学生上台用力推我,可他非但没有将我推倒,反而自己不小心摔倒,我笑着将其扶起送回座位,这样一个偶发情况,不但融洽了师生关系,缓和了紧张的学习氛围,同时让学生们切实感受到了力和反作用力的存在,为新课学习作好准备.
三、物理趣,重激发
物理是一个神奇美妙的世界,与大自然中的许多现象密不可分,需要我们用心发现,不断探索.教师应当时刻将物理与生活联系起来,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用生活现象验证物理知识,使它们二者相辅相成,在课堂的演绎下绽放出光与彩.欲实现这一目标,激趣是前提.只有让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物理的乐趣,学生才能获得不竭的动力,释放出极大的潜力,课堂上的问题才能迎刃而解,学生的厌倦、懈怠情绪也会随之烟消云散.
例如,在讲“浮力”时,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浮力的兴趣,我和学生一起做了一个“鸡蛋浮起来了”的实验.首先让学生猜一猜鸡蛋能浮起来吗?然后让学生不断地向水中加盐,接着见证奇迹的时刻到来了,鸡蛋慢悠悠地浮起来了,在学生们的狂呼声与惊诧的眼神中,我开始了新课,课堂效果相当明显.
四、制矛盾,促思维
课堂教学的本质其实是教师不断制造矛盾,学生通过思想斗争不断消除矛盾,完成统一的过程.教师没有必要过分地追求预设与生成的完美结合,而要敢于创造教学意外,敢于制造思想矛盾,鼓励学生敢想敢言,发表不同的观点,引导他们突破常规思维的禁锢,从新的角度、新的方向思考问题,从而促使学生创新思维和灵感思维的发展.
例如,在讲“电路连接的基本方式”时,我提出问题:一个电源、一个开关和两个灯泡组成一个电路,两灯泡串联,当开关打开时两灯泡都发光;当开关闭合时,一灯泡发光,一灯泡不发光,请问这种情况存在吗?能否画出电路图?由于学生受串联知识的影响,此时便置身于问题的思想矛盾中,只有突破“开关与灯泡串联”的思维定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样的问题,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五、学与用,两结合
学习物理的目的在于运用.教学中我们发现,一些学生对于课本的知识原理掌握得相当不错,即使按照教材的要求做一些实验也是游刃有余,可生活中依然不时受一些问题的困扰,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不知所措.出现这一情况的根本原因在于,学生对于课本的知识原理不能巧妙迁移,灵活运用.作为物理教师,有责任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真正把物理学透学活.
对于课堂所授新知,教师应联系知识在现实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讲解,并要求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世界,发现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相同之处,从而将枯燥的知识形象化.
总之,初中物理课程改革的实质是转化课堂教学形式,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兴趣激发和能力提升为重点,使他们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轻松、自由、快乐地学习,不断地发现、创造、收获新知识,从而打造物理学习的新亮点.
一、入门关,莫忽视
物理是初二年级新增的一门科目,对于刚刚接触的学生而言,无疑充满了好奇与新鲜感.处于同一起跑线,学生们对物理学习都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但这种热情只是暂时的.如何将这种暂时的热情转变成深入持久的兴趣和动力,是值得我们物理教师重视和深思的问题,因为这直接关乎学生将来学习物理的深度与效度,切不可将这份难得的热情像一片云雾一样随意散去.物理入门的第一课是相当关键的,教师必须慎重与权衡,以激趣和调情为重点,将学生与物理牢牢地联系在一起,从此结下不解之缘.教师可以通过演示“放大镜点燃纸片”、“水中的筷子变弯了”、“直尺吸引小纸片”等通俗易懂、操作简单的实验,使学生意识到物理世界原来如此神奇,学好物理知识实在是太重要了,从而为学生今后的物理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师生情,需培养
新课程认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课堂成败的重要因素,因此培养良好的师生情感,对于初出茅庐的物理课而言十分重要.教师应当深入课堂,走进学生,陪伴他们共同学习,共同解决问题,热爱并尊重学生,以一颗服务的心与学生打成一片,课堂形式灵活开放,不拘小节,这样才能博得学生的好感,学生才乐意以百分之一百的热度投身课堂,积极、主动地完成教师的各项指令和任务,在快乐与憧憬中接受知识,提升能力.
例如,在讲“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时,为了让学生切身感受力的相互性,我大胆地让一个学生上台用力推我,可他非但没有将我推倒,反而自己不小心摔倒,我笑着将其扶起送回座位,这样一个偶发情况,不但融洽了师生关系,缓和了紧张的学习氛围,同时让学生们切实感受到了力和反作用力的存在,为新课学习作好准备.
三、物理趣,重激发
物理是一个神奇美妙的世界,与大自然中的许多现象密不可分,需要我们用心发现,不断探索.教师应当时刻将物理与生活联系起来,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用生活现象验证物理知识,使它们二者相辅相成,在课堂的演绎下绽放出光与彩.欲实现这一目标,激趣是前提.只有让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物理的乐趣,学生才能获得不竭的动力,释放出极大的潜力,课堂上的问题才能迎刃而解,学生的厌倦、懈怠情绪也会随之烟消云散.
例如,在讲“浮力”时,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浮力的兴趣,我和学生一起做了一个“鸡蛋浮起来了”的实验.首先让学生猜一猜鸡蛋能浮起来吗?然后让学生不断地向水中加盐,接着见证奇迹的时刻到来了,鸡蛋慢悠悠地浮起来了,在学生们的狂呼声与惊诧的眼神中,我开始了新课,课堂效果相当明显.
四、制矛盾,促思维
课堂教学的本质其实是教师不断制造矛盾,学生通过思想斗争不断消除矛盾,完成统一的过程.教师没有必要过分地追求预设与生成的完美结合,而要敢于创造教学意外,敢于制造思想矛盾,鼓励学生敢想敢言,发表不同的观点,引导他们突破常规思维的禁锢,从新的角度、新的方向思考问题,从而促使学生创新思维和灵感思维的发展.
例如,在讲“电路连接的基本方式”时,我提出问题:一个电源、一个开关和两个灯泡组成一个电路,两灯泡串联,当开关打开时两灯泡都发光;当开关闭合时,一灯泡发光,一灯泡不发光,请问这种情况存在吗?能否画出电路图?由于学生受串联知识的影响,此时便置身于问题的思想矛盾中,只有突破“开关与灯泡串联”的思维定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样的问题,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五、学与用,两结合
学习物理的目的在于运用.教学中我们发现,一些学生对于课本的知识原理掌握得相当不错,即使按照教材的要求做一些实验也是游刃有余,可生活中依然不时受一些问题的困扰,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不知所措.出现这一情况的根本原因在于,学生对于课本的知识原理不能巧妙迁移,灵活运用.作为物理教师,有责任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真正把物理学透学活.
对于课堂所授新知,教师应联系知识在现实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讲解,并要求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世界,发现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相同之处,从而将枯燥的知识形象化.
总之,初中物理课程改革的实质是转化课堂教学形式,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兴趣激发和能力提升为重点,使他们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轻松、自由、快乐地学习,不断地发现、创造、收获新知识,从而打造物理学习的新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