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景区山体滑坡复绿工作

来源 :广东园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iqianzeq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分析了景区山体滑坡的基本情况及其成因,总结了广州白云山云天北路塌方复绿工程的施工经验,指出其中的一些问题与不足,并从政策法律、灾害调查、预警系统建设和经费筹措等方面对今后的滑坡防治提出了建议,进一步探索能够切实保证游客游览安全和维护景区景观的做法。
  关键词:山体滑坡;复绿技术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41(2013)04-0000-00
  近年来,全国各地风景区山体滑坡的事件屡有发生。2005年就曾报道过多起:湖南昭山风景区入口处发生严重塌方,部分路基塌陷沉入湘江,交通完全中断;四川峨眉山景区突发山体塌方,一万多立方的山石被冲到山下,风景区上山的公路受到影响;四川邛崃市天台山风景区西线大门附近的天台山镇长虹村发生山体垮塌,造成两人轻伤,一人重伤;安徽六安东石笋景区突发特大山洪,景区部分道路被冲毁,百余名游客滞留。山体滑坡现象在景区内发生得如此频繁而严重,各个景区务必予以高度重视,加强应急预案的制定和落实,做足预防措施和提高山体滑坡后的复绿工程技能,为游客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游览环境。
  1 山体滑坡
  1.1概念
  滑坡通常是滑体在地震、水库充水、岩体开挖等作用下原岩应力平衡被打破,导致滑体沿断层、软弱夹层等地质结构面发生整体滑动[1]。山体滑坡是指山体斜坡上某一部分岩土在重力(包括岩土本身重力及地下水的动静压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结构面(带)发生剪切位移而整体向斜坡下方移动的作用和现象,俗称“塌方”,山体滑坡往往伴随着连续暴雨天气发生,是常见地质灾害之一。
  1.2 山体滑坡发生的原因及规律
  独有的地貌特征、复杂的地形地质条件、多样的气候因素、密集的人口以及经济活动的影响,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滑坡、泥石流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滑坡灾害的成因有自然和经济社会双重属性,主要影响因素有降雨量及降雨强度、地形地质及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等。我国山体滑坡暴发频率还随季节而变化。据统计,我国约80%的滑坡、泥石流灾害发生在降雨量多且集中的6、7、8三个月[2]。就白云山景区而言,山体滑坡主要集中在5、6、7三个月,而且呈现出发生次数随年际变化而变化的规律,一般而言,降雨量多的年份,滑坡泥石流灾害也多发。
  2 广州白云山风景区山体滑坡的发生情况
  白云山景区虽仅有382 m的海拔,由于其部分路段的岩石为易塌方类型,加上山脉走向为东北一西南,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且存在多级夷平面,地表坡度陡峻,多数山坡倾斜30°以上,东坡坡度大于西坡 [3],而且白云山风景区属于亚热带气候,是暴雨、强降雨的多发区,所以也是一个塌方多发景区。1998年、2005年、2008年、2010年均发生了比较严重的山体滑坡事件,其中,以1998年、2010年最为严重。
  本文以广州白云山云天北路塌方复绿工程为例,浅议景区山体滑坡复绿技术管理,探索能够切实保证游客游览安全和维护景区景观的做法。
  3 白云山云天北路山体滑坡的复绿技术管理
  2010年5月7日凌晨,暴雨造成白云山风景区出现近40处大小不等的塌方,其中较大的滑坡有7处,为近十年白云山山体滑坡最为严重的一次。随后,5月14日晚至15日凌晨,因再次遭受特大暴雨的袭击,白云山风景区发生山体滑坡58处,其中面积大于50㎡的塌方有23处,主干道部分路段交通被阻断,所幸均没有人员伤亡。其中,面积最大、重建难度最大的塌方位于白云山云天北路。
  3.1高度重视,分析原因
  景区内接连发生如此大面积的塌方,势必引起景区工作人员及负责人的高度重视。据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白云山风景区内部分路段的岩石、泥土在风化作用下变得松散、不够结实是塌方发生的前提。
  2)滑坡泥石流灾害的发生与降雨量、降雨强度和降雨时长等因素有关。连续降雨是引起本次滑坡灾害的直接原因和激发条件,而后面那场高强度的集中降雨则是引起本次塌方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3)云天北路塌方路段山体高、坡度大,上方高势能、低阻力的水体和土体为山体滑坡灾害的发生提供势能条件、充足的固体物质和滑动条件[4]。
  4)云天北路塌方路段山体排水设施不够完善,在突然遭遇大暴雨袭击时排水不良,也是发生灾害的一个必要条件。
  3.2 清理现场,疏导交通
  按照景区的日常管理机制,在大雨或连续降雨前后,应到路段上进行安全巡查,发现塌方应立即启动塌方处理应急预案:一是马上向单位领导汇报,同时将塌方路段进行围蔽或封锁,竖立警示,采取广播、告示等多种方式温馨提示游人,安排人员在两边巡逻防止游客进入塌方路段;二是组织人员到现场进行施工,排除安全隐患,清理倒伏树木、倒塌淤泥,迅速疏导交通;三是继续加大巡查力度,观测路面、山地等排水设施情况,预防塌方的连续发生。
  3.3 及时复绿,恢复景观
  本次山体滑坡导致了严重的黄土裸露现象,塌方面积达3 000㎡,其中落差20 m的陡坡面约有800㎡。为尽快恢复景区景观,为广大游客提供安全、优美的游览环境,现场处理完毕后,必须及时复绿补种,迅速恢复绿化景观。
  3.3.1土壤固定工程 山体滑坡后进行绿化恢复,首先得根据各路段的地质、地势情况采取合适的方式进行固土:路面下坡段和路面上左右两坡段是采用划分网格、填泥加肥等低成本、生态的处理方法,然后再进行复绿补种工作。对于路面上方中间落差20 m的陡坡全部是岩石裸露,没有泥土,不进行处理则无法复绿补种的情况,则要采取钢筋加混泥土塑石加固工程,然后适当设置人工塑石花基,方可进行复绿补种工作。
  3.3.2 绿化恢复工程 植被恢复是重建生物群落的第一步。通过人工手段改良自然生境条件以满足某些植物的生存需要,使植被得以在短时期内恢复,缩短自然生态系统的演替时间。在恢复塌方生态系统的过程中,由于植物生长立地条件发生改变,恢复后的植被结构、种类不可能与原来一样。最初的植被恢复,一定是建立能够自我持续的植被系统,以便形成理想的植被群落。在植被恢复阶段,应注意以下事项:   1) 前期准备
  此次山体滑坡的复绿工程难度大、任务艰巨,中间的塌方山坡垂直落差高达20 m,倾斜度接近70°,必须借助专业脚手架方能施工;施工的难度另一方面在于必须将土建工程与复绿工程有效衔接起来,在土建完成之后马上进行复绿工程,务必保证植物的存活率,因为土建工程竣工后,脚手架一旦拆除,复绿工程则无从做起。为此,白云山景区高度重视,对该处的复绿工作进行多次调研,邀请资深专家到现场指导,做了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
  一是准备适合的土壤。塌方后的泥土不一定都适合直接进行复绿补种,在复绿前务必对泥土进行认真细致的检查,勘察现场后,采用塘泥与园林基质土以5:5的比例配方后填充花基。
  二是选择适宜的植物品种。由于混凝土坡面上设置的花基土量有限,同时考虑塑石花基的承受力,在植物品种的选择上须非常谨慎。在综合考虑植物生长速度、绿化覆盖面、保养难易度、景观效果、市场供求量、成本等多方面影响因子的基础上,最后确定以爬墙虎japanese creeper为中间最陡坡面的主打复绿品种:在最底层及滑坡面的周边各密植两排爬墙虎,陡坡上半数以上的花基也独立种植爬墙虎,其他的花基分别种植大红花Hibiscus rosa-sinensis、紫花簕杜鹃Bougainvillea spectabilis、蟛蜞菊Wedelia chinensis等,而旁边两处土质滑坡则以根系发达的毛杜鹃Rhododendron pulchrum、肾厥Nephrolepis auriculata、红花檵木Lorpetalum chindensevar为主打品种。
  三是安置合理便利的喷淋设备。在复绿补种的同时要考虑到日后的养护培育工作,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淋水。云天北路的大塌方处,上下落差高达20 m,只靠常规的人工淋水不切实际,所以在复绿工程施工前就已设计在山体上方安装一个4 m?容量的不锈钢水罐,分三路连接到三个滑坡的上方,并分成三级与上方三排的花兜连接,至今运作良好。
  2) 绿化工艺
  因山体滑坡性质的不同略有区别,泥土加固工程也各不相同,故需要不同绿化工艺。
  藤蔓植物攀爬法。岩石裸露的陡坡不便复土植绿。土建施工的时候在坡面上安装了83个花兜,但是花兜的土量、承载力有限,仅仅靠花兜内的灌木、草本植物无法实现整个坡面的复绿,所以利用藤蔓植物攀爬、匍匐、垂吊的特性,最后选定爬山虎japanese creeper,它以茎卷须产生吸盘吸附岩体后又产生气生根扎入岩隙,附着向上攀爬,最后以浓密的枝叶覆盖坡面而达到绿化的目的。爬山虎经过一年多的养护和生长,目前长势良好(图1)。
  采购袋苗直接种植法。在中间塌方山坡的花兜、旁边两处塌方山坡及下方塌方山坡均采用袋苗直接种植法,综合考虑山坡形式、植物生长环境、预计景观效果等方面后进行施工。
  野生植物自然生长法。利用塌方山坡上原有的植物种子或是其他动物(如鸟)携带的种子在塌方山坡上自然生长实现复绿。目前,中间最陡塌方、旁边两处塌方以及下方的塌方处都长出许多本土草本植物,绿化效果很好。
  3)后期养护
  由于云天北路的塌方复绿工程与其他的复绿工程很不一样,施工难度大,务必非常重视后期的养护工作。2012年,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保证:一是淋水,只要不下雨,每天都会开启喷灌系统对坡面上方植物进行淋水,下面则人工进行淋水;二是分期对植物进行施肥抚育,严格按照植物生长需要定期进行施肥,确保其健康成长。
  4 探讨
  目前,在云天北路中间滑坡的顶端仍有一块面积约200㎡的黄土裸露地。为尽快恢复景区绿化,避免泥石滚落,确保游客安全,需要进行下一步的绿化补种。鉴于此处的施工难度较大,位置险要,不宜随意松动土块,建议挑选开春时节雨后天晴的日子,尝试人工撒草籽的办法,反复2~3次,观其效果后再多试几次(图2)。
  需要进一步完善白云山风景区山体滑坡的预防措施。一是确立以“排水预防”为主[5]。做好防、排水工程就可以减少或避免滑坡的发生。因此有必要加强滑坡灾害的预测和预警工作,在易塌方处上方建设雨水排泄设施,如天沟。目前,白云山管理局在景区不同地段修建了长度不一的天沟,其中在摩星岭地段,就修建了合计2 000 m的天沟,并且制定天沟的清理制度,加强制度的落实及实施检查,确保效果;二是加强绿化养护,消灭绿化裸露,利用植物根系保护景区水土;三是加强景区法制法规建设。尽快制定完善景区滑坡灾害防治方面的法律法规,用以规范人们的生产、生活行为,防止因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加剧而导致灾害的发生,例如杜绝盗墓、盗树等不法行为。四是建立多元化的滑坡泥石流防治经费投入机制。加大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投入,同时出台优惠和激励性政策,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形成多渠道、多元化、多层次的投入机制[5]。
  5 结语
  根据全市降雨趋势预测、工程建设情况和地质环境条件进行分析,白云山风景区、帽峰山风景区均被划为地质灾害隐患重点防治区。所以白云山风景区务必重视景区绿化养护工作和地质勘查工作,切实加强山体滑坡预警机制,同时,切实提高山体滑坡灾后的复绿工程技能,健全善后处理机制。
  参考文献:
  [1]李俊平.滑坡灾害预防的若干问题[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10(4):12-14.
  [2]王星,鲁胜力,周乐群.滑坡泥石流灾害及其防治策略探讨[J]. 水土保持研究,2005(5):138-145.
  [3]万洪富, 何江华.广州市白云山风景名胜区土壤及其质量评价[J].生态科学,1995(1):62-65.
  [4]李世海,李晓,魏作安.滑坡灾害防治的新技术路线及分析[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6(4):1-5.
  [5]尹远志,尹丽静.长江上游地区滑坡、泥石流预警系统建设及成效[J].中国水利,2004(6):33-35.
其他文献
为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2013年7月3日上午,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兼设计院院长、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何镜堂先生受广州园林建筑规划设计院邀请,作了题为“建筑创新与创作实践”的讲座,与园林建筑行业人士分享经验与心得。讲座由园林院沈海岑书记主持,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司承贤副局长等领导出席了讲座,园林院及局系统其他单位共约200人参加。  何院士以7组建筑作品为例从建筑的文脉、场
期刊
2013年12月10日晚上,由广东园林学会教育与信息专委会和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共同主办的第一期“广东园林学会青年风景园林师沙龙活动”在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院楼127室举行。华农大林学院李敏教授、张文英教授,以及园林和城市规划专业的学生参加了本次活动。  本期活动邀请意格公司创始人、总裁兼首席设计师,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设计学院董事,上海市景观学会理事长马晓暐先生担任主讲嘉宾。马晓暐先生以《寄情山水——追
期刊
摘 要:清晖园中花台应用广泛,尤其以规则式花台居多。花台的立面装饰以灰塑为主,题材和图案富有岭南文化特色;花台植物以树石式配置为主,富有画面感,且季相明显、色彩丰富。  关键词:清晖园;花台;灰塑;植物配置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41(2013)04-0000-00  收稿日期:2013-01-31  修回日期:2013-05-10  花台是园建小品
期刊
摘 要:文献、史料研究结合实际,对黄蜡石在现代岭南园林中的应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探究其置石手法,介绍黄蜡石的物理属性及观赏特性。通过对黄蜡石在广州市园林绿地中的应用进行实例分析,总结黄蜡石的应用特点及应用类型,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建议,以期对以后岭南园林黄蜡石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现代园林;黄蜡石;设计手法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41(
期刊
摘要:文章从使用者需求的角度出发,将使用者对场地空间的需求划分为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采取使用后评价的方法,分别从生理、心理层面构建了功能评价表,以深圳华侨城生态广场为例,以场地常用者为调查对象,对场地功能进行评价,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优化设计方案。  关键词:使用者需求;心理需求;场地功能;使用后评价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41(2013)06-000
期刊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3年会于10月26~28日在武汉举办。会上颁发了2013年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奖的“科技进步奖”“优秀规划设计奖”“优秀园林工程奖”“优秀管理奖”“优秀论文奖”, 终身成就奖及特别奖、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大学生设计竞赛奖等多个奖项。  广东园林学会集体及个人在此次颁奖中获得多项荣誉。广东园林学会荣获了“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先进集体”称号,广东园林学会顾问、原广州市园林局副局长、现年
期刊
摘要:采用材积源-生物量法(Volume-Biomass Method)对江门市行道树的碳储量进行了研究。计算了芒果Mangifera indica、高山榕Ficus altissima、美丽异木棉Chorisia speciosa、蒲葵Livistona chinensis、海南红豆Ormosia pinnata、尾叶桉Eucalyptus urophylla、乌墨Syzygium cumini
期刊
摘要:目前中国工业企业的设计多注重生产工艺流程的科学、交通系统的顺畅和建筑的实用,而缺乏人文特色。文章对油茶生态科技产业示范园加工厂景观设计进行研究,着重提出景观的人文属性,以期为其他油茶加工企业形成自身的人文特色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油茶加工厂;景观设计;人文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41(2013)06-0000-00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木本食
期刊
摘要:寺庙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主要组成部分,在空间处理上具有独特之处。文章通过对北京市几座佛教寺庙的空间构成、布局等方面进行研究,总结了佛教寺庙园林的空间艺术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对北京红螺寺进行了分析,使大家对佛教寺庙园林的空间特征有更完整而深刻的认识。  关键词:寺庙园林;空间构成;空间布局;艺术特征  中图分类号:M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41(2013)05-0000
期刊
2013年12月10日,园林植物专业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在深圳中国科学院仙湖植物园召开,主题为“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园林植物研究与创新”。会议由深圳中国科学院仙湖植物园、深圳市北林苑景观及建筑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深圳市铁汉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和深圳园林集团承办,棕榈园林股份有限公司协办。广东园林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彭承宜,广东园林学会副理事长兼园林植物专业委员会主任吴桂昌,深圳市公园管理中心副主任王定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