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学院病”了还是“大夫病”了?

来源 :音乐周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看到《音乐周报》上的《音乐圈那些要不得的“学院病”》(虎皮纱文)和《“学院派”到底怎么了?》(张燚文),我感到很诧异,学院有“病”不假,但给学院把脉的“大夫”也“病”了。
  学院派是一个引进西方的概念,广泛运用于人文学科领域,其含义强调按照既往的规范进行专业音乐教育,重视对经典作品的学习和基础训练,看重师承关系,追求艺术的本体价值即“为艺术而艺术”。从历史角度看,其含义并不总是褒义词,在我国,曾经的“学院派”是与“救亡派”相对的概念,两者之间的恩怨纠葛几乎贯穿整个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到了当今的音乐教育领域,“学院派”一词往往意味着“缺乏创造性”的意思。但即便把这“学院派”风格称为“病”,也不能把它等同于“学院”之“病”,前者是艺术流派概念,后者只是一个内涵广泛的名称,不是学院所有发生的“病”都有资格称为“学院派”之“病”的,如有一些刚升格为专科、本科的职业学院音乐系,至今连教学体系都很难说是完善的,对“规范”的强调难道不需要吗?即使对“规范”的强调有僵化的地方,但并不代表这“规范”就没有变化过。就民族音乐来讲,新中国成立后,一些曾经靠卖艺乞讨为生的人都被请到专业音乐学院当教授,这种创举估计世界罕见。到了当前,为了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许多专业音乐院校特设这方面的专业。河南声乐教授武秀之提出“三女唱法”,吴碧霞的跨界唱法等早已跨越以前的“土洋之争”。无视学院对“规范”的合理要求和已做出的发展,这本身也是一种“病”。
  让人不可思议地是,张燚还拿“房间里的大象”来隐喻人们对“学院病”的集体沉默。20世纪80年代以来,“改革”几乎是最流行的词,学院的那些“病”真是“皇帝的新衣”就没人敢说?以上海音乐学院为例,余丹红多篇文章都提到要打破把“音乐教育系”被当成“第二钢琴系”、“第二声乐系”的做法。南京艺术学院的管建华,几乎每篇文章都在批判中国音乐教育中的“欧洲中心论”,他带的博士、硕士估计也几乎没有一篇不是批判现实的。仅此,这是集体沉默吗?看不到这才是“皇帝的新衣”、“房间里的大象”!
  再看细节,张燚用象的“头、耳、身、腿、尾”来概括“学院病”,称学院派“重视来自上面的行政指令而忽视下面学生的实际感受”。其实上面的指令是要求教学“以人为本”,现实中的老师都不敢批评学生了,前不久还出现学生公开打老师而老师不敢还手的视频,这还要怎么重视学生的感受才能不是“病”?又称“重视教学环节而忽视就业”。其实每个学校都早已成立就业指导中心,大多有就业指导方面的课程,每年度还都有就业考评内容并跟学校给学院拨款挂钩,这还要怎么重视就业才能满意呢?还称“教师重视‘发论文’、‘打比赛’……远离现实生活”。这些是“远离现实生活”吗?再称“大学生应具备……创新创意等能力,既没有相应的课程支持也不存在相应的考核要求。”其实大学生创新计划哪个学校都有,我本人就曾指导过一个本科生的省級创新项目;此外,张文还赞美美国的伯克利大学“注重帮助学生打通他们与社会的联系”,批评我们的“学院派”的所谓“学生就业服务”不过停留在文件中。我本人曾带的班级被评为省级先进班集体,为搞好班级工作我都累出了病,有一次动用了救护车进行抢救,我就知道学校对就业的重视和给予有关教师的压力。你可以对我们的工作不满意,但你也不能说只“不过停留在文件中”。相反,我倒要质问一下,伯克利大学一年学费几十万你怎么不说的呢?学院有“病”不假,但这也太以偏概全了。这哪是“房间里的大象”问题,这简直就是在“盲人摸象”。
  再看虎皮纱之文,她称“学院病”之一是“缺乏反思能力”,并举例说:“我从小学拜厄车尔尼长大的,所以不学拜厄、车尔尼就会‘死’”。我认为这只有作者能编出来,任何“学院派”即便“病”了也不会说出这样的话。哪个老师会笨到说不弹“拜厄”就会“死”的地步呢?即使这样说,这就能称为“缺乏反思能力”吗?万一教师在教不同学生后反过来思考一下进而采用不同的教法再教弹拜厄,难道这没有反思能力?只有不弹“拜厄、车尔尼”了,达到虎君的要求才能叫有“反思能力”?你可以不赞同必须弹拜厄、一定要弹练习曲、按照原谱弹、必须弹古典作品等要求,但不能说教师就“缺乏反思能力”。事实上,即使有很高的“反思能力”也可以照样坚持上述要求。“反思能力”的概念不是由弹不弹拜厄来决定的。
  尤其虎、张两文还把“严谨”也当成“学院病”,这简直就是天下奇闻。称为“病”的肯定是毫无益处的,谁能敢说“严谨”是毫无益处的呢?虎君还嘲笑某教授写的普及古典音乐的文章没人看,像你们这样的文章,即使有人看有何意义?张燚文最后的倡议挺好:请“不要成为‘伪学术’的附体”。
其他文献
原创 2017-06-14 孟绮 音乐周报  音乐会上,97 岁的指挥大师韩中杰向李德伦长女李鹿、次子李苏献花,向自己的老大哥、老战友李德伦致敬。  2017年6月6日,是我国交响乐事业的奠基者与拓荒者——指挥家李德伦的百岁诞辰。这一天,中国交响乐团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上演了专场纪念音乐会。音乐会上,汤沐海、邵恩、胡咏言、余隆、谭利华、陈燮阳、徐东晓、张国勇、李心草9位曾深受李德伦教诲的指挥家轮番登
期刊
原创 2017-06-13 区听涛 音乐周报  近年来,德国传统的唱片市场日渐萎缩,而户外音乐节演出市场呈现出明显增长趋势。德国每年举办500多个各类户外音乐节,5月至9月为音乐节的集中演出季,按2013年的统计数据,户外音乐节观众达800多万人次。  音乐节品牌形成  在德国演出市场上,一些大型音乐节已形成规模并且影响力日益增强,其中包括:赛道摇滚音乐节、公园摇滚音乐节、家乡摇滚音乐节、瓦肯音乐
期刊
原创 2017-06-14 陈智鹏 音乐周报  演出结束观众的掌声此起彼伏,梅塔几次谢幕,甚至观众已知不会有返场了也依然热情不减。  6月9日、10日,已经年逾耄耋的祖宾·梅塔大师在“馄饨皮”与上海交响乐团连续合作两天,演出了两首歌剧序曲、两首协奏曲和两部交响曲,真可谓“好事成双”。  两首序曲选择了韦伯的《奥伯龙》和瓦格纳的《黎恩济》。这两部歌剧如今已很少上演了,但其序曲却依然能在音乐会上听到。
期刊
我国青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数量占该疾病患者总数量比重较大,增强其社会技能是帮助其重归社会的重要手段。帮助青年患者建立自信,增强社交主动性,使其可以更好地与人交流互动,是帮助他们顺利融入社会的前提条件。  音乐治疗是一个成本低、疗效快,且患者有较高接受度的有效治疗方法。它能增加精神病患者的积极情绪体验,提高患者的治疗动机,增加共情,减缓患者情感淡漠和社会性退缩。进行音乐治疗能够提高精神病患者的应激能力和
期刊
智能乐器创新,脑洞究竟能有多大?5月15日至19日,2017国际新智能音乐论坛“NIME”(New Interfaces for Musical Expression)在哥本哈根举行。NIME由哥本哈根奥尔堡大学声学与音乐智能团队主办,它起源于一个人机交互学术会议,后由一群热爱音乐的科技研究者将其从学术会议中分离出来。NIME每年举办一届,不同于其他学术会议,NIME更像一个新型乐器大集市,汇集了
期刊
原创 2017-06-12 高建 音乐周报  自20世纪中叶以后,由“大赛获奖”开启职业演奏生涯成为了钢琴家事业发展的常态模式,凭借过人的技巧与获奖本身的话题效应,唱片封面上那些潇洒俊朗的面容也自然成为了舞台上的焦点。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当波利尼、阿格里奇、普莱西亚等曾经的获奖选手淬炼为成熟乃至化境的艺术家时,也应该承认曾经与他们同时代的很多佼佼者们已经被大众无情地遗忘。于是人们用更严苛的目光审视
期刊
原创 2017-06-13 高建 音乐周报  “我的时代终会到来”——十九世纪末的奥地利作曲家古斯塔夫·马勒也许是历史上少数真正兑现了这句誓言的人之一,在马勒离世一个多世纪后的今天,他的音乐无疑已经成为了古典音乐舞台上的“核心”曲目。在笔者看来,马勒音乐的复兴与立体声录音技术的发展有着紧密的关系,尤其在最近五十年中,相关曲目的唱片早已如星辰大海般不可胜数,每一位痴迷马勒的乐迷都能如数家珍地道出自己
期刊
原创 2017-06-16 李瑾 音乐周报  伦敦博物馆现址  5月,伦敦传来好消息,前一阵被叫停的伦敦新音乐厅项目,又有了转机:在伦敦金融城公司(the City of London Corporation)答应出资250万英镑后,该商业计划“起死回生”。  目前,巴比肯中心、伦敦交响乐团、伦敦市政厅音乐戏剧学院组成的项目小组,已经对外宣布全球招聘设计团队,设计团队包括建筑师、工程师和声学家。不
期刊
原创 2017-06-12 陈茴茴 音乐周报  见到马向华时,她正在着手准备北京现代音乐节的一场音乐会排练。作为一名二胡演奏家,她很少把自己限定在“经典”或“现代”,“民乐”或“西洋乐”这些特色鲜明的词汇中,她更多关注的是,作为演奏家,如何在作品中呈现出这个阶段自己的所思所感;作为教师,如何能让学生在音乐和人生中收获更多的知识和感悟。  乐如其人  在一臺聚集国内多位青年二胡演奏家的音乐会上,男性
期刊
作曲家作品集的出版在其艺术历程中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它有助于全面反映作曲家的创作技法和观念,提供给读者以直观的艺术享受,并呈现整体性的学术信息。当然,前提是作品要足够多,足够丰富,足够影响力。《张千一歌曲创作精选》(下称《精选集》)完全符合上述条件,其出版与传播令读者充满期待。  《精选集》是张千一在其近千首歌曲中精选出的60首,这些代表作涵盖了多种体裁与题材,如藏族题材的“雪域飞赞歌”、多民族题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