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目标导引设定和促进学习的评价

来源 :中学化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yden1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制定合理的课堂学习目标
  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布鲁姆说过“有效的教学始于期望达到的目标”。学习目标是教师教学活动的灵魂,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指挥棒和前进的方向,也是评价课堂是否高效的重要依据。
  学习目标的来源——课程标准、考试说明。但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只是纲领性和指导性的要求,他是最基本的要求,在具体实施上还需要分解、细化,做到目标明晰、指向明确,易于操作。特别是高三复习课,课堂中学生的学习思路、学习目标深度要求都异于新课,这就要求教师除了把握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以外,还要研究考试的新动向,这样才能使得设定的学习目标切合当前的教学实际。
  学习目标的具体化——分解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要求并不是非常具体、明确的,学生很难一步到达。所以应该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学生等具体情况以及考试说明的具体学习要求,将课程标准特别是内容标准部分分解成具体的、可操作的、可评价的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的叙写——陈述学生变化,可以检测观察。严格意义上的学习目标,应包括行为主体(Audience)、行为动词(Behavior)、行为条件(Condition)和表现程度(Degree)四项要素(简称ABCD型式)。体现四个要求:以学习者为行为主体描述学生的行为;行为动词要选用那些描述学生所形成的可观察、可测量的具体行为的词语;影响学生学习结果的限制条件与范围,包括允许使用的辅助手段、时间的限制、完成行为的情景等;应说明学生对目标所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等。
  例如化学平衡移动,课程标准学习要求:通过实验探究温度、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并能用相关理论加以解释;而在考纲中要求则更为笼统:理解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化学平衡影响的一般规律。无论是课程标准还是考纲基本要求是对平衡移动原理的解释。研究高考试题对于平衡移动的考察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平衡移动方向的判断,二是平衡移动对转化率和平衡体系组成的影响。基于此,在一轮复习中,化学平衡移动课时目标设定如下:(1)以N2+3H2催化剂△2NH3为例,通过画速率—时间图像,100%的学生能准确判断改变物质浓度、温度、压强和加入催化剂平衡移动的方向,并且能通过平衡常数加以验证判断是否正确;(2)学生能够通过“隔板法”判断平衡移动对反应物的转化率和体系中物质百分含量的影响。
  2.制定促进学习的课堂评价
  课堂教学评价是一项不断地体现学生的学习价值、判断价值和提升课堂教学价值的活动,是完整的教学过程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课堂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方面有重要作用,因此有必要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学生课堂学习评价方案的设计要遵循如下原则:课堂评价设计要基于课堂学习目标,评价设计要先于教学设计,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学习,课堂评价的形式要多元化。当然针对不同的学习目标需要选择不同的评价方法。根据学习活动类型不同可以采取过程性评价或结果性评价;根据评价主体不同可以采用教师评价、同学评价或自我评价。对于高三复习主要以结果性评价为主,过程性评价为辅。
  基于平衡移动原理的课时目标,设定以下评价试题。
  评价试题设计意图:第一题为了评价温度压强对平衡影响以及平衡移动对转化率及平衡体系组成的影响。第二题改变物质浓度,而且所改变的这种物质氧气本身是不反应的,这是可以直接判断平衡移动方向和移动结果。第三题,也是改变物质浓度,但是所改变的物质,例如NO2、HI、SO2和O2,等均能直接反应,这时平衡移动方向可以直接判断,但是移动结果,比如转化率、百分含量等很难直接判断,这时采用隔板压缩法,相当于加入的物质先反应平衡,再压缩。通过这三道题目学生对平衡移动方向和移动结果的判断就有了明晰的理解而加以应用。
  总之,一堂完整的高效课堂首先要有明确合理的学习目标,在学习目标的指引下确立评价方式,制定评价试题,然后结合学习目标和学习评价再设计教学环节,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
  (收稿日期:2015-04-10)
其他文献
化学平衡常数统领化学平衡移动结果的分析,堪称化学平衡的精灵。本文赏析2014对平衡常数多角度的考查。  一、化学平衡常数的常规考查  在一定温度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值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就是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  易错点1:忽略浓度“幂”  例1(重庆理综化学卷)氢能是最重要的新能源。储氢作为氢能利用的关键技术,是当前关注的热点之一。储氢可借助
期刊
课堂交流互动是学生课堂学习、交往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交流互动的效果将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率。  翻转课堂真正地实现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翻转课堂最大的好处就在于增强了课堂上的交流互动,主要表现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笔者在“物质的提纯”翻转课堂教学中,从实践、反思到再实践、再反思角度,真正领悟到怎样通过交流互动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
期刊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随着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突显出来的环境问题已日益严重,环境污染主要分为水体、土壤和大气污染等。因环境污染而引起的雾霾、温室效应、淡水资源缺乏、酸雨肆虐等诸多污染使得森林和农作物被破坏,江河湖泊酸化、冰川融化、洪水肆虐、土地沙漠化、空气污浊等等。但更为可怕的是,人类中80%的污染均是由化学污染引起的,20%的是由物理
期刊
插图
期刊
1.三大化学肥料:N、P、K。  2.三种黑色金属:铁,锰,铬。  3.三大矿物燃料:煤,石油,天然气。  4.使铁生锈的三种物质:铁,水,氧气。  5.物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6.常见的三种强酸:盐酸,硫酸,硝酸。  7.不带电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中子。  8.浓配稀的三个步骤:计算,量取,溶解。  9.酒精灯的三个火焰:内焰,外焰,焰心。  10.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分子,原
期刊
1876年,英国海军建造出了第一艘高速驱逐舰,在试航时发现,螺旋桨推  进器在水中会引起剧烈振动,航速下降,噪声增加,并发现原本光滑的螺旋桨表  面出现了大面积被腐蚀的凹点,工程师们不得其解。其后,英国海军虽几次改进  设计,但始终未能摆脱振动和腐蚀问题的困扰,于是邀请著名力学专家瑞利勋爵  来研究这个问题。瑞利经过10多年的研究发现,螺旋桨表面被腐蚀的原因不是  海水的化学腐蚀作用,而是物理机制
期刊
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成分,初中化学教学中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拓宽学生的思路,培养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跨越时空的想象力和辨证思维能力,迅速把握住事物之间内在联系,这样可以灵活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因此教师要尽量多地提供学生思维的机会,克服学生定势思维的习惯,形成多向思维,进一步发展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多变性、创新性和科学性。  一、创设问题情境  思源于疑,解决问题是思维
期刊
古人有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所谓小疑有小进,大疑有大进。”然而学生在课堂的思考中,受自身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以及课堂环境的影响,不能顺利地激活思维,提出心中的质疑,错过了正确引导的时机。设疑,作为教师引导的一种方式,能够有效地将学生从原有的思维当中解脱出来,使学生不再受自身思维的禁锢,在学生的思考过程中打开一扇门,给学生的思考指明了方向,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切实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本文以高中化
期刊
近年来,各地招生模式采取的多是由国家示范性高中按顺序“割韭菜”的方式,轮到普通高中时,生源质量可以说参差不齐。为此,也常听到各种抱怨之声,教师抱怨学生“太差”,学生抱怨老师水平太“凹”,学校抱怨学生难于管理和教育,学生抱怨学校管理低效。笔者为此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探究了多年,形成了有自己独特风格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在区域内取得了显著的教育教学绩效,现将在执教“学困班”过程中一些思考、实践和探索成文,与
期刊
一、对比法  1.检验原理  将含有三价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的混合液分成两等份,向其中一份加入1滴(或2滴)稀双氧水(或稀氯水),充分振荡;向另一份中加入1滴(或2滴)水,充分振荡, 然后各加1滴硫氰化钾溶液,充分振荡。比较两者溶液颜色的深浅。若二者颜色相同,说明不含亚铁离子;若二者颜色不同,说明含亚铁离子。  2.示例  实验1各取1 mL 0.1 mol·L-1 FeCl3溶液和1 mL 0.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