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捕鼠机,还是要捕鼠权

来源 :商界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tto01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世界工商文明史上,中国无疑是最早慧的国家之一。中国人是一个善于经商——而且是特别善于并乐于经商的民族。在汉代,哲学家王符就说自己所处的时代,从事工商业者十倍于农民,商业流通之盛达到“牛马车舆,填塞道路”的程度。明清以降,“儒贾合流”,“五家之堡必有肆,十家之村必有贾,三十家之城必有商”,甚至连知识精英也不再耻于言商。
  千年的“高水平停滞”
   从经济要素上分析,中国有发展工商经济的无数优越条件。早在唐宋时期,就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群;宋代水稻和明代棉花的普及造成了人口的大爆炸,中国是第一个人口过亿的国家,庞大的内需市场为工商生产和流通创造了得天独厚的环境。中国还在工商制度创新上拥有很多世界纪录,元代出现了世界上第一张纸币,宋代出现了第一批合股公司和职业经理人阶层,清初则出现了粮食期货贸易。
   无比悲哀的是,如此早慧而发达的工商经济,却保持了长达千年的“高水平停滞”。当世界进入到工业革命时期之后,它竟远远落后,受各国欺凌,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东亚病夫”。更让人困惑的是,在全球经济规模第一的国度里,从事工商业的商人阶层却成了一个被妖魔化、边缘化的族群。他们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极其低下,自《史记》之后,正史之中几乎没有完整的记录。以工商业最为繁华的宋代为例,有名有姓的商人寥寥无几,史书上,连妓女的名字都远远多过商人。在清代,山西商帮控制了中国的盐业、边贸和金融业,其财富总和相当于中央财政收入的两倍,可是在《清史稿》536卷中,被记录在案的晋商仅一人而已。商人阶层的懦弱和缺乏自主精神,更是让人印象深刻。
   1932年就到了北平城的美国学者费正清,一生以中国为研究对象,在《中国与美国》一书中,他充满困惑地写道:“一个西方人对于全部中国历史所要问的最迫切的问题之一是,中国商人阶级为什么不能摆脱对官场的依赖,而建立一支工业的或经营企业的独立力量?”为了更形象地描述看到的景象,费正清用了捕鼠的比喻:“中国商人具有一种与西方企业家完全不同的想法:中国的传统不是制造一个更好的捕鼠机,而是从官方取得捕鼠的特权。”
   实际上,费正清的这个比喻,恰好戳住我们要讨论的要害,那就是在中国两千年的历史上,中国商人参政议政的目标从未改变过——他们依附政府,只是乞求取得经营特权,而从不企图改变或建立一套利于工商、利于自身地位的政治和社会制度。“以商致富,以宦贵之”,这是中国商人深信不疑的保全之道,他们的终极目标,就是把自己变成政府的一分子,从体制外的“乞讨者”转变为体制内的“拥有者”。
   从这个角度,历史上的中国商人也从未有过真正意义上的“参政议政”,确切地说,他们只是“谋政”,抑或“谋权”——追逐特权,是流淌在中国商人血液里永恒的基因。
  政商关系的四个困局
   国学家钱穆曾提出,中国两千年历史中最重要的关键词有两个,一是“集权”——“中央政府有逐步集权的倾向”,二是“抑商”——“中国传统政治上节制资本的政策,从汉到清,都沿袭着”。
   在集权与抑商的背后,是一个无比强悍的政治权力制度安排——高度专制、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中国从公元前7世纪开始,以“管仲变法”为标志,开始探索国家积极干预产业经济的试验,此后多有演进,到“商鞅变法”为极致,并奠定秦始皇灭六国建立一个中央集权制国家的基础。国有资本对国民经济的高度控制,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帝国得以维持的根基。
   在高度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下,中国的这一部企业史,归根到底是一部政商博弈史。当政府为了政权稳定,全面控制了重要的生产资料之后,它实际上已经成为一个经济组织,它必然有自己的利益需求,必然会制度性地压抑民间工商业。由此,出现了四个非常具备中国特色的“经典困境”。
   其一,国有资本与民营资本“楚河汉界”,前者垄断上游的资源型产业,后者则控制中下游的消费生产领域,中国的市场经济出现“只有底层,没有顶层”的奇特景象。
   其二,政府与民间没有形成对等的契约关系,民间资本的积累缺乏制度性保障。在皇权制度及其法权体系中,人民的财产合法性建立在“皇恩浩荡”的前提之下,因此,政权对人民财产的剥夺带有不容置疑的正当性。
   其三,权贵资本横行,寻租现象历代不绝,
   财富向权力、资源和土地猛烈地聚集。社会资产不是在生产领域积累放大,而是在流通领域内反复地重新分配,技术革命几无发生的土壤。
   其四,如果出现强烈的恐惧心理和财富幻灭感,产业资本从生产型向消费型转移,经济成长从而失去创新动力。
   政府与工商阶层的对立、紧张关系,贯穿于整整两千年的帝国时期,已俨然成为一种类似胎记般的传统,那种不对等的、没有契约精神的原则似乎从来没有被尖锐地打破过,对工商业的压抑及异化是一种顽强的中国式传统。在传统的重压下,中国商人本能地把自己弱化了,失去了“参政议政”的兴趣和能力,“附政”成为最重要的生存手段。
  平等是议政之前提
   叙述至此,我们就可以回答“费正清之问”了——为什么中国的商人不是去制造捕鼠机,而是去追求捕鼠的特权?答案其实是明显的:如果没有获得捕鼠的特权,再高效的捕鼠机都无法工作。而特权在谁之手?政府也。
   费正清在研究中也给出了类似的答案:“绅士家庭最好的保障并不仅仅在于依靠占有土地,而是依靠土地所有权和官吏特权的联合。家庭财产并不是一种保障。”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的王毅在《中国皇权制度研究》中给出同样的结论:“托庇于官僚政治之下,是制度环境对于中国商人生存出路的根本性规定。”
   更让商人阶层痛苦的是,在历史的爆裂点上,他们的处境往往是两难的:集权体制从根本上侵害他们的利益,可是当体制崩溃的时候,他们又是首当其冲的受害者。因为人们对统治者的愤怒,将首先倾泻到那些生活在他们身边的有产者身上——在他们看来,正是这些人的富有造成了社会的不公平,相对于高高在上的统治者,人们更容易痛恨身边的有产者。
   我们这个国家,只要没有外患内乱,放纵民间,允许自由从商,30年可出现盛世,50年可成为最强盛的国家,可是接下来必然会重新出现国家主义,必然再度回到中央高度集权的逻辑之中,必然造成国营经济空前繁荣的景象。无数英雄俊杰,在这种轮回游戏里火中取栗,成就功名,万千市井繁荣,在这个历史搅拌机里被碾成碎片。
   因而,我们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两千余年来,国家机器对商业的控制、干扰及盘剥,是阻碍工商文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政府如何在经济活动中端正自己的立场与角色,工商业者如何与政府平等相处,迄今是一个危险的,甚至仍然带有某种禁忌性的话题——或许只有在这个问题得到解决之后,我们才能更进一步探讨企业家的议政空间。
  
   [编辑 代永华]
  E-mail:dyh@chinacbr.com
其他文献
关键词:三公消费、国家扶持、海外市场  企业家判断:黄记煌掌门人黄耕认为,中国还没有大众消费水平的餐饮上市企业,餐饮行业需要政策的平等对待和走出去战略的扶持。  这次三中全会强调了“公共服务均等化”、“消费者自由选择”,也就意味着餐饮行业就应该跟其他行业一样,站在同一个市场平台上去竞争。国家应该为我们创造这样一个公平的市场环境,而不是提高我们的税收甚至是重复收税,区别化地对待我们的煤电水气等费用。
对身居高位的老板们来说,坏消息必须“过五关,斩六将”才能传到他们的耳朵里。他们是影响公司决策,最需要了解公司情况的人,但往往却又是最后一个知道坏消息的人。端坐于办公桌后的老板们已经习惯了每天翻翻财务报表,开开总裁会议的工作方式。但远离业务流程、远离市场真相的工作方式就像慢性毒药,正在侵蚀着企业的健康。  层层修正坏消息  一线人员通常是最早知道坏消息的人,但在层级化的管理体系中,层层汇报可能意味着
<正>时间总在我们不经意间悄悄地从指缝间溜走。我十岁的那年冬天,在新春佳节即将来临之际,我和父母一同回到了阔别已久的老家——西安。我从小到大都在南方长大,妈妈担心我
【正】寻找风口是典型的机会主义心态,做企业不能期望永远顺风顺水,逆风逆水的时候照样要行船。宏观经济现在按照中央政府的讲法是进入了新常态,我的理解是政府不再追求过去
新高德弃O2O,转身拥抱“LBS”,显然算不上明智之举。但从新高德现在透露的情况,可以看出一些事。首先,阿里系的轴心战略O2O还轮不到高德做,目前的高德也做不了,所以干脆俞永福自己出来先声明,抢占舆论场里的主动权。其次,新高德的副总裁董振宁曾提到马云对高德的期望,对于高德来讲,最重要的是收入吗?其实不是,最重要的是在未来车载领域和无线互联网领域到底能够做出什么模式和高德能够解决什么样的问题。所以,
<正>你见过倒画建筑设计草图的设计师吗?你一定会心生疑惑,倒画建筑设计草图该是什么样的呢?世界上竞有这样的奇人?但我要告诉你,生活中就是有这样的奇人,他就像一道亮丽的风
这年头,风波不断,这不……“天哪,2000万,谁个这么有福气啊!”“看吧,一个爆发户将要拽起来了。”“别说是2000万,咱要是中个1000万,哪怕100万也行啊!”2000万可不是一个小数
逆境:负面消息缠身  电商泡沫论的风口浪尖上,凡客先是被裁员5%搅得暗流涌动,再被推迟IPO的浪头掀上海面,继而又被副总裁吴声的离职抛入波谷,最后被京东收购凡客的传闻直接拍在了沙滩上。苍蝇不叮无缝的蛋,爆料者也并不心慈手软,声称凡客库存达10多亿元人民币,4年来累计亏损约20亿元人民币。凡客宛如一间四面漏风的屋子,在寒风中瑟瑟发抖。面对传言,凡客CEO陈年放出销售额保持200%的增长、F轮融资2.
期刊
<正>当我看见"走过的日子"这几个字时,我猛然想起了你——一个陪伴我走过15个春夏秋冬,而我却从未提起笔用心记叙的人。所以我想在这一次回忆你,回忆与你走过的日子。你,长相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