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核心素养在道德与法治课堂落地开花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thel_bab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核心素养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着力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是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如何让核心素养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悄然生长,从而为学生生命发展奠基?如何激发学生的内驱力为其个性成长助力?从情境体验、巧用策略和课后延伸等方面,对如何在道德与法治课堂落实核心素养进行探索。
   关键词:核心素养;道德与法治课堂;落地开花
   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正式发布,该研究成果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核心素养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着力点,充分凸显了我国“立德树人”的育人价值。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是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如何让核心素养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悄然生长,从而为学生生命发展奠基?如何激发学生内驱力而为其个性成长助力?这是值得每一个道德与法治教师深思的问题。本文以笔者执教的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七课“节奏和旋律”为例,探索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培养核心素养的方法。
   一、情境体验,促进核心素养落地
   培养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就是在课堂教學中创设真实的、具体的、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情境,营造多维互动、开放民主、积极愉悦的氛围,调动学生深度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情境中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培育道德与法治学科思维方式,渗透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核心素养。
   笔者用“一例贯之”的方法来进行这堂课的教学设计,创设了小武遇到烦恼—认识烦恼—解决烦恼的情境来进行教学。学生通过用心思考、同伴互动、讨论争鸣等方式帮助小武解决苦恼,从而掌握了知识、提高了能力、培养了素养。
   例如:在处理“身处不同集体产生角色冲突时,如何正确处理”的教学内容时,笔者通过创设矛盾冲突的情境来突破的:小武在周五接到了三条短信,内容为:
   1.星期六下午三点,准时在学校操场集合,进行合唱比赛前的最后一次排练,不得缺席!——来自班主任
   2.请你于星期六下午三点在校门口集合,一起前往青少年宫,参加市中学生演讲比赛!——来自团委陈老师
   3.各位学员,经协商确认,本周的篮球课调整到星期六下午三点,请准时参加。——来自篮球教练
   教师:你会做出怎样的选择?这样选择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
   教师创设有矛盾冲突的情境,让学生代入情境中做出选择,并思考选择的理由。这个问题情境使课堂变得开放与活跃,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并提出自己的选择,对不同集体的冲突应该如何处理的问题有了新的认知,在思考讨论中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二、巧用策略,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思维品质是学生成长必备的品质,是核心素养内涵的体现,聚焦核心素养培养的道德与法治课堂不能忽视思维品质的培养。笔者尝试通过有效的问题设计及学科任务突破,促使学生进行深度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和认知能力,实现思维的有效引领。
   笔者通过辩论“小群体对集体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来实现对学生辩证思维的培养。在辩论争鸣中,学生对小群体的认识越来越全面、越来越清晰。学生的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训练和培养。
   笔者还设计了故事续写环节来对学生发散思维进行培养,小武的班级有个小群体叫“学霸联盟”,他决定加入班级的“学霸联盟”这个小群体,那加入以后,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请你续写故事的结局……
   续写故事的形式,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他们进行各种结果的发散设想,这些开放式的设想故事结尾,让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发散思维,对于小群体在集体中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都在他们设想的故事里,对于小群体,应该怎么正确对待,也在饶有兴致的故事续写中知道了答案,实现了自我教育的目的。
   三、课后延伸,拥抱美好生活
   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抓手有很多,它不仅体现在简约课堂的基于“学的活动”中的“一课一得”,也附着于课后基于“学生发展”的生活化作业。道德与法治学科的素材来源于生活,教学素养又会影响着学生的生活,课堂所拓展的内容应该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感恩美好,促进成长。因此设计出既延续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同时又让他们喜闻乐见的课后作业也是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抓手。
   笔者设计的课后作业是:“和谐随手拍”,用自己的镜头捕捉身边的和谐景象,完成后用微信发给老师。通过拍各种和谐美好的情景,让学生感受生活的美,热爱生活,拥抱美好生活,从而自觉自发地维护班级、学校、家庭、社会的和谐之美,培养了学生爱与责任、信心与勇气的品格,并强化了学生的公民意识,提高社会参与度,做和谐集体、和谐社会的有力推动者。
   核心素养的养成不是单纯的理论灌输,而是依赖于课堂教学环节的稳步渗透推进,学生的品格培养和能力提升,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生命成长的方向、高度和质量,真正让核心素养落地,促进学生智慧地成长。
   参考文献:
   [1]宫振胜.谈核心素养最应该聚焦的是思维素养[J].辽宁教育,2016(2).
   [2]范红梅.让核心素养在课堂悄然生长[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7(20).
   [3]余文森.核心素养的内涵与意蕴[J].今日教育,2016(2).
   编辑 鲁翠红
其他文献
摘 要:阅读是语文科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阅读活动既能促使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又能促使学生受到情感的陶冶,还能促使学生形成一定的文化素养。然而阅读又是一项综合性的学习活动,其既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字词功底,又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语言文字理解能力,还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文学鉴赏能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组织学生展开多样化的阅读活动,从而全面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而促使学生更好地享受阅读的乐趣,绽放
期刊
摘 要:音乐散发着独特魅力,如幽兰在室,芳香沁人,吸引着学生不断向它靠近。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懂得巧妙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抓住学生眼球,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让小学生自主跟随音乐的脚步进行音乐学习,从而转变学习态度,让学生主动朝着“乐学”方向前进,进而逐步提升学生的音乐学习水平和教师的教学质量。“巧教”遇上“乐学”,产生“爱的味道”,有助于小学音乐课堂教学
期刊
摘 要: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不仅要引导学生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还要学会抓住人或事物的主要特征,引导学生不断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   关键词:写作能力;真情实感;主要特征;表达能力   大多数小学生最头痛的恐怕是作文课了,教师有时也感到无可奈何,下了那么大的功夫,辅导课上讲得口干舌燥,学生也不买账,草草应付了事,写出来的作文,人云亦云,千人一面,不具特色。学生写作热情不高,症结何在?知识面狭窄,不
期刊
摘 要:小学数学课程中,图形与几何教学是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内容,通过图形与几何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数学思维,发展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构建空间模型,促其萌生爱学善思的探究萌芽,为后续的深入学习铺路搭桥。   关键词: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策略;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与其他学科相比,更注重抽象思维,这对于处于感性认知阶段的小学生来说,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习惯至关重要。其所包含的几何直观、
期刊
摘 要:学生成长过程中,不仅需要明确基本的道德行为准则,也需要高位的核心价值引领,丰富情感体验和精神世界。既要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又要注意发展孩子的个性,这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班主任可以以《中小学生守则》为引领规范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言行举止,运用鲜活案例,巧妙解读;多措并举,内化于心;借助评价,外化于行等有效策略,把握好各自的张力,让学生在规则中自由成长,这样培养的学生才有责任心和开拓性,为提升生命
期刊
摘 要:当前,培育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实验教学不仅是生命观念和科学思维的实践,也是培养社会责任的重要途径。人教版教材《动物的行为》一课中,对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两个概念的描述比较简单,造成学生对这些抽象概念的理解存在一定难度。因此,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实验,分析并帮助学生在建构概念的过程中如何发展学生的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的生物学发展核心素养。 
期刊
摘 要:新课程呼唤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开放的课堂气氛,能唤起学生的积极情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促使学生的情感和兴趣始终处于最佳状态,从而保证教学活动的在效性和预见性。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学生一旦“学会”,享受到教学活动的成功喜悦,便会强化学习动机,从而更喜欢数学。在课堂上教师应发挥表扬的激励功能,使学生乐于创新。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应是多种评价方式的有机融合。教师不仅要关注学习结果的
期刊
摘 要:初中教育要为高中提供储备人才,教师围绕生物学核心素养来改进教学方法是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保证。以人教版初中生物七下第四章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液》为例,围绕核心素养制订教学目标,从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四个方面培养学生自能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自能学习;教学设计   《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把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定义为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初中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不断完善,各学科教学改革是必然趋势,初中英语教学自然也不例外。从教学实践来看,课堂提问是培养学生思维的重要途径,更是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有效方式。怎样设置问题才能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呢?这是相关教师探究的重要课题。阐述了英语课堂设计问题的意义,对如何通过巧设问题培养学生思维进行探讨。   关键词:英语课堂;巧设问题;高阶思维   巴尔扎克曾经说过:打开科学大门的钥匙,毫无
期刊
摘 要:尝试以绘图能力的培养,地图素养的形成为主线,以实践活动为载体,探析指向地理实践力的初中地理绘图课程开发及实践。   关键词:地理绘图;能力培养;地图素养;实践活动   一、研究背景   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是地理课堂教学的灵魂。它用一系列特殊的图像、符号、色彩等形象直观地表达和丰富了教材的内容,从有别于文字描述的角度传递着地理信息,是地理知识的载体。在我国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