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三题

来源 :新青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hd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桃花运


  我们都知道有个通常用来形容艳遇的俗语叫“桃花运”,但是如果问起这个俗语的最早出处却未必人人皆知。它讲的是唐朝诗人崔护的故事,根据唐人孟綮《本事诗,崔护求饮》记载,崔护是个姿质甚美而且孤洁寡合的小帅哥,由于在会试中成绩不理想名落孙山,便于清明节那天独自跑到城南去踏青。崔护是唐德宗贞元十二年及第的进士,因此我们可以断定这次出行发生在他考中进士之前。农历三月三是中国传统的踏青节,在此前后未婚的青年男女都会出城春游,因此也被称为“青年节”。
  崔护的艳遇指数还是很高的。当他口渴难耐叩开一户人家的大门正准备讨口水喝的时候,果然碰到了一位妖姿媚态、绰有余妍的美女。美女心地善良又十分热情,“以杯水至,开门设床命坐,独倚小桃斜柯而立”,此情此景真是美得昏天黑地一塌糊涂。
  崔护离去后对这女子念念不忘,直到一年后的清明,“忽思之,情不可抑,径往寻之。门墙如故,而已锁扃之”。百感交集之余,崔护遂在墙上题诗一首:“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中国历代的桃花诗卷帙浩繁,汗牛充栋,优秀的篇章不在少数,比如唐代书家兼诗人张旭写过一首《桃花溪》:“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玑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张旭是书法史上著名的草圣,跟他的好朋友李白一样都是闻名于世的酒鬼,《新唐书》上说他每次喝醉酒之后“呼叫狂走,乃下笔,或以头濡墨而书:既醒自视,以为神,不可复得也”。张旭虽然书法写得恣意潇洒如有神助,尤其草书更是“挥笔如流星落纸如云烟”,但按部就班的仕宦生活显然有悖于他的艺术理想,因此看到漂落在溪水中的桃花,自然便想到了神往已久的桃源仙境。“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见一年春: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宋人谢枋得的这首《庆全庵桃花》同样也用到了桃花源的典故,似乎可以看作是对张旭《桃花溪》一诗的呼应和注解。

女红


  有一家做衣服的铺子,叫红绣纺,单看那名字,典丽中带点风尘的味道,仿佛是戏里花旦的眼睛,眼角斜斜往上挑着,湿润的腮红艳艳抹着的是倾城的风情。走进去,铺子里杂陈着的布料别致得叫人爱不释手,我翻来覆去地把玩、揉捏着。有好多是透明的纱丽做的中式服装:衬着肚兜穿的衫,背后有大朵绚丽的花朵,位置刚好在肚兜拴节的地方,短袖的长袖的阔袖的都有。或者是薄的一层蒙在绸缎上做了件双层料子的唐装,富丽精巧。还有长裙。少年的时候我特别喜欢“拽地长裙”这几个字,不是说每个少女都做过一个公主梦么?只有公主的裙装才是长长地拖在地上的,婀娜多姿,款款而动。花纹繁复,纤腰轻束,是留在心里非常坚实的漂亮形象,柔软体态彻底表达了女子阴性的美丽。我一口气做了两条裙子,穿上后,才觉出这家老板的尺寸不太准,遂有些暗淡的情绪。再想那名字,竟有了一种被辜负的感觉。
  喜欢“红”字,仿佛是方才的事情,方才觉出这个字的情谊,方才觉出这个字的好。浓烈,美艳,是那种一顾倾城再顾倾国的绝色。“h”是舌根音,很靠后,“ong”要圆唇,且是后鼻韵,发出的声音端庄浓丽。女红是什么?女子的手工。
  母亲似乎工女红。从记忆到现在,她都是别的女人做女红请教的对象。教个什么好看的织法,帮着做个收针什么的。还有,她总是婚礼上喜字和挂车头大红花的制作者,于是我感觉母亲是很受尊重的人,我特别喜欢自己的母亲被人们这么抬举着,因为我也会有不小的好处,我常常会被选中做接新娘子的人,这样的人一般加上新郎和媒人才八个,余下的六个人都是要长得伸展漂亮的小伙子和姑娘。我是黄毛丫头,是连漂亮不漂亮都还看不出端倪来的那种,还是毛茸茸的坯子。我常常感觉自己比我同龄的伴儿安逸,因为母亲,我感觉到我也被人抬举起来了。去接亲的哥哥姐姐说:这是芳姑的女儿。然后那媒人应着:啊,芳姑的啊?那坐驾驶室来吧。那时候接亲开的多是大卡车,车斗里方便装回女方家里陪嫁的嫁妆。接亲的小伙子和大姑娘包括新郎都坐在车斗里,媒人才能坐进驾驶室。我就坐到媒人旁边了,手里还被塞满了接亲用的花生和红蛋。
  十六七岁时,姑妈给我织了一件淡灰青的毛衣,用的是反针,没做任何花,她打算在下摆一圈绣上冰丝线的花朵,那样就很有姿势了。结果我要回学校,她赶不及了,花只绣了三分之一。我把冰丝线和毛衣拿回家交给母亲,母亲翻来翻去看了一遍,非常自信地说:包准你明天能穿着它去学校。我没把母亲的话当真,我知道姑妈也是女红高手,还略略高于母亲。姑妈用一天的时间才绣了三分之一,母亲怎能一晚绣完剩下的?母亲在我上床时开始理线,她把台灯埋得很低,一团奶黃的光柔软地盖在她的身上,她专注着,我看不出针在穿过毛衣的时候她的动作有停顿的迹象,她的手有节奏地起落,仿佛和着旋律轻盈飞舞。半夜,我被母亲拍醒,她满脸笑容地说:你看,绣好了,不比你姑妈的差吧!才一点过呢!
  女红一直离我很远,当我终于可以做做女红也需要做女红的时候,我的手的条件已经过了学习的最佳时期了。但是我很爱,我特别喜欢绣花朵,一针两针下去什么也看不出来,三针四针下去就有了模子,五针六针下去就有了一瓣儿了,再往返几针,一朵也就开了,如此几番的反复,数朵开了,一片开了,簇粉拥红,堆玉叠翠,繁复瑰丽。
  原来,只要捏上一根针,铺开一块白缎子,纤细和娴雅就来到女子的身上,她就真的美丽起来。

绣功


  去四川大足看石刻,景点外有卖绣品的,其中有从前的绣片,是绣在衣服、枕头、鞋面上的。这些东西如今成了宝贝,中外游客赞不绝口。
  绣是个诱人的字眼,让人产生无尽的联想。锦绣文章、锦绣河山、锦心绣口……多少美好的事物,人们都用绣来涵盖。想想从前,那些微雨的午后,那些静谧的夜晚,三三两两的女子飞着七彩的丝线,说着闺房里的悄悄话,绣着她们对生活的无尽向往。那情景,是一幅十分诱人的女子生活图。
  童年时,年轻的母亲下班回来,常坐在灯下,拿着圆绷子,将布绷在上面,一绣就是半夜,多半都是绣的枕头、门帘等物。图案除了传统的梅花、荷花、金鱼、桃花外,也有一些新图案,如红日下的一艘船,那是《大海航行靠舵手》。那时街上也有做绣活的绣舫,里面用木架子绷了布绣花。母亲给人帮忙,却做得比绣舫的还要漂亮,收到的人无不得意,赞赏备至。绣花有掺花绣和十字绣两种,掺花绣是画了图样再绣上去,十字绣要数纱子,比着图样一根根地数,这儿三股那儿六股,纱子细,又要配色,数完绣完,不知要费多少眼力和精神。枕头的荷叶边更是费神,要一针一针绣出来。如果不是为了美和爱,恐怕难有那样的耐心。   一次,母亲为妹妹做了一件白布衣服,绣满了粉紫的碎花,同学都说漂亮,但那时都以的确良为贵。有人说,一件布衣,值得吗?母亲却乐此不疲。母亲还用了各色细绒线在毛衣上绣花,我有一件红色的,上面绣了白的梅花,艳丽夺目。有一段时间流行在中式衣服上盘花扣,母亲在我们的衣服上盘了扣子,有梅花形、葡萄形等,一时许多人都上我家来学,她们没有母亲做绣活的巧手和细心,当然就没有母亲做得好看。那年代,能有一件新衣服就不错了,母亲却用自己的绣花技艺让我们的衣服更漂亮,很让我们骄傲。
  母亲绣了那么多东西,亲友的、同事的、孩子的,却从未为自己绣过一样,连毛衣上的花都不曾绣过。她是一个爱美懂爱的人,当然母亲也得到一些回报,后来几个姐姐找工作都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
  母亲常常感叹,这算什么,你外婆绣的东西那才叫好。她告诉我们蜀绣是四大名绣之一,家乡的女人各个都学绣,据说外婆的外婆还为皇帝绣过龙袍呢。外婆是当地有名的撒花手,丝绣、绢绣无不精通,大姨出嫁时的全套嫁妆都是外婆亲自绣的,一位商人听说后想出高价买下,外婆不肯,说穷人的女儿也需要好的嫁妆。童年时外婆也曾给过我一样绣品,那是以前的香囊,蓝缎上绣的是鸟儿,当时记得造型很独特,可惜丝绸的东西不好保管,后来怀了。
  母亲开始学绣花时已解放了。她本不想学,外婆不依,说不学绣花就不让你上学。母亲这才拿起了绣花针,没想一绣就喜欢上了。我那位因烧伤而残疾的表姐,几个指头都没了指尖,也能飞针走线。出嫁时,摆在新房床上的绣品异彩纷呈,喜鹊闹梅、鸳鸯戏水、双狮戏球,真个是争奇斗艳,让婆家人惊讶不已,从此没人再提起她的残疾。表姐现已五十多岁了,还是绣个不停,家里光是各种花色的绣花鞋垫就存有八十多双。现在读大学的表侄女也喜欢十字绣,只是比母亲当年方便些,有特制的粗纱子布,有配好的图案和丝线,容易多了。
  虽说从小耳濡目染,但我天性只爱书本,不是拿针的人,一想到要数那无穷无尽的纱子就晕,况且现在学绣花的孩子已很少了。不过小伙伴虽说不绣花,却痴迷于野花变丝线的传说。那时生活艱难,丝线又不好买,据说把清明菜绒绒的黄花央在书里,不能给男孩子看见,过一段时间就会悄悄变成美丽的丝线。虽然耐心等待的结果是那花除了干些而外,从来也没变成丝线。可是各个女孩仍不灰心,坚持说是不小心让男生看了的结果。于是继续夹花在书本里,总相信某一天打开书本时就有艳丽的丝线闪现在书页间。
  母亲时常说,你们呀,连针也不动。好在时代变了,纵然自己不绣,到处都可以买到。每每看见绣花的东西则会喜不自胜。现在衣服上绣花的越来越多,特别是牛仔裤上的绣花,粗犷和精致结合得那么美,现代和古典的融合叫你不由得击节赞叹。
  母亲家传的绣花功夫在我身上没有得到传承,聊以自慰的是,不喜欢动针的我,却能在电脑上敲下一行行文字,那里绣满了我的万千情愫。我想,有一天我会出版一本书,献给我的母亲。对于母亲来说,那也是女儿一件满意的绣品吧。
其他文献
说到苏格兰,人们会很自然的想到穿格子裙的男人、苏格兰风笛、各色古堡、尼斯湖水怪等颇具地方特色的文化习俗和名胜古迹。除此以外,苏格兰的美食也绝对是别具一格。喝杯浓郁的苏格兰威士忌,品尝独具苏格兰特色的哈吉斯,伴着悠扬的苏格兰风笛欣赏格子裙舞,边吃边喝边听边看,想不醉都难。  哈吉斯,是苏格兰灵魂的代表。其做法是把羊胃掏空,塞进剁碎的羊内脏、燕麦、洋葱、牛肉、调料等,再水煮数小时,直到鼓胀,这道菜让很
一、  苏小朵13岁那年的寒假,爸妈突然决定搬回猫岛的外婆家居住。  一个阳光斑驳的午后,晨光大院的廊柱下牵着长绳,晾满了被子和衣物。有个剪着男孩头发的精瘦的小女孩,在院子前的老水磨石的大平梯上练习跳远一样蹦上蹦下,同时嘴里发出干涩而短促的哨音,显然在学习吹口哨。  苏小朵在院内的洗碗池边刷碗,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搂着一只白猫经过。少年长得又瘦又高,一双大到不真实的眼睛,会让人联想到卡通人物。他用
当好宣传员。正月初三,当大家还沉浸在节日喜庆气氛时,她接到录制疫情防控宣传音频的任务,她发挥播音主持专长,用手机完成了音频录制,并在郊区各村屯和社区播放。她录制“疫情防控 我们在行动”短视频参加佳木斯日报评比,邀请文化人录制“防病毒儿歌”登上腾讯新闻,从而让社区居民户户知晓防疫知识。  當好守门员。她负责3栋楼共210户的排查,作为一名网格员,她一户户细致地走,一家家耐心地讲。经过认真走访,在最短
中山北路从鼓楼广场开始,长长地延伸,一直到那座同名的码头。  這一路要穿行在梧桐的长廊中,透过那些繁华时尚的高楼新店,你依旧可以找到两侧那如珍珠般撒落着的那些漂亮的民国建筑——原中央银行、32号—国民政府外交部旧址、40号—熊式辉公馆旧址、81号—华侨招待所旧址、101号—国民政府最高法院旧址、105号—国民政府监察院、立法院旧址(最高检查署)、50-1号(西流湾9号)—周佛海公馆旧址、58号—《
我是一名临近退休的党员职工,两年前被单位派到了一个贫困村驻村帮扶当扶贫队长。在两年中,我结识了一个从县建筑第一工程公司退休回村的建筑工人志超。在当地平民百姓心目中,建筑工人就是泥工,也称泥水匠。我和志超相识两年时间以后,发现他年老行善,有一副“菩萨”般的心肠。  一  两年前的一天,时值惊蛰过后的落雨天气,我初来乍到贫困村驻村扶贫。这天上午,村干部老易带着我去走访贫困户鲜先礼家。  刚刚走到他家门
这几年,我受单位委派,在家乡的一个贫困村扶贫,每逢四时八节和红白喜事,村里的农家,都要在餐桌上摆上一盘香喷喷的扣肉菜。   我的家乡在洞庭湖水乡,热情好客的湖乡农家,除节日和红白喜事的餐桌上摆上一碗扣肉菜外,平日里家中来了贵客,也要在筵席上端上一份扣肉。这是我家乡农村的一种风俗。   3年前的一天,我带着两名扶贫工作队员来到驻村帮扶的贫困村。刚到村头,一个现今做了村干部的高中同学迎接了我们。中午
打开电脑,我们只知道需要什么字体,动动鼠标点一下就“OK”了,但却很少有人会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这些字体是怎么来的?其间经历哪些艰辛?90后北京小伙叶天宇,出于对传承民族文化的责任感,辞去令人羡慕的设计师工作,一门心思设计字体,历经两年时间,创造出“招牌体”、“乐敦体”等多种新字体,目的是让更多的人用得起正版字体。“到底要什么?”  90后叶天宇是北京人,2013年从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数字媒体艺术
一只,两只……几只鸟落在疏稀的枝桠上,远看去,像树上冷不丁地绽开了花朵。当然,鸟儿会从一棵树上飞到另一棵树上,起起落落,如同花朵渐次开放。   雪后初晓,我喜欢走出去转转。那天,转到一处篱笆院前,我停下脚步,朝院里探望。院中有一棵老枣树,枯枝干上挂满雪,几只鸟落在树梢,滑落一串串鸟啼。   秋子,秋子!我隔着院子轻声喊。篱笆院是秋子的家,她是我的同班同学,我俩约好雪后捕鸟。我们捕鸟不是为了好玩
2019年1月28日,团省委领导班子召开2018年度民主生活会,以强化创新理论武装,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勇于担当作为,以求真务实作风坚决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为主题,联系班子和个人实际,深入查找存在的问题,深刻进行对照检查,动真碰硬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切实加强团省委班子自身建设。  团省委书记、党组书记苑芳江主持会议并做总结讲话。省直第一督导组组长柯冰、团中央组织部系统干部处处长
2020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弘扬和光大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革命精神。抗美援朝战争不仅奏响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凯歌,而且锻造出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这种精神永远是中国人民的宝贵财富。   因此,团市委、市学联组织市属高校团委开展主题团日活动,观看热议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型电视纪录片《为了和平》。截至目前,哈尔滨学院、黑龙江外国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