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幸福源自奋斗、成功在于奉献、平凡造就伟大。近段时间以来,由中宣部、中组部等部门部署开展的“最美奋斗者”学习宣传活动人气高涨,推荐“最美”、评选“最美”、学习“最美”形成热潮。一批新中国成立70年来各地区各行业各领域涌现出来的来自生产一线、群众身边的先进模范,作为“最美奋斗者”,他们是共和国建设者、新时代奋斗者的典型代表,他们用自己的不懈努力,生动地向我们展示了他们与祖国共成长、共奋斗的感人故事。
据新华网、《人民日报》等整理
孔繁森院耿耿忠心照雪山
他两次进藏,在党的召唤面前,在人民需要的时候,他都挺身而出,将一腔热血甚至生命,奉献给了藏区人民。他就是西藏自治区原阿里地委书记孔繁森。他以自己的生命,在西藏铸起了一座无私奉献的丰碑!
孔繁森,1944年出生于山东聊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在党的培养教育下,他参军、入党,后来转业到地方工作。1979年,國家要从内地抽调一批干部到西藏工作,时任中共聊城地委宣传部副部长的孔繁森欣然赴藏。进藏后,他担任日喀则地区岗巴县委副书记。在岗巴工作3年,孔繁森跑遍了全县的乡村、牧区,与藏族群众结下了深厚的友谊。1981年,孔繁森奉调回山东离开岗巴时,藏族同胞依依不舍地含泪为他送行……
在西藏工作,孔繁森深深爱上了这片壮丽、神奇的高原,还有这里的人民。1988年,山东再次选派进藏干部,孔繁森第二次赴藏工作。进藏后,孔繁森担任拉萨市副市长,分管文教、卫生和民政工作。到任仅4个月,他就跑遍了全市8个县区所有的公办学校和一半以上的村办小学,为发展少数民族的教育事业奔波操劳;为结束尼木县续迈乡等3个乡群众易患大骨节病的历史,他多次爬到海拔近5000米的山顶水源处采集水样,帮群众解决饮水问题;在了解农牧区缺医少药的情况后,他每次下乡时都特地带一个医疗箱,工作之余就给农牧民群众认真地听诊、把脉、打针……
1992年底,孔繁森第二次调藏工作期满,西藏自治区党委决定任命他为阿里地委书记。面对又一次重大选择,他毫不犹豫地服从了党的决定、人民的需要。为寻找阿里的发展优势,全地区106个乡,他跑了98个,行程8万多公里。在孔繁森的努力下,阿里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1994年,全地区国民生产总值超过1.8亿元,比上年增长37.5%;国民收入超过1.1亿元,比上年增长6.7%……
1994年11月29日,孔繁森在完成任务返回阿里途中,不幸发生车祸,以身殉职,时年50岁。“冰山愈冷情愈热,耿耿忠心照雪山。”正如孔繁森在一首诗中所写,他把自己一颗火热的心献给了西藏高原,献给了党的事业。
阎肃院笔写时代心系祖国
阎肃,1930年5月出生,河北保定人,生前系原空军政治部文工团一级编剧。1949年春天,阎肃考入重庆大学,并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外围组织。1950年,阎肃进入团西南工委青年艺术工作队。1952年,阎肃随西南艺术工作队赴朝鲜战场慰问演出。亲眼见证志愿军官兵浴血奋战的他难以平静,立志从军。1953年4月,阎肃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6月入伍,1955年加入了空政文工团。
1958年,阎肃创作出军旅歌曲《我爱祖国的蓝天》。1962年,小说《红岩》问世,阎肃决定以小说中“江姐”的形象创作一部歌剧。他连续写作18天,完成了歌剧《江姐》的唱词。经过近3年的打磨、谱曲、排演,《江姐》一经公演就大受欢迎。后来的半个多世纪里,《江姐》被复排5次,演出超过1000场次,影响激励了几代人。
阎肃在三十多岁时写出了感人至深的《红梅赞》《绣红旗》,五六十岁时创作了家喻户晓的《长城长》《敢问路在何方》,七八十岁时奉献出广为流传的《故乡是北京》《前门情思大碗茶》《雾里看花》。
阎肃常说,我这一生最爱穿的是军装,最爱写的是军歌。他的文艺作品有三分之二是写部队、唱部队的。在阎肃的艺术生涯里,他除了写出1000多部(首)精品佳作,还参与策划了《祖国颂》《回归颂》《长征颂》《复兴之路》等100多场重大文艺活动,为讴歌主旋律、汇聚正能量,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和先进军事文化作出了突出贡献。阎肃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4次,先后荣获中国歌剧艺术终身成就奖等多个重大奖项,荣获时代楷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蒋筑英院一生甘做“铺路石”
电视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如今我国更是世界电视制造和消费大国。然而,20世纪70年代,我国彩色电视复原技术还十分落后,图像颜色严重失真。攻破这一技术难关的正是我国著名的光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副研究员蒋筑英。
1956年,蒋筑英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在北大读书期间,他异常刻苦。由于家境困难,蒋筑英靠助学金完成学业。1962年,蒋筑英大学毕业前夕,母亲写信催他回上海或者杭州工作。蒋筑英最终说服了母亲,选择去当时条件艰苦的长春,成为我国著名光学科学家王大珩的研究生。从此,国家需要成了蒋筑英的毕生追求。20世纪60年代初,国外光学传递函数理论已开始应用于生产实践,但这个科研领域在我国却还是空白。蒋筑英和他的团队经过700多个日夜的努力,克服重重难关,于1965年设计并制造出了我国第一台光学传递函数测量装置。当时,蒋筑英仅27岁。
20世纪70年代初期,蒋筑英又在导师指导下,提出了彩色复原质量问题的新方案并取得成功。此后,蒋筑英在光学传递函数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重要成果,解决了国产镜头研制工作中许多关键性技术难题。他编写了《彩色电视变焦距镜头技术标准方法》,设计了我国第一台电子分色机的分色特性及镀膜要求等,对我国电影、电视事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我就是一块铺路石,我要做更多的铺路工作,为祖国的科技现代化,为更多的年轻科技人员攀登高峰创造条件。”蒋筑英生前经常说的这句话,在同事的回忆中总能找到答案。研究所评职称、提工资,蒋筑英都多次主动让给别人;他帮助同事一遍遍地修改论文,发表时却不让署他的名字;他从不封锁资料,即便是一些极不容易得到的资料,他也会慷慨地贡献出来……出国进修时,国外卖得最便宜的鸡骨架是他难得的大餐。可攒下来的钱,他全拿出来,给研究室添打字机、录音机和一些紧缺的光学部件。那时候,电子计算器很珍贵,他却一下子买了20台,分给同事们。这个在事业上追光的人,从未追求过个人利益。
1981年,蒋筑英在给父亲的家书中写下:“一个人总应该有信仰,人活着不能只为自己过好生活,而要为社会负责。”蒋筑英时刻想着国家、想着事业、想着他人,却很少想着自己。腹痛越来越厉害,爱人多次催促他去医院,他却总是说“等明天吧”。1982年6月12日,蒋筑英赴成都验收X射线天文望远镜空间模拟装置时,由于工作劳累致使病情恶化,经抢救无效于6月15日在成都去世,年仅43岁。
这位为中国光学事业奋斗了20多年的“永动机”停止了,他的精神却始终在我们身边。蒋筑英去世后,被中共吉林省委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被国务院追授为全国劳动模范,他的事迹与精神更是在一代代青年学子和科研人员中传颂。
交大西迁人院家国情怀无私奉献
1956年,为响应党和国家号召,交通大学1400多名教工,近3000名学生怀着“向科学进军,建设大西北”的壮志豪情,主动放弃黄浦江畔大上海的优渥生活,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西去的列车。他们中有著名的教育家、教授,也有讲师、助教、管理职员、技术员,还有炊事员、理发师、花工等后勤服务人员,甚至包括酱菜厂、煤球厂的工人。“交大西迁中,学校17位党委委员中有16人迁到了西安,西迁的教授、副教授、讲师和助教等占教师总数70%以上。”学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长成进介绍说。
“交大有一句口号,‘哪里有事业,哪里有爱,哪里就有家’。他们表现出来的对事业、理想的热爱,以及胸怀大局的家国情怀,至今令人感动。”面对记者,西迁老教授胡奈赛翻开他珍藏的那本厚厚的相册,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述说着一个个真实感人的故事。
彭康校长是我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1953年7月,他来到交通大学任校长兼党委书记,西迁后任西安交大校长兼党委书记。为了支援西北建设,他亲自踏勘校址,组织迁校、建校,为西安交大建设和发展奋斗了15年,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时年已66岁的沈云扉是当时西迁的交大人中年龄最大的。得知迁校消息后,他当即表示,交大在哪儿他就在哪儿,并再三婉拒校领导的照顾,毅然和侄儿沈伯参一同举家随校西迁。沈伯参夫人张秀钰不但自己加入了西迁行列,还把娘家的私宅无偿地提供给学校做驻沪办事处。
在交大西迁过程中,像这样感人的故事还有很多,正是凭着这样一种奉献和牺牲精神,仅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一所新的交通大学在西安东郊一片麦田中拔地而起,建设速度之快、建筑质量之高令人惊叹。到1958年暑期,交通大学全校70%以上的教师、80%以上的学生来到西安新校园。1957年至1959年,交通大学先是分设西安、上海两地,1959年国务院批准将交通大学西安部分定名为西安交通大学。
如今,当年从上海迁来的教职员工中,健在的还剩下300余人,许多人都已长眠于这块黄土地。他们說:“亏不亏,要看用什么尺子量。我们在大西北为祖国贡献了一所著名大学,这是我们最大的荣耀!”
陶文铨是交大西迁后的第二批学生,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是受西迁精神影响最深的一代交大人。“我一定要把这种精神传承下去,教好书育好人,支持西部建设。”困境中,他悉心培养学生,手把手传帮带,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建成了热流科学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陶文铨先后被评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教学名师、“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
据统计,迁校以来,西安交大累计培养了25万名大学毕业生。如今,他们广泛分布在各个领域。特别是西迁以来培养了30多位院士,有近一半在西部工作,奠定了西部工业发展必需的高等教育基础,打造了中国西部首屈一指的科教高地。
据新华网、《人民日报》等整理
孔繁森院耿耿忠心照雪山
他两次进藏,在党的召唤面前,在人民需要的时候,他都挺身而出,将一腔热血甚至生命,奉献给了藏区人民。他就是西藏自治区原阿里地委书记孔繁森。他以自己的生命,在西藏铸起了一座无私奉献的丰碑!
孔繁森,1944年出生于山东聊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在党的培养教育下,他参军、入党,后来转业到地方工作。1979年,國家要从内地抽调一批干部到西藏工作,时任中共聊城地委宣传部副部长的孔繁森欣然赴藏。进藏后,他担任日喀则地区岗巴县委副书记。在岗巴工作3年,孔繁森跑遍了全县的乡村、牧区,与藏族群众结下了深厚的友谊。1981年,孔繁森奉调回山东离开岗巴时,藏族同胞依依不舍地含泪为他送行……
在西藏工作,孔繁森深深爱上了这片壮丽、神奇的高原,还有这里的人民。1988年,山东再次选派进藏干部,孔繁森第二次赴藏工作。进藏后,孔繁森担任拉萨市副市长,分管文教、卫生和民政工作。到任仅4个月,他就跑遍了全市8个县区所有的公办学校和一半以上的村办小学,为发展少数民族的教育事业奔波操劳;为结束尼木县续迈乡等3个乡群众易患大骨节病的历史,他多次爬到海拔近5000米的山顶水源处采集水样,帮群众解决饮水问题;在了解农牧区缺医少药的情况后,他每次下乡时都特地带一个医疗箱,工作之余就给农牧民群众认真地听诊、把脉、打针……
1992年底,孔繁森第二次调藏工作期满,西藏自治区党委决定任命他为阿里地委书记。面对又一次重大选择,他毫不犹豫地服从了党的决定、人民的需要。为寻找阿里的发展优势,全地区106个乡,他跑了98个,行程8万多公里。在孔繁森的努力下,阿里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1994年,全地区国民生产总值超过1.8亿元,比上年增长37.5%;国民收入超过1.1亿元,比上年增长6.7%……
1994年11月29日,孔繁森在完成任务返回阿里途中,不幸发生车祸,以身殉职,时年50岁。“冰山愈冷情愈热,耿耿忠心照雪山。”正如孔繁森在一首诗中所写,他把自己一颗火热的心献给了西藏高原,献给了党的事业。
阎肃院笔写时代心系祖国
阎肃,1930年5月出生,河北保定人,生前系原空军政治部文工团一级编剧。1949年春天,阎肃考入重庆大学,并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外围组织。1950年,阎肃进入团西南工委青年艺术工作队。1952年,阎肃随西南艺术工作队赴朝鲜战场慰问演出。亲眼见证志愿军官兵浴血奋战的他难以平静,立志从军。1953年4月,阎肃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6月入伍,1955年加入了空政文工团。
1958年,阎肃创作出军旅歌曲《我爱祖国的蓝天》。1962年,小说《红岩》问世,阎肃决定以小说中“江姐”的形象创作一部歌剧。他连续写作18天,完成了歌剧《江姐》的唱词。经过近3年的打磨、谱曲、排演,《江姐》一经公演就大受欢迎。后来的半个多世纪里,《江姐》被复排5次,演出超过1000场次,影响激励了几代人。
阎肃在三十多岁时写出了感人至深的《红梅赞》《绣红旗》,五六十岁时创作了家喻户晓的《长城长》《敢问路在何方》,七八十岁时奉献出广为流传的《故乡是北京》《前门情思大碗茶》《雾里看花》。
阎肃常说,我这一生最爱穿的是军装,最爱写的是军歌。他的文艺作品有三分之二是写部队、唱部队的。在阎肃的艺术生涯里,他除了写出1000多部(首)精品佳作,还参与策划了《祖国颂》《回归颂》《长征颂》《复兴之路》等100多场重大文艺活动,为讴歌主旋律、汇聚正能量,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和先进军事文化作出了突出贡献。阎肃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4次,先后荣获中国歌剧艺术终身成就奖等多个重大奖项,荣获时代楷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蒋筑英院一生甘做“铺路石”
电视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如今我国更是世界电视制造和消费大国。然而,20世纪70年代,我国彩色电视复原技术还十分落后,图像颜色严重失真。攻破这一技术难关的正是我国著名的光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副研究员蒋筑英。
1956年,蒋筑英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在北大读书期间,他异常刻苦。由于家境困难,蒋筑英靠助学金完成学业。1962年,蒋筑英大学毕业前夕,母亲写信催他回上海或者杭州工作。蒋筑英最终说服了母亲,选择去当时条件艰苦的长春,成为我国著名光学科学家王大珩的研究生。从此,国家需要成了蒋筑英的毕生追求。20世纪60年代初,国外光学传递函数理论已开始应用于生产实践,但这个科研领域在我国却还是空白。蒋筑英和他的团队经过700多个日夜的努力,克服重重难关,于1965年设计并制造出了我国第一台光学传递函数测量装置。当时,蒋筑英仅27岁。
20世纪70年代初期,蒋筑英又在导师指导下,提出了彩色复原质量问题的新方案并取得成功。此后,蒋筑英在光学传递函数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重要成果,解决了国产镜头研制工作中许多关键性技术难题。他编写了《彩色电视变焦距镜头技术标准方法》,设计了我国第一台电子分色机的分色特性及镀膜要求等,对我国电影、电视事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我就是一块铺路石,我要做更多的铺路工作,为祖国的科技现代化,为更多的年轻科技人员攀登高峰创造条件。”蒋筑英生前经常说的这句话,在同事的回忆中总能找到答案。研究所评职称、提工资,蒋筑英都多次主动让给别人;他帮助同事一遍遍地修改论文,发表时却不让署他的名字;他从不封锁资料,即便是一些极不容易得到的资料,他也会慷慨地贡献出来……出国进修时,国外卖得最便宜的鸡骨架是他难得的大餐。可攒下来的钱,他全拿出来,给研究室添打字机、录音机和一些紧缺的光学部件。那时候,电子计算器很珍贵,他却一下子买了20台,分给同事们。这个在事业上追光的人,从未追求过个人利益。
1981年,蒋筑英在给父亲的家书中写下:“一个人总应该有信仰,人活着不能只为自己过好生活,而要为社会负责。”蒋筑英时刻想着国家、想着事业、想着他人,却很少想着自己。腹痛越来越厉害,爱人多次催促他去医院,他却总是说“等明天吧”。1982年6月12日,蒋筑英赴成都验收X射线天文望远镜空间模拟装置时,由于工作劳累致使病情恶化,经抢救无效于6月15日在成都去世,年仅43岁。
这位为中国光学事业奋斗了20多年的“永动机”停止了,他的精神却始终在我们身边。蒋筑英去世后,被中共吉林省委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被国务院追授为全国劳动模范,他的事迹与精神更是在一代代青年学子和科研人员中传颂。
交大西迁人院家国情怀无私奉献
1956年,为响应党和国家号召,交通大学1400多名教工,近3000名学生怀着“向科学进军,建设大西北”的壮志豪情,主动放弃黄浦江畔大上海的优渥生活,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西去的列车。他们中有著名的教育家、教授,也有讲师、助教、管理职员、技术员,还有炊事员、理发师、花工等后勤服务人员,甚至包括酱菜厂、煤球厂的工人。“交大西迁中,学校17位党委委员中有16人迁到了西安,西迁的教授、副教授、讲师和助教等占教师总数70%以上。”学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长成进介绍说。
“交大有一句口号,‘哪里有事业,哪里有爱,哪里就有家’。他们表现出来的对事业、理想的热爱,以及胸怀大局的家国情怀,至今令人感动。”面对记者,西迁老教授胡奈赛翻开他珍藏的那本厚厚的相册,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述说着一个个真实感人的故事。
彭康校长是我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1953年7月,他来到交通大学任校长兼党委书记,西迁后任西安交大校长兼党委书记。为了支援西北建设,他亲自踏勘校址,组织迁校、建校,为西安交大建设和发展奋斗了15年,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时年已66岁的沈云扉是当时西迁的交大人中年龄最大的。得知迁校消息后,他当即表示,交大在哪儿他就在哪儿,并再三婉拒校领导的照顾,毅然和侄儿沈伯参一同举家随校西迁。沈伯参夫人张秀钰不但自己加入了西迁行列,还把娘家的私宅无偿地提供给学校做驻沪办事处。
在交大西迁过程中,像这样感人的故事还有很多,正是凭着这样一种奉献和牺牲精神,仅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一所新的交通大学在西安东郊一片麦田中拔地而起,建设速度之快、建筑质量之高令人惊叹。到1958年暑期,交通大学全校70%以上的教师、80%以上的学生来到西安新校园。1957年至1959年,交通大学先是分设西安、上海两地,1959年国务院批准将交通大学西安部分定名为西安交通大学。
如今,当年从上海迁来的教职员工中,健在的还剩下300余人,许多人都已长眠于这块黄土地。他们說:“亏不亏,要看用什么尺子量。我们在大西北为祖国贡献了一所著名大学,这是我们最大的荣耀!”
陶文铨是交大西迁后的第二批学生,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是受西迁精神影响最深的一代交大人。“我一定要把这种精神传承下去,教好书育好人,支持西部建设。”困境中,他悉心培养学生,手把手传帮带,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建成了热流科学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陶文铨先后被评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教学名师、“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
据统计,迁校以来,西安交大累计培养了25万名大学毕业生。如今,他们广泛分布在各个领域。特别是西迁以来培养了30多位院士,有近一半在西部工作,奠定了西部工业发展必需的高等教育基础,打造了中国西部首屈一指的科教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