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中学化学实验课教学效果

来源 :新科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gh8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通过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等教学手段,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学习化学枯燥无味的观念,这样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于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起到了较大的作用。
  关键词:中学化学;实验课教学;教学效果
  
  化学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世界各国中学化学课程的指导思想和教材内容呈现方式各有特点,但将“通过实验学化学”作为共同的一条线索。我国《中学化学新课程与实验改革》中强调:化学实验对于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全面落实培养科学素养的目标,具有化学课程其他的内容和形式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因此,中学化学的新课程中,实验教学的地位、功能、内容以及教学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特别是随着现代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高考理科综合化学试卷中实验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下面我就如何上好中学化学实验课,谈谈自己的拙见。
  
  一、重视“实验目的”教学
  
  每次实验都有明确的目的,实验课自始至终都应围绕如何达到“实验目的”而进行,实验中没有了实验目的就等于旅人没有了方向,但大部分学生预习实验时只简单照抄书上的“实验步骤”,而不注重“实验目的”的预习,因而不可避免出现了“心中无数”,盲目的“照方抓药”,使实验课教学流于形式。因此用反复强调“实验目的”的重要性,要求学生在预习报告上写出,在学生实验中经常提问,在课堂演示实验和考试题中列出一段内容,让学生总结“实验目的”等训练,大大增强了学生实验的目的性,减少了盲目性,从而“心中有数”、“有的放矢”。这样从根本上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培养能力提供了基础。
  
  二、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
  
  中学化学教材安排的实验,是教学大纲的规定,老师一般不得随意更改(有时可补充一些实验),每个实验的目的也是不可变的,但如何达到实验目的,方法却是多种多样的。采用探索性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提高学生化学素质的有效方法,能否落实,其关键在于化学教师能否改变观念,以新的视角开展实验教学。教材中没有现成的方案可寻,要改进传统实验,挖掘教材中探索性实验,优化实验教学过程,这就需要发挥化学教师的聪明才智。为此,以课文实验为题材,将原有的教师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动手实验,把一些模仿实验重新设计,变成探索性实验,优化实验教学过程,这就需要发挥化学老师的聪明才智。为此,以课本实验为题材,将原有的教师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动手实验,把一些模仿实验重新设计,变成探索性实验,引导学生探索研究,强化实验培养创造能力的功能。比如,中学化学中有机实验制取乙酸乙酯,我们把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揉和在一起,设计成一个教师指导下的学生探索实验,采用“实验——分析——讨论——总结”程序组织教学,以研究酯化反应的历程、条件和酯的产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实验探究中,学生很有兴趣,观察仔细,思维活跃,主动发言,不仅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得出正确的结论,而且主动探索的兴趣和能力均得到一定提升。看课本内容,学生总不在意,而自己设计实验时变不得不认真仔细翻阅教材了。这样也让学生全面了解实验目的、原理和步骤,控制实验的条件和使用的仪器和其它许多注意事项了。
  
  三、组织讨论,确定最佳方案
  
  学生设计出的方案虽然各自费了大量的心血,但毕竟“五花八门”,差别也大,为了使学生有所提高,较好的学生也明白易出错的环节有哪些,可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在组内相互检查方案的对错,检查可操作性,可实现性,及危险性,每组经过讨论选择修正出一个最佳方案,并在班上针对不同方案进行评讲,选出最优化设计,以此作为进行实验室操作的基本方案。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热情与积极进取之心,还可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这也是学习的最终目的。
  
  四、结合课后小结联系生活实际
  
  在学生做完自己的设计实验后,可安排学生在课余时间分析实验现象和出现的问题,小结实验情况,有些实验还可让学生通过家庭小实验做补充性实验,如CaCO3在酸中的溶解,可让学生回家做“澄清石灰水中不断用口吹气”“锅底除垢”,CO的性质可让学生“观察灯火”等小实验。
  
  五、适当增加演示实验
  
  许多化学知识,单凭讲解往往难记易忘,如辅之以实验,就较容易记忆和理解。但目前中学化学教材实验偏少。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需要。可适当地补充一些实验。如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一节离可增加“玻璃棒点火”说明浓硫酸与高锰酸钾的反应能够放热并点燃酒精灯;在钠的化合物一节可增加“吹气点火”说明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打开汽水瓶的现象说明温度,压强对气体溶解度的影响等等。这些演示实验的增加,有效地配合教学,使教学更加生动形象。
  学生不仅要有实验操作的直观体验,更要有深入全面的思考。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增加演示实验和生活小实验,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学习化学枯燥无味的观念;这样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于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起到了较大的作用。
其他文献
摘 要: 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是帮助学生解答应用题的重要教学手段。通过多变的练习可以达到这一目的。但“变”要为“练”服务,“练”要做到有计划、有针对性。因此,教师就要精心设计练习题,加强思维训练,使学生练得精、练得巧、练到点子上。   关键词:多问;多变;多解    一、一题多问    一题多问是就相同条件,启发学生通过联想,提出不同问题,以此促进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例如:三年级有女生45人,比
期刊
摘 要: 兴趣,就是对某种事物积极的情绪。兴趣的产生,往往源于成功。因此,提高学生作文的兴趣的首要任务是要让学生拥有一种成就感。本文探讨了怎样让学生拥有一种成就感。  关键词:作文教学;兴趣;成就感    一、教师要给学生创设一个让学生作文成功的环境     1、更新教师对作文的评价观。  长期以来,在作文评价中,存在着教师对学生尊重、理解不够的倾向:一是对学生的情感理解、尊重不够。我们喜欢用挑剔
期刊
摘 要: 语文教学中养成良好的语文习惯是语文教学大纲对广大师生提出的教与学的要求。本文主要从培养学生勤于阅读、积累的习惯,培养边聆听边思考的习惯,培养练口习惯这三方面谈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阅读能力;习惯    一、培养小学生养成勤于阅读、积累的习惯    语文教学效果不佳的症结之一,是教师对课文“分析”过多,滔滔不绝的讲授“冲”掉学生的各项语文训练,剥夺了学生自己阅读、感
期刊
摘 要: 民族精神的载体是人民大众,历史上出现无数的英雄模范人物,他们表现出来的优秀品质是民族精神的具体化,是培养学生民族精神的生动材料.那么在历史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本文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历史教学;民族精神    民族是指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种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独
期刊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重要措施之一,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文仅就使用小学数学学具对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所起的作用谈几点看法。     一、使用学具,可促进学生数学概念的形成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认识规律是“感知——表象——概念”,而操作学具符合这一规律,能变学生被动地听为主动地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去感知大量直观形象的事物,获得感性知识,形成知识的表象,并诱发学生积极探索,
期刊
摘 要: 科学与真理来自生活,决定了数学教学内容本身就具有开放性。创新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思维,发展能力,激发冲动,从而主动寻求和发现新的问题,这要求数学教学内容开放。为了培养学生具有开阔的视野、纵横综合的思维和辉宏博大的胸襟,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索精神,还要求数学教学的教育空间开放和思维训练开放。  关键词:数学;开放式;教学    新的时代赋予教育新的使命,人才的
期刊
摘 要: 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教学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方式,每一位优秀教师的成长都离不开教学反思。本文从四个方面探讨了怎样进行教学反思。  关键词:教学反思;自然科学课    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教学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方式,每一位优秀教师的成长都离不开教学反思。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是有“3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30次重复”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
期刊
一、巧妙设问,激发创造欲望     《课程标准》中指出:“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是时代对儿童提出的要求,它旨在发展儿童的创造性和动手能力,让儿童能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探究或解决问题,增添生活的色彩和情趣,并在此过程中充分地展现并提升自己的智慧,享受创造带来的欢乐。”因而在教学中,我们要切实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火花,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激发起学生求知的强烈愿望,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去探索规律,给
期刊
摘 要: “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追求动态生成的品德课堂,必须关注学情,设计弹性方案,开放教学过程,才能促进学生主体积极参与,将回归生活的、开放的品德教学生动有效地展现在课堂。这样我们的教学才会真正走进学生内心,引导生活,学习做人,开辟出真实灵动的、富有积极向上的生命力的品德课堂教学天地,让广大师生充分感受到品德学科的无穷魅力。  关键词:动态生成;品德课堂    一、关注学情,促
期刊
从2004年3月至今,我校开展了《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小学语文教学创新》课题研究,在研究中,我们主要致力于以下三方面的摸索与探究,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现小结如下:    一、用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    依据现代语文教学观,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和思想政治教育,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适应信息社会,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创新能力和和信息能力。而一个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