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学校的“能本教育”探索

来源 :中国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3377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东省潍坊市昌乐丹河小学是一所农村学校,自诞生之日起就承担着神圣的办学使命。学校在反复研读学习国家政策及其内涵的基础上,坚持遵循教育规律及学生成长规律,同时结合地域校情,将育人目标定位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育时代新人,为学生的精彩人生奠基”,从而开启“能本教育”之路。所谓“能本教育”,是指基于全人发展的以核心素养培育为本的教育。它以培养新时代青少年必备的认知能力、合作精神、创新意识及职业素养为主要目标,依托文化、课程、课堂、活动四大平台,聚焦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以核心素养的扎实落地唤醒人的本能、锻造人的自信、培植人的能力,引导人的价值实现与潜能释放,让学生努力实现全面发展,承担起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在实施中,学校基于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坚持能本文化的培植,追溯由知识本位转向基于核心素养继而催生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的全人发展的育人之道,创造性实施独特文化下的魅力教育。
  一、培植学校能本文化,以行为自觉锻造必备品格
  文化建设的境界在于文化自觉。一所学校走向文化治校,应坚持“学校人”核心,从思想认知、价值取向、行为表现等开展一体化引领,以实现学校人思想与行动的一致性;而学校文化的建设也必须遵循文化建设的规律与体系,以理念、视觉与行为的立体化建设,实现文化的植入、融入与内化,从而形成文化自觉,达到文化治校。我们坚持以能本内涵作为文化高地、精神目标与行为指南,聚焦理念、视觉、行为开展能本文化建设,通过独特文化的浸润、承载与释放,实现思想、认知与行动的再造,以此召唤与引领学校人迈向能本发展之道,锻造基于能本特质的完整人的必备品格。
  一是倡树能本教育理念。基于能本内涵,我们确立了“爱人立责、能本不息”的校训、“让每一个孩子赢在人生的起点”的办学宗旨、“品德与学识并重、能力与特长俱佳”的办学目标等八大办学理念。为让理念落地生根,实现由知识本位向核心素养的转变,我们细化能本育人目标,制定了八大基本素养(自主自觉,初步践行公民责任;自信自强,善于组织、沟通、展示、合作;自理自立,做到诚信、守纪、明理、感恩;释放潜能,勇于质疑、探索、思辨、创新;做事定目标、有计划、勤思考、会总结;讲普通话、写规范字、读经典书、做双语人;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掌握1~2项体育技能;想象丰富、个性鲜明,拥有1~2项艺术特长),以素养的实现催生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让学校人在“有根有魂、有纲有领”的教育愿景中,高举能本文化旗帜。
  二是建设能本视觉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我们坚持“一山一水会说话、一草一木带思想、一墙一景现文章”的视觉定位,立足楼宇建筑、人文景观及学校标识、校歌等内、外部识别系统,以能本为核心元素分区域、分类别规划与设计,引领师生的思想道德与思维认知,积极追溯师生在“景物结合、言承致境”的文化氛围中感悟能本。春催花枝俏,秋来果满园。楼前“红色引擎、能本驱动”附以井冈翠竹、校徽及巨幅书籍,时刻提醒学校人以井冈山精神为指引,坚定革命信念、强化党的领导、密切联系群众,从实际出发,艰苦奋斗、自强不息、能本发展;楼宇大厅“爱人立责、能本不息”的校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遥相呼应,召唤着丹河人以人为本、立德树人、彰显责任、大爱无痕、能本追求、成全生命。
  三是培植能本行为文化。在行为文化建设中,我们坚持能本内涵,着眼行为引领、专业发展、文化承载、团队建设,强化学校人的行为礼仪、专业素养、团队精神及学校文化的洗礼与承载,引领师生由行为迈向习惯继而建立品格,让师生在“有声有色、自主自能”的文化自觉中彰显能本。其中,立足行为引领提出干部、教师、教职工“三十佳标准”以及《丹河人的六大基本内涵》《丹河小学行为提醒机制》等标准,同时开展假期赠书和年度最受欢迎教职工、微笑使者评选等活动,引领师生的思想与行为自觉;立足专业发展推行个人规划并建立引领委员会,倡建协会(社团)并定期展示成果,推动师生专业自主;立足文化承载编纂文化手册并启动国旗下宣讲,创编校歌《梦想从这里起航》并组织传唱,出版季刊《丹河·行知报》及开展文化推介活动,让师生实现理念自信;立足团队建设实行项目团队认领、组建课题组等,锻造丹河人的团队认同。
  二、规划能本课程体系,以核心素养催生关键能力
  核心素养融合了各学科赋予人素质发展的综合要求,体现了不同学科教育的共同价值,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与综合性,其目的在于帮助个人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目标,促进个人发展和有效参与社会活动。为此,我们坚持能本理念内涵,以核心素养催生“认知、合作、创新、职业”四项关键素养,开启能本育人课程体系的顶层设计。
  坚持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为主体。一是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扎实推进基础性学科课程改革,以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追求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针对语文学科推行大阅读及单元教学,数学学科开展生活化教育,英语学科融入绘本阅读,体育学科确立跳绳主线,音樂学科推行“乐谱”主线辅以课堂乐器葫芦丝,美术学科以“诗配画、画配诗”主线融入不同的画种技法培养美术素养……通过国家课程的实施与推进追求学生文化知识教育,培植学生基础学力,提升学生认知能力。二是突出社会实践活动教育课程建设,坚持基础性学科实践活动,同时着力强化劳动教育、研学旅行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基于地域校情的学校、家庭、社会三维度设计深化社会实践教育,以跨界融合为未来职业能力奠基。三是强化思想道德教育,深度挖掘道德与法治学科和少先队活动课程的育人价值,扎实开展思想道德教育。
  坚持校本课程为辅助。基于地域资源、学校实际,坚持科学规划、规范管理,追求校本课程的育人价值。一是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旗下的讲话等德育活动,对学生开展思想道德教育。二是坚持综合性体系化主题教育,如读书节、英语节、体育节、科技艺术节等。期间,围绕开幕式、闭幕式以及项目的筹备、组织及开展,追求学生自主规划、自主组织、自主展示,以跨界融合、学能转换培育学生的知识运用及组织合作能力。三是规划科技创新、科幻绘画、动漫设计、3D打印、编程教育、机器人等系列创客课程,引领学生脑洞大开、形成认知,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四是开展以艺体为主体的个性选修,探寻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引领掌握1~2项艺体技能,让学生获得全面发展。五是设立班级、公寓及校园中的能本岗位,让学生开展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团结精神。   三、建构“135能本课堂”,以学科素养深化关键能力
  课堂是师生以知识为载体,进行情感交流、人格完善、知识升华,达到思想共融的有效场所,更是学校核心价值落地生根的关键。我们强化学科核心素养,提出并构建了“135能本课堂”(一个目标:聚焦素养能力的“全人式能本发展”;三个阶段:集学习、实践、应用于一体的能本学习、能本实践、能本展示;五个维度:基于内驱力、思辨力、应用力、整合力及发展力的激内驱、引质疑、解困惑、促提升、重迁移)。
  实施中,教师必须认识到学习者才是学习的主体,应支持学生采取有效的学习方式参与学习过程。这一过程需要学生通过情感性、认知性、行为性等多样性的参与来保障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当学习者之间形成了相互讨论、相互倾听的关系,才称得上发生了哲学对话。为此,我们坚持“教师能本构建、学生能本学习”双向驱动,秉持“以生为本、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理念,围绕“自主、自能、自强”的成长品质,引导“生态、生成、生活”的价值追求,以情感性的参与实现深层次思考,呈现课堂的生态化;以自主、合作、互助的方式,以小组捆绑的组织形式,通过认知性的参与建立起哲学对话,追求课堂的生成性;以成全社会人为价值诉求,以行为性的参与融入现实生活,呈现课堂的生活化。
  期间,课前编制学本、了解学情,把握学生个体性最近发展区;课中结合学本,开展讨论、交流、汇报与展示,把握群体性最近发展区并梳理问题,引发学生深度思考;课后定位知识拓展、延伸与迁移,将知识引入生活、实践。基于师生互为主体,且多样性、多维度的课堂参与,使课堂走上基于学科素养的关键能力培育之路,实现了从“知本”迈向“能本”,呈现出优质高效的课堂魅力。
  四、搭建平台跨界融合,以学能转换助推全人发展
  贯穿年度的主题教育月。设置“读书节、英语节、体育节、科技艺术节、行为规范月”五大主题教育月,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各主题教育月开幕、闭幕及过程性活动,始终定位为学生为本、发展为要。孩子们在一次次参与中心灵得到撞击、能力得到提升。
  基于特长的个性选修。我们遵循成长规律、把握成长脉搏,追寻兴趣、挖掘潜能,开设全员参与的个性选修,不断提升学生的艺体素养和创新能力。目前,我们规划设置了泥塑、剪纸、器乐、舞蹈等艺术课程,轮滑、武术、跳绳、足球等体育课程,口语、课本剧等表达展示课程,以及动漫、3D打印、机器人等创客课程,共计50余门。
  基于自我教育的能本岗位。依据目标激励原则,遵循“全员性、协调性,因材设岗、合理流动”的定位,围绕班级、公寓、校园等设置管理岗位,通过制定标准与公约,自主竞聘,实行“岗位责任承包制”,期间开展岗位培训与评估,期末评选岗位能手,以此不断提升学生的自我管理及为他人服务的能力。
  基于文化承载的“能本大使”。以自主创编的《文化手册》为蓝本,面向学生创建“能本大使”培育机制。期间,自主报名、择优选拔,开展礼仪、解说及文化内涵等培训,让学生在自主设计中履职学期“能本大使”,面向家长或外来人员解说,由听者现场评价,并填写“能本大使事件簿”评价语,以此不断提升学生的自我表现力。
  基于综合素养的研学旅行。研学活动是丰富课程形态、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载体。立足研学旅行的动态开放与多元评价,确立家乡文化传统、家乡科学技术、家乡环境与生存、国际文化在家乡等研学主题,在乡土乡情辐射学校25公里内的区域开展研学旅行,引导学生走出学校、融入社会,亲历体验、感悟提升,促进其综合发展。
  基于全人发展的劳动教育。2020年7月,教育部印发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劳动教育的总体目标是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動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的培养要求,全面提高学生劳动素养。因此,我国新时代学生劳动素养应体现传统德育—价值观教育与现代素养—关键能力二者与时俱进的有机结合。基于此,我们立足“目标、内容、实施与评价”课程四要素,积极建构“学校人、家庭人、社会人”的三维劳动课程体系,以多维要素的分解统筹课程实施,积极追求学生学能转换与价值重塑,锻造完整的基于劳动教育的育人体系,真正推动与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只有顺应历史潮流,积极应变,主动求变,才能与时代同行。“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12年“能本教育”的实践与探索,承载着乡村学校勇立潮头锐意改革的艰辛,彰显着基层教育工作者立足时代发展勇担职责使命的教育情怀,更包含了全体学校人及专家们的辛勤付出与主动思考。“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研究与建构的“能本教育”,在实现学校及学校人特质化成长与发展的同时,以期能为教育同仁带来些许启迪与思考,更渴求能为广大校长提供点滴在治校办学方面的思路与策略。
  【田思安,山东省潍坊市昌乐丹河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
其他文献
【摘要】班主任工作的亲和力  【关键词】平等; 沟通; 关怀  情感,是人在认识外界客观事物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它直接决定一个人对外界事物的基本态度:或喜欢或厌恶,或趋就或逃避,或参与或对抗。所以,情感因素在学生思想道德形成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正如朱小曼教授所指出的那样:新课程改革也强调,要把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三维目标之一来对待。  我们认为,情感文化育人中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也是德
期刊
英语作为一门交际性语言,它的使用价值越来越高。而如何能使学习者真正掌握英语学习的真谛,这就取决于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了。在教学实践中,情景教学法是被证明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英语情景教学就是以情景教学基本理论为基础,通过铺设情景实现达到语言交际的目标。英语情景教学法,就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遵循认知规律,结合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具体生动的情景,
期刊
【摘要】人的生活充满爱,一个学生不仅希望得到父母的爱还更期望教师的爱。要想转化后进生,必须使其思想发生转变,只有用爱才能使后进生得到根本性的改变。  【关键词】教师;后进生;爱  【Abstract】 Life is full of love, a student is not only hope to get the love of parents, but also expect the te
期刊
【摘要】班主任与学生的沟通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是班主任与学生交流思想,交换意见,做好学习和思想教育的重要手段,是教育学生的有效方式,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班主任在教育过程中要用爱心、宽容、悄悄话等方式与学生进行心灵交流。帮助学生提高思想认识,知道自己行为,促进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情感。  【关键词】沟通的方式;爱心;宽容;悄悄话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学生不愿意把
期刊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有个十分精彩的比喻,他说:“教师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的心灵。晶莹透亮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却又是十分脆弱,一不小心露珠滚落,就会破碎不复存在。学生的创造心灵,就如同露珠,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倍加呵护。”这种呵护就是爱。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爱是基础,爱是本质。  教育需要爱,也要培养爱。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 。素质教育对每一位教育工
期刊
作为一门学科,体育教学与其它课程教学一样,也有其固定的教学内容和一定的教学方法。但体育教学又 不同于其它课程教学,它具有更广泛的活动空间和独特的教学方式。经过多年实践,笔者认为,把“教”与“ 玩”有机地结合起来,是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  1 “教”与“玩”结合的提出依据  1.1 小学生的情趣特点决定了在体育教学中应注重“教”与“玩”的结合。爱玩好动,是儿童的天性,在小 学时期的学
期刊
汉语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在培养学生运用汉语交际的能力的同时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老师不但要给学生传授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给他们传授学习的方法,把“授人鱼,如何授人渔”的教学观点贯彻到教学活动的始终。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在自主学习中不断丰富知识,增长能力,拓宽知识面。由此可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汉语新课程理念的最终体现和目的。要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期刊
当前,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素质教育如火如荼。作为一名一线语文教师,面对新课改,新教材,我们要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同时,帮助其在中考提高考试分数,最大限度地奠定其文学素养的根基。那么,该如何调整新课改下的中考语文复习策略呢,结合我省中考特点,我在引导学生掌握学法上下功夫,做了以下尝试。  1 古诗文的积累技巧  1.1 诵读积累。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诵读对于学生学习诗词来说,是已过有效的途径
期刊
【摘要】多元智力的理论提示各教育阶段的教师,在安排教学活动时应兼顾八种智力领域的学习内容,综合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全语言、批判思维、操作、合作学习、独立学习等),同时应提倡有利于八种智慧发展的学习情境。因此,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而有所不同。  【关键词】多元智力理论; 教学观; 学生观; 评价观  曾有人问:丘吉尔、莫扎特、爱因斯坦、毕加索、乔丹、柏拉图谁更聪明,准更成功
期刊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充满挑战与战争。让学生学会知识、学会思维、学会创新,是当今素质教育教学相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新要求。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学习内涵有了更深的了解,学习是提高一个人发现、吸收休息和提出新问题的能力。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为他们的动手、动脑、动口提供足够素材、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多种感官并用。通过创新意识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那么如何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呢?  1 创设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