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学习是基础学习,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关键,阅读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一个人的语文能力。中学阶段的语文学习,应把阅读训练当作重点。加强阅读指导,提高中学生的阅读能力,重新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必将给令人窒息的语文教学现状带来很大的改观。
一、培养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
针对学生的生活实际,推荐内容丰富、类型多样、人文性较强的书给学生阅读,使之形成阅读习惯。我把学生的阅读学习归结为“五个一”,即推荐一本杂志——如《读者》;欣赏一个作家——如余秋雨;辑录一本《作品精选》;推荐一篇好文章;做一系列专题对比阅读。学生经过几年的阅读习惯培养,已基本上养成了经常阅读的习惯,从而为学生终生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种阅读学习给予学生极大的主动性,课外阅读的性质就决定了学生本身是阅读的主人,老师即使“欲讲不休”也只能是“鞭长莫及”。无论是“喜欢一份杂志”、“欣赏一个作家”,还是评《读者》演讲,推荐文章和选抄文章,都突出一个“自己”,尊重学生的选择权,以学生自己“最喜欢”和“最欣赏”为标准,充分体现学生的个性,决不替代学生思考,老师只做一个组织者和参谋者。即使是“专题对比阅读”,也是以学生阅读、交流、讨论为主。自主性不但使学生有了做学习的主人的强烈优越感,在潜移默化中强化了学生的人文精神,也为语文学习带来了极大的空间。
二、整体感知文本,提高阅读能力
语文阅读能力涵盖了基础知识掌握度、分析水平和鉴赏能力等方面。如何提高阅读能力?我认为可从四个方面来把握,即把握一句话的意思,把握一段话的意思,把握文章的结构,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等,在这里我们只讨论三点。
1.把握一句话的意思。把握好一句话的意思,是提高阅读能力的重要环节。如果这一环薄弱,整篇阅读能力就无法提高。把握一句话的意思,要正确理解关键词语,正确理解含义抽象的语句,正确领会含蓄的语句。这三者是相互联系的,其中正确理解关键词语是基础。所谓关键词语,指的是在语境中起重要作用的词语。比如《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说“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其中“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和“历史科学”就是两个关键词语。注意体会这两个词语,就可进一步理解这句话从无产阶级革命实践和革命理论这两方面强调马克思所起的作用是无人能够取代的。同时,还可以发现,这句话在结构上有领起下文的作用,下文37段正是从这两个方面论述马克思的伟大贡献的。如果对这两个关键词语的顺序略作推敲,又可能有进一步的认识:作者强调的是革命实践,这与文中第6段的理论观、科学观完全一致。
从这个例子不难看到,一句话中的关键词语不一定只有一个,对关键词语的理解常常是逐步加深的,而对关键词语多加注意,确乎是深入理解一句话的“关键”。
2.把握文章的结构。这里所说的“文章”,可以是语段,也可以是整篇文章。分析语段的结构,可把握语段的思路。分析语段结构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扣中心,以纲带目。中心句是语段的“总纲”。分析语段结构,如果语段有中心句,首先必须找准中心句。凡属先摆观点然后分析论证,或者先摆情况后解释说明,或者先总说后分说之类的语段,第一层都划在始发句与后续句之间。与此相反,属于先分析论证后得出结论,或先分述后总结之类的语段,第一层则划在终止句前面。如果是照应式语段,第一层则划在始发句后,第二层划在终止句前。
(2)理思路,弄清结构。语段的结构形式不外乎两种:一是纵向结构,一是横向结构。弄清结构形式,语段的层次便基本明晰了。
(3)抓标志,分析结构。语段里常运用一些关联词语或关键词语表示句与句间的逻辑关系,如“首先、其次、再次”,表示主次轻重的顺序或问题的几个方面,是并列关系;“总之”、“由此可见”表示结论,一般是分总关系;“所谓”表示有所解释,是解说关系;此外,对应的词语、相似的句式、语意的分合、方位的顺序等,都是分析语段层次的突破口。
(4)抓句子语意间隙,分析结构。有些语段,既没有关联词语,又没有外在的形式标志,分析结构时,就要认真研究各句内容,揣摩它与前后相邻句子语意的疏密度。彼此之间语意关系最近,间隙最小,结合最紧的,是语段的最后一个层次;语意关系最远,间隙最大,结合相对松散的,就是第一个层次。
3.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是指将文章的整体内容和文章的主题中心用简明的语言表述出来。分析归纳文章的内容要点,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有文体特征意识:论述文,论题、论点是主要信息,论据和论证是次要信息; 说明文,说明的对象、说明的内容和对象的特征是主要信息,说明的方法及运用到的材料是次要信息。
(2)要有切层分层意识:研究段与段之间的结构关系或句与句之间的结构关系。同一关系取其一,相属关系取其“属”,相并关系取其“和”,主次关系(偏正关系)取其“主”。
(3)要有全文整体意识:分析归纳时,要从全文出发、整体把握总结才能全面准确。方法主要有:摘句法:抓各段的中心句(各段的中心句往往都是要点),进行压缩;合并法:在各层意思不可缺时,可将各层内容合并起来;提炼法:对于没有中心句的段落,要分析语句间的关系,把握其内容的重点,选择主要内容。
新的课程标准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提高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加强学生的阅读训练,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学生的未来,可让学生树立大语文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一、培养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
针对学生的生活实际,推荐内容丰富、类型多样、人文性较强的书给学生阅读,使之形成阅读习惯。我把学生的阅读学习归结为“五个一”,即推荐一本杂志——如《读者》;欣赏一个作家——如余秋雨;辑录一本《作品精选》;推荐一篇好文章;做一系列专题对比阅读。学生经过几年的阅读习惯培养,已基本上养成了经常阅读的习惯,从而为学生终生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种阅读学习给予学生极大的主动性,课外阅读的性质就决定了学生本身是阅读的主人,老师即使“欲讲不休”也只能是“鞭长莫及”。无论是“喜欢一份杂志”、“欣赏一个作家”,还是评《读者》演讲,推荐文章和选抄文章,都突出一个“自己”,尊重学生的选择权,以学生自己“最喜欢”和“最欣赏”为标准,充分体现学生的个性,决不替代学生思考,老师只做一个组织者和参谋者。即使是“专题对比阅读”,也是以学生阅读、交流、讨论为主。自主性不但使学生有了做学习的主人的强烈优越感,在潜移默化中强化了学生的人文精神,也为语文学习带来了极大的空间。
二、整体感知文本,提高阅读能力
语文阅读能力涵盖了基础知识掌握度、分析水平和鉴赏能力等方面。如何提高阅读能力?我认为可从四个方面来把握,即把握一句话的意思,把握一段话的意思,把握文章的结构,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等,在这里我们只讨论三点。
1.把握一句话的意思。把握好一句话的意思,是提高阅读能力的重要环节。如果这一环薄弱,整篇阅读能力就无法提高。把握一句话的意思,要正确理解关键词语,正确理解含义抽象的语句,正确领会含蓄的语句。这三者是相互联系的,其中正确理解关键词语是基础。所谓关键词语,指的是在语境中起重要作用的词语。比如《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说“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其中“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和“历史科学”就是两个关键词语。注意体会这两个词语,就可进一步理解这句话从无产阶级革命实践和革命理论这两方面强调马克思所起的作用是无人能够取代的。同时,还可以发现,这句话在结构上有领起下文的作用,下文37段正是从这两个方面论述马克思的伟大贡献的。如果对这两个关键词语的顺序略作推敲,又可能有进一步的认识:作者强调的是革命实践,这与文中第6段的理论观、科学观完全一致。
从这个例子不难看到,一句话中的关键词语不一定只有一个,对关键词语的理解常常是逐步加深的,而对关键词语多加注意,确乎是深入理解一句话的“关键”。
2.把握文章的结构。这里所说的“文章”,可以是语段,也可以是整篇文章。分析语段的结构,可把握语段的思路。分析语段结构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扣中心,以纲带目。中心句是语段的“总纲”。分析语段结构,如果语段有中心句,首先必须找准中心句。凡属先摆观点然后分析论证,或者先摆情况后解释说明,或者先总说后分说之类的语段,第一层都划在始发句与后续句之间。与此相反,属于先分析论证后得出结论,或先分述后总结之类的语段,第一层则划在终止句前面。如果是照应式语段,第一层则划在始发句后,第二层划在终止句前。
(2)理思路,弄清结构。语段的结构形式不外乎两种:一是纵向结构,一是横向结构。弄清结构形式,语段的层次便基本明晰了。
(3)抓标志,分析结构。语段里常运用一些关联词语或关键词语表示句与句间的逻辑关系,如“首先、其次、再次”,表示主次轻重的顺序或问题的几个方面,是并列关系;“总之”、“由此可见”表示结论,一般是分总关系;“所谓”表示有所解释,是解说关系;此外,对应的词语、相似的句式、语意的分合、方位的顺序等,都是分析语段层次的突破口。
(4)抓句子语意间隙,分析结构。有些语段,既没有关联词语,又没有外在的形式标志,分析结构时,就要认真研究各句内容,揣摩它与前后相邻句子语意的疏密度。彼此之间语意关系最近,间隙最小,结合最紧的,是语段的最后一个层次;语意关系最远,间隙最大,结合相对松散的,就是第一个层次。
3.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是指将文章的整体内容和文章的主题中心用简明的语言表述出来。分析归纳文章的内容要点,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有文体特征意识:论述文,论题、论点是主要信息,论据和论证是次要信息; 说明文,说明的对象、说明的内容和对象的特征是主要信息,说明的方法及运用到的材料是次要信息。
(2)要有切层分层意识:研究段与段之间的结构关系或句与句之间的结构关系。同一关系取其一,相属关系取其“属”,相并关系取其“和”,主次关系(偏正关系)取其“主”。
(3)要有全文整体意识:分析归纳时,要从全文出发、整体把握总结才能全面准确。方法主要有:摘句法:抓各段的中心句(各段的中心句往往都是要点),进行压缩;合并法:在各层意思不可缺时,可将各层内容合并起来;提炼法:对于没有中心句的段落,要分析语句间的关系,把握其内容的重点,选择主要内容。
新的课程标准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提高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加强学生的阅读训练,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学生的未来,可让学生树立大语文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