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育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要提高学习的成效,不仅需要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等智力因素的积极参与,还需要兴趣、情感、意志、动机、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积极参与。注重学生们的非智力因素,是落实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积极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确实能够直接促进教学,也能直接促进学生智力水平的提高,并促使学生参与到教学中,进而实现教学过程的双边特点。
关键词:非智力因素; 兴趣; 注意力; 感情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5-079-001
教育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要提高学习的成效,不仅需要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等智力因素的积极参与,还需要兴趣、情感、意志、动机、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积极参与。注重学生们的非智力因素,是落实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激发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学生们对所学课程如果怀有兴趣,就会将其思想常常集中和倾向于这些课程,即便是在谈话中也时常将话题转移到这个方面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进而丰富学习内容,开阔眼界,兴趣还能使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学习,所以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兴趣、激发兴趣,尤为重要。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结合中国悠久灿烂的文化和语文学科丰富多彩的内容相机点拨,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浪花。如面对课本中的插图,让学生尽可能插上想象的翅膀,确实可以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细腻地描模画幅中的人、物,他们会情不自禁地深入课文之中,揣摩玩味,达到升华的境地。
二、树立信心
信心是相信自己的愿望或预料一定能够实现的心理。它是迈向成功的重要因素,对学生来讲也是同样的。倘若学生在学习面前,始终认为自己无能力进步,也无能力提高,那么,即便老师使出浑身解数也无济于事。虽然他们也能够在情理上接受知识、完成学习,但于内心深处仍是缺乏自信。
语文是众学科当中寓鲜明形象与深刻思想为一体的学科,学生基本上呈喜好之势,但由于现在对学生语文综合能力要求的提高,不少学生经过一段时间学习之后,对自己信心不足,感觉语文不如英语好学,不如数学有意思,针对这种情况,教师一定要帮助学生重树信心,丢掉心理上的包袱,以“我是一个中国人,我有理由、有优势学好语文”感化他们,并不失时机地发现学生的点滴成功之处,同时让学生在表扬和鼓励之中获得信心。有时,哪怕学生在关键之处用准了一个词,写准了一个字,说准了一句话,提出了一个合理的见解,这都是学生进步与成功的信号,此时教师的一句“很好”或“你还会成功的”就是他学习上的“催化剂”,是点燃他自信的火种。渐渐地,每遇这些情况,学生便会在一种满足之中,坚定学习语文的信念,甚至一发不可收,愈学愈勇,越学越爱学。
三、加强注意力培养
注意就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学生注意听课,他们的心理活动就指向、集中于教师的讲述。虽说强烈的、突然的刺激能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但更重要的是需要加强对学生有意注意的培养。在语文学习上要加强学生的注意力培养,教师应该经常使学生明确学习语文的目的,了解语文对学习其他各门功课的重要意义,认识到语文对未来学习、工作的作用,要求学生以有意注意对待语文课程,以有意注意对待语文课学习过程中的每个环节、每一个步骤。如朗读需要注意心脑集中,读出韵味;阅读需要注意删选重要信息、加强感悟;写作需要注意平时观察、积累……
拿最基本的字词来说,同样需要有意注意才能识别清楚,做到正确书写。我曾经在任教的两个班做过如下实验,学习“桂林山水”一文时,两个班同样听写十个相同的词语,只是做了不同的处理,但效果截然不同。在一班事先不提词语一事,待学生看完课文后马上进行听写,结果及格率为75%,满分率为零,在二班事先要求学生将这十个词语看准,并强化一分钟记忆,然后再听写,结果优秀率100%,满分率达93%。足见有意注意的学习效果极为显著。由此可以推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组织学生注意,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加强学生对学习的指向和集中,是使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条件。
四、融洽感情
这里指的是融洽师生之间的感情。语文学习本身是一种思维的跳跃活动或是思维的应激状态,所以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不是在教师高压的手段的约束下所能具备或持久的。现在的学生,大部分情感丰富,建立起师生间的相互了解、相互信任的关系,无疑能够促进教学,促使学生由不喜欢学习,到喜欢学习,由不自觉学习到自觉学习。这里除了教师要勤于治学为人师表之外,更重要的是教师要以一颗博爱之心去感染他们,采用民主、宽容、友好的态度,创造轻松和谐、快乐的氛围,经常对他们表示鼓励,力争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他们,尊重他们,遇到事情切不可不分青红皂白横加指责,要将心比心、和风细雨、娓娓而谈,以此驱除部分学生存在的畏惧和自卑心理。例如学生回答问题出现错误是难免的,这时以微笑待之,并鼓励他日后一定要努力学习,争取进步;又例如有的学生考试偶尔出偏差,成绩不理想,也以一句“没关系,只要努力,下次你还会成功的”相慰;对书写潦草不规范的学生,更要善意的劝导他将门面的事做好,并相信他能做好。所有这些都能唤起学生对老师的好感与尊敬,有了老师的关怀与鼓舞,学生是会乐意好好学习的。
综上所述,积极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确实能够直接促进教学,也能直接促进学生智力水平的提高,并促使学生参与到教学中,进而实现教学过程的双边效益。以上仅是谈了调动非智力因素中的几个小侧面,此外,如培养优良的品质、树立远大的理想、建立健康稳定的情绪等也都能使学生在自我解剖、自我鉴定、自我鞭策中坚定学习的信念,从而达到自觉、主动地学习。总之,非智力因素的积极作用是潜移默化的,更是不容忽视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充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其乐于学习,将有助于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非智力因素; 兴趣; 注意力; 感情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5-079-001
教育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要提高学习的成效,不仅需要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等智力因素的积极参与,还需要兴趣、情感、意志、动机、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积极参与。注重学生们的非智力因素,是落实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激发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学生们对所学课程如果怀有兴趣,就会将其思想常常集中和倾向于这些课程,即便是在谈话中也时常将话题转移到这个方面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进而丰富学习内容,开阔眼界,兴趣还能使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学习,所以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兴趣、激发兴趣,尤为重要。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结合中国悠久灿烂的文化和语文学科丰富多彩的内容相机点拨,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浪花。如面对课本中的插图,让学生尽可能插上想象的翅膀,确实可以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细腻地描模画幅中的人、物,他们会情不自禁地深入课文之中,揣摩玩味,达到升华的境地。
二、树立信心
信心是相信自己的愿望或预料一定能够实现的心理。它是迈向成功的重要因素,对学生来讲也是同样的。倘若学生在学习面前,始终认为自己无能力进步,也无能力提高,那么,即便老师使出浑身解数也无济于事。虽然他们也能够在情理上接受知识、完成学习,但于内心深处仍是缺乏自信。
语文是众学科当中寓鲜明形象与深刻思想为一体的学科,学生基本上呈喜好之势,但由于现在对学生语文综合能力要求的提高,不少学生经过一段时间学习之后,对自己信心不足,感觉语文不如英语好学,不如数学有意思,针对这种情况,教师一定要帮助学生重树信心,丢掉心理上的包袱,以“我是一个中国人,我有理由、有优势学好语文”感化他们,并不失时机地发现学生的点滴成功之处,同时让学生在表扬和鼓励之中获得信心。有时,哪怕学生在关键之处用准了一个词,写准了一个字,说准了一句话,提出了一个合理的见解,这都是学生进步与成功的信号,此时教师的一句“很好”或“你还会成功的”就是他学习上的“催化剂”,是点燃他自信的火种。渐渐地,每遇这些情况,学生便会在一种满足之中,坚定学习语文的信念,甚至一发不可收,愈学愈勇,越学越爱学。
三、加强注意力培养
注意就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学生注意听课,他们的心理活动就指向、集中于教师的讲述。虽说强烈的、突然的刺激能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但更重要的是需要加强对学生有意注意的培养。在语文学习上要加强学生的注意力培养,教师应该经常使学生明确学习语文的目的,了解语文对学习其他各门功课的重要意义,认识到语文对未来学习、工作的作用,要求学生以有意注意对待语文课程,以有意注意对待语文课学习过程中的每个环节、每一个步骤。如朗读需要注意心脑集中,读出韵味;阅读需要注意删选重要信息、加强感悟;写作需要注意平时观察、积累……
拿最基本的字词来说,同样需要有意注意才能识别清楚,做到正确书写。我曾经在任教的两个班做过如下实验,学习“桂林山水”一文时,两个班同样听写十个相同的词语,只是做了不同的处理,但效果截然不同。在一班事先不提词语一事,待学生看完课文后马上进行听写,结果及格率为75%,满分率为零,在二班事先要求学生将这十个词语看准,并强化一分钟记忆,然后再听写,结果优秀率100%,满分率达93%。足见有意注意的学习效果极为显著。由此可以推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组织学生注意,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加强学生对学习的指向和集中,是使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条件。
四、融洽感情
这里指的是融洽师生之间的感情。语文学习本身是一种思维的跳跃活动或是思维的应激状态,所以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不是在教师高压的手段的约束下所能具备或持久的。现在的学生,大部分情感丰富,建立起师生间的相互了解、相互信任的关系,无疑能够促进教学,促使学生由不喜欢学习,到喜欢学习,由不自觉学习到自觉学习。这里除了教师要勤于治学为人师表之外,更重要的是教师要以一颗博爱之心去感染他们,采用民主、宽容、友好的态度,创造轻松和谐、快乐的氛围,经常对他们表示鼓励,力争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他们,尊重他们,遇到事情切不可不分青红皂白横加指责,要将心比心、和风细雨、娓娓而谈,以此驱除部分学生存在的畏惧和自卑心理。例如学生回答问题出现错误是难免的,这时以微笑待之,并鼓励他日后一定要努力学习,争取进步;又例如有的学生考试偶尔出偏差,成绩不理想,也以一句“没关系,只要努力,下次你还会成功的”相慰;对书写潦草不规范的学生,更要善意的劝导他将门面的事做好,并相信他能做好。所有这些都能唤起学生对老师的好感与尊敬,有了老师的关怀与鼓舞,学生是会乐意好好学习的。
综上所述,积极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确实能够直接促进教学,也能直接促进学生智力水平的提高,并促使学生参与到教学中,进而实现教学过程的双边效益。以上仅是谈了调动非智力因素中的几个小侧面,此外,如培养优良的品质、树立远大的理想、建立健康稳定的情绪等也都能使学生在自我解剖、自我鉴定、自我鞭策中坚定学习的信念,从而达到自觉、主动地学习。总之,非智力因素的积极作用是潜移默化的,更是不容忽视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充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其乐于学习,将有助于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