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挖掘教材优势,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3cn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148-01
  新课程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既要关注学生的未来生活,更要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在这一前提下,首先对传统的教材进行了改革,“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江苏版)”(以下简称国标版教材),就如何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了很大的努力,效果也是非常明显的。加之在新政前提下,教育部门又提出了“减负增效”的要求,这就对我们广大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有所思考、有所改变,以不断地适应新的形势。下面就以苏教国标版小数教材为例,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如何利用教材,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尽可能的实现“减负增效”的目的,所作的一些尝试。
  一、充分依靠教材,改善学习方式,减负增效
  (一)注重实践 过程更重要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材,更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注重从实践出发,在把前人的间接经验如何变为学生的直接经验之间寻求突破。纵观全册教材,有大量的动手操作,让学生在活动的同时,学会思考、分析,形成技能,在“猜想——验证——应用”的过程中,学会探究学习。如:在“升和毫升”中,让学生做1升的量器,并服务于课堂教学与学习的需要;在“三角形”中,通过用小棒拼摆三角形,使学生充分经历探究过程,“三角形任意两条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的结论的得出也就水到渠成;在“对称、平移和旋转”中,通过折一折、量一量、画一画、移一移、转一转等一系列的操作活动,让学生的知识形成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经过这样的实践,使学生从知识的接受者,变为知识的发现者,由被动的学习变为主动的学习,同时也体现了“做数学”的思想。
  (二)注重引导 会学更重要
  教材在新知识的引入上,注重引导,或联系旧知,或联系生活,或创设情境,化难为易,能使学生产生似曾相识的感觉,使新知识的学习变得很轻松,也能使学生有初步的“数学来源于生活”的体验,同时让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学数学,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如:“空间与图形”中,都是先要求学生从身边去找一找这些图形,以便于学生认识这些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在“解决问题”中,则创设了一些学生所熟知的生活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总之,教材力求贴近学生的生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三)问题引路 探究更重要
  教材在向学生介绍知识的时候,主要通过一些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究、解决问题。教材中,经常会出现“你会……?”“你能……?”“你发现……?”这些问题由浅入深,逐步引导学生去探究、发现,也教给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出问题”的数学学习方式和一般模式。我们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启发学生去探究。
  (四)注重合作 交流更重要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可以让学生在互补中促进,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在这一方面,教材更重视学生合作之后或独立思考后的交流,教材经常出现“你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在小组内交流”的提示语,促使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做法讲出来,有利于去伪存真,也能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为牢固,同时让学生体会到与他人交流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
  二、重组、改编教材,改善学习方式,减负增效
  教材为我们提供了学习数学知识的范例,提供了学习数学的一般方法。但我们也不能唯教材,有时为了更能贴近学生的生活,或为了更加清楚的突出规律,我们可以尝试着对教材进行重组或改编。
  (一)改变知识呈现方式,在比较中学习新知
  在使用教材时,我们可以适当的去改变一些知识的呈现方式,让学生学会“比较”的学习方式。如:“3的倍数的特征”中,教材跟学习2、5的倍数一样,先出示了一张百数表,然后从中找出3的倍数,再去分析这些数的特征。我在教学这一知识点时,在复习了2、5的倍数的特征后,让学生尝试很快的写出几个3的倍数(三位数),结果有很多学生写出了个位上是3、6、9的数,然后我让学生去计算这些数是不是3的倍数,从而让学生探究出3的倍数不是看个位,再与2、5的倍数的特征比较,让学生充分的认识它们的本质。
  (二)改编教材例题,在探究中学习新知
  教材中的例题都是经过精心选择与设计的,已考虑到尽可能的贴近学生的实际。有时为了突出某方面,有利于学生顺利的探究,也可对其进行必要的改编。下面略举两例:
  第11册第五单元“认识比”的例1(原题为:妈妈早晨准备了2杯果汁和3杯牛奶)我将它换成“我们班有男生18人,女生13人。说说这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
  (三)重组教材例题,在强化中巩固新知
  为了强化某一知识体系,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我对一些题目进行了重组。
  如:在完成了“小明买了3本同样的练习本,一共用去12元。每本练习本多少元?”学习后,我将题目进行了重组“小明买了3本同样的练习本,每本4元。一共用去多少元 ?”、“练习本每本4元,小明用12元可以买几本?”
  (四)一题多问,在解决问题中内化新知
  为了深化对某一知识点的理解,感受数学知识的奥秘,内化知识,形成技能,我采用了“一题多问”的方法。(此方法较适用于复习课)
  如:在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后,针对表面积和体积学生难学、易混的现象,我设计了下面的一组题。
  做一个长方体的玻璃鱼缸,长5分米,宽3分米,高4分米。
  (1)做这个鱼缸至少需要多少玻璃?(鱼缸上面没有盖)
  (2)给鱼缸四周贴上透明保护膜,至少需要多少透明保护膜?
  (3)这个鱼缸的占地面积有多大?
  (4)在鱼缸里放入2分米深的水,要水多少升?(玻璃厚度忽略不计)
  (5)如果在鱼缸里放入36升的水,缸里面水有多深?(玻璃厚度忽略不计)
  (6)如果玻璃厚度为1厘米,这个鱼缸至多可以盛水多少升?
  总之,教材是我们教学的依据,教材是教学大纲的具体体现,是落实课程标准的主要途径,我们在使用教材时,要体会其编排意图。但我们也不能为教材所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对教材的一些题目进行适当的加工,以使其更好的为我所用。但切不可“无为而改”,切不可改变它们在全册、全套教材中的地位和它们应发挥的作用。我们要充分地依靠教材,合理与灵活的运用它,使它能更好的为学生的学习服务,为我们的教学服务。以努力实现“减负增效”。
  我们的目的,我们的目标: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其他文献
研究了采用输入变量的线性函数作为规则后件的一类单输入单输出T-S模糊系统,称为线性T-S模糊系统,证明在输入模糊集满足一致性的条件下,线性T-S模糊系统能够以任意精度一致逼近C
【关键词】高效课堂 明确目标 自主学习 展示交流 反思归纳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144-01  经过一学期“导学案”教学模式的教学实践,对此教学模式有一些体会,总结如下,与各位分享,并恳请指正和交流。  我认为,其核心应该是“重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学促教,其他都是围绕这个目的采取的手段和措施,其本质就是强调学生的
【摘要】本文论述了中学生数学学习中普遍存在的现状并对原因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学习、学生如何学习的具体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142-02  高中数学是普通高级中学的一门主要课程,它是学习物理、化学、计算机等学科的基础,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已成为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学生在中学阶
对现有的Mamdan模糊系统和T-S模糊系统作为通用逼近器的充分条件作了比较分析字示例讨论了这些充分条件各自的限制条件,它们的优缺点与存在的不足。
针对含铜废水处理pH值控制过程存在时变、非线性及各变量强耦合的特性,在分析被控对象特性的基础上,设计了以分段式变增益PID控制器为核心的含铜废水pH值控制系统,详细介绍了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140-01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是思考的学问。《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发展学生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通过操作、观察,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分析、综合,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在小学教学过程中,怎样深化学生思维,提高
【摘要】高效课堂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一般是一节课)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高效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就其外延而言涵盖高效的课前精心准备、返归教学本质的课堂教学中实施和教师课后的反思与研究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