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词类活用是初、高中文言文衔接教学的重难点,也是文言文阅读必备知识点。笔者试以词类活用的四个特征为切入点,以现代汉语句法结构和语词常用义为参照,培养学生判定、翻译“词类活用”的能力。
关键词:文言文 教学 词类活用
王荣生老师指出:“在文言文中,文言、文章、文学和文化一体四面,相辅相成。”他还把文言字词分为四类,建议教学中按照“放过”“突出”“深入”“分离”的不同方式进行处理。“词类活用”的学习耗时费力效果差,让高一学生不胜其烦,是教学中应当“突出”“深入”的内容。
一、构建词类活用的知识图式
心理学研究表明:知识不是杂乱无章地贮存在人的大脑中,而是围绕某一主题相互联系起来,形成一定的知识单元。知识体系化建构的程度,直接关系到解决问题的能力。面对高一学生“词类活用”学习困难的现象,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对初中已学文言字词和语法知识的梳理,归纳概括、掌握运用“词类活用”规律,引领生成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厘清概念
文言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以及后代用这种书面语写成的作品。汉语在古汉语阶段还没有语法理论,古人亦未对词进行分类。清代马建忠《马氏文通》创词类通假(字类假借)说,陈承泽在《国文法草创》中首倡“词类活用说”,对活用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分析。此后,词类活用成为文言文教学一个不可缺少的知识板块。它有以下两个权威定义:
“在上古汉语里,某些词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又可以灵活运用,在句子中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充当别的词类,这就是词类的活用。”(郭锡良)
“在古代汉语里,其词属于某一类词是比较固定的,各类词在句中的职务也有一定的分工,但是,有些实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而灵活应用,在句子中改变其基本的语法功能,充当其他词类才能充当的句子成分,这就是实词的活用。”(王力)
综上,可以概括出词类活用的特征:(1)该词有基本语法功能;(2)当下句中,充当其他词类才能充当的句子成分,改变了词性;(3)改变是临时性的;(4)改变前后词义有关联性。
(二)建构词类活用知识框架
根据学生已有知识,笔者引导学生把常见词类活用进行归类,教师搭建活用规律框架,学生自己填例句,利用知识建构的同化与顺应,生成词类活用图式。框架如下:
名词的活用:活用为动词(一般动词、使动、意动);作状语(表工具方式、方位处所、对人的态度、频率等)
动词的活用:使动、意动、为动;活用为名词;作状语
形容词的活用:活用为动词(一般动词、使动、意動);活用为名词
数词的活用:活用为动词;活用为形容词
特殊情况:名词、形容词放在“所”字后活用为动词
二、依据特征(1)(2),构建词类活用判定“公式”
(一)构建判定“公式”
“活用”是相对于“本用”而言的。判定“活用”需要一个“本用”作为参照点。郭锡良先生说:“要鉴别一个词是不是已经活用成另一类词,主要看它在句中所处的地位,前后有哪些词类的词和它相结合,构成什么样的句法关系,具备了哪些句法特点。”2019《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对文言文考察要求“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依据词类活用特征(1)(2),构建词类活用判定“公式”:
“公式”成立条件:(1)判定主谓宾词类活用时,主、宾只能由名词充当,谓语只能由动词充当;(2)判定状语活用时,状语不能由名词、动词充当。
(二)思维模板应用检测
词类活用特征(1)(2)可以用来辅助判定。 如:
(愚公和儿孙) 箕畚 运于渤海之尾
(定)主 + [状] 谓 + (定)宾
“箕畚”是名词,处在谓语动词“运”前,又非主语,依据模板和附加条件(2),“箕畚”是“名词作状语”。
文言文句子一般比较简练,压缩主谓宾的中心语代入判定极为便宜。遇长句,可切片成“主谓宾”结构代入判断,如“张仪,材士也,将西游秦,愿君礼貌之”,切片“君礼貌之”可判断“礼貌”是名词作动词“有礼貌地对待”。
(三)“使动”“意动”“为动”
这三种属于特殊的动宾关系,分别是“使宾语怎么样”“认为(或以为)宾语怎么样”“为了宾语怎么样”。其判断可分两步走:第一步,带入模板,判断活用;第二步,根据动宾关系,判定使动、意动、为动。
三、依据特征(4),建构“词类活用”翻译“公式”
“改变前后,词义有关联性”,可用来指导探究翻译规律:在句中只要是活用,就一定在保留其原有的常用义的基础上,增添相应的活用为那类词的意义。据此,可生成“词类活用”翻译“公式”:活用后的词义=原词义+活用义
把这个规律应用到各类词类活用中:
1.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原词义+ 相应名词义
燕赵之收藏(收藏的奇珍异宝)
2.名词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原名词义+ 相应动词义
二月,草已芽(发芽)
3.名词、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动义(使、让等)+ 原词义
无案牍之劳形(使形体劳累)
4.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意动义(以为……,把……当作等)+原词义
吾妻之美我者(认为美丽)
5.为动用法:为动义(为、替)+ 原词义
等死,死国可乎(为国家死)
6.名词做状语:词类活用判定模式下,状语由介宾短语充当。因此翻译应为:相应的介词 (表方式、方位处所等)+ 原词义
失期,法当斩(依照法律)
君为我呼入,吾将兄事之(像对待兄长一样)
日削月割(一天天,一月月)
7.动词作状语:形式一般为两动词用“而”连接或直接连用。翻译应为:原词义+助词“着”“地”
邻人……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蹦蹦跳跳地)
笔者在教学中强调:翻译“公式”仅是个思路,不可生搬硬套,要结合上下文,力求“信达雅”。
四、关于判定特点(3)“临时用”的问题
词在演变的过程中“临时活用→常见活用→兼类→同形词”这个过程是连续的而不是离散的。有些词的“本用”已无从查考,“活用”之说也就难以辨别。
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目标,是领悟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传承思想精华,树立文化自信。在初高中文言文衔接教学中,引入以现代汉语语法知识和现代汉语词的常用义为参照体系,引导学生梳理概括词类活用规律,内化规律,运用规律,是个可行的办法。
至于对每个活用实例更专业、更精准的考证,还是留待学生从事专业研究时再去深究。
参考文献:
[1]王荣生.文言文教学教什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2]郭锡良.古代汉语[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3]王力.古代汉语(修订本)[M].北京:中华书局,2010.
[5]曾放.古汉语里词类活用刍议[J].作家杂志,2011(1).
[6]白平,王定秀.词类活用之我见[J].山西大学学报,1999(3).
关键词:文言文 教学 词类活用
王荣生老师指出:“在文言文中,文言、文章、文学和文化一体四面,相辅相成。”他还把文言字词分为四类,建议教学中按照“放过”“突出”“深入”“分离”的不同方式进行处理。“词类活用”的学习耗时费力效果差,让高一学生不胜其烦,是教学中应当“突出”“深入”的内容。
一、构建词类活用的知识图式
心理学研究表明:知识不是杂乱无章地贮存在人的大脑中,而是围绕某一主题相互联系起来,形成一定的知识单元。知识体系化建构的程度,直接关系到解决问题的能力。面对高一学生“词类活用”学习困难的现象,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对初中已学文言字词和语法知识的梳理,归纳概括、掌握运用“词类活用”规律,引领生成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厘清概念
文言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以及后代用这种书面语写成的作品。汉语在古汉语阶段还没有语法理论,古人亦未对词进行分类。清代马建忠《马氏文通》创词类通假(字类假借)说,陈承泽在《国文法草创》中首倡“词类活用说”,对活用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分析。此后,词类活用成为文言文教学一个不可缺少的知识板块。它有以下两个权威定义:
“在上古汉语里,某些词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又可以灵活运用,在句子中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充当别的词类,这就是词类的活用。”(郭锡良)
“在古代汉语里,其词属于某一类词是比较固定的,各类词在句中的职务也有一定的分工,但是,有些实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而灵活应用,在句子中改变其基本的语法功能,充当其他词类才能充当的句子成分,这就是实词的活用。”(王力)
综上,可以概括出词类活用的特征:(1)该词有基本语法功能;(2)当下句中,充当其他词类才能充当的句子成分,改变了词性;(3)改变是临时性的;(4)改变前后词义有关联性。
(二)建构词类活用知识框架
根据学生已有知识,笔者引导学生把常见词类活用进行归类,教师搭建活用规律框架,学生自己填例句,利用知识建构的同化与顺应,生成词类活用图式。框架如下:
名词的活用:活用为动词(一般动词、使动、意动);作状语(表工具方式、方位处所、对人的态度、频率等)
动词的活用:使动、意动、为动;活用为名词;作状语
形容词的活用:活用为动词(一般动词、使动、意動);活用为名词
数词的活用:活用为动词;活用为形容词
特殊情况:名词、形容词放在“所”字后活用为动词
二、依据特征(1)(2),构建词类活用判定“公式”
(一)构建判定“公式”
“活用”是相对于“本用”而言的。判定“活用”需要一个“本用”作为参照点。郭锡良先生说:“要鉴别一个词是不是已经活用成另一类词,主要看它在句中所处的地位,前后有哪些词类的词和它相结合,构成什么样的句法关系,具备了哪些句法特点。”2019《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对文言文考察要求“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依据词类活用特征(1)(2),构建词类活用判定“公式”:
“公式”成立条件:(1)判定主谓宾词类活用时,主、宾只能由名词充当,谓语只能由动词充当;(2)判定状语活用时,状语不能由名词、动词充当。
(二)思维模板应用检测
词类活用特征(1)(2)可以用来辅助判定。 如:
(愚公和儿孙) 箕畚 运于渤海之尾
(定)主 + [状] 谓 + (定)宾
“箕畚”是名词,处在谓语动词“运”前,又非主语,依据模板和附加条件(2),“箕畚”是“名词作状语”。
文言文句子一般比较简练,压缩主谓宾的中心语代入判定极为便宜。遇长句,可切片成“主谓宾”结构代入判断,如“张仪,材士也,将西游秦,愿君礼貌之”,切片“君礼貌之”可判断“礼貌”是名词作动词“有礼貌地对待”。
(三)“使动”“意动”“为动”
这三种属于特殊的动宾关系,分别是“使宾语怎么样”“认为(或以为)宾语怎么样”“为了宾语怎么样”。其判断可分两步走:第一步,带入模板,判断活用;第二步,根据动宾关系,判定使动、意动、为动。
三、依据特征(4),建构“词类活用”翻译“公式”
“改变前后,词义有关联性”,可用来指导探究翻译规律:在句中只要是活用,就一定在保留其原有的常用义的基础上,增添相应的活用为那类词的意义。据此,可生成“词类活用”翻译“公式”:活用后的词义=原词义+活用义
把这个规律应用到各类词类活用中:
1.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原词义+ 相应名词义
燕赵之收藏(收藏的奇珍异宝)
2.名词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原名词义+ 相应动词义
二月,草已芽(发芽)
3.名词、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动义(使、让等)+ 原词义
无案牍之劳形(使形体劳累)
4.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意动义(以为……,把……当作等)+原词义
吾妻之美我者(认为美丽)
5.为动用法:为动义(为、替)+ 原词义
等死,死国可乎(为国家死)
6.名词做状语:词类活用判定模式下,状语由介宾短语充当。因此翻译应为:相应的介词 (表方式、方位处所等)+ 原词义
失期,法当斩(依照法律)
君为我呼入,吾将兄事之(像对待兄长一样)
日削月割(一天天,一月月)
7.动词作状语:形式一般为两动词用“而”连接或直接连用。翻译应为:原词义+助词“着”“地”
邻人……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蹦蹦跳跳地)
笔者在教学中强调:翻译“公式”仅是个思路,不可生搬硬套,要结合上下文,力求“信达雅”。
四、关于判定特点(3)“临时用”的问题
词在演变的过程中“临时活用→常见活用→兼类→同形词”这个过程是连续的而不是离散的。有些词的“本用”已无从查考,“活用”之说也就难以辨别。
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目标,是领悟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传承思想精华,树立文化自信。在初高中文言文衔接教学中,引入以现代汉语语法知识和现代汉语词的常用义为参照体系,引导学生梳理概括词类活用规律,内化规律,运用规律,是个可行的办法。
至于对每个活用实例更专业、更精准的考证,还是留待学生从事专业研究时再去深究。
参考文献:
[1]王荣生.文言文教学教什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2]郭锡良.古代汉语[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3]王力.古代汉语(修订本)[M].北京:中华书局,2010.
[5]曾放.古汉语里词类活用刍议[J].作家杂志,2011(1).
[6]白平,王定秀.词类活用之我见[J].山西大学学报,19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