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的有效衔接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rang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训练。能够独自理解一篇文章,是每一个小学生都应该具备的能力。这不但是学习好语文的基本条件,而且是提高语文成绩的必要条件。所以教师有必要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通过将课内外阅读充分结合,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本文基于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阐述了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衔接的意义,从而提出了一些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内外阅读 教学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7.006
  一、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
  1.缺乏对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
  大多数孩子阅读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业成绩,缺乏对阅读的兴趣,只是根据老师和家长的要求读书。同时,由于小学生自我控制能力较弱,容易被游戏等其他因素所困扰,浪费大量时间,无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传统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习惯于根据教科书的内容讲解知识,缺乏扩展教学。虽然教师也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并安排各种各样的阅读任务,但是因为阅读战略指导的缺乏,学生无法对文章的内容进行深入探析。
  2.缺乏对课外阅读活动的重视
  在以考试为导向的教育体系中,教师的教学重点放在课本知识上,忽视对课外阅读的补充。这种教育方法不但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还会对语文学习造成一定的影响。部分老师没有意识到合理安排课外阅读同样有利于各科成绩的提升。尽管有的学校专门开设了阅读指导班,大部分老师也更加注意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在每个班级设置读书角,进行了一些读书交换评价活动。但是这种阅读指导和活动缺乏系统性、持续性,没有将课内外读书相结合,形成系统的读书体系。
  二、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衔接的意义
  1.丰富学生的感性认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通过阅读优质的课外书,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层面,丰富学生的感性认知。在语文课上能够学到的知识是有限的,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开展课外阅读十分必要。课内外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相互結合,可以起到劳逸结合,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在课余时间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伟大作家和思想家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形成高尚的人格,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开发学生的想象空间,提高学习积极性
  通过合理开展课外阅读,能够增强孩子的想象力,让他们在自己的脑海中创造语文学习的空间,进一步加强对世界的感知力。课外书中多元化的文学风格以及精彩的故事情节,都能够极大地丰富孩子的想象空间,滋养孩子的想象力,为学生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语文学习环境。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可以激发对学习的兴趣,从而保证语文课堂的高效性。
  3.促进词语的规范使用,提高写作水平
  小学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学会规范使用词语是重要的教育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学生要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并且要明白不同语境中相似词语的运用。此外,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使用学到新词语和新短句,并应用在自己的作文中。在阅读课外书的时候,学生可以学习书中的描写方式和写作技巧,改善自己的写作方法。学生多读书,他们的知识面会更广,思维模式也会更独特和新颖。同样的作文题目,每个学生的观点和想法都不一样,但是只要积累的知识足够多,就能逐渐形成适合自己发展的思考模式。
  三、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衔接的策略
  1.增强阅读的目的性,找准课内外阅读衔接的契合点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找准课内外阅读衔接的契合点。不仅可以让课内的阅读更有效,还能够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指导。在小学阶段课内外阅读的有效衔接过程中,要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指导,关心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有效复习课内阅读知识。
  此外,教师还要做好对课外阅读的扩展和补充,实现课堂内外阅读的有效衔接,从而提高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教师要利用课堂教学中的主题,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对应主题的书籍,不断丰富充实这一主题的知识储备,并且就阅读过程中的感悟与同学们进行沟通和探讨。如果在课内阅读了名著片段,教师就可以找机会让学生去阅读整本名著,加深对课内片段的理解以及感悟。
  2.根据学生的实际阅读情况,进行合理结合
  小学语文课堂内外阅读衔接的落实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实际阅读情况进行把握,从而开展阅读活动。教师在教学结束之后,要安排学生对所阅读的书目撰写读后感,帮助学生加强对阅读材料的理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同时教师需要认真检查学生写的读后感,从中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薄弱点进行强化训练。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多对学生进行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努力完成阅读任务。还可以在班级内举行阅读比赛,对表现优异的学生给予奖励,让学生在竞争中提高自身阅读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阅读意识。
  3.开展丰富的活动,促进学生阅读
  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容易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利用这一性格特点,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帮助学生养成阅读习惯。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可以定期开展阅读活动,激发学生对于阅读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提高阅读水平,充实学生的课外生活。教师也可以在班级内设置读书角,提高书籍的使用率,减少学生购买书籍的花费。
  同时,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中应当注重家校结合的教学方式,鼓励有条件的家庭在家中开展阅读活动,家长与孩子一起阅读有助于为学生塑造一个良好的榜样,让学生更好地进行课外阅读的同时,还能促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情感发展,为家长增加一个和孩子沟通的渠道。教师在教学过程之中可以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以及当前年龄阶段对阅读的需求开展阅读活动,帮助学生在寓教于乐的活动之中有效提高阅读水平,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发自内心的喜欢上阅读。
  4.积极完善评价制度,提升阅读质量
  教师在衔接学生课内外阅读的过程中应当重视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不能让学生一味地阅读,否则对于学生的阅读能力并不能取得有效提高。要在学生遇到阅读问题时,及时给予帮助。教师的点评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查缺补漏,明白阅读过程中存在的薄弱点,并且能够根据教师给出的建议及时改正,同时教师的鼓励还能够促使学生在整个阅读阶段保持高度的热情,对于阅读能力的提高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应当在班级内制定完善的评价制度,用评价的方式帮助学生将阅读落实到实际学习中。
  例如,教师每周对学生的阅读笔记进行收集,了解学生的阅读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个人特点以及笔记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评价,在促进学生个人阅读能力发展的同时帮助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动向,及时改变教学策略,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同时,教师在根据学生的阅读情况做出评价时应当注意评价的公正性,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让学生保持对阅读的兴趣和信心。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需要,制定相对完善的教学计划,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并对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归纳和概括。教师还要找到适合的阅读指导计划来促进课内外阅读的有效衔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整体认知能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促进学生全方位的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罗学将《关注童真,演绎阅读教学的精彩》,《小学教学参考》2015年第25期。
  [2] 黄宗耀《构建自主开放的阅读教学体系》,《语文教学通讯》2003年第13期。
  [3] 王珊珊《如何引领学生习得语言的精髓》,《教书育人》2018年第31期。
  [4] 薛子群《浅谈从课内到课外的阅读迁移》,《学周刊》2018年第14期。
  (谯伟峰,1986年生,男,甘肃平凉静宁县人,汉族,小学初级教师,大学本科。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其他文献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对话是必不可少的。营造平等、轻松、和谐的师生对话情境,有助于提升课堂对话效率。在高中语文小说体裁的课文教学中,笔者从以下四个方面实施对话策略:一是明确对话目标,二是细化对话话题,三是注重师生互动,四是运用有效评价。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重要的组成环节,因此,教师要注重阅读教学过程,在教学中不断创新阅读模式,运用单元主题阅读教学模式,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新的方法。本文主要探讨与总结单元主题阅读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与实践策略。  关键词:单元主题 阅读教学 实践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7.004  在新课改工作逐步推进的背景下,单元主题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读”与“写”是教师永远绕不开的教学主体。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不断创新教学的方式,让学生能够通过多种多样的阅读,不断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最终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读与写结合的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在教师的影响下不断的发展和进步。本文主要介绍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小学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现状,探讨了小学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稳步推进、不断深化,高中语文教学中也应以新《课标》为基本准则,在教学中传递人文底蕴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将核心素养的培养作为学生未来成长的关键品格。学生不只再单纯地接受知识,更要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的生活实践之中。本文首先探讨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然后分析高中语文教学现状,进而探讨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 高中语文 实质内涵 DOI:
摘 要:史料是构建历史教学和探究历史规律的基础。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已成为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课堂教学中应用史料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分析问题能力的有效方法,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教师通过提供史料、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并让学生发表见解,畅所欲言,相互交流,可以说,史料教学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培养他们的历史
摘 要: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对于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农村中小学教师作为教育活动实施主体,自然也得注重自身教育技术能力的提升,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新时代提出的要求,为学生提供更为优质的教学服务。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问题的生态学进行了详细分析,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  关键词:农村 中小學教师 教育技术能力培养 问题 生态学 DOI:10.12241/j.iss
摘 要:在中学阶段的语文课程中,修辞知识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学习修辞知识,不仅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同时还能够夯实他们的语文功底,为后续更高难度的课程学习打好基础。但由于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中学阶段的修辞教学方法过于落后,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为此,本篇文章通过分析修辞教学的组成内容与实际价值,结合笔者自身经验,提出了几点教学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语文 修辞教学 DOI:10.12241
摘 要:语文能够培养人的思维能力,丰富精神世界,对于培智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来说,还能够发展他们的综合能力,促进其语言表达力、想象力、动手操作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在现代信息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培智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可以得到进一步优化,让培智学生能够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帮助下,体验到更加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堂。文章主要阐述现代信息技术如何充分融入培智语文课堂教学。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 培智教育 课堂教学 DO
摘 要:“整本书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它对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发散性思维非常重要。然而,在农村地区的初中教学中,整本书阅读教学遇到了重视不够、时间不能保证等问题,教师必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开展系列读书活动,才能让学生通过整本书阅读,达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培养核心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语文 整本书阅读 瓶颈 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
摘 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占据着很大的比重,且教学难度较大。不同于小学阶段,初中生所要阅读的文本更加复杂,内涵更加丰富,假如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很难完成阅读任务。教师应当想方设法开阔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促使其热爱阅读。群文阅读能够引导学生阅读大量的文本,有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其阅读能力。本文结合实践经验,探讨在群文阅读中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