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无废城市”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来源 :现代商贸工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heng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因生活而产生的废弃物增多,其污染问题严重。我国在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迈步的过程中,这些生态污染问题是亟须解决的,本文以徐州市作为“无废城市”试点城市为背景,探究其目前的建设进展以及出现的一些问题,并对未来“无废城市”的建设提出一些建议。“无废城市”建设是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举措,广泛推广其有效治理措施十分必要。
  关键词:“无废城市”;城市治理;环境保护;徐州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31.008
  2018年12月29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8〕128号),该通知指出“无废城市”是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引领下,通过推行绿色发展方式,不断形成固体废物的源头减量和其资源化利用,从而形成一种新型城市发展模式。
  我国目前有11个城市和5个地区被选为“无废城市”试点,其中江苏省唯一一个试点城市就是徐州。徐州之所以被荣幸选为“無废城市”试点城市的原因有三点:一是徐州近年来对于生态文明建设上的重大贡献,在生态修复工作成效明显。徐州因矿物开采而导致的环境恶化和地质塌陷,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生态修复工作计划,实现了华丽的转型。二是2018年徐州获得联合国人居奖,这是世界对徐州的肯定,逐渐走向国际化让徐州在全国乃至世界的话语权越来越多。三是徐州本地区的企业乐于创新,政府推动政策鼓励生产方式转型,让资源的利用率提高,产能大大增长,废弃物逐渐减少,产品附加值越来越高。
  1 徐州市“无废城市”建设的现状
  1.1 现行机制
  一是宣传机制。宣传主体徐州政府广泛开展“无废城市”宣传教育工作,引导居民做好垃圾分类、倡导绿色低碳和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努力实现全民参与,共建共享。运用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快手等新型宣传媒介向民众普及“无废”理念,号召人人参与,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二是保障机制。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指标、方案规章制度,为试点工作提供了有力指导。为了解决试点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专门成立了专题调研组和技术帮扶组实施精准帮扶。徐州市“无废城市”领导小组将自我创新过程中遇到的技术、指标问题可请求国家帮助扶持,这大大增加了资源的利用效率,国家技术支持作为后盾,让企业无后顾之忧。国家的精准帮扶政策进一步压实了地方分管领导的责任,对试点工作的方案狠抓落实。
  1.2 创新模式
  “无废城市”没有“前辈”的经验可以借鉴,只能靠自己创。徐州委托清华大学编制了《徐州“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经过多次调研、修改,形成了一个有高度、有力度、有特色的实施方案。徐州市落实基础建设、坚持项目化实施、制度创新、模式创新等。编排实施固废源头减量、固废资源化利用、固废安全处置三大类75个重点项目,总投资121亿元;徐州市政府下发一系列文件对各类废物进行系统性管理。
  2 徐州市在“无废城市”试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1 居民认知程度不高
  调查小组制作线上线下结构化封闭式问卷通过对徐州地区各行业人员进行调查研究。回收问卷520份,有效问卷510份。数据表明只有46.39%的了解“无废城市”概念,半数以上居民对“无废城市”这一概念的认识程度不高,甚至部分人可能没听过“无废城市”这一新理念。在调查以何种形式了解的“无废城市”宣传中,通过网络了解的占75.32%,通过书刊和电视媒体了解的各占42.86,这再一次论证了网络宣传的时代趋势。虽然徐州市对“无废城市”相关内容做了大量宣传,但居民对此却不以为意。
  垃圾分类是无废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方式之一。此次调查我们团队发现,在当下与垃圾分类相关的具体政策法规十分不健全,没有强制力保证实施,同时对于垃圾分类相关的知识居民不了解,尤其是一些老年群众,于是导致产生一种仅仅是“垃圾桶”分类而不是对垃圾进行分类的现象。
  2.2 工农业废弃物处理不到位
  一是在工业生产方面,不能做到从源头治理,使工业固体废物处置效率很低,导致贮存总量很高;通过这次实地调研我们小组发现,很多工厂在固体废物处理的技术上薄弱,他们的固体废弃物的处理装备生产能力相对局限,仅仅可以满足很小部分的废弃物处理,在核心技术上和装备的先进性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无废城市”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固体废物的污染,但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只是解决固体废物的污染,更不能是将固体废物的污染转移至废气、废水的污染,掩耳盗铃不可取。我们发现在某些经济开发区仍存在大量排放不经过处理的废气“黑烟”现象。
  二是在农业生产方面,农村的植物纤维性废弃物以及畜禽粪便是两大重要的废弃物来源。由于目前居住在农村的人群大多为年纪稍长的人群,他们的绿色环保意识薄弱,对“无废”更是很不了解,这就导致了农村废弃物得不到很好的处理以及回收。甚至一些对环境有污染的化肥农药类废弃物,由于未经处理流入环境,对环境造成很严重的污染。
  2.3 垃圾源头分类仍存在问题
  目前,生活垃圾分类仍存在很严重的形式主义。就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而言,如上文所诉“垃圾桶分类”现象十分普遍,有些社区采取分类垃圾桶旁安装监视器的方式来督促居民进行垃圾分类,甚至有小区保安被派去“看管垃圾桶”,但效果微乎其微,甚至引起大家反感。由此看出,人们对垃圾进行分类的意识程度不高,同时很多人也分不清垃圾分别属于哪种类型,因此导致居民生活垃圾源头化分类十分困难。
  国家给予政策性、技术性的帮扶,解决了一些问题。徐州市目前实现了全市区覆盖的垃圾分类投放,但是由于缺乏政策宣传和保障激励措施,这些分类设施并没有充分发挥它们自身的价值。地方政府缺乏对垃圾源头的分类、运输、处理的监管,缺少精细化监管保障,同时发现很多垃圾处理站依然采用非常传统的垃圾处理方式,缺乏先进的技术支持,无法保障固体废弃物真正的可以做到从源头来减量。软措施的保障在全局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徐州地区软措施保障力度不到位,居民缺少将回收物品主动进行投放进入再生市场的意识。   3 未来“无废城市”建设的一些对策
  3.1 针对增强居民认知程度对策
  “无废城市”的宣传之所以还未深入人心,不是因为宣传手段不到位,找准了方向,人人均能变成“无废城市”的建设者。“纵”即是利用政府、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团体优先学,带着做,从团体切入,个人影响家庭、社区、社会,政府可以定期派相关人员到基层去做宣讲。“深”即是常态化宣传,可以通过在商场以及公共场所等地方的电子屏幕投放关于“无废城市”的宣传片等方式进行大力宣传,一次不够那就再来一次,让“无废城市”的政策宣传以及做法宣传一遍又一遍深入人心,让居民深刻认识到建设“无废城市”不仅仅是政府、企业的事情,更是全社会、全体人民共同的责任。
  3.2 针对工农业废弃物处理的对策
  工业方面,加大新技术的应用,使产业结构优化,从源头治理,使工业固体废物处置高效率进行,逐渐使贮存总量趋零,同时不断提高固体废弃物的產能处置;加强固体废弃物的处理装备的研发,让废弃物从源头上可以得到很好的处理。同时,制定相应的关于工业产业的环保法,用法来督促企业进行环保,也保证了相关部门有法可依。将重点产业聚焦创建循环型产业链,通过对固体污染物源头的收集分类、中途的运输以及最后的处理、利用,建立“3+1”精细化管理,即远端、中端、近端的处置加上宏观全过程监测管理,实现步骤融合。
  农业方面,农业生产进行高效率秸秆还田,使农业废弃物得到再利用;为了解决农村植物纤维性废弃物以及畜禽粪便这两大问题,可以通过将牲畜养殖与生产农业进行集群化。一是可以将牲畜的粪便直接用来作为农业的肥料;二是可以将植物纤维性废弃物作为有机饲料来喂养牲畜;三是可以用牲畜粪便以及植物纤维性废弃物制造沼气燃料。这样一来,不仅解决了农村废弃物的两大重点问题,还形成了循环经济。
  3.3 针对垃圾源头分类的对策
  首先,居民垃圾分类意识薄弱甚至很多人不了解,归根到底还是宣传教育做得不够深入、不够全面。就宣传教育,我们可以从孩子抓起,将垃圾分类教育纳入义务教育阶段必修课程,让孩子从小树立垃圾分类意识,培养垃圾分类习惯,使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在居民心中根深蒂固,打造常态化理念。同时,培养一批垃圾分类从业人员,让垃圾分类专业化。建立专业人员队伍而不是单纯地进行形式主义的“监管”,从而做到从垃圾源头进行分类。
  其次,增加激励保障措施,只有不断地激励才能有更好的成绩,想要马儿快点跑又不给马儿吃草的现象不能有,激励奖励的保障是互利共赢的。可以通过鼓励企业参与带有盈利性质的垃圾处理;对居民可以实行垃圾分类积分兑换礼品;按照居民习惯配置垃圾分类设施等措施进行激励企业以及居民。
  最后,针对部门之间信息交流闭塞,试点地区之间信息不通畅问题,一是可建立省级、国家级信息交流平台,及时交流先进技术、管理经验,进行产业对接和模式推广,进一步提高“无废城市”建设的效率。二是建立精细化管理平台,让监管看得到,落得实,同时强化总体设计,开展地方立法、厘清部门职责。针对徐州地区的特征,制定相关的禁令以及要求措施,严格限制例如一次性产品使用的总量,循序渐进的不断扩大禁止和强制的范围,利用付费的方法,培养民众减量使用的意识。
  4 结论
  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无废城市”的建设正是迎合了此观点。邳州市循环经济产业园新春兴集团生产车间塑料进入光选分选车间分选再利用;贾汪区马庄村秸秆太阳能沼气循环利用示范站保证了冬季产气供气;绿色矿山的创建推动钢铁、焦化、水泥、热电、化工等五大行业转型升级……徐州在“无废城市”的建设中成绩斐然。
  建设“无废城市”的路还有很长,前景非常广阔,这是大势所趋。开展宣传让“无废城市”深入人心,完善制度、政策保障,落实协同写作、精细化管理机制让“无废城市”的建设按下加速键。政府、群众协同共创美好家园,徐州市也定会根据自我发展优势以及独特的创新形式,为全国“无废城市”的建设贡献一份力。
  参考文献
  [1]唐克.“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立法定位探析[J].世界环境,2019,(2):88.
  [2]刘晓龙,姜玲玲,葛琴,等.“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试点建设宏观研究[J].环境保护,2021,49(01):37-41.
  [3]高玉梅,王建.“无废城市”试点的徐州探索[J].群众,2020,(14):30-31.
  [4]何婷婷,史志鹏.徐州市无废城市建设模式研究[J].智能城市,2019,5(21):10-11.
  [5]李柱.打造“无废城市”精细化智慧管理样本 构建“线上+线下”新型一体化平台[J].中国建设信息化,2020,(23):42-45.
其他文献
日本在完成向工业化经济转型后,对外经济摩擦、特别是与美国的贸易摩擦不断加剧,日本大规模的对外贸易出超导致国际收支严重失衡.在这一背景下,1986年出台的前川报告中提出了“扩大内需”政策.与战后欧美国家普遍实行的宏观需求管理比较,日本的扩大内需政策的主要特征是:(1)首要政策目标不是充分就业而是纠正国际收支失衡;(2)不是总量性政策而是结构性政策.本来具有特定政策目的、并且具有短期性质的 日本扩大内需政策,在政策实践中,其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展,在不失其本来的政策目的的同时,日益具有一般经济政策的属性,并且嵌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构建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的绿色行动体系”.本文以中国内地30个省份为研究对象,借助公共治理理论,构建包括公众参与、政府环境规制、绿色发展的研究框架,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探讨公众参与的绿色共治效果及其实现路径.研究发现,公众参与能够显著提高绿色共治效果,推动绿色发展方式转变.公众参与绿色共治具有短期和长期效应路径,短期效应路径通过加大环境治理投入、严格环境执法来实现,短期效应路径源 自于命令管控型环境规制的政府权威;长期效应路径通过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调整来实现,长期效应路径源 自于政府激励
日本是全球对外直接投资大国之一,匈牙利则是日本在中东欧地区的第一大投资东道国.日本对匈牙利的直接投资产生于特定的国内和国际背景,寻求市场和提高企业效率成为 日本对匈牙利进行直接投资的主要驱动因素.日本对匈牙利的直接投资规模大且总体呈持续增长态势,投资行业主要集中于制造业.日本对匈牙利的直接投资形成了以大型跨国企业为主导的三级梯队型的直接投资企业结构,并积极以直接投资规避与匈牙利及欧盟的贸易摩擦,直接投资回报率较高且投资收益主要用于再投资.日本对匈牙利的直接投资为中国提供 了以下启示:注重在中国与欧盟对接合
摘 要:电信业是我国迈入信息化时代的重要支柱性产业。基于科技迅猛发展的现状界定可竞争性业务,厘清放松管制的现实需求;借由微信和5G消息之间的业务竞争窥见我国电信业竞争现状与竞争带来的创新动能。为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促进技术创新、保护和提升消费者福利和促进行业长远发展,应通过加大竞争的引入、完善行业立法等方式推动电信业可竞争性业务放松管制的进一步改革。  关键词:电信业;放松管制改革;可竞争性业务 
摘 要:2020年初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给电力企业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冲击。本文基于大数据分析,在断路器柜供应链视角,分析企业复工复产过程中物资供应的四个阶段(零部件生产、运输、存储、制造商制造)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并预测供应商供应中断时间,从而识别电力行业在疫情后复工复产阶段面临的风险。与此同时,从供应链金融方面给出解决经济风险的建议,以助力电力企业顺利实现复工复产。  关键词:大数据分析;复工复
摘 要: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乡村兴则国家兴,要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就离不开金融助力,本文从乡村振兴的背景出发,探讨金融助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乡村振兴;金融助力;农业农村经济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3
摘 要:基于HK模型,将资本、劳动、土地要素一起纳入到现有研究框架,构建起资源错配导致工业全要素生产率损失的量化模型,利用各省2004-2017年的工业投入产出数据,测算并分析了土地错配导致的工业全要素生产率损失。  关键词:土地错配;工业;全要素生产率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31.006  土地作为最基本的生产要
摘 要:“互联网+”逐渐渗透到我国各行各业,如何利用互联网新技术、新成果对乡村特色产业进行改造升级,成为我国推动乡村脱贫致富、实现乡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点。本文以位于大别山区的安徽省金寨县为对象,以中草药产业这一支柱产业为依托,力图将互联网、旅游与中医药产业有机融合,相互推动,促进金寨县发展。  关键词:中医药旅游;“互联网+”;融合发展;金寨县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
在国家文化强国战略政策的影响下,国家财政增加教育投入,艺术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那么农村艺术教育、民族艺术教育的发展现状如何?怎么解决田阳县壮族文艺在校园的发展?壮族文艺进校园能带来什么影响?为此,我们开展了在田阳县壮族文艺进校园的支教活动,并展开了对上述问题的调查,本文主要围绕这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体验旅游是目前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而红色旅游目前的发展模式基本固化,从旅游者体验的角度来创新红色旅游活动是本文的主题.对金寨县红色旅游已有的研究成果多集中于资源的整理和发展模式的总结,对于情景参与式的体验旅游活动设计涉及较少.因此,可以对金寨县的旅游产业发展的有较深入的了解,设计出一批符合市场规律、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产品和活动,以此突破红色旅游的发展瓶颈,传承革命精神和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带动革命老区的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