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葵碱对Jurkat细胞增殖、凋亡的作用及机制

来源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zzh17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龙葵碱对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Jurkat细胞增殖、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

采用不同质量浓度龙葵碱分别处理Jurkat细胞24、48、72 h后,通过CCK-8法观察龙葵碱对Jurkat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龙葵碱对Jurkat细胞凋亡的影响,不同浓度龙葵碱处理Jurkat细胞后,Western blot法检测Bcl-2和Bax的表达;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技术检测Bcl-2 mRNA和Bax mRNA的表达水平。

结果

CCK-8结果显示:龙葵碱显著抑制Jurkat细胞增殖,并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结果显示:0、4、16 mg/L的龙葵碱处理Jurkat细胞24 h后,细胞的凋亡比例分别为(2.40±0.98)%、(28.43±4.86)%、(41.56±1.87)%,呈剂量依赖性。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龙葵碱在Jurkat细胞中能增加Bax表达,降低Bcl-2表达,均呈剂量依赖性。

结论

龙葵碱能显著抑制Jurkat细胞株的增殖,诱导其凋亡,其机制与上调Bax表达及下调Bcl-2表达有关。

其他文献
慢性术后疼痛是指排除其他病因所导致的,疼痛持续超过3个月的疾病状态,是临床上常见而被严重低估的、影响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如何做好慢性术后疼痛的防治、提高患者围手术期安全与质量的同时着眼于改善患者远期预后是困扰当前临床麻醉科医师的问题。随着多模式镇痛理念的提出,围手术期不同的镇痛手段对预防和治疗慢性术后疼痛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从现有的药物和镇痛技术出发,综述当前做好慢性术后疼痛防治
指状突树突细胞肉瘤(IDCS)是一种十分罕见的造血组织来源的树突细胞恶性肿瘤。由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因此病理诊断仍然是IDCS诊断的金标准。IDCS目前尚无标准的治疗方案,大多数文献报道对于单发肿瘤,主要以手术为主;对于全身多发转移及复发患者,主要以化疗为主。IDCS恶性程度高,临床进展迅速,预后不良。文章就IDCS诊疗进展进行综述。
目的分析川崎病(KD)患儿的临床特征,以研究其变化趋势,为临床诊治提供指导。方法收集2007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儿科病房住院治疗的KD患儿资料,分析其发病特点、临床特征和治疗情况。按照时间先后分为2组:2007年至2011年组,2012年至2016年组。分析并比较2个阶段KD患儿临床特点变化情况。结果共337例KD患儿纳入本研究,其中男212例,女125例,男女比例1.69∶
儿童免疫性疾病黏膜免疫破坏所导致的一系列相关临床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其发病机制复杂,临床表现多样,容易导致误诊漏诊。过敏、自身免疫性及炎症性疾病、原发性免疫缺陷病临床表型常互有交叉。现从黏膜免疫系统的免疫学特征、免疫性疾病的特点、血清免疫球蛋白(Ig)E及IgG的特征、过敏及自身免疫病中特异性IgE与IgG的区别、黏膜免疫系统与益生菌、黏膜免疫系统与疫苗、黏膜免疫系统在免疫性疾病诊治中的地位、I
目的探讨大蒜素对铅中毒大鼠海马细胞凋亡损伤的抑制作用。方法60只雄性3周龄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6组,每组10只,分别为低剂量(A-L)、中剂量(A-M)和高剂量(A-H)大蒜素组,铅暴露(Pb)组,二巯基丁二酸(DMSA)组和空白对照组。空白对照组提供超纯水,其余5组饮用1.0 g/L的醋酸铅水溶液,20 d后换为超纯水并进行灌胃给药,A-L组、A-M组和A-H组大蒜素用药剂量分别为2.7
1,25(OH)2D是维生素D的活性形式,其对于钙磷代谢调节及骨骼健康均有重要作用。此外,1,25(OH)2D的另一个重要的非经典作用就是调节机体免疫,它可以增强固有免疫,还可通过调节获得性免疫降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目前维生素D与风湿免疫性疾病中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性及1,25(OH)2D在这些疾病中的作用都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如何补充维生素D辅助治疗这些疾病仍在探索阶段。现对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uvenile idiopathic arthritis,JIA)是儿童期最常见的慢性风湿性疾病,也是儿童期致残的主要疾病。遗传因素在JIA的发病原因中占重要地位。随着分子遗传学技术在本症研究的应用,发现了许多JIA易感或相关基因位点,其中人类白细胞抗原基因位点与JIA危险相关性最高。JIA临床特征的异质性也在分子遗传学方面有所体现,其中一些研究成果已经显示其对临床转归有预测意
患儿6月龄起病,以发热、抽搐、前囟隆起为主要临床表现,外周血白细胞、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显著增高,血、脑脊液均培养出肺炎链球菌,诊断为细菌性脑膜炎、侵袭性肺炎链球菌感染、脓毒症。经过联合、敏感、足量、足疗程抗生素治疗后,仍反复高热,各项炎性指标仍高。考虑存在原发性免疫缺陷病,送医学外显子基因包检查(二代测序),未发现致病性突变。加用激素及诊断性抗结核治疗后体温及炎性指标逐步恢复正常。于1岁1
目的探讨大剂量地西泮(DZP)在伴睡眠中癫痫性电持续状态(ESES)癫痫患儿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对2016年10月至2017年5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门诊就诊的9例ESES癫痫患儿给予大剂量DZP口服治疗,治疗方案:第1晚0.75~1.00 mg/kg(最大量40 mg),第2晚起0.5 mg/(kg·d)(最大量20 mg),维持1~3个月,随后1~3个月逐渐减停。观察患儿应用DZP前后的癫痫
目的探讨HLA-B27阳性与附着点炎症相关关节炎(ERA)的临床特征、辅助检查、治疗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7年8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诊断为ERA且血清HLA-B27阳性患儿的临床特征、辅助检查、治疗及随访情况,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共纳入70例患儿,男67例,女3例;发病年龄(10.08±2.67)岁。临床特征:患儿均以外周关节炎伴或不伴附着点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