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病理报告出来了,又是一纸无情的诊断———癌!怎样将病情告诉病人?患者家属最初的选择往往是:瞒。
该不该瞒?照理,病人是有权知道自己的真实病情的,可是……
瞒得住吗?绝大多数瞒不住。病人是异常敏感的,住在这样的病房里,周围是相似的病人,接受的又是相似的治疗。
“那么,容我们以后一点点告诉他(她)吧。”想想也对,瞒是瞒不住的,反而让病人产生更不利的猜测,所以,家属最后是选择这个折中的方案。
病人从震惊、恐惧、悲伤、愤怒,到平静地接受治疗,这一般都花不了多少时间,而在他们人生的最后旅程中,消沉和绝望又似乎难以避免。
记得十年前,作为肿瘤科医生,我收治的第一个病人死亡的那天晚上,我竟在朋友的聚会中大哭一场。不在医院工作的朋友纷纷劝我:“喂喂,有没有搞错?你是当医生的?以后每死一个病人,你都大哭一场?趁早改行算了。”
没错,我有我的工作,我的职责并不是陪着家属垂泪。可是眼看着一个个熟悉的老病人在承受了肉体和精神的巨大折磨之后,仍然走向死亡,我的心总是禁不住为之震颤。同时,我又必须带着信心和轻松的微笑使其他患者相信———-如果统计数字的5年生存率只有10%,那他们就是幸运的十分之一。他们并不责怪我的这种善意的祝愿是否能实现。我想,这种带鼓励的祝愿,或许使他们可以从容地安排一些事情,使他们的人生少一份遗憾。
曾经有一个和我同龄的老病号,在门诊随访时被我发现其血象有变化,叫他立即做骨髓检查,果然,报告显示白血病复发,当即要收他入院。他却表示还要等些日子再入院,因为他正忙着处理什么事。我一听,这还了得,拿命开玩笑!板着脸把他“训”了一顿。他只好乖乖地住院来“化疗”。化疗期间当然什么事也办不成,但他却逢人便说:“是陈医生把我‘训’进来的,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他一点也不计较我“训”他的话,相反好像我成了他的救命恩人。可是,复发后的白血病却对很多药物耐药,而强烈的毒副反应又使他再也不可能处理完那些在他看来比治疗更重要的事情了。先救治生命,还是利用有限的生命将需要做的事先做完?我心中也是茫然。
好几年以前,曾有个年轻的姑娘,不幸患了恶性淋巴瘤,已属晚期。在常规化疗后,我们对她说:干细胞移植是目前惟一能治愈这种疾病的办法了,但移植过程风险比较大,有些并发症甚至是致命的。她考虑了一天,决定选择移植治疗,并且态度非常坚决。我奇怪以她的年龄和性格,何以变得如此果敢?便和她聊了起来。就在这次谈话中,她说了一句话,我至今还时常想起。她说:“陈医生啊,我不要戴着‘癌症病人’这顶帽子生活一辈子。移植后,就是一个全新的我了,我就可以脱掉这顶帽子。”值得庆幸的是,移植过程很顺利,她健康地出院,回家乡继续当她的英语老师。后来,她顶着满头新生的乌发来看我们,气色好得我们不敢相认。
去年,出了一本轰动一时的书《生命的留言——死亡日记》。作者是个癌症病人,年仅37岁,毕业于名牌大学。他有幸福美满的家庭和高薪、体面的工作,却最终选择了放弃治疗。在生命倒计时的日子里,以他中文专业生的文笔和癌症病人的敏感,写下了这本心灵独白。
我一口气就读完了该书的几十篇日记,不仅作为文学作品来欣赏,更感谢他用准确的语言描述了一位癌症患者的心路历程。
显然,与癌魔斗争,需要勇气和信心。有一个真实的故事。丈夫得了癌症,十分伤感,天天对着金鱼说:“你和我一样,也会得病,也会死的。”在那段日子里,邻居家的金鱼不断因各种原因死去,他家的金鱼却越长越精神。于是,他重新获得一种生存的信心,病也终于奇迹般地好了。原来,是他妻子天天买来相似的金鱼替换衰老的。这位患者的康复是精神力量产生的奇迹!
该不该瞒?照理,病人是有权知道自己的真实病情的,可是……
瞒得住吗?绝大多数瞒不住。病人是异常敏感的,住在这样的病房里,周围是相似的病人,接受的又是相似的治疗。
“那么,容我们以后一点点告诉他(她)吧。”想想也对,瞒是瞒不住的,反而让病人产生更不利的猜测,所以,家属最后是选择这个折中的方案。
病人从震惊、恐惧、悲伤、愤怒,到平静地接受治疗,这一般都花不了多少时间,而在他们人生的最后旅程中,消沉和绝望又似乎难以避免。
记得十年前,作为肿瘤科医生,我收治的第一个病人死亡的那天晚上,我竟在朋友的聚会中大哭一场。不在医院工作的朋友纷纷劝我:“喂喂,有没有搞错?你是当医生的?以后每死一个病人,你都大哭一场?趁早改行算了。”
没错,我有我的工作,我的职责并不是陪着家属垂泪。可是眼看着一个个熟悉的老病人在承受了肉体和精神的巨大折磨之后,仍然走向死亡,我的心总是禁不住为之震颤。同时,我又必须带着信心和轻松的微笑使其他患者相信———-如果统计数字的5年生存率只有10%,那他们就是幸运的十分之一。他们并不责怪我的这种善意的祝愿是否能实现。我想,这种带鼓励的祝愿,或许使他们可以从容地安排一些事情,使他们的人生少一份遗憾。
曾经有一个和我同龄的老病号,在门诊随访时被我发现其血象有变化,叫他立即做骨髓检查,果然,报告显示白血病复发,当即要收他入院。他却表示还要等些日子再入院,因为他正忙着处理什么事。我一听,这还了得,拿命开玩笑!板着脸把他“训”了一顿。他只好乖乖地住院来“化疗”。化疗期间当然什么事也办不成,但他却逢人便说:“是陈医生把我‘训’进来的,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他一点也不计较我“训”他的话,相反好像我成了他的救命恩人。可是,复发后的白血病却对很多药物耐药,而强烈的毒副反应又使他再也不可能处理完那些在他看来比治疗更重要的事情了。先救治生命,还是利用有限的生命将需要做的事先做完?我心中也是茫然。
好几年以前,曾有个年轻的姑娘,不幸患了恶性淋巴瘤,已属晚期。在常规化疗后,我们对她说:干细胞移植是目前惟一能治愈这种疾病的办法了,但移植过程风险比较大,有些并发症甚至是致命的。她考虑了一天,决定选择移植治疗,并且态度非常坚决。我奇怪以她的年龄和性格,何以变得如此果敢?便和她聊了起来。就在这次谈话中,她说了一句话,我至今还时常想起。她说:“陈医生啊,我不要戴着‘癌症病人’这顶帽子生活一辈子。移植后,就是一个全新的我了,我就可以脱掉这顶帽子。”值得庆幸的是,移植过程很顺利,她健康地出院,回家乡继续当她的英语老师。后来,她顶着满头新生的乌发来看我们,气色好得我们不敢相认。
去年,出了一本轰动一时的书《生命的留言——死亡日记》。作者是个癌症病人,年仅37岁,毕业于名牌大学。他有幸福美满的家庭和高薪、体面的工作,却最终选择了放弃治疗。在生命倒计时的日子里,以他中文专业生的文笔和癌症病人的敏感,写下了这本心灵独白。
我一口气就读完了该书的几十篇日记,不仅作为文学作品来欣赏,更感谢他用准确的语言描述了一位癌症患者的心路历程。
显然,与癌魔斗争,需要勇气和信心。有一个真实的故事。丈夫得了癌症,十分伤感,天天对着金鱼说:“你和我一样,也会得病,也会死的。”在那段日子里,邻居家的金鱼不断因各种原因死去,他家的金鱼却越长越精神。于是,他重新获得一种生存的信心,病也终于奇迹般地好了。原来,是他妻子天天买来相似的金鱼替换衰老的。这位患者的康复是精神力量产生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