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大连市委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基层党建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为根本遵循,牢固树立强基固本、重视基层的鲜明导向,切实履行大抓基层的责任担当,真正把重视基层、关心基层、支持基层的要求落到实处。今年6月,大连市委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及党员队伍建设、发挥党代会代表作用、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等7个配套文件,明确提出了以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主线,以全域覆盖、项目推进、典型带动和智慧支撑为抓手,对健全完善组织体系、加强基层班子建设、加强党员队伍建设、落实服务保障等重点任务进行具体部署,全力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发展。
以组织和工作覆盖为目标,健全完善基层党组织体系。针对基层党组织有形覆盖还有盲区、有效覆盖还有欠缺等问题,大连市委提出,大力实施“强基扩面工程”,积极探索党的基层组织体制机制创新,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全域覆盖。
一是统筹分类推进,扩大组织覆盖。继续完善农村“1+4”、社区“1+3”、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派建、内建、外建”及社会组织“协会+党委”等党组织组建模式,针对村转社区、新建社区、公共服务社会化组织、新兴行业协会等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及时建立基层党组织,确保应建尽建、全域覆盖,推动实现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动态组建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应建、已建率两个100%。
二是创新组建模式,优化组织设置。完善农村种植(养殖)业、新兴产业经济、外出农民工、老年等专业党支部设置模式,创新“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党组织模式。完善社区“功能型”“楼院”等党支部设置模式,总结推广甘井子区大连湾街道“军警地企党建联合体”做法,探索街道、社区党组织与辖区单位党组织联合组建区域性党组织。探索开发区(园区)党建工作,依托工业区、商务区、开发区等组建区域性党组织。探索建立网络党组织,拓宽党建工作网络阵地,创建党员在线开展学习、微博微信互动讨论、缴纳党费网上支付、组织关系网上接转等电子党务模式。
三是发挥党组织核心作用,推动党群共建。坚持党建带工建、带团建、带妇建,建立健全联席会议、目标责任、督促检查、评比表彰等制度,把工会、共青团、妇联工作纳入基层党建工作内容,通过带好思想建设、组织建设、队伍建设、作风建设,做到党群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奖惩。
以转变作风、提高能力为重点,突出抓好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建设。着眼把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建设成为“为民务实清廉”的战斗堡垒,大连市委提出,通过建立健全培养选拔、教育管理、监督考核等一整套完备的机制办法,进一步提高基层领导班子履职能力和拒腐防变能力。
一是拓展方式渠道,抓好带头人队伍建设。实施“领头雁工程”,把上级委派、“两推一选”“公推直选”和公开选拔等方式结合起来,真正把党性强、能力强、群众公认的优秀人才选进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中来。实施“三向培养计划”,加强后备人才队伍建设,实行动态管理,着力解决基层组织后继乏人的问题。
二是坚持长效常态,不折不扣地强化作风建设。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系统梳理和集中建立一系列制度规定,对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违法违纪行为出重拳、下猛药,努力把改进作风的各项举措落实到“末梢神经”。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继续开展向张丽萍、孙秀华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优秀基层干部学习活动,引导基层干部敢担当,有作为,干成事。
三是实施大规模培训,全面提升素质能力。全面实施“万名基层书记进党校”计划,以提升服务群众能力为重点,大规模开展基层干部培训教育活动。每年举办乡镇(街道)党组织书记培训班、优秀和后进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示范班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党组织书记示范班。各级党组织落实分级培训责任,采取“菜单式”“差异化”方式,开展分类培训和定期轮训,对各领域基层干部轮训一遍。
四是聚焦突出问题,加强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建设。瞄准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短板”和“软肋”,把整顿转化的工作重点放在查摆出来的突出问题上。针对组织制度形同虚设、组织生活不健全、常年不开展组织活动、没有活动场所等问题,分类施治,对症下药。加强动态管理,每年按比例倒排出一定数量的后进党组织,通过台账管理、倒逼销号、先进与后进对接、领导干部包帮、选派第一书记等措施,帮助其尽快实现晋位升级。
以增强党性、发挥作用为落脚点,着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党员队伍。针对有些党员作用发挥不突出甚至失范等问题,大连市委提出,严把“关口”,加强教育管理,搭建发挥作用平台,全面加强党员队伍建设。
一是创新方式,抓实主题教育。全面开展以“牢固树立党员意识、宗旨意识和党性观念”为主题的党员党性党风集中教育,引导广大党员进一步筑牢思想根基,时刻做到心中有党、模范争先。发挥各级党校、基层党员活动中心、远程教育等已有教育平台的作用,同时新建一批党员思想教育、实践锻炼、技能培训基地,开展党员经常性教育活动。大连党建《手机报》及微信公共账号正式开通,开辟了党员学习教育、互动交流的新渠道。
二是把好“关口”,加强管理。严格落实《发展党员工作细则》,完善发展党员推荐制、报告制、公示制、票决制和失误责任追究制“五项制度”,稳妥慎重地做好不合格党员处置工作,严把“入口”,疏通“出口”。总结推广旅顺口区“党员月谈”、庄河市“党费贴息贷款”、长海县“党员奉献积分”等做法,探索加强党员管理、完善党内激励关怀等工作机制。
三是创设载体,激发党员活力。深化在职党员“进社区、亮身份、作表率、树形象”活动,引导前后两批23万余名各行各业在职党员进入社区,办实事,解难事,促和谐。总结推广中山区在职党员“一线集结号”、沙河口区“万名党员进万家”、外商投资企业“红领工程”等经验做法,搭建党员发挥作用、展示先进性的平台。
以落实服务保障为支撑,把资源和力量投向基层。在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一开始,针对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关心关注的少数基层党组织活动阵地硬件落后、社区负担较重等问题,大连市委高度重视并积极回应,专门召开市委常委会议进行研究,将其列入集中整改的突出问题,明确解决措施和完成时限,向全市党员群众作出承诺,接受监督。同时提出,大力实施服务保障工程,做到工作重心向基层下移、干部力量向基层充实、财政投入向基层倾斜,真正实现关心基层、支持基层的生动局面。
一是主业主抓,落实责任保障。进一步强化党委管党建、书记抓党建的责任。市委主要领导带头抓基层党建项目化管理,亲自选题立项,深入调研论证,推动成果转化。各级党组织书记层层落实责任,通过开展履行党建责任“双向述职评议”、领办基层党建项目等,把基层党建抓在手上,落在实处。探索实施基层党组织星级评定,健全落实基层党建责任年度量化考评指标体系,确保基层党建工作各项任务得到有效落实。
二是建管并举,落实阵地保障。推进各领域党组织活动阵地建设,3年内全部完成全市未达标村、社区活动阵地软硬件建设。进一步完善“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功能,为基层党组织开展工作、服务群众创造良好条件。依托活动阵地开设“党建讲坛”“党群互动论坛”等,真正使活动阵地成为党员活动的场所、服务群众的窗口。
三是加大投入,落实经费保障。继续坚持农村党员每人每年100元活动经费保障的长效机制,不断加大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经费补助力度,探索建立社区党组织服务群众专项经费制度,全面落实基层党组织工作经费、基层干部报酬待遇和基本养老医疗保障等基础保障政策,按照权随责走、费随事转原则,切实为社区减负。
(大连市委组织部供稿)
以组织和工作覆盖为目标,健全完善基层党组织体系。针对基层党组织有形覆盖还有盲区、有效覆盖还有欠缺等问题,大连市委提出,大力实施“强基扩面工程”,积极探索党的基层组织体制机制创新,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全域覆盖。
一是统筹分类推进,扩大组织覆盖。继续完善农村“1+4”、社区“1+3”、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派建、内建、外建”及社会组织“协会+党委”等党组织组建模式,针对村转社区、新建社区、公共服务社会化组织、新兴行业协会等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及时建立基层党组织,确保应建尽建、全域覆盖,推动实现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动态组建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应建、已建率两个100%。
二是创新组建模式,优化组织设置。完善农村种植(养殖)业、新兴产业经济、外出农民工、老年等专业党支部设置模式,创新“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党组织模式。完善社区“功能型”“楼院”等党支部设置模式,总结推广甘井子区大连湾街道“军警地企党建联合体”做法,探索街道、社区党组织与辖区单位党组织联合组建区域性党组织。探索开发区(园区)党建工作,依托工业区、商务区、开发区等组建区域性党组织。探索建立网络党组织,拓宽党建工作网络阵地,创建党员在线开展学习、微博微信互动讨论、缴纳党费网上支付、组织关系网上接转等电子党务模式。
三是发挥党组织核心作用,推动党群共建。坚持党建带工建、带团建、带妇建,建立健全联席会议、目标责任、督促检查、评比表彰等制度,把工会、共青团、妇联工作纳入基层党建工作内容,通过带好思想建设、组织建设、队伍建设、作风建设,做到党群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奖惩。
以转变作风、提高能力为重点,突出抓好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建设。着眼把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建设成为“为民务实清廉”的战斗堡垒,大连市委提出,通过建立健全培养选拔、教育管理、监督考核等一整套完备的机制办法,进一步提高基层领导班子履职能力和拒腐防变能力。
一是拓展方式渠道,抓好带头人队伍建设。实施“领头雁工程”,把上级委派、“两推一选”“公推直选”和公开选拔等方式结合起来,真正把党性强、能力强、群众公认的优秀人才选进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中来。实施“三向培养计划”,加强后备人才队伍建设,实行动态管理,着力解决基层组织后继乏人的问题。
二是坚持长效常态,不折不扣地强化作风建设。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系统梳理和集中建立一系列制度规定,对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违法违纪行为出重拳、下猛药,努力把改进作风的各项举措落实到“末梢神经”。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继续开展向张丽萍、孙秀华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优秀基层干部学习活动,引导基层干部敢担当,有作为,干成事。
三是实施大规模培训,全面提升素质能力。全面实施“万名基层书记进党校”计划,以提升服务群众能力为重点,大规模开展基层干部培训教育活动。每年举办乡镇(街道)党组织书记培训班、优秀和后进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示范班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党组织书记示范班。各级党组织落实分级培训责任,采取“菜单式”“差异化”方式,开展分类培训和定期轮训,对各领域基层干部轮训一遍。
四是聚焦突出问题,加强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建设。瞄准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短板”和“软肋”,把整顿转化的工作重点放在查摆出来的突出问题上。针对组织制度形同虚设、组织生活不健全、常年不开展组织活动、没有活动场所等问题,分类施治,对症下药。加强动态管理,每年按比例倒排出一定数量的后进党组织,通过台账管理、倒逼销号、先进与后进对接、领导干部包帮、选派第一书记等措施,帮助其尽快实现晋位升级。
以增强党性、发挥作用为落脚点,着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党员队伍。针对有些党员作用发挥不突出甚至失范等问题,大连市委提出,严把“关口”,加强教育管理,搭建发挥作用平台,全面加强党员队伍建设。
一是创新方式,抓实主题教育。全面开展以“牢固树立党员意识、宗旨意识和党性观念”为主题的党员党性党风集中教育,引导广大党员进一步筑牢思想根基,时刻做到心中有党、模范争先。发挥各级党校、基层党员活动中心、远程教育等已有教育平台的作用,同时新建一批党员思想教育、实践锻炼、技能培训基地,开展党员经常性教育活动。大连党建《手机报》及微信公共账号正式开通,开辟了党员学习教育、互动交流的新渠道。
二是把好“关口”,加强管理。严格落实《发展党员工作细则》,完善发展党员推荐制、报告制、公示制、票决制和失误责任追究制“五项制度”,稳妥慎重地做好不合格党员处置工作,严把“入口”,疏通“出口”。总结推广旅顺口区“党员月谈”、庄河市“党费贴息贷款”、长海县“党员奉献积分”等做法,探索加强党员管理、完善党内激励关怀等工作机制。
三是创设载体,激发党员活力。深化在职党员“进社区、亮身份、作表率、树形象”活动,引导前后两批23万余名各行各业在职党员进入社区,办实事,解难事,促和谐。总结推广中山区在职党员“一线集结号”、沙河口区“万名党员进万家”、外商投资企业“红领工程”等经验做法,搭建党员发挥作用、展示先进性的平台。
以落实服务保障为支撑,把资源和力量投向基层。在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一开始,针对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关心关注的少数基层党组织活动阵地硬件落后、社区负担较重等问题,大连市委高度重视并积极回应,专门召开市委常委会议进行研究,将其列入集中整改的突出问题,明确解决措施和完成时限,向全市党员群众作出承诺,接受监督。同时提出,大力实施服务保障工程,做到工作重心向基层下移、干部力量向基层充实、财政投入向基层倾斜,真正实现关心基层、支持基层的生动局面。
一是主业主抓,落实责任保障。进一步强化党委管党建、书记抓党建的责任。市委主要领导带头抓基层党建项目化管理,亲自选题立项,深入调研论证,推动成果转化。各级党组织书记层层落实责任,通过开展履行党建责任“双向述职评议”、领办基层党建项目等,把基层党建抓在手上,落在实处。探索实施基层党组织星级评定,健全落实基层党建责任年度量化考评指标体系,确保基层党建工作各项任务得到有效落实。
二是建管并举,落实阵地保障。推进各领域党组织活动阵地建设,3年内全部完成全市未达标村、社区活动阵地软硬件建设。进一步完善“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功能,为基层党组织开展工作、服务群众创造良好条件。依托活动阵地开设“党建讲坛”“党群互动论坛”等,真正使活动阵地成为党员活动的场所、服务群众的窗口。
三是加大投入,落实经费保障。继续坚持农村党员每人每年100元活动经费保障的长效机制,不断加大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经费补助力度,探索建立社区党组织服务群众专项经费制度,全面落实基层党组织工作经费、基层干部报酬待遇和基本养老医疗保障等基础保障政策,按照权随责走、费随事转原则,切实为社区减负。
(大连市委组织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