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龙清谈经营谈做事

来源 :国际市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hao1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潘龙清是个埋头做事,处世低调的人物,从松江区委书记到上海市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上海市外国投资工作委员会)主任不久前出任具有金融投资性的上海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他多年来一贯如此。
  日前,记者来到靠近外滩的一栋大楼。在潘龙清的办公室里,记者和他相向而坐。他背后墙上有一幅醒目的“江山如此多娇”的中国画,画面上山峰凸现,瀑布奔泻,尽显磅礴气势。
  几句寒暄,采方即告开始……
  
  潘龙清谈经营
  
  记 者:你在政府部门工作几十年,现在到大型企业做掌门人,你的工作发生了很大变化,有没有什么不适应吗?你现在主要考虑的是什么问题?
  潘龙清(笑):政府部门轰轰烈烈,涉及面宽广,考虑的事情宏观.强调的是服务;到企业后,相对来说考虑的问题微观了,也更实际了。我现在每天想的问题是,第一,企业怎么发展,如何做强做大。第二,风险的防范。我在政府部门工作那么长时间,主要考虑的是发展是硬道理,来到企业,在强调发展的同时一定要考虑防范风险。我们企业摊子大,又有金融企业,丝毫不能出差错。第三,是企业管理,管理也能出效益。第四,考虑盈利,企业资产要保值增值啊。
  记 者:请您简略介绍上海国际集团的特点。
  潘龙清:我们集团的特点,第一是历史悠久。拥有若干知名品牌。公司前身是上海市投资信托公司,它是1981年3月24日成立的,在26年的发展进程中,它多次创下上海市乃至全国金融业的“第一”。2000年5月8曰,公司在调整业务结构的基础上,成立了现在的上海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在多年的业务发展中,信托、基金、证券等业务已逐渐成为公司品牌业务,在海内外拥有一定的知名度。第二、功能强大,业务范围广泛。公司除了拥有信托、基金、证券等金融核心板块业务外,还拥有范围宽广的金融相关衍生业务。第三,积累了一定的人力资源。
  记 者:你们具体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潘龙清:第一,如何把我们本身已有的企业做大、做强、做好。企业要做大。资产要做好。第二,在新的国际形势下,如何开拓新的业务,金融的衍生产业及衍生晶是大量的,我们应该在这些产品的开发及发展上发挥作用。一句话,我们要在建设国际金融中心中尽到责任。
  记 者:您能否详细谈谈金融衍生产品的开拓?
  潘龙清:金融衍生晶我们企业有的已经在做了,有的还需要开拓,比如说金融租赁行业就不是很多。去年12月20日我们成立了货币经纪公司;上海黄金交易所有了,但黄金交易的经纪公司就很少;我们证券行业的发展,应该有一种证券的融资公司啊,等等。除了原先的银行.保险这些常规的产业以外.金融衍生产品领域宽广,大有发展潜力,关键看如何把握机遇。
  记 者:您谈的金融衍生品的开发,是在金融领域内的经营,你们有没有跨行业经营的想法?
  潘龙清(摇头):没有。一个企业找准自己的市场位置很重要,市场要细分,我们集团要追求专业化。整个社会行业比较多,我们集团就是要投资金融产业或和金融紧密有关的行业,而不会发展与金融无关的其他产业,这是我们集团的定位,坚定不移;不能看到别的产业利润很好就去干,一时可能有利可图,但从长远看肯定是不行的。我们公司应该是品牌专卖店,而不是百货商店。
  记 者:您是如何看待上海建设金融中心的?上海国际集团在这过程中将会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潘龙清:国际金融中心涉及到国家利益,建立金融中心是一个国家在整个国际经济交往中体现其竞争力的表现。对一个城市来说,要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势必要提升这个城市国际竞争力,城市在国际上的地位如何,现代产业、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水平如何,和建立金融中心都有很密切的关系。建立金融中心很有必要,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是金融、金融在功能、结构、体制、格局等各方面如跟不上经济发展的要求,整个城市在经济运行中就会有障碍。我们国际集团在建立上海金融中心的过程中,要发挥自身的作用。比如,上海要建立金融中心需要许多人才,在培养人才过程中,我们要站在国家利益以及事业发展的利益角度来考虑人才培养的问题。
  记 者:你重点提到人才,可见您对人才的重视。
  潘龙清:在成为金融中心的过程中,人才是关键。如果没有好的人才,哪怕有再好的项目也做不好。有好多新的项目可以做,我们要根据上级领导的要求,抓住一些金融产业里的能够做的项目,做大、做好,从而达到盈利的目的。我们集团要成为金融投资企业,关键是人才。
  记 者:上海建立国际金融中心,为你们集团提供了什么样机遇?
  潘龙清:首先,上海要建立金融中心,就要和国际接轨.国际上很多金融企业都要到中国来参与发展,这样正好提供了我们学习国际先进经验的机会,我们可以与国际上很强的企业共同合作,这可是好机遇啊。其次,国家关于金融产业发展会有很多政策法规的完善,在此过程中,国家希望金融机构在一些新的领域中有所开拓,特别是功能性金融项目,需要去创新、去配套,这又是机遇。其三,金融本身产业中有好多业务需要创新,这也提供了很好的机遇。其四.在参与市场竞争和建立金融中心的过程中,为创造许多体制、机制中的新模式提供了机遇。
  记 者:您能不能谈谈国际集团的未来发展思路?
  潘龙清:我们的指导思想是.立足子集团所处的全国及上海经济发展格局,在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大背景下做好大文章。我们要在这个大背景下做到三个明确.第一,明确战略定位,发展以金融投资为主导的集团公司,参与金融全面开放下的国际竞争,成为服务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国有公司。第二,明确目标任务。我们要分阶段建设成为具有一定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的现代企业.我们要形成企业自身的特色。第三,明确自己肩负的任务。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上海国际集团明确自己肩负着高效投资融资、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重大责任。
  记 者:很有气势,很鼓舞人心。我想问的是.你们集团是大型国有企业,在你们拥有优势的同时.您认为你们集团有什么缺陷吗?
  潘龙清;我们是国有企业.国有企业有国有企业的好处,但我们企业也有不足的地方,尤其和国际上先进的企业相比,我们的差距还很大。比如说,盈利的主业不突出,机制不那么灵活.人才还不那么充足, 这些都是我们所有在的问题.在今后几年中,都是我们要努力解决的问题。(概括地)我可以用几句话来概括我们工作的要点,那就是:发展是主题,人才是关键,项目是重点,盈利是目的。
  
  潘龙清谈做事
  
  记 者:潘总,去年您在市外经贸委当主任的时候.曾经带领几位处长到我们杂志社来现场办公。那天,您对一些具体问题,没有说“研究研究”,都当场一点儿不含糊地拍板,作了明确的指示,您做人处事的风格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想请您谈谈如何做事,好吗?
  潘龙清:我的性格比较直爽,做事作风比较踏实。我 做事不叫难,不偷懒,我所认定的事就盯住不放,要把它做好,有时会有风险我也不怕,如果大家都不想冒风险,那我们就什么事也做不了了。我的做事准则就是,要把应该做的事做好。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应该是对领导的基本要求。我在政府部门工作了30多年,我的想法是,领导交办的事要千方百计办好。第二,自己想做的事只要符合政策规定的也要尽力做好。第三,做事要考虑可持续发展,甘做铺路石子。
  记 者:如何才能做好事呢?听说,您每到一个地方都喜欢做规划,比较注重科学发展。请您在这方面谈谈想法。
  潘龙清:无论到哪里.我做事的风格,喜欢想好一个几年发展的规划。做事从规划开始,规划是基础,要把事做好首先要有个好规划。大家都明白发展的目标,才能齐心协力啊。制定规划,是个理清思想的过程,也是思想升华的过程.搞好规划就有推动力。规划是要有序推进的,靠心血来潮是不行的。
  记 者:规划其实就是制定目标。
  潘龙清:对呀。做事一定要有目标,有了目标后要想方设法地达到目标,要有一种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想法。我从在基层工作开始.这种精神就一直支撑着我,激励着我。从事业发展的角度来说,人家做得到的,我也一定能够做到:人家做不成的事,我要想方设法把它做到。我这个人。工作中一直保持不知足者常乐,在生活与个人的待遇方面永远保持知足者长乐;我是贫困人家出生的,是农民的儿子,我永远觉得很知足。
  记 者:不达目标决不罢休,请您举个例子。
  潘龙清:我在松江工作时,地方政府想成立松江出口加工区,当时全国很多地区竞争激烈。我很明确,一定要争取进入第一批名单。要不然会失去时机,很多企业进不来。我们拜访市里有关部门,拜访中央有关政府部门,夜以继日地做工作,反复宣传游说,想方设法求得各方面的理解和支持,特别是在市政府支持下,结果全国第一批名单我们松江就榜上有名。现在看到松江工业产值和先进制造业占全市十分之一,我就很欣慰。还有松江大学城,松江新城,也都是坚韧不拔地争取来的。一个想法产生后,一个计划推出来,要得到各方面支持,要有一个好的结果,必须要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这样事情才不会半途而废,才不会夭折。
  记 者:唔,咬定青山不放松。(笑)潘总,您谈到了规划,规划往往有一个长长的时间段,如果您制定规划后被调走了,不是吃亏了吗?
  潘龙清:我认为.在一个发展过程中,总有人要做铺路石,人人都不想做基础工作的话,社会发展速度会比较慢。在执行规划过程中,我被调走了,但是接任的同志就有个良好的开局了,就会有好收成。看上去我是吃亏了,可吃亏是福啊.即使有一些委屈和吃亏也不必要计较。我们共产党人要考虑的是如何把事情做好,而不是考虑自己个人得失。我一贯的工作作风是只求付出得多.不计较收成的少,这是共产党员应该做的事,也是应该有的自我牺牲精神。
  记 者:做实事最忌讳的是什么?
  潘龙清:做事最忌讳”空头主义”和“尾巴主义”。空口讲白话,白口讲空话,还有群众都推着你做什么事,你还不愿意做,你成为群众的尾巴了,那就是太不应该了。
  记者:唔,有道理。
  潘龙清:要做成事,就要“少琢磨人,多琢磨事”。我的意思,有些人在做事的同时也在琢磨人,琢磨领导与同事的想法,琢磨做的事情对自己有什么利弊,琢磨如何对付人如何应付人如何敷衍人,这种人对事业是有害的;我们应该多琢磨如何把事情做好。
  记 者:最后,想请您谈谈业余生活是如何安排的?
  潘龙清:看看书,我主要看和工作有关的书,在外经贸委工作时主要读一些外贸、外资,外经方面的政策法规和书籍;到企业后,主要看一些金融方面的政策法规和有关的书。有时会会朋友,我交朋友都是君子之交淡如水;我每天晚上步行45分钟,锻炼身体。哦,还喜欢跟一些专家、有关人员进行一些专题性的探讨,在做事的过程中,我喜欢多听一些专业人士的意见。
其他文献
近日,由上海市外经贸委贸易促进处和上海对外经济贸易企业协会主办的经验交流会,在上海五金矿产进出口有限公司22楼会议室隆重举行。上海外经贸企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丁士英主持会议,上海兰生集团副总裁戴志伟致欢迎词,上海市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贸易促进处处长王庆江就2006年品牌建设工作思路及相关扶持政策作了重要讲话,副处长吴根宝详细具体地对2005年品牌工作回顾以及就商务部关于外贸出口企业品牌建设指示等进行
期刊
加拿大增加输入临时外国工人    加拿大艾伯塔省新一届政府为应对经济继续高速增长、石化业大规模发展和工人短缺,最近要求就业移民等部门2009年底前增加移民和临时外国工人5万人以上(目前该省约有2.3万名临时外国工人),省政府提名计划的人才系列应吸引3000名。  同时,在卡尔加里和埃德蒙顿市两大城市分别设置临时外国工人事务咨询办公室和就业标准检查员,与其他政府机构一起保证临时外国工人具备公平、安全
期刊
Qeelin独家设计熊猫系列珠宝作品    珠宝业以自己的方式欢庆举世瞩目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一向注重创意设计的Lane Crawford为奥运盛会特别独家展示Qeelin最新设计——Champion BoBo,一件以熊猫为设计灵感的珠宝作品。  色彩缤纷的混合宝石,象征着奥运的拼搏精神,其间的熊猫饰物象征着民族间的团结,因为熊猫源于中国,并为全世界的人们所喜爱。Champion BoBo由1
期刊
从“垄断”一词说起    主持人:垄,原义为田埂,也可作高地、高坡解。“辍耕之垄上”(《汉书·陈胜传》),说的就是高地停耕。所谓垄断,也是这个意思,指的是高而不相连接的土墩墩。后引申为“把持和独占”。“有贱丈夫焉,必求垄断而登之,以左右望而罔市利” (《孟子·公孙丑》)。意思是说,商人登高探望,以求得能获取高利润的货物,便于进行交易。  社会发展到了今天,“垄断”一词的意思早已不再是原来的意思了。
期刊
近期,记者在荷兰驻上海总领事馆采访了荷兰总领事夏旭衡先生及荷兰外商投资局中国区首席代表韦汉先生,总领事先生将于今年3月调往荷兰外商投资局海牙总部,领导全球投资促进事务,凭借其对中国经济和文化的深刻理解、以及多年与中国政府及企业交往的广泛经验,荷兰外商投资局将为计划开拓欧洲市场的中国企业提供更注重实效的建议和帮助。  记 者:中国投资者要在荷兰投资,自然要与当地居民接触。荷兰与中国有着不同的文化背
期刊
马可·波罗、比萨斜塔和罗马竞技场,这些是否就是你对意大利的所有认知?朱自清的一篇《威尼斯》让更多的中国人认识了有着灿烂历史文化的这个浪漫国家。意大利早在700年前就开始与中国进行文化和商业交流,近年来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两国间的贸易往来与经济合作都快速发展。为了进一步推动两国之间的合作交流,2006年被定为中国的意大利年。  作为整个“中国意大利年”的序曲,2006年1月,意大利对外贸易委员会与百
期刊
第一次采访Thomas Awe(魏特茂)先生,就让人感受到了德国人的严谨:约好10点开始访谈,虽然得知记者提前15分钟已经到达,他就是不肯从办公室出来。  直到时针好不容易指向10点,他才笑呵呵出来迎接。Thomas Awe先生是典型的日耳曼人,亚麻颜色的头发,深褐色的眼睛,时不时透射出智慧的眼光。圆圆的肚皮让人不禁联想起了德国的啤酒节。他用一口流利的汉语欢迎记者的到来,并且寒暄了几句。交谈中,记
期刊
由上海国际经济贸易研究所主办、《国际市场》杂志社承办的首届国际市场论坛,日前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来自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上海市外经贸委、沪上著名企业、中外高校和研究机构等的专家与近200位业界人士,围绕2006年国际市场趋势及对策等相关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讨。  上海市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副主任菅和平在会上致词,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李雨时、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
期刊
2005年,中国外贸是创造历史的一年,全年进出口实现“井喷式”增长,其中出口增长30%左右,达7500亿美元左右;进口增长18%左右,达6600亿美元左右;进出口顺差900亿美元至1000亿美元,远远超过了GDP的增速。与此同时,大额顺差和人民币升值压力使2006年的外贸前景扑朔迷离。对于在外贸领域打拼的职业人士来说,2005年也是痛并快乐的一年,从来还没有像2005年有那么多的机会和困难交织在一
期刊
和崔星华先生相识,是在灯花璀璨的一个晚上。  一张小巧的桌子,两长条瘦瘦的软坐席,透过早被擦拭得纤尘不染的大玻璃窗,能够看到另一侧是花团锦簇的商场,那里有摩肩接踵的游人在边走边看。  我们就这样坐着,一边喝一种新加坡品牌的啤酒,一边兴之所来,谈周游列国。  崔星华就在我的身旁坐着,讲他的故事。他说他走了许多国家,美国、加拿大,还有日本,2005年就去了3次,今年4月,他还想去美国东海岸走走,看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