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访手记:寂寞、守望、呼啸、浅唱、深情,是杜普雷经典大提琴协奏曲《光与影》的关键词。不妨借用她对落叶般“寂寞”中的“守望”以及倾听“贝壳里”传来海的呼啸的深情,来形容孙延堂为教学改革“浅唱”挥笔描绘的浓重色彩。一切的作为都只为不留下“今生”教学的“遗憾”。
课堂中的“浅唱”,听到海的“深情”呼啸
2015年9月,任教33年的孙延堂老师又循环到新一届的高一。喧嚣过后,矛盾凸显。课下精心准备,课上激情燃烧,却点燃不了学生的热情;年年的努力和付出,对高三的热忱和期待,却得不到高考成绩的回报;学生课上精神不集中,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厌学弃学成为并不鲜见的现象。
即使有着三十多年教学经验积淀,面对这样的课堂,孙延堂仍常感无助与困惑。有人劝他:“快退休了,愿咋咋地吧,问心无愧就行了。”但孙延堂不认这个理儿,责任感与自律心驱使着他寻找“突围”的路径。一个偶然的机会,苏轼的黄州“突圍”让他灵光一闪。于是,他开始寻找学生兴趣的突破口,主动出击。
一次讲课时,孙延堂举了某部电影的结构和人物作为例子,发现学生的兴趣一下就被调动了起来。孙延堂惊喜得差点叫出来。于是,他开始从兴趣入手,重新计教学环节。得知学生喜爱看影像音频视频,孙延堂便利用自习时间组织学生看电影。但事先“约法三章”:一是看完后必须讨论探究几个问题;二是必须写一篇影评。学生乐呵呵地答应了。孙延堂陆续播放了自己精选的电影《人证》《沙器》和《东线战事》等,然后设计与电影结构、人物、线索和主题相关的问题(与高考小说阅读、鉴赏评价挂钩),在第二天的课堂上展开讨论。效果出奇的好,连平时不爱发言的学生都争着发表意见。几天后,一篇经孙延堂精心修改的集合学生观点的影评“横空出世”,分发到每个人手中,实现成果共享,学生也由此学到了不少的影评知识。从此,孙延堂的课堂上,踊跃发言的人多了,愿意写作的人多了,积极参与研讨人多了;唠闲嗑的少了,做与课堂无关之事的少了。
尝到变革甜头的孙延堂,开始不断变换“节目”内容吸引学生。无论是组织学生自编话剧剧本,训练写作;还是尝试话剧表演,培养学生表演能力;抑或是播放音频视频,提高学生演讲欣赏能力……孙延堂总能找到合适的“节目”让学生感受诗意之美,学习之美,生命之美。
就这样,曾经一潭死水般的课堂,荡起了层层涟漪。孙延堂也从学生那渴望表达的神态中,从那探究问题的发言中,找回了激情燃烧的岁月。他仿佛从一只只贝壳中,听到了大海的呼啸,自己的心头也涌起了波涛。
“投石问路”,“微研”突围
在教学实践中,孙延堂深知,兴趣导入只是开始,教学手段升级才是关键,由对一般问题探讨的兴趣出发,深入探究领域,进而培养探究性思维,才是自己应该追求的方向。在经过精心思考后,受电视“创客”节目的启发,孙延堂决定把调动学生兴趣的一般性探究,变成一种“微科研”课题研究进行试水。而这需要孙延堂在备课时,结合高考走向和改革趋势,有意识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设计微研究方向。
以点带面,先易后难。课堂上,孙延堂将简单的问题,留给一般学生回答。那些较难的问题,作为“微研”课题,留给感兴趣的同学深入探究。为此,孙延堂动员大家成立“微研”课题组,并对微课题进行编号。同时,孙延堂还给予参加“微研”的人以形式各异的“实惠”政策:业余时间自由使用老师的电脑,查阅资料;小组成员可随时到图书馆、阅览室查阅资料,开会讨论课题……
看似寻常最崎岖,细微之处见精神。在教学实践中,孙延堂深刻认识到:把课堂交给学生,把问题抛给学生,把信心留给学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勇于尝试,“老马过河,只要他们的思维得到良好的培养,对将来有所帮助,我就心满意足”,孙延堂带着“突围”后的喜悦如是说。
“点石成金”,硕果累累
2015年底,经过共同努力与探索,带着成功后的疲惫与喜悦,在班主任和部分家长的帮助下,孙延堂所在的班级“微研”课题专辑将出版。为安排书的封面设计,孙延堂在班上倡议,举行书面设计大赛,最后电脑操作手马绍嘉组的设计胜出,孙延堂引导着学生对其给出了自己的理解:中国捕捉暗物质的卫星“悟空”刚刚发射成功,而我们“微研”的小课题,不都是书本中的“暗物质”吗?我们人可以不上天入地,但思想必须是纵横驰骋千万里,穿越古今五千年。凭借互联网 的时代潮流和便利条件,我们踩在巨人的肩膀上,像孙悟空一样,发散自己的思维。马绍嘉组的封面插图正是有如此的表现,自然当选。(本期“教育笔记”栏目中有孙延堂老师的“微研”课题介绍。
教学中,孙延堂知道,在教材里不光有“暗物质”需要捕捉,更有传统文化知识需要挖掘。2015年辽宁高考使用课标卷试题,增补了新的考点——“中国古代文化知识”,虽然只是3分题,但沉淀在教材中的文化知识确实很多。于是孙延堂带领大家找到契合点,开始分组、分课、分专题挖掘研究“高中语文教材”和“语文读本”中的传统文化知识。这些工作很繁琐,需要大量的时间,耐心细致地寻找归纳,上网搜集资料,归类编排,但学生们却不辞辛苦,愉快地开始了枯燥而又有趣的研究探讨。现在整个过程进入尾声,出版在即。
“人平亦可不凡”,是孙延堂常挂在嘴边的话。有人问他,在教改中你是怎样做到“研教”结合的?孙延堂引用了渊明《饮酒》诗中的句子“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算作回答。
课堂中的“浅唱”,听到海的“深情”呼啸
2015年9月,任教33年的孙延堂老师又循环到新一届的高一。喧嚣过后,矛盾凸显。课下精心准备,课上激情燃烧,却点燃不了学生的热情;年年的努力和付出,对高三的热忱和期待,却得不到高考成绩的回报;学生课上精神不集中,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厌学弃学成为并不鲜见的现象。
即使有着三十多年教学经验积淀,面对这样的课堂,孙延堂仍常感无助与困惑。有人劝他:“快退休了,愿咋咋地吧,问心无愧就行了。”但孙延堂不认这个理儿,责任感与自律心驱使着他寻找“突围”的路径。一个偶然的机会,苏轼的黄州“突圍”让他灵光一闪。于是,他开始寻找学生兴趣的突破口,主动出击。
一次讲课时,孙延堂举了某部电影的结构和人物作为例子,发现学生的兴趣一下就被调动了起来。孙延堂惊喜得差点叫出来。于是,他开始从兴趣入手,重新计教学环节。得知学生喜爱看影像音频视频,孙延堂便利用自习时间组织学生看电影。但事先“约法三章”:一是看完后必须讨论探究几个问题;二是必须写一篇影评。学生乐呵呵地答应了。孙延堂陆续播放了自己精选的电影《人证》《沙器》和《东线战事》等,然后设计与电影结构、人物、线索和主题相关的问题(与高考小说阅读、鉴赏评价挂钩),在第二天的课堂上展开讨论。效果出奇的好,连平时不爱发言的学生都争着发表意见。几天后,一篇经孙延堂精心修改的集合学生观点的影评“横空出世”,分发到每个人手中,实现成果共享,学生也由此学到了不少的影评知识。从此,孙延堂的课堂上,踊跃发言的人多了,愿意写作的人多了,积极参与研讨人多了;唠闲嗑的少了,做与课堂无关之事的少了。
尝到变革甜头的孙延堂,开始不断变换“节目”内容吸引学生。无论是组织学生自编话剧剧本,训练写作;还是尝试话剧表演,培养学生表演能力;抑或是播放音频视频,提高学生演讲欣赏能力……孙延堂总能找到合适的“节目”让学生感受诗意之美,学习之美,生命之美。
就这样,曾经一潭死水般的课堂,荡起了层层涟漪。孙延堂也从学生那渴望表达的神态中,从那探究问题的发言中,找回了激情燃烧的岁月。他仿佛从一只只贝壳中,听到了大海的呼啸,自己的心头也涌起了波涛。
“投石问路”,“微研”突围
在教学实践中,孙延堂深知,兴趣导入只是开始,教学手段升级才是关键,由对一般问题探讨的兴趣出发,深入探究领域,进而培养探究性思维,才是自己应该追求的方向。在经过精心思考后,受电视“创客”节目的启发,孙延堂决定把调动学生兴趣的一般性探究,变成一种“微科研”课题研究进行试水。而这需要孙延堂在备课时,结合高考走向和改革趋势,有意识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设计微研究方向。
以点带面,先易后难。课堂上,孙延堂将简单的问题,留给一般学生回答。那些较难的问题,作为“微研”课题,留给感兴趣的同学深入探究。为此,孙延堂动员大家成立“微研”课题组,并对微课题进行编号。同时,孙延堂还给予参加“微研”的人以形式各异的“实惠”政策:业余时间自由使用老师的电脑,查阅资料;小组成员可随时到图书馆、阅览室查阅资料,开会讨论课题……
看似寻常最崎岖,细微之处见精神。在教学实践中,孙延堂深刻认识到:把课堂交给学生,把问题抛给学生,把信心留给学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勇于尝试,“老马过河,只要他们的思维得到良好的培养,对将来有所帮助,我就心满意足”,孙延堂带着“突围”后的喜悦如是说。
“点石成金”,硕果累累
2015年底,经过共同努力与探索,带着成功后的疲惫与喜悦,在班主任和部分家长的帮助下,孙延堂所在的班级“微研”课题专辑将出版。为安排书的封面设计,孙延堂在班上倡议,举行书面设计大赛,最后电脑操作手马绍嘉组的设计胜出,孙延堂引导着学生对其给出了自己的理解:中国捕捉暗物质的卫星“悟空”刚刚发射成功,而我们“微研”的小课题,不都是书本中的“暗物质”吗?我们人可以不上天入地,但思想必须是纵横驰骋千万里,穿越古今五千年。凭借互联网 的时代潮流和便利条件,我们踩在巨人的肩膀上,像孙悟空一样,发散自己的思维。马绍嘉组的封面插图正是有如此的表现,自然当选。(本期“教育笔记”栏目中有孙延堂老师的“微研”课题介绍。
教学中,孙延堂知道,在教材里不光有“暗物质”需要捕捉,更有传统文化知识需要挖掘。2015年辽宁高考使用课标卷试题,增补了新的考点——“中国古代文化知识”,虽然只是3分题,但沉淀在教材中的文化知识确实很多。于是孙延堂带领大家找到契合点,开始分组、分课、分专题挖掘研究“高中语文教材”和“语文读本”中的传统文化知识。这些工作很繁琐,需要大量的时间,耐心细致地寻找归纳,上网搜集资料,归类编排,但学生们却不辞辛苦,愉快地开始了枯燥而又有趣的研究探讨。现在整个过程进入尾声,出版在即。
“人平亦可不凡”,是孙延堂常挂在嘴边的话。有人问他,在教改中你是怎样做到“研教”结合的?孙延堂引用了渊明《饮酒》诗中的句子“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算作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