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问题”来激活语文课堂教学的生命力

来源 :教育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cdu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考是学习的开始,古人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即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问题”。问题是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学会思考的活水源头。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重视文学艺术形象的讲解,把课文内容讲得清楚明了,学生听得津津有味,课堂效果也较好,但是课后学生对于学过的内容仍然分不清,記不牢。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积极提出问题,让“问题”来激活语文课堂教学的生命力。
  一、积极创设学生发现问题的教学情境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当中,学生的情况参差不齐。对于相对较差的学生来讲,如果要求其提出许多有质量的问题是不现实的,所以,在教学中要主动地引导学生,让学生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发现问题。例如,在讲授《雷雨》这一课时,除了教材提供的资料外,同时向学生提供部分的时代背景资料,从而要求学生走出课本,分小组进行合作探究,通过自己动手搜集相关资料,把自主研究的有关资料小组分享,然后独立提出小组的问题。如此一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的发挥出来,思想进一步开阔,思维的层次有了很大的提高,小组问题质量很高:①周朴圆家的故事只是一个家庭的悲剧?②故事情节的发展是人物性格使然,还是一个无法摆脱的宿命?③换另一个时代,人物有悲剧是不是可能会有所改变?这种做法,依靠了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通过对背景材料的运用和拓展,实现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完美结合,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为基本的主线,打破了单一的教学方式与学生单方面的接受模式,从而实现了学生全面、正确的文学观,形成了深刻地认识、理解和把握。
  二、积极鼓励学生提出探究性的问题
  爱因斯坦曾经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当然,学生对于探究性的提问与学习是有一个适应过程的,学生刚开始直接参与提问设计时质量不可能很高、甚至是幼稚的,但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提问,保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所以需要一定的鼓励手段来支撑,让学生敢于提问,勇于提高,培养出提出问题的意识才能把学习做好。因此,在每堂课上我们都要给予学生提出问题的时间,并给予鼓励、引导和提示,注重针对学习能力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认真对待每个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要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也不敷衍了事。
  三、积极设疑置难,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
  美国的教育家肯尼思说:“整个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能力。”在以往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提出的问题主要是为了验证学生对所学语文知识的掌握情况,在学生单纯接受的情况下,这种方式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限制了学生的思考空间与范围。而在语文课堂教学的探究性学习中,针对学生的现有知识和能力水平,我们提出符合学生实际的问题,同时注意侧重点,把探究性的问题放在了提问的首要位置。
  我们不应苛求学生仅仅是掌握知识和技能,而是统筹他们的学习过程,把自主性、独立性的学习引入到教学的各个过程当中,对所学知识让学生有自己的选择、判断、解释、运用,把学生学习的潜力发挥出来,培养学生深度的思维能力,达到有所见亦有所创,从而使学生学会解决许多具体的教学问题。例如,我在《祝福》的教学中,组织了如下问题的探究性学习:①祥林嫂悲剧产生的历史背景是什么?这个阶段可以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②讨论、辨析:是谁剥夺了祥林嫂的幸福?这个阶段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③讨论、辨析:祥林嫂的悲剧是一步步形成的?除了时代因素外,还有哪些人性根源?这个阶段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④在学生讨论、辨析的基础上,老师对相关知识进行一些归纳总结,并与学生共同深入讨论。
  总之,通过积极创设学生发现问题的教学情境,积极鼓励学生提出探究性的问题等方式可以使学生普遍感觉:对于语文的学习贵在“通”上,因为许多文学的问题往往隐含着更深层次的人性规律。因此,要求我们必须改变教学观念,把探究性学习方式运用到课堂教学中,积极培育学生的参与热情,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学思辨能力,最终让学生体验文学,积累经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并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
其他文献
习惯是一个人内在的极其重要的品质之一。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新的课程标准也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习效率、保证学习质量的关键。从一年级开始,教师就应该对学生的学习习惯进行悉心指导,对行为习惯进行反复训练,使他们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怎样做?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一、习惯培养的方法  (1)教师以
期刊
初中化学习题的教学主要指化学教学过程中所进行的例题讲解、习题处理和单元过关试题评讲等教学活动,它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概念、性质、公式和原理教学的延续和深化,是使学生达到“三维目标”的重要环节。充分发挥化学习题的功效,开拓思维,培养能力,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我总结了如下四个方面:  一、科学地选择习题,发挥习题的作用  (1)根据学生和当地教育资源的实际,进行有目的地科学选择习题。习题的选择
期刊
本土文化是各种文化经过本地区的习惯和思维方式沉淀的结晶,重新阐释的文化,是本土独创的一种文化形式,它是传统文化进行整合发展的一种文化形式。它对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学生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发扬本土文化是该地区教育机构的重要职责。  一、黄河故道文化简介及课程资源整合  黄河自秦汉时期,由于河道淤积和堤坝残破,洪水泛滥则频繁的决口改道。黄河迁徙的沿途形成了丰富的资源,孕育了深厚的黄河故道文化。①人文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兴趣,变苦学为乐学,这才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如何激发学习动力呢?  一、竞争激励,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激情  古人云:“并逐曰竞,对辩曰争。”英语课堂教学,也离不开相应的竞争激励机制。在学生的學习活动中,没有难度的学习任务,一般就缺少竞争的刺激力。因此,在教学中,富有教学经验的教师往往能于平易处设置难度,让学生必须奋力“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而大家争摘这
期刊
一、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  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作用,学生自主学习和积极性调动特别重要,这一策略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学习是学生自身内部发生的过程,一切教学行为只有在学生“想学”的基础上进行,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否则,无论教师多么优秀、教学多么努力,也无法使教学效率最大化。例如,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
期刊
随着学习化社会的到来,学校教育的重要使命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自主的学习者,使学生能够不断更新自我,超越自我,應对挑战。那么在物理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自主创新学习呢?  一、加强直观教学  学生认识事物是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形象的感觉和知觉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程,教学要适应和促进这个过程,就要加强直观教学,例如:在教学生“功”这一章,对功、功率和机械效率三个概念容易混淆。我设计了一堂比赛形式的实验课;比
期刊
教了近乎十年的高中数学,每每都会有学生问我,老师,怎么才能学好数学呢?一学数学就感觉头疼,头就大了,怎么回事了呢?为什么一直都在努力学习数学,花在数学学习的时间最多,却每次考试数学成绩总不见提高,是什么原因呢……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发展不平衡,是由于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差异,同时也与环境有关,也就是说有内因和外因两方面的影响。通过和学生的交流,总结了以下两种情况:  一、来自自身的原因  (1)被动学习
期刊
摘要:高中英语教学当中的对比分析教学法,可以使得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英语的语义,并且根据英汉对照,帮助学生快速记忆,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促进的作用。文章将针对这一方面的内容展开论述,详细地分析高中英语英汉对比教学法的开展与进行,同时对教学过程当中的重难点进行了探究,力求为相关教学工作的进步和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关键词:高中英语 英汉对比 教学分析 教学探讨  高中英语教学对于学生语感的培养以及语
期刊
摘要: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学生应该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长久以来农村中学生的写作水平较低,因此,提高农村中学生的写作水平便成为了农村语文教学的一项艰巨而重要的任务。  关键词:提高 农村 中学生 写作水平  写作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由于成长环境的局限性,家长的不够重视,学生的畏难情绪等原因,很多
期刊
翻转课堂译自“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是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课堂内的宝贵时间,学生能够更专注于主动的基于项目的学习,共同研究解决本地化或全球化的挑战以及其他现实世界面临的问题,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教师不再占用课堂的时间来讲授信息,这些信息需要学生在课后完成自主学习,他们可以看视频讲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