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科技创新资源是创新者在科技创新过程中拥有或运用的,可为其带来经济效益的各种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的集合。科技创新资源是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直接动力,是产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决定因素。基于科技创新资源进行咸阳产业发展战略对策研究是当前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应在产业发展模式上强化科技创新带动与支持;在产业政策制定和完善上凸显西咸统筹与产业能动;在产业空间布局上形成产业集聚化、企业集群化大格局;在产业技术升级上走“两化融合”的新型发展之路;在产业结构调整上,加快以现代服务业为代表的“产业新势力”培育;在产业发展评价上,通过评价信息的及时传递,引导产业发展战略及科技发展战略的动态调整和优化。
关键词:科技创新;资源;产业发展;作用;对策;咸阳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科技创新资源的涵义及对产业发展的意义
科技创新是各类科技创新资源合理配置及有效整合的结果,科技创新资源是创新者在科技创新过程中拥有或运用的,可为其带来经济效益的各种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的集合。当各类资源协调发展、合理配置、优化组合时,科技创新就可能取得成功;当各类资源结构失衡、配置不当、活力不振时,科技创新将难以奏效。一般而言,科技创新资源具有高增值性、稀缺性、综合性、动态性、区域性、共享性等特点。
科技创新资源是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直接动力。产业结构是区域经济中各产业部门之间以及各产业部门内部的构成。产业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按照一定规律发生相应的转换和演变,产业结构调整即国民经济各部门及整个产业结构随主导产业更替而发生的变化。按照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是推进产业经济自身能力形成与突破的关键,不仅决定着该区域在区际经贸联系和分工中的相对地位,更决定着该区域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果,是区际社会经济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实质上是产业间生产要素配置的调整优化,一方面,科技创新资源能够通过影响生产函数,提高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力和替代效应,增加投入要素的产出量,从而实现对产业间生产要素配置的调整优化。另一方面,科技创新资源导致了直接应用科技创新成果的新兴产业的形成,并使之发展成为主导产业,带动一系列关联产业的调整和发展,使产业结构向合理化、高级化发展。
科技创新资源是产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决定因素。无论是遵循科学发展观和宏观调控的要求,还是应对日趋严重的资源要素制约,都需要区域产业体系建设走集约发展之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产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本质特征在于依靠科技创新实现投入要素综合利用率的提高,从而使产出趋向于最优化。没有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只能依靠劳动力和资本的追加投入来维持低效率的产出,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从国内外产业发展的进程看,只有基于科技创新资源的推动,才能使产业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从低水平重复生产的粗放经营到集约经营的转变。科技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一方面使生产技术不断更新,生产自动化、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从而增加生产要素的产出率,减少生产成本,增加产品总量,提高产品性能,实现产业集约增长。另一方面,促使管理技术不断提高,从而改善经济资源的投入产出率和综合利用率,从根本上改变高投入、低产出、低效率和生态环境破坏的不良局面。
二、基于科技创新资源的咸阳产业发展战略目标定位
(一)必要性分析
产业发展水平是区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产业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除产业自身基础之外,更有市场需求及外部环境的推动。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首次将自主创新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2006年2月国务院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以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奋斗目标,对我国科学和技术发展做出了全面规划与部署。为确保《纲要》的实施,国务院制定并发布了若干配套政策,从科技投入、税收激励、金融支持、保护知识产权等诸多方面提出了具体措施,各有关部门依据配套政策的相关要求制定了必要的实施细则。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已成为关系全局的国家战略,这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产业促进方式和手段,科技创新资源成为了推进产业发展的关键要素。咸阳具备丰富的科技创新资源和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而且随着西咸经济一体化的深度推进,更有西安雄厚的科技创新资源优势可资利用。全市产业发展的希望在科技创新,潜力在科技创新,出路在科技创新。因此,按照咸阳市委、市政府《关于坚持科技进步与创新,建设创新型咸阳的决定》、《咸阳市“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和长期科技发展纲要》以及《咸阳市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等文件所确定的全市科技创新及产业发展指导思想、奋斗目标、政策措施,充分激活科技创新资源动能,以“西咸全域大科技”合作与共享机制建设为契机,加快建设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逐步建立和规范各类科技创新资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联系广泛、作用显著的科技创新新秩序,增强科技创新与产业经济的关联度,找准产业定位,集聚先进产业,推进优势及特色产业,促进产业的高新化、新兴化,谋求全市产业结构和布局的进一步调整优化,通过产业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推动实现全市“经济实力更加强劲;发展方式更加科学;城乡发展更加协调;改革开放更具活力;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社会发展更加和谐”的奋斗目标,就成为咸阳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路径选择,而基于科技创新资源进行全市产业发展战略研究,则成为当前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二)咸阳产业发展战略背景分析
西咸经济一体化从2002年提出。2002年12月两市签订了《西咸经济一体化协议书》,提出了“规划同筹、交通同网、信息同享、市场同体、产业同布、科教同兴、旅游同线、环境同治”的基本思路。2004年7月两市合作编制了《西安、咸阳实施经济一体化战略规划纲要》,进入了两市经济一体化由准备到实质性实施的阶段,提出了坚持优势互补、协调发展、互惠互利和共同发展的原则。2006年9月两市合作编制了《西安—咸阳产业合作战略框架协议》,以明确产业合作共建重点区域为切入点,西咸经济一体化战略由基础设施对接进入了“产业一体同构,城市功能互补”的发展新时期。2007年6月,两市签订了《2007年西安咸阳经济一体化重点工作备忘录》,就进一步加快推进西咸经济一体化的八个方面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2008年8月,省政府原则通过了《西咸一体化建设规划》。目前,全国500强企业之一的西电集团等百余家西安企业入驻咸阳,城建、交通、旅游、电信、环保、科技等领域的互利合作不断扩大,并开创了我国两个独立的行政区域实施电话升位并网的第一例。时至今日,西安与咸阳不仅成为西部区域合作发展的先行者,西咸模式也被认为是中国城市一体化实践中的典型模式。西安咸阳经济一体化新格局的形成对两市产业分工产生了重大影响,以形成紧密型产业链条、增强综合经济实力为主旨的区域经济联合与协作进一步加强。 同时,西咸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推进与“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相辅相成,相互交融。2007年底,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在西安市主持召开了“关中经济区规划”编制工作会议,标志着“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工作全面启动。2009年6月,国务院正式发布了《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标志着“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城市之间打破原有的行政区域限制,重新整合资源而形成一体化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已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趋势。实施西安咸阳经济一体化战略,进行“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提升了咸阳作为西安都市圈核心区的承载力和辐射带动功能,对于增强咸阳的城市综合竞争力与影响力,率先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从国内外实践来看,城市之间的一体化发展关键在于能否实现各自产业的深度整合,以此为先导和平台,带动不同地区之间社会认同、文化融合的提升,促进中心城市的规模效应、市场效应和人才效应的形成,由此产生巨大的凝聚力和发散力。西安咸阳一体化和“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对咸阳的产业定位与发展方向提出了新的要求,咸阳必须顺应这一要求,谋求产业突破,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产业布局,实现与西安等城市的产业深度对接与配合。
(三)咸阳产业发展战略目标定位
西咸一体化的不断推进及“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建设,使得咸阳产业发展空间和发展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而咸阳资源、区位、交通、人文等优势的逐步显现,也使外部资本、技术加速向咸阳转移,进一步增强了产业发展的动力。在对咸阳产业发展状况和产业发展背景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建议将当前咸阳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定位为:以西咸经济一体化深度推进为战略基础,以科技创新带动与支撑为战略导向,不断提升咸阳对西咸全域科技创新资源的采掘、盘活、聚集、融合及转化能力,提高社会科技创新资源的利用率,增强科技创新与产业经济的关联度及贡献力。以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建设为主导,以增强支柱产业的带动能力及辐射作用为核心,加快实现对西安产业经济的追赶与统筹同构,提高咸阳在“西咸一体”产业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形成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结构完整、布局合理、科技含量高、能耗污染低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三、基于科技创新资源的咸阳产业发展战略对策
(一)在产业发展模式上,强化科技创新带动与支撑。当前咸阳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首要之举,应是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坚持科技进步与创新,建设创新型咸阳的决定》以及《咸阳市“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和长期科技发展纲要》等文件及规划所确定的全市科技创新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及政策措施,以“西咸全域大科技”合作与共享机制建设为契机,加快建立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增强科技创新对产业经济的关联度及贡献率,加快进行产业升级。为此,在产业发展模式上应强化科技创新带动与支撑,找准科技与产业有机结合的突破口和链接点。
(二)在产业政策制定与完善上,凸显西咸统筹与产业联动。首先,产业政策的制定与完善要凸显西咸统筹。在西咸一体化进程中,要坚持“互惠互利、优势互补、突出特色、错位发展”的原则,在产业政策中凸显产业一体同构的要求。其次,产业政策的制定与完善要凸显产业联动。产业联动是指各产业之间的互补、合作与相互作用的关系。咸阳在产业政策制定与完善中,要坚持产业联动的发展策略,通过产业结构的战略调整,优化第一产业,提升第二产业,突破第三产业,根据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在各个产业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和保障措施方面实现协调配合、互动互促,从而优化全市产业结构,增强产业经济整体竞争力。
(三)在产业空间布局上,形成产业集聚化、企业集群化大格局。咸阳产业布局集中度不高,缺乏特色,已成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中的主要制约因素,必须以集群化的系统思想,充分利用集群效率,以陕西第二大能源化工基地、西部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西部装备制造业基地、关中食品工业基地、西部纺织服装工业基地、西部医药保健品生产基地、西部建材工业基地等“七大工业基地”建设为重点,精心构筑工业聚集平台,形成大企业领军、组团式发展、产业链延伸的企业集群格局。
(四)在产业技术升级上,走“两化融合”的新型发展之路。所谓“两化融合”,是指信息化与工业化相结合。从全球范围来看,信息技术已成为经济增长的倍增器、发展方式的转换器和产业升级的“助推器”。在全球经济科技发生深刻变革和我国工业化加速发展的历史时刻,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大力推进“两化融合”,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大战略部署。近年来,咸阳坚持把信息化作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信息化建设取得明显进展。产业体系由传统向现代转换,离不开信息化的推动,只有通过在传统产业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才能促进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从这个意义上看,推进“两化融合”,把产业发展放在信息化背景下加以考察,赋予产业发展以信息化的时代特征,利用包括信息技术在内的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农业、工业和服务业,是咸阳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必然途径。
(五)在产业结构调整上,加快以现代服务业为代表的“产业新势力”培育。所谓现代服务业,是伴随着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用现代化的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服务方式改造传统服务业,创造需求,引导消费,向社会提供高附加值、高层次、知识型的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的服务业。顺应新的经济结构调整要求,咸阳市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升区域服务业总体规模和档次,增强综合竞争力为目标,加快培育以现代服务业为代表的“产业新势力”,以此不断丰富全市现代产业体系的内涵和外延。
四、基于科技创新资源的产业发展评价体系构建
评价是一种目标驱动的活动,产业发展评价是产业发展战略管理的重要内容。基于科技创新资源的产业发展评价旨在通过对以科技创新资源为动力的产业发展状态和趋势进行评价,全面、客观地反映产业发展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并通过评价信息的及时传递,引导产业发展战略及科技工作战略的动态调整和优化。 (一)评价方法的选择与采用
迄今为止,研究者们曾探索使用关联度分析法、主成份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价法等诸多方法对区域产业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价。本文对各种方法进行比较后认为,第一,关联度分析法的科学性还有待进一步探讨。根据灰色系统理论,进行关联度分析必须事先选择一个参考序列,而参考序列的选择对计算结果有很大的影响。实际工作中,选择什么指标作为参考序列具有较大的主观随意性,将直接影响评价结果的可信度。第二,主成份分析法对样本量要求较为苛刻,尤其当指标数量较多时,该方法只有在大样本情况下才宜于使用。第三,模糊评价法要求分析者能准确给出各指标的隶属函数,这一要求不易达到。第四,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多因素分析评价方法,在目标因素结构复杂且数据有限的情况下使用更为方便,因而在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以咸阳为例,其产业发展战略目标是一个多元多维目标系统,因此,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基于科技创新资源的产业发展评价更为适合。层次分析法(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由美国运筹学家托马斯·塞蒂(T.L.Saaty)提出。其基本步骤是:第一,建立层次结构模型。第二,构造成对比较阵。第三,计算权向量并做一致性检验。第四,计算组合权向量并做组合一致性检验。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是对产业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的基础环节。指标的选取和确定是直接影响评价结果的一项最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产业评价指标体系不是若干指标的简单堆积和随意组合,而是根据科学性、灵敏性、可比性、实用性、简洁性相结合的原则而组成,能综合反映一个市产业发展状况的指标集合。本文设置了包括4个一级指标和33个二级指标在内的指标体系(参见表1),也即层次分析法中层次结构模型的建立。立足于这一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通过对主因素层和子因素层评价指标判断矩阵的确定以及对结果的一致性检验,得出客观的和可以接受的指标权重,由此可计算出产业发展综合评价值E。E的数值在0-1之间,越靠近1则表示产业发展状况越好,对产业发展状况评价的满意度越高。这一指标体系既可用于一个市范围的产业发展评价,也可用于各个县区的产业发展评价;既可用于区域内整体产业经济发展状况的评价,也可通过指标的增删调整用于区域内各个产业发展状况的评价。
表 1 .基于科技创新资源的产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主因素层 子因素层
一级指标 权重 二级指标 单位 权重
可持续发展能力 A1 产业聚集度 ? B1
支柱产业与特色产业培育发展情况 ? B2
园区建设情况 ? B3
招商引资项目数 个 B4
R&D投入占GDP比重 % B5
全社会科技经费投入 亿元 B6
每万名从业人员中的科技活动人员数 人 B7
中介组织数 个 B8
科研院所、高校数 个 B9
区域内科技风险投资总量 亿元 B10
新技术在区域内的推广速度 ? B11
专利授权数 个 B12
竞争能力 A2 总产值 亿元 B13
新产品产值 亿元 B14
高技术产品产值 亿元 B15
市场占有与开拓情况 ? B16
出口创汇额 亿元 B17
主要行业全国影响力 - B18
品牌建设情况 ? B19
附加值创造情况 ? B20
规模以上企业数量 个 B21
增长能力 A3 从业人数增长率 % B22
产值增长率 % B23
固定资产增长率 % B24
利润增长率 % B25
技术投入率 % B26
全员劳动生产率 元/人.年 B27
总资产贡献率 % B28
高技术产业规模以上企业产值增长率 % B29
生态维护能力 A4 万元GDP 单位能耗下降率 % B30
万元GDP废水排放量下降率 % B31
万元GDP废气排放量下降率 % B32
万元GDP固体废弃物排放量下降率 % B33
参考文献:
[1]柴金艳.基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科技创新战略[J].管理科学文摘,2007.
[2]金碚.科学发展观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J].中国工业经济, 2006,(5).
[3]郑元景.论科技创新与发展循环型经济[J].科学.经济.社会, 2005,(3).
[4]李耀平.现代科技创新的趋势与特点[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5]咸阳市统计局.咸阳五十年[M].1999.
[6]咸阳市统计局.咸阳统计年鉴[M].2000年—2007年.
作者简介:严维佳(1964-),男,江苏镇江人,中共陕西省咸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西北大学经管学院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陈合营)
关键词:科技创新;资源;产业发展;作用;对策;咸阳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科技创新资源的涵义及对产业发展的意义
科技创新是各类科技创新资源合理配置及有效整合的结果,科技创新资源是创新者在科技创新过程中拥有或运用的,可为其带来经济效益的各种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的集合。当各类资源协调发展、合理配置、优化组合时,科技创新就可能取得成功;当各类资源结构失衡、配置不当、活力不振时,科技创新将难以奏效。一般而言,科技创新资源具有高增值性、稀缺性、综合性、动态性、区域性、共享性等特点。
科技创新资源是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直接动力。产业结构是区域经济中各产业部门之间以及各产业部门内部的构成。产业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按照一定规律发生相应的转换和演变,产业结构调整即国民经济各部门及整个产业结构随主导产业更替而发生的变化。按照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是推进产业经济自身能力形成与突破的关键,不仅决定着该区域在区际经贸联系和分工中的相对地位,更决定着该区域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果,是区际社会经济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实质上是产业间生产要素配置的调整优化,一方面,科技创新资源能够通过影响生产函数,提高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力和替代效应,增加投入要素的产出量,从而实现对产业间生产要素配置的调整优化。另一方面,科技创新资源导致了直接应用科技创新成果的新兴产业的形成,并使之发展成为主导产业,带动一系列关联产业的调整和发展,使产业结构向合理化、高级化发展。
科技创新资源是产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决定因素。无论是遵循科学发展观和宏观调控的要求,还是应对日趋严重的资源要素制约,都需要区域产业体系建设走集约发展之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产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本质特征在于依靠科技创新实现投入要素综合利用率的提高,从而使产出趋向于最优化。没有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只能依靠劳动力和资本的追加投入来维持低效率的产出,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从国内外产业发展的进程看,只有基于科技创新资源的推动,才能使产业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从低水平重复生产的粗放经营到集约经营的转变。科技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一方面使生产技术不断更新,生产自动化、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从而增加生产要素的产出率,减少生产成本,增加产品总量,提高产品性能,实现产业集约增长。另一方面,促使管理技术不断提高,从而改善经济资源的投入产出率和综合利用率,从根本上改变高投入、低产出、低效率和生态环境破坏的不良局面。
二、基于科技创新资源的咸阳产业发展战略目标定位
(一)必要性分析
产业发展水平是区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产业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除产业自身基础之外,更有市场需求及外部环境的推动。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首次将自主创新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2006年2月国务院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以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奋斗目标,对我国科学和技术发展做出了全面规划与部署。为确保《纲要》的实施,国务院制定并发布了若干配套政策,从科技投入、税收激励、金融支持、保护知识产权等诸多方面提出了具体措施,各有关部门依据配套政策的相关要求制定了必要的实施细则。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已成为关系全局的国家战略,这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产业促进方式和手段,科技创新资源成为了推进产业发展的关键要素。咸阳具备丰富的科技创新资源和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而且随着西咸经济一体化的深度推进,更有西安雄厚的科技创新资源优势可资利用。全市产业发展的希望在科技创新,潜力在科技创新,出路在科技创新。因此,按照咸阳市委、市政府《关于坚持科技进步与创新,建设创新型咸阳的决定》、《咸阳市“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和长期科技发展纲要》以及《咸阳市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等文件所确定的全市科技创新及产业发展指导思想、奋斗目标、政策措施,充分激活科技创新资源动能,以“西咸全域大科技”合作与共享机制建设为契机,加快建设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逐步建立和规范各类科技创新资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联系广泛、作用显著的科技创新新秩序,增强科技创新与产业经济的关联度,找准产业定位,集聚先进产业,推进优势及特色产业,促进产业的高新化、新兴化,谋求全市产业结构和布局的进一步调整优化,通过产业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推动实现全市“经济实力更加强劲;发展方式更加科学;城乡发展更加协调;改革开放更具活力;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社会发展更加和谐”的奋斗目标,就成为咸阳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路径选择,而基于科技创新资源进行全市产业发展战略研究,则成为当前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二)咸阳产业发展战略背景分析
西咸经济一体化从2002年提出。2002年12月两市签订了《西咸经济一体化协议书》,提出了“规划同筹、交通同网、信息同享、市场同体、产业同布、科教同兴、旅游同线、环境同治”的基本思路。2004年7月两市合作编制了《西安、咸阳实施经济一体化战略规划纲要》,进入了两市经济一体化由准备到实质性实施的阶段,提出了坚持优势互补、协调发展、互惠互利和共同发展的原则。2006年9月两市合作编制了《西安—咸阳产业合作战略框架协议》,以明确产业合作共建重点区域为切入点,西咸经济一体化战略由基础设施对接进入了“产业一体同构,城市功能互补”的发展新时期。2007年6月,两市签订了《2007年西安咸阳经济一体化重点工作备忘录》,就进一步加快推进西咸经济一体化的八个方面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2008年8月,省政府原则通过了《西咸一体化建设规划》。目前,全国500强企业之一的西电集团等百余家西安企业入驻咸阳,城建、交通、旅游、电信、环保、科技等领域的互利合作不断扩大,并开创了我国两个独立的行政区域实施电话升位并网的第一例。时至今日,西安与咸阳不仅成为西部区域合作发展的先行者,西咸模式也被认为是中国城市一体化实践中的典型模式。西安咸阳经济一体化新格局的形成对两市产业分工产生了重大影响,以形成紧密型产业链条、增强综合经济实力为主旨的区域经济联合与协作进一步加强。 同时,西咸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推进与“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相辅相成,相互交融。2007年底,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在西安市主持召开了“关中经济区规划”编制工作会议,标志着“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工作全面启动。2009年6月,国务院正式发布了《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标志着“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城市之间打破原有的行政区域限制,重新整合资源而形成一体化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已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趋势。实施西安咸阳经济一体化战略,进行“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提升了咸阳作为西安都市圈核心区的承载力和辐射带动功能,对于增强咸阳的城市综合竞争力与影响力,率先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从国内外实践来看,城市之间的一体化发展关键在于能否实现各自产业的深度整合,以此为先导和平台,带动不同地区之间社会认同、文化融合的提升,促进中心城市的规模效应、市场效应和人才效应的形成,由此产生巨大的凝聚力和发散力。西安咸阳一体化和“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对咸阳的产业定位与发展方向提出了新的要求,咸阳必须顺应这一要求,谋求产业突破,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产业布局,实现与西安等城市的产业深度对接与配合。
(三)咸阳产业发展战略目标定位
西咸一体化的不断推进及“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建设,使得咸阳产业发展空间和发展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而咸阳资源、区位、交通、人文等优势的逐步显现,也使外部资本、技术加速向咸阳转移,进一步增强了产业发展的动力。在对咸阳产业发展状况和产业发展背景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建议将当前咸阳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定位为:以西咸经济一体化深度推进为战略基础,以科技创新带动与支撑为战略导向,不断提升咸阳对西咸全域科技创新资源的采掘、盘活、聚集、融合及转化能力,提高社会科技创新资源的利用率,增强科技创新与产业经济的关联度及贡献力。以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建设为主导,以增强支柱产业的带动能力及辐射作用为核心,加快实现对西安产业经济的追赶与统筹同构,提高咸阳在“西咸一体”产业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形成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结构完整、布局合理、科技含量高、能耗污染低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三、基于科技创新资源的咸阳产业发展战略对策
(一)在产业发展模式上,强化科技创新带动与支撑。当前咸阳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首要之举,应是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坚持科技进步与创新,建设创新型咸阳的决定》以及《咸阳市“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和长期科技发展纲要》等文件及规划所确定的全市科技创新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及政策措施,以“西咸全域大科技”合作与共享机制建设为契机,加快建立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增强科技创新对产业经济的关联度及贡献率,加快进行产业升级。为此,在产业发展模式上应强化科技创新带动与支撑,找准科技与产业有机结合的突破口和链接点。
(二)在产业政策制定与完善上,凸显西咸统筹与产业联动。首先,产业政策的制定与完善要凸显西咸统筹。在西咸一体化进程中,要坚持“互惠互利、优势互补、突出特色、错位发展”的原则,在产业政策中凸显产业一体同构的要求。其次,产业政策的制定与完善要凸显产业联动。产业联动是指各产业之间的互补、合作与相互作用的关系。咸阳在产业政策制定与完善中,要坚持产业联动的发展策略,通过产业结构的战略调整,优化第一产业,提升第二产业,突破第三产业,根据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在各个产业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和保障措施方面实现协调配合、互动互促,从而优化全市产业结构,增强产业经济整体竞争力。
(三)在产业空间布局上,形成产业集聚化、企业集群化大格局。咸阳产业布局集中度不高,缺乏特色,已成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中的主要制约因素,必须以集群化的系统思想,充分利用集群效率,以陕西第二大能源化工基地、西部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西部装备制造业基地、关中食品工业基地、西部纺织服装工业基地、西部医药保健品生产基地、西部建材工业基地等“七大工业基地”建设为重点,精心构筑工业聚集平台,形成大企业领军、组团式发展、产业链延伸的企业集群格局。
(四)在产业技术升级上,走“两化融合”的新型发展之路。所谓“两化融合”,是指信息化与工业化相结合。从全球范围来看,信息技术已成为经济增长的倍增器、发展方式的转换器和产业升级的“助推器”。在全球经济科技发生深刻变革和我国工业化加速发展的历史时刻,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大力推进“两化融合”,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大战略部署。近年来,咸阳坚持把信息化作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信息化建设取得明显进展。产业体系由传统向现代转换,离不开信息化的推动,只有通过在传统产业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才能促进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从这个意义上看,推进“两化融合”,把产业发展放在信息化背景下加以考察,赋予产业发展以信息化的时代特征,利用包括信息技术在内的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农业、工业和服务业,是咸阳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必然途径。
(五)在产业结构调整上,加快以现代服务业为代表的“产业新势力”培育。所谓现代服务业,是伴随着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用现代化的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服务方式改造传统服务业,创造需求,引导消费,向社会提供高附加值、高层次、知识型的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的服务业。顺应新的经济结构调整要求,咸阳市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升区域服务业总体规模和档次,增强综合竞争力为目标,加快培育以现代服务业为代表的“产业新势力”,以此不断丰富全市现代产业体系的内涵和外延。
四、基于科技创新资源的产业发展评价体系构建
评价是一种目标驱动的活动,产业发展评价是产业发展战略管理的重要内容。基于科技创新资源的产业发展评价旨在通过对以科技创新资源为动力的产业发展状态和趋势进行评价,全面、客观地反映产业发展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并通过评价信息的及时传递,引导产业发展战略及科技工作战略的动态调整和优化。 (一)评价方法的选择与采用
迄今为止,研究者们曾探索使用关联度分析法、主成份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价法等诸多方法对区域产业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价。本文对各种方法进行比较后认为,第一,关联度分析法的科学性还有待进一步探讨。根据灰色系统理论,进行关联度分析必须事先选择一个参考序列,而参考序列的选择对计算结果有很大的影响。实际工作中,选择什么指标作为参考序列具有较大的主观随意性,将直接影响评价结果的可信度。第二,主成份分析法对样本量要求较为苛刻,尤其当指标数量较多时,该方法只有在大样本情况下才宜于使用。第三,模糊评价法要求分析者能准确给出各指标的隶属函数,这一要求不易达到。第四,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多因素分析评价方法,在目标因素结构复杂且数据有限的情况下使用更为方便,因而在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以咸阳为例,其产业发展战略目标是一个多元多维目标系统,因此,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基于科技创新资源的产业发展评价更为适合。层次分析法(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由美国运筹学家托马斯·塞蒂(T.L.Saaty)提出。其基本步骤是:第一,建立层次结构模型。第二,构造成对比较阵。第三,计算权向量并做一致性检验。第四,计算组合权向量并做组合一致性检验。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是对产业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的基础环节。指标的选取和确定是直接影响评价结果的一项最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产业评价指标体系不是若干指标的简单堆积和随意组合,而是根据科学性、灵敏性、可比性、实用性、简洁性相结合的原则而组成,能综合反映一个市产业发展状况的指标集合。本文设置了包括4个一级指标和33个二级指标在内的指标体系(参见表1),也即层次分析法中层次结构模型的建立。立足于这一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通过对主因素层和子因素层评价指标判断矩阵的确定以及对结果的一致性检验,得出客观的和可以接受的指标权重,由此可计算出产业发展综合评价值E。E的数值在0-1之间,越靠近1则表示产业发展状况越好,对产业发展状况评价的满意度越高。这一指标体系既可用于一个市范围的产业发展评价,也可用于各个县区的产业发展评价;既可用于区域内整体产业经济发展状况的评价,也可通过指标的增删调整用于区域内各个产业发展状况的评价。
表 1 .基于科技创新资源的产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主因素层 子因素层
一级指标 权重 二级指标 单位 权重
可持续发展能力 A1 产业聚集度 ? B1
支柱产业与特色产业培育发展情况 ? B2
园区建设情况 ? B3
招商引资项目数 个 B4
R&D投入占GDP比重 % B5
全社会科技经费投入 亿元 B6
每万名从业人员中的科技活动人员数 人 B7
中介组织数 个 B8
科研院所、高校数 个 B9
区域内科技风险投资总量 亿元 B10
新技术在区域内的推广速度 ? B11
专利授权数 个 B12
竞争能力 A2 总产值 亿元 B13
新产品产值 亿元 B14
高技术产品产值 亿元 B15
市场占有与开拓情况 ? B16
出口创汇额 亿元 B17
主要行业全国影响力 - B18
品牌建设情况 ? B19
附加值创造情况 ? B20
规模以上企业数量 个 B21
增长能力 A3 从业人数增长率 % B22
产值增长率 % B23
固定资产增长率 % B24
利润增长率 % B25
技术投入率 % B26
全员劳动生产率 元/人.年 B27
总资产贡献率 % B28
高技术产业规模以上企业产值增长率 % B29
生态维护能力 A4 万元GDP 单位能耗下降率 % B30
万元GDP废水排放量下降率 % B31
万元GDP废气排放量下降率 % B32
万元GDP固体废弃物排放量下降率 % B33
参考文献:
[1]柴金艳.基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科技创新战略[J].管理科学文摘,2007.
[2]金碚.科学发展观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J].中国工业经济, 2006,(5).
[3]郑元景.论科技创新与发展循环型经济[J].科学.经济.社会, 2005,(3).
[4]李耀平.现代科技创新的趋势与特点[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5]咸阳市统计局.咸阳五十年[M].1999.
[6]咸阳市统计局.咸阳统计年鉴[M].2000年—2007年.
作者简介:严维佳(1964-),男,江苏镇江人,中共陕西省咸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西北大学经管学院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陈合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