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纵横写乡愁

来源 :创作与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xiaoqq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小奇   祖籍湖南湘乡,1957年11月出生,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一级美术师、湖南省中国画学会副主席、第五任齐白石纪念馆馆长。中国国家画院人物画课题班刘大为工作室现实主义水墨人物课题研究小组成员。
   乡愁是什么?乡愁是一种情绪。你可以有切肤的体验却又难以捕捉,挥之不去纠结于心的那种情绪。品读余光中的诗歌,你不能不被诗人那低回掩抑,如怨如诉的情感所揪扯、牵动。画家陈小奇几十年如一日,用画笔,用水墨,用线条,纵横恣意,描绘画家心灵深处的缕缕乡愁。品读他的乡愁系列画作,你感觉是在欣赏一曲曲深情而优美,守望中渗透淡淡忧伤的恋歌,让人掩卷难眠。
  小奇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出生在祁阳。五岁那年,父亲一年的工资收入不抵一担红薯芋头,日子过得贫寒窘迫,父亲带着一家老小七口人从祁阳回到湘乡湖山老家。小奇祖上都是行武从商的,没有从事绘画艺术的。让小奇对绘画产生兴趣的是小学老师组织全班同学参观公社的阶级斗争展览馆。而展览馆里的漫画、标语都出自一位同班同学父亲之手。后来这位同学随母亲回城划清界线安排了工作,父亲就留在了乡下。一次偶然的机会,好奇心驱使小奇去看望同学的父亲,在他家里的墙上,小奇看到一幅女人的素描像和旁边挂着的一束头发。这里面有什么样的辛酸故事,小奇没有和我谈及。但几十年后的今天,小奇刻意回避时仍流露出忧伤。小奇对素描、绘画,对齐白石、吴昌硕的粗浅认知了解,就是从那茅草屋里的矮木凳上听来的。大概是这一时期这一特殊的艺术引路人根植了他乡愁的艺术基因,后来在全国多次画展中拿大奖,出版多本画册,其作品中就有对童年故乡岁月的绵绵思绪。
  我国历史上有不少的诗人围绕乡愁这一主题来表达那斩不断理还乱的思乡情怀,描绘那离乡背井后缠绕心中淡淡的哀伤。如《诗经》《汉乐府民歌》《汉古诗》以及后来的孟郊、宋之问、王维、李白、贺知章、杜甫、白居易等大诗人。这些诗歌和诗人的作品,百读不厌,经久弥新。这是为什么?因为你在品读这些诗歌时,诗人就不经意把你带入了那浓浓的乡愁情场中,欲罢不能。纵观历史上用绘画来表达乡愁的,尤其是用大写意画来表达乡愁的作品鲜见。画家能不能用自己的笔墨来表达乡愁呢?这是中国大写意画的高端学科,小奇在向这个高端攀爬。他几十年如一日,围绕乡愁作画是如此,他毅然辞去齐白石纪念馆馆长这个"官衔"是如此,刘大为工作室留用他当研究员亦是如此。
  小奇每年都要拿出几个整块时间去老少边区,天涯海角,黄土高坡,雪域高原感受生活,捕捉乡愁。而当他谈论乡愁这一宏大主题时,言语里激情澎湃,眉宇间神采飞扬,倦意霜尘一扫而光。这也深深感染我,打动我。
  艺术的价值在于创造,艺术的雅致在于似与不似之间。小奇在艺术的纵深与水墨的横面交织点上努力创造,探寻与之相对应的独特的意象语言符号来表达心中的乡愁。
  我手上有几本厚厚的画册,这是小奇近几年来由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的系列乡愁作品。你翻阅品读细嚼,小奇会把你带入他竭力营造的那似浓似淡、似近似远、似真非真的乡愁梦幻中。《静静的村庄》《前面是弯道》《远逝的记忆》《我的童年》《小羊倌》《古井》《大路向天各走一边》《中午太阳》《狗司令》《张屠夫》《山里人家》《三月三》等三百多幅作品,各式各样的乡村人物如屠夫、羊倌、纤夫、村姑、大嫂、小妹、车夫、补锅匠,这些乡村人物既渗透着民族精神家园的芳香,又表现出鲜活的时代气息;山羊、渔网、靶头、小溪、树林、黑狗、老牛、小石、锄头、镰刀、新月、斜阳、春雨无不显现其灵动活性。小奇用有些夸张的技法、把怀旧情绪、山野气息、乡风民情、时代生机糅合在他那独具水墨线条,精心构制的画面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国家推进城市化的进程中,乡村大量的人口引入城市。在这流动的群体中,他捕捉到了由乡下人演变为城市人的进化过程中,人的精神、心性发生变化的那一瞬间的情绪。小奇称之为“精神失眠”,他为此画了九幅“失眠图”。从乡间小路、茅屋池塘来到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灯红酒绿的大都市,生活有落差,精神有震撼,个中还有彷徨、苦恼和回望。这是大趋势、大变革、大迁徙中必然产生的起伏情绪,小奇那时代敏锐的眼光捕捉到了。
  小奇的画面题款也独特,字数不多。且多用乡土俚语。笔法直线、方角的多,极少用圆滑线,透视汉唐雄风,张显个性符号。看小奇的画,你会觉得有股古朴、清逸、雅致和浪漫气息直面扑来。画如其人。透过小奇的作品,你也可触摸到他的毅力、韧性、醇厚和实在,感受小奇的大气、磊落、磅礴和恣肆。
其他文献
1  这些日子持续高温。置身在  已度过无数个雨季的故宫,感觉到  时间的移动。它在转向  过去,还是未来?  我是否正抬脚,迈进这沉重的朱红色历史?  还是在膝下聆听母亲的教诲  当我初生的野性暴露之前?  为了与这个时代平行,融进每一个  黎明,或者黄昏  母亲试图折断  身上所有的犄角。连同我的  我或许还能背诵:《弟子规》《百家姓》  还记得“女孩儿不能仰脸睡觉”  在大雪封门的北方早晨 
期刊
风微微变凉了  一切都安静下来  回归真实,回归澄明的境界  这个时节  我只想获得拥抱的体温  就是那种海枯石烂的爱情的温度  就是那种地久天长的友谊的温度  缤纷的花事已不合时宜  曾经的恣意、狂热、任性  转化成了一枚枚沉静的浆果  在枝头如哲人的思想一样成熟  当然,也有不张扬的桂花和菊花  (她们是个性鲜明的另类)  赋予秋风芳香和韵律  烈酒的盛宴也不入格调  最合理的方式就是品茗  
期刊
一进家门,媳妇就迎上来,赶着问大全吃饭了没有,外头热不热?又是拿湿毛巾,又是沏茶,一面把空调打开了,拿手把那个风扇叶子拨拉来拨拉去。大全嗯嗯啊啊地应着,一屁股坐在沙发上,把身子往后面一靠。媳妇知道他这是累了,便把茶水端过来,递到他手上。大全冒冒失失喝了一口,不想却被烫了嘴,哎呦一声,一口茶水喷在茶几上。媳妇赶忙拿毛巾过来擦。雪白滚圆的腕子,金手镯磕在红木茶几上,叮当作响,一对赤金耳坠儿,滴溜溜乱颤
期刊
长期从事文学研究和文学评论的人,都或多或少具备这样的本领,阅至小说的开头,主要人物一出场,就大致能够推衍出情节会往什么方向开展,看到小说在某个细节用了重墨,就能够揣测下文将在此笔墨处晕染出怎样的风景。这样的阅读一点儿也不乏味,能够调动你的全副精力。一部作品好似一个案件,阅读就是福尔摩斯断案,调动智慧、情感、既往的经验,甚至还需要不经意的外部刺激,最终才能还原案件的真相,还原小说创作的原相。这就是一
期刊
引子  据说,从金门大桥跳下去只需要2.5秒。  所有的令人窒息的隆隆声都划过夜空,集中在渐渐昏暗的天空中,方小华排在了几十个印度人后面,这件事让她下定决心以后再也不要排在印度人后面,几十个人像几百个人一样,造成了几百个人的规模和效果,最重要的是速度,谢天谢地,移民官还嚼着口香糖,津津有味,就这样,她误了航班。事实上是这样的:方小华贪图便宜,她从北京飞往纽约时在芝加哥转机,她没有想过一点,就算不排
期刊
方雪梅(以下简称“方”):作为一个文学编辑,这些年来,我感到特别开心的是能不断地读到你的散文新作。我注意到,你的散文,大部分是以绵延群山里的侗寨作背景,几乎每一篇都有一种画面感,感觉侗乡的山水风物都聚拢在你笔下。对于离开大山多年的你,这是不是一种体现了你内心深处对侗文化这个“精神原乡”的回望?为什么身处繁华都市的你,笔墨会侧重于描写“穷乡僻壤”的边地?  姚茂椿(以下简称“姚”):我心中的故乡一直
期刊
有关阎己人教授如何陷害山希吾教授的情况,世人知之甚少,但你只要了解阎己人在自己外侄身上,到底寄予了怎样的厚望,就不会觉得奇怪。  尽管阎己人是个退休的老妇女,可她那略显花白的头发依旧浓密,从她坚强的头脑上松散地下垂着,活像戴着一顶进口的德国钢盔。此妇专于鸟笼研究设计,大半生心无旁骛,三十岁左右与一大力士结婚,却只过了一周的夫妻生活。不是大力士被人从洞房拉出去毙了,而是更为悲惨。一周后大力士莫名其妙
期刊
邓党雄,版画艺术家,现任湖南省教育考试院党委书记、湖南师范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湖南美协版画艺委会委员、湖南省艺术专家委员会委员。  肖付平,版画艺术家,现为长沙师范学院教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南美协版画艺委会委员。   2011年年末,年过五十的我,突感一种生命的匆忙。回头一看,半生已过,数着脚印,似乎还是缺了些可以自我欣赏的印痕。于是,在已步入知天命之后反倒凸生了一种人生的激情与叛逆
期刊
故乡是什么?散文家说,假如你是一只风筝,故乡就是攥住风筝线的地方。故乡是什么?诗人说,故乡是“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惋惜,故乡是“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的哀叹,故乡是“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的悲怨。对一个宦游在外的人来说,故乡是他一生中最渴望离开,又始终无法真正割舍的所在,是他虽身处异地却无时无刻不魂牵梦绕的地方。性情姚茂椿,真情亦在此。  一  在
期刊
一  总统车队出了总统府的大门,沿着B街匀速前行。  总统坐在第三辆车上,透过防弹玻璃,看着外面的大街。街上并没有戒严,人们照常活动,但其他的车辆已被警察挡在路口,本来有点拥挤的街道显得比较空阔。有人觉出了总统的车队,做了个打招呼的手式。总统微笑了一下,朝打招呼的人点了点头。虽然知道外面的人看不见他,但他还是下意识地点了点头。他很在意公众对他的态度,注意给公众留下好的印象。他上台执政快两年了,民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