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医院开始在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中引入信息化系统,目的是及时解决医院医院医疗设备中出现的问题以保障其正常运行。要实现信息化系统在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中的合理应用,需要医院相关工作人员根据自身医疗设备的实际情况进行信息化系统的架构。文章就信息化系统对医疗设备管理的促进作用、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现状、信息化系统在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中的应用展开分析与论述。
关键词: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信息化系统
引言:现阶段的医疗设备维修管理还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很多的医院对于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的认知程度还比较低,对于医疗设备维修的日常管理效率也比较低。基于这种状况,部分医院开始在院内引入信息化系统,应用信息化系统能够实现对医疗设备维修科学有效的管理,实现医疗设备的合理应用,对于医疗设备的可持续运行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信息化系统对医疗设备管理的促进作用
信息化系统对医疗设备管理的促进作用大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通过信息化系统将医疗设备的报修、维修与验收工作融为一体,并且通过信息化技术的记录功能,将医疗设备维修工作中责任归于具体的个人,并且将其进行归档处理,这对于设备维修科室起着很好的监督与协助作用。
其次,通过对医疗设备具体情况的信息化处理,能够让设备维修人员对设备的故障问题进行具体的明晰,同时根据设备基本信息进行针对性的维修,节省维修工人维修时间的同时,能够促使维修完毕的医疗设备尽快的投入运行。
最后,通过信息化处理,能够让医务人员对不同医疗设备 在使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全面的掌握,据此可以减少设备产生问题的频率,进而实现医疗设备的经济化运行。
二、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现状
虽然很多医院已经在不断的推进信息化建设,但大部分的信息化建设是针对医院内部的临床病例,而对于医院的后勤信息化建设与设备维修信息化建设依然处于初级状态。大部分医院在进行医疗设备的维修时是通过出现设备故障的科室直接打电话通知设备维修人员修理来实现的,这种维修方式虽然能够及时的解决设备故障,但是不利于设备的长远发展,再下次设备出现问题时或者其他设备出现类似的问题时,维修工人还需重新进行故障分析与故障处理,效率降低的同时还会增加医院的维修费用;且很多医院的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依旧采用书面记录管理的方式,通过手写记录然后存档,这种方式已经严重落后于时代,不但不利于及时查阅,也给后续的归档带来了很大难度。
三、信息化系统在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中的应用
信息化系统在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中的应用分为多个步骤,不同医院的信息化系统构建不尽相同,在此根据一般的信息化系统在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举例分析,包括:分类管理医疗设备编号、制定科学合理的医疗设备维修的报修流程、制定合理的医疗设备维修与验收程序、定期对医疗设备维修进行归纳分析整理。
1.分类编码管理医疗设备
将信息化系统应用于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的前提工作是分类管理医疗设备编号,对医院所属的设备按照所属科室与种类进行编号,据此实现医院管理人员对所有设备的明晰,并且根据不同的科室注明所对应的标签,使得各科室所用设备的数量与种类一目了然,进而便于医院对各科室的设备数量、医院整体的设备数量与设备分布状况作出进一步分析,以便于医院在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中合理的分配维修资源。通过对医疗设备进行具体的编号,能够通过设备编号找到设备的具体信息,进而有效的提升维修效率,以便维修后的设备能够尽快的投入使用,促进医疗设备的可持续利用[1]。
2.制定科學合理的医疗设备维修的报修流程
经过上述的医疗设备编号分类管理后,医院所属的医疗设备都有了特有的编号,可以利用现有的信息化技术,将每台设备的编号生成二维码,因编号的不同,二维码亦是独一无二的,在医疗设备出现故障后,相应的医疗人员即可扫描二维码,然后在生成的页面中填写故障特征与自己的分析,这对于后续的维修管理起着很大的参考作用,然后将这些信息通过信息化系统传递到医疗设备管理科,让其安排检修人员来处理;另一方面,在医疗设备管理科增设巨幕或者其他维修信息提示装置,当信息化系统传输到医疗设备管理科时可以及时发现与及时处理,一旦该信息没有得到及时处理时,会有相应的报警系统,以此来确保不会有漏修的情况发生;最后,信息化系统会将整个维修流程进行记录与归档,为后续类似的检修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而且能通过对维修医疗设备归档后的信息化分析,对医疗设备的维修价值与使用寿命等都会具有全面的掌控,以此来实现医疗设备的经济化运行[2]。
3.制定合理的医疗设备维修与验收程序
医疗设备维修科室在收到维修程序后,将维修事务分配给具体的个人,维修人员通过信息化系统对设备信息与设备故障信息已经有了全面的掌控,然后根据不同的医疗设备采取相应的维修工作。比如监护仪导联线,虽然维修较为简单但是在其科室内不方便维修,就由相应科室送到医疗设备维修科进行维修工作;而针对病床、重大设备之类的不易搬运的医疗设备,维修人员可根据具体情况带上相应的维修工具到具体的科室进行维修。而在完成维修后,相应科室的医疗人员会通过信息化系统对维修人员的维修过程进行综合性评价,评价内容主要包括维修时间、维修质量以及维修态度等,以此来实现维修工作的质量与效率。
4.定期对医疗设备维修进行归纳分析整理
信息化系统会对所有的医疗设备维修进行记录与归档,医院可通过信息化技术对半年或者一年内的医疗设备维修记录进行归纳分析整理,以此来确定医疗设备故障高发区以及医疗设备易生故障的品牌,然后对于频发故障的医疗设备可及时更换相应的零件,降低其故障发生率,或者对易发故障的设备用其他设备代替运行。达到对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为医院后续制定采购计划以及参数论证提供数据支撑。
结语:综上所述,目前的医疗设备维修管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厄待解决,这严重制约了医疗设备的可持续运行。将信息化系统引入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对于现阶段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中问题的解决有着积极的意义,这需要医院相关工作人员对信息化技术如何应用于医疗设备管理进行深入的探索与研究,进而促进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盛瑞.医疗设备维修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构建思考(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8,24(6):160-161.
[2]严军.医院医疗设备维修信息化管理现状和发展(J).医疗装备,2017,29(16):76-77.
关键词: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信息化系统
引言:现阶段的医疗设备维修管理还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很多的医院对于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的认知程度还比较低,对于医疗设备维修的日常管理效率也比较低。基于这种状况,部分医院开始在院内引入信息化系统,应用信息化系统能够实现对医疗设备维修科学有效的管理,实现医疗设备的合理应用,对于医疗设备的可持续运行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信息化系统对医疗设备管理的促进作用
信息化系统对医疗设备管理的促进作用大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通过信息化系统将医疗设备的报修、维修与验收工作融为一体,并且通过信息化技术的记录功能,将医疗设备维修工作中责任归于具体的个人,并且将其进行归档处理,这对于设备维修科室起着很好的监督与协助作用。
其次,通过对医疗设备具体情况的信息化处理,能够让设备维修人员对设备的故障问题进行具体的明晰,同时根据设备基本信息进行针对性的维修,节省维修工人维修时间的同时,能够促使维修完毕的医疗设备尽快的投入运行。
最后,通过信息化处理,能够让医务人员对不同医疗设备 在使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全面的掌握,据此可以减少设备产生问题的频率,进而实现医疗设备的经济化运行。
二、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现状
虽然很多医院已经在不断的推进信息化建设,但大部分的信息化建设是针对医院内部的临床病例,而对于医院的后勤信息化建设与设备维修信息化建设依然处于初级状态。大部分医院在进行医疗设备的维修时是通过出现设备故障的科室直接打电话通知设备维修人员修理来实现的,这种维修方式虽然能够及时的解决设备故障,但是不利于设备的长远发展,再下次设备出现问题时或者其他设备出现类似的问题时,维修工人还需重新进行故障分析与故障处理,效率降低的同时还会增加医院的维修费用;且很多医院的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依旧采用书面记录管理的方式,通过手写记录然后存档,这种方式已经严重落后于时代,不但不利于及时查阅,也给后续的归档带来了很大难度。
三、信息化系统在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中的应用
信息化系统在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中的应用分为多个步骤,不同医院的信息化系统构建不尽相同,在此根据一般的信息化系统在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举例分析,包括:分类管理医疗设备编号、制定科学合理的医疗设备维修的报修流程、制定合理的医疗设备维修与验收程序、定期对医疗设备维修进行归纳分析整理。
1.分类编码管理医疗设备
将信息化系统应用于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的前提工作是分类管理医疗设备编号,对医院所属的设备按照所属科室与种类进行编号,据此实现医院管理人员对所有设备的明晰,并且根据不同的科室注明所对应的标签,使得各科室所用设备的数量与种类一目了然,进而便于医院对各科室的设备数量、医院整体的设备数量与设备分布状况作出进一步分析,以便于医院在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中合理的分配维修资源。通过对医疗设备进行具体的编号,能够通过设备编号找到设备的具体信息,进而有效的提升维修效率,以便维修后的设备能够尽快的投入使用,促进医疗设备的可持续利用[1]。
2.制定科學合理的医疗设备维修的报修流程
经过上述的医疗设备编号分类管理后,医院所属的医疗设备都有了特有的编号,可以利用现有的信息化技术,将每台设备的编号生成二维码,因编号的不同,二维码亦是独一无二的,在医疗设备出现故障后,相应的医疗人员即可扫描二维码,然后在生成的页面中填写故障特征与自己的分析,这对于后续的维修管理起着很大的参考作用,然后将这些信息通过信息化系统传递到医疗设备管理科,让其安排检修人员来处理;另一方面,在医疗设备管理科增设巨幕或者其他维修信息提示装置,当信息化系统传输到医疗设备管理科时可以及时发现与及时处理,一旦该信息没有得到及时处理时,会有相应的报警系统,以此来确保不会有漏修的情况发生;最后,信息化系统会将整个维修流程进行记录与归档,为后续类似的检修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而且能通过对维修医疗设备归档后的信息化分析,对医疗设备的维修价值与使用寿命等都会具有全面的掌控,以此来实现医疗设备的经济化运行[2]。
3.制定合理的医疗设备维修与验收程序
医疗设备维修科室在收到维修程序后,将维修事务分配给具体的个人,维修人员通过信息化系统对设备信息与设备故障信息已经有了全面的掌控,然后根据不同的医疗设备采取相应的维修工作。比如监护仪导联线,虽然维修较为简单但是在其科室内不方便维修,就由相应科室送到医疗设备维修科进行维修工作;而针对病床、重大设备之类的不易搬运的医疗设备,维修人员可根据具体情况带上相应的维修工具到具体的科室进行维修。而在完成维修后,相应科室的医疗人员会通过信息化系统对维修人员的维修过程进行综合性评价,评价内容主要包括维修时间、维修质量以及维修态度等,以此来实现维修工作的质量与效率。
4.定期对医疗设备维修进行归纳分析整理
信息化系统会对所有的医疗设备维修进行记录与归档,医院可通过信息化技术对半年或者一年内的医疗设备维修记录进行归纳分析整理,以此来确定医疗设备故障高发区以及医疗设备易生故障的品牌,然后对于频发故障的医疗设备可及时更换相应的零件,降低其故障发生率,或者对易发故障的设备用其他设备代替运行。达到对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为医院后续制定采购计划以及参数论证提供数据支撑。
结语:综上所述,目前的医疗设备维修管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厄待解决,这严重制约了医疗设备的可持续运行。将信息化系统引入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对于现阶段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中问题的解决有着积极的意义,这需要医院相关工作人员对信息化技术如何应用于医疗设备管理进行深入的探索与研究,进而促进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盛瑞.医疗设备维修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构建思考(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8,24(6):160-161.
[2]严军.医院医疗设备维修信息化管理现状和发展(J).医疗装备,2017,29(16):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