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来源 :语数外学习·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nepiece_b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一轮课程改革已经全面铺开,作为农村初中一线教师如何立足课堂这块阵地,真正贯彻落实课改精神成为时代要求。农村学校由于学生来自广大的农村地区,生源参差不齐,每班都有一部分后进生。因此研究如何关注个体差异,努力构建和谐课堂,让全体学生都能在一个和谐的、民主的、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很有必要。
  一、承认差异
  1. 基础方面的差异
  学生由于基础不同,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接受知识的能力也不一样,所以我们要在策略性知识方面进行关注,使他们的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方面的体现。许多我们心中的的“差等生”之所以在学习上比其他同学差主要原因是因为他们比其他人少掌握的多少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少,因为他们在知识策略性方面上存在重大缺失或在具体学习活动中运用策略性知识不当。
  2. 动力方面的差异
  动力方面的差异。这里主要指学生在学习动机上的差异。它由需要、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构成,它并不直接参与对教学客体的认知过程,但却能够通过一系列认知活动,比较间接地影响着认知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们都在认真刻苦的学习,但其动机系统却可能彼此相异。有很多同学会更多地依赖于内部动机,还有一部分同学则更多地依赖于外部动机。因此,在新时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深入了解学生在学习动机上的实际情况及其各方面的差异,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给予调整。
  二、尊重差异
  依据本人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应做到以下几点:
  1. 分类要求,不搞一刀切
  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性,客观地显示优、良、中、差的层次剃度,使困难学生能接受,能消化,使优秀学生能“吃饱”,并能不断地超前发展。其次,作为教师要建立“只有差异,没有差生”的学生观,相信每一个学生。只不过在教学中,教师提的问题不宜太多太难,且要给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考虑,不同层次的问题,要抽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对一般的问题,可由中等生讨论解决,使不同成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心理满足,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其三,对发展水平不同的学生,布置作业和辅导时要恰如其分地分配力量,对学困生,教师要多花工夫,细心引导,,但又不能让学生感到是老师帮他解决了问题,而是靠自己努力解决的,从而激发其兴趣,赏识成功的快乐。
  其次,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学困生只要有进步,要及时鼓励,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保护好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好奇心、求知欲,切记把他们同优生相比,这样会损伤学生自尊心和学习积极性。要抓住有利时机用语言评价来鼓励学生,让学生在丰富、真切感人的评价语言中受到感染,从而增强必胜的信心。
  2.分类评价,不拔苗助长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学困生只要有进步(若考试题的难度比上次难,能保持原有分数,都算有进步),要及时鼓励,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保护好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好奇心、求知欲,切记把他们同优生相比,这样会损伤学生自尊心和学习积极性。要抓住有利时机用语言评价来鼓励学生,让学生在丰富、真切感人的评价语言中受到感染,从而增强碧胜的信心。比如“这么难的题,你都能做出一点,说明你已经进步多了,只要你继续努力,经过一段时间,你一定会赶上他们的!”
  3. 留足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让学生充分发挥特长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充分的赏识,切忌“满堂灌”。课堂上,教师要有“控”有“放”,充分给学生一片自由的天地,使学生的童真天性不会失去。而课堂却是一个小小的舞台,它不仅仅需要教师们的精心编导,更需要不同层次的学生齐心协力,尽情发挥。
  三、发展差异
  1. 特别关注学困生
  教师要紧密结合本校教学实际 ,经过调查、统计、分析、实践 ,研究出一种能指导教学实际的方法,对本校的教学工作能起到一种指导、推动作用。弄明白了这一点,摸索制定出一个简单的表格,表头内容如下:学生姓名、成绩、父母情况、自信点、依赖的人。把各班级学困生的情况摸清楚,然后利用他们的自信点,辅以课前谈心、送小礼物调动他们的非智力因素等方法,使几个学困生乐于在课堂上好好表现,有心学习。
  2. 信任鞭策优秀生
  优秀学生一向是课堂的主角。传统的课堂上他们占用了过多回答问题的时间。这样就会造成学生发展不均等。近几年开始有中学生综合素质竞赛。利用这个契机,通过交谈、作业眉批让那些优秀生明白老师相信他们都有能力胜任竞赛任务,但需在课堂上更用心,要把简单的问题留给他人,自己考虑问题要往深里、往远处想,表达作到更流畅、更优美。依据期望效应,这些优秀学生就会主动提高对自己的要求,回答有挑战性的问题,而把一般的问题让给他人。我们都相信榜样的力量是不可低估的。
  因此,只有相信学生有差异,才能更好地利用差异,发展差异。我们应该坚持利用优生收集有效资料,全班交流达到资源共享;利用优生交流好文、美文,调动全班写作兴趣;利用优帮差,促差生转化。抓住适当机会对优生进行挫折教育,更有助于促进优生个人健康发展。优生不骄不躁、虚心进取,班级就会更和谐,课堂就会更精彩。
其他文献
文章在简述了新世纪高等院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环境之后,提出了如何在新的条件下进一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初步设想.结合以上讨论,文章对新时期高校“两课”
课堂提问很重要,但要在每一堂课中教师的提问都体现出高质量就相当难了。经常听到老师发出这样的声音:对不对呀?是不是呀?问成了口头禅,不该设问处设了问,提问不具有思考性,启发性。学生无须思考,也无法思考,只能机械地做出应答:是的。下面笔者就近几年的教学生活,从课堂提问中遇到的困难、课堂提问应遵循的原则以及我在课堂提问中的几点思考来谈谈如何进行有效地课堂提问。  一、课堂提问中遇到的困难  (一)教师课
“三个代表”中的“文化”既包括物质文化,也包括精神文化,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统一.以“大文化”角度进行“三个代表”的文化理解,不仅利于把握“三个代表”各方面有机统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英语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着,广大一线教师越来越注重课堂提问艺术,为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奠定了基础。杰出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可见,课堂“提问”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因此,我们为了设疑激趣,所提问题要精而巧;为了设疑创新,所提问题要新而活。笔者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三大课堂提问原则,探索出了一些英语课堂提问的
“命题”是高中数学选修2-1中的一个概念,也是高考必考的内容之一,试题难度不大,学生应该是可以拿分的,但是如果不注意几个细节,也可能会丢分,具体归纳如下:1.注意“命题的否
在解排列组合综合问题时,往往会将分类计数原理和分步计数原理结合起来,在解题时,一定要进行恰当的分类和分步标准,分清楚是不同元素的排列组合问题,还是相同元素的排列组合
英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为学生提供一个轻松、活力十足的学习平台。基于这样的教学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妨多为学生搭建可互动交流的平台,让他们在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中不断激活自身的学习潜能,真正形成“自主参与”和“互动交流”的良好氛围,帮助学生尽情地释放学习激情和潜能,提高语言综合表达及运用能力。关注英语课的教学策略及方法,能更好地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灵活性,让英语课真正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乐土”。 
在实际的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上,我们不难看到这样的情景:教师很有激情的提出了一个问题,而讲台下原本还是窃窃私语的学生变得悄然无声,全班陷入死一般的沉寂。有时,比较好的情况也只是个别积极发言的同学说上两句,继而又陷入冷场的局面。这种情况虽然不常见,但其中所带来的不良影响不言而喻:学生参与性不高,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强,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也瞬间冷话,久而久之,学生消极、厌课的情绪就会增长,个别教师的教学质量也会
初中“语文”是初中生必修的一门学科,也是中考所重点考查的内容,所以备受学生、老师、家长的关注。但是由于许多初中语文老师深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常常习惯采用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来指导学生的学习,使得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大幅度降低,为了让学生重归课堂,许多初中语文老师开始进行教学上的自我反思,并逐渐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案,让学生从“枯燥乏味”的学习氛围中逐渐摆脱出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学生全身心的
函数在中学数学学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研究函数其实重点就是研究函数的性质,而在函数的诸多性质中,函数单调性是函数的重要性质之一,在历年高考中对函数单调性的考查都有涉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