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亦可当哭

来源 :满族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serrrr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明,照例下起了雨。与往年这个时节的绵密温润不同,气温陡降了十多度。
  爸爸问我,还有什么跟奶奶说的吗。我一时间有些局促,既不知如何开口,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其实我知道,爸爸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我们缺少关于倾诉的练习,羞于表达,即便是鼓起了勇气说上几句,也总是生硬得很。于是,我们只是各自默然站上一会儿,重复地说些已说过的话,妈,我们来看你了。奶奶,我来看你了。再定定地看几眼碑上的照片,然后转身离开。
  奶奶的照片隔着打了雨水的玻璃,看得很不真切。照片是截出来的,以脸部为中心截出了一个圆,只有头部的特写,看不出背景。只有我知道,奶奶在这张照片里,穿了一套白底黑点的短衣短裤,坐在家里的木地板台阶上,手指交叉握在一起圈住一个膝盖,台阶的一端是一株养了不久的龟背竹,一片新发的嫩叶蓬勃地伸展着,几乎要触到她的脸颊,明亮鲜活的叶子衬映着她苍老的面容。那是我在她离开我们的两三年前拍的。我举着相机在家里框来框去,我说,奶奶你就坐在花旁边拍,她很顺从地坐过去,对着镜头,却不知道该做出什么适当的表情来。那一辈的人,似乎都不习惯于面对镜头微笑,常常把一生的艰难都凝结在一个严肃的表情里。奶奶你笑一笑呀,我这么一说,她有些紧张了,很不自然地咧了一下嘴角,眉头却還是微蹙的。咔嚓,定格,冲印。那张照片夹在相册里,到如今已经十四年了。那盆龟背竹还在,盆子已换了好几个。它生机勃勃,青翠欲滴,长到了一人高,比奶奶高,也比我高了。
  奶奶操劳了大半生,晚年本应心安理得地享受儿孙的照料,但她对自己晚年的独立生活有着充分的信心和执着。“我老了可不要你们养,我自己种些菜也能养活自己的。”说完这些话没几年,她突然就爬不动楼了。颓势倏然而来,无从招架。那时我家已搬到了七楼,没有电梯。每次奶奶从大伯家过来,我都要端着凳子跑下楼去接她,每爬上两层,奶奶就要停下来坐在凳子上休息一会儿,喘喘气。我抚着她的背想帮她顺顺气,她像是对我说,又像是自言自语,“唉,我真是一点用都没有了。”我听了,不知该怎么安慰她,我是个不太会表达的孩子,我只是默不作声地搀着她,继续爬楼。
  我更小的时候,似乎是很会表达情感的。有一次,我大概是出门去跟小朋友玩了,等我回来,前后找不着奶奶。妈妈说,奶奶回大伯家去了。我立刻嚎啕大哭,妈妈赶紧安慰我,奶奶说了,去大伯家待几天就会回来了,我这才慢慢停止啜泣。但不知道为什么,在我不断地长大之后,对于情感的自我反馈却开始严重滞后。
  奶奶去世的那天是一个周末,原定计划是出去玩儿的,具体去哪儿记不清了,只记得爸爸一大早叫醒我说,我们今天要改计划了。我刚要表达不满,爸爸说,你奶奶没了。我听了,没有哭。我不知道我为什么当时没有哭,后来听堂姐说,她一听到这个消息,顿时大哭,一路哭到公交站台,上了车,又一路哭到了家。我不知道我为什么没哭,我甚至没有感到强烈的难过,我只是“哦”了一声。我洗漱、换衣,然后跟爸妈一路坐车去大伯家,路上没有人说话。到大伯家门口时,已经汇聚了不少邻里,姑姑们哭作一团。我目不斜视地走进门,我知道他们都在看我,可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脸上是什么样的表情。我走进大门,左拐,走到奶奶的房间门口,房间里乌泱乌泱地挤满了人,空气是凝滞的,混杂着人群的气味。奶奶的床靠墙放着,床头在门边,我一眼看去,只能看到她的头顶。人群向里挤了挤,让开了一条道,我走进去,拐到床边。我看到了奶奶的脸,蜡黄、枯瘦,眼睛闭着,眼窝和脸颊深深地凹陷进去,嘴巴微张,身上穿着刚换上不久的寿衣。寿衣大概是匆忙买来的,簇新而廉价,折痕仍在。寿衣过于崭新、过于肥大,奶奶裹在其中,像一个布偶,一动不动。这不像我的奶奶。我喊一声,奶奶。奶奶不答。我忽然明白,奶奶走了,这次不会再回我家短住了。我的眼泪突然涌了出来,一直流,一直流,止不住。我弯腰想抱抱她,被身后的人一把拉住,“不能把眼泪哭到你奶奶新衣服上,不然你奶奶到那头走得不好。”可我依然想抱抱她,但我不能让奶奶在那头走得不顺利……我只能站在床边,让开自己的眼泪,摸着她搁在床沿上裸露的手。
  在我们到达之前,奶奶的遗物已经被清理过了。除了衣服,只在她的枕头下摸到一个钱包。或许不该叫它钱包,那只是一个淡蓝色毛线织成的像小口袋一样的东西,叫袋子更合适。奶奶没有钱包,最初,她一直用手帕包着她的零钱。我到了八九岁,突然对织毛衣产生了兴趣,我说,奶奶我给你织个钱包吧。我哪里能织出个像样的钱包呢,我只织出一块儿长条来。但奶奶用毛线把两边缝了起来,这就很像一个口袋了。于是我再织了一个短边,奶奶又缝了上去,订上搭扣,这就是个钱包的样子了。奶奶常常一边从里面掏钱,一边告诉卖菜的人,这是我小孙女儿给我织的哎。人家说,哎哟,你孙女儿真乖巧,她就很满意地笑了。到了杂货铺买油盐,她又跟店老板说上一遍,看我小孙女儿给我织的钱包,老板照例要夸赞一番,于是,奶奶就又很满足地笑了。
  奶奶一直用着这个钱包。洗了太多次,淡蓝色的毛线已经褪了色,但很干净。奶奶的衣物都是这样的,陈旧、黯淡,但是干净而柔软。那个我和奶奶合作的钱包,被放在她的一叠旧衣服上。衣服叠得很整齐,但奶奶再不会穿它们了。
  其实,爸爸问还有什么想跟奶奶说的,我想了想,有的。有一年暑假,奶奶在我们家消夏,午后,奶奶开着电视听黄梅戏,我听了会儿,不耐烦了。咿咿呀呀的,土气而单调。我说,我们换个台吧。奶奶听得正入迷,却还是哦了一声。于是我飞快地调台,最后调到了电影频道,那是个外语原声电影,配着字幕。我看得乐不可支,哈哈大笑。奶奶在一旁默不作声,过了好一会儿,轻声问我,刚才她说的是“面条”吗——那个女主角说的大概是“middle”,我心不在焉地回了一句不是。奶奶没有再追问说的到底是什么,继续在一旁静静地看,又过了好一会儿,她轻叹了一声,“唉,我跟个睁眼瞎一样唉。”那是自言自语的声量,但我听到了。我的心颤了一下,却没有理会,我自私地忽略了那一点颤动,继续看完了那部电影。奶奶从头到尾坐在那里。
  真的,我知道我想说什么的。如果时光能够重回到那个午后,让我耐心陪你听完那出戏,就好了。
  楼下的广场上,市声喧嚣。有人在唱戏。黄梅戏。
其他文献
文章针对前人的理论与方法,基于“青海土语乌图美仁话语音声学参数库”,使用实验语音学理论与方法,选取了单音节层面的含有鼻辅音/m/、/n/、/(η)的所有语料,初步探究了鼻辅
五月十日,  朋友圈里都在谈论沈从文  “觉得《湘行散记》作者究竟还是一个会写文章的作者。这么一只好手笔,听他隐姓埋名,真不是一个办法。但是用什么办法就会让他再来舞动手中一支笔?简直是一种谜,不大好猜。可惜可惜!”这是五月十日早上上班路上刷微信时在朋友圈看到的。我知道,这是沈从文写给张兆和的家书中的句子,到办公室后专门查了下,写于一九五六年十二月十日。  放在办公室里的《从文家书》,是上海远东出版
期刊
西山的枫叶红了,我也随着凉爽的秋天返回北京,看到七月里我从网上购回来放在书架上的一套十六开本的三册书。我老家在辽宁新宾,那里在四百多年前曾出过两位造字著书的人,所造文字渐而广之,为一个民族通用。我书架上的三册书就是其中一个造字人用他创造的文字写成的。两位造字人都在历史上各有名号,我却乐意称他们为乡先生,因二人所造文字及留下来的文字记载仍存于故乡,能让今人听到那时的乡音,悉知那时的乡事。  新宾的地
期刊
期刊
对于一位真正的艺术家而言,创作前行的道路往往充满困惑和不可知,创作过程既有艰辛,也会因灵感迸发或者意外所获而狂喜不已,继而全身心投入,甚至废寝忘食,这也是艺术创作的魅
期刊
从多元文化背景下乡土意识的觉醒,以及乡土意识在全球化语境下的凸显角度出发,分析中的诸多元素激起如此强烈的市场反应的原因,并总结其对华语片发展的启示.
中国历史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由无姓氏时代向有姓氏时代,由姓氏有别向姓氏合一的发展。在当代社会,姓氏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已经演变为个人符号的标志。
曾经种了十几盆花草。兰草、蟹爪兰、三角梅、长寿花、倒挂金钟、四季春等等。有些花,更是在早些年前就种下的,已经长得葱葱茏茏。自从它们随我搬进新家,便失去了本色,整天萎靡不振。是阳台大了,阳光过于强烈,空气缺少流通,还是冬天太冷,枝叶难以伸展了呢?不得而知。尽管我悉心管理,加倍爱护,任其枝枝蔓蔓,却始终不如从前在院落里长得水灵。  好不容易挨过了一年,大概那些花草已经适应了楼上的生活,或者和人类一样懂
期刊
色彩是电影中重要的艺术手段,著名导演张艺谋更是将这一手段发挥的淋漓尽致,登峰造极.本文主要通过对张艺谋电影中的色彩进行具体的解析,了解他电影独特的艺术魅力.
“二毛,天黑了,不要在外贪玩,归来困觉了……”村口老樟树下,神婆喊魂的声音穿透夜色的暗,在村庄四下回荡,显得分外诡异。她的手中高擎着一炷香,香火明明灭灭,像是黑夜中红狐的尾巴。滞留在樟树枝叶中的雏鸟,显然是被神婆的声音吓坏了,扑棱着翅膀不知往哪里飞。  神婆的喊声传到牛圈,老牛停止反刍,愣怔了一会儿,按捺不住惊恐,哆嗦着身子,哞哞地叫。我们蜷缩在母亲的床上,不敢发出声响。神婆每喊一声,我们的身体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