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入刊理由:郑千山的人生像是一出戏剧,他医学系科班出身,6年后却来了一个华丽的转身,弃医而从文,投身于文字的海洋,颇似鲁迅先生;9年后,他又一次找到了人生的目标,毅然决然投身国学的研究和推广,并为此不遗余力。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经济的发展、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提高,《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等传统的国学作品从电视、网络、书本走进了人们的生活,走进了寻常百姓家。而国学也成了高大上的一个词。打开电视,有国学课堂;点开网络,有国学网站;纸媒有国学杂志;官方民间有国学培训班。一时之间,国学的热潮在神州大地滚滚翻涌,可是何为国学?记者在采访之前正是带着这样的疑问来到郑千山老师供职的云南日报社大楼的。
谦谦君子 终弃医从文
“我们这一代人,是最幸运的一代,也是最不幸的一代,因为我们生活在狄更斯笔下描绘的‘最好的时代,同时也是最坏的时代’,有人戏谑说:短短三四十年,我们居然经历了农耕时代、工业时代、商品经济时代、信息时代甚至‘微信时代’,就是孔夫子也可能因面对这样的光怪陆离而手足失措……”这是郑千山不久前为同龄朋友写的书评中的一句话。从这一百多个字中不难猜出郑千山的经历过的年代,更可以想见身处变化中的他又是如何“以不变应万变”的。
郑千山说话温文儒雅,从他不凡的谈吐中可以猜想他必定是出身于一个书香门第之家。因为只有祖辈营造出的浓厚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他的品格和作风,再加上几十年集聚的文化底蕴,和历经世事的文化沉淀,他才能在21世纪,继续着中国式的诗人文风。
有认识郑千山的人这样描述他,“说起郑千山便一定要回到繁花似锦的二十世纪80年代,”因为“是80年代让昆明医学院毕业的郑千山成为一道精美闪亮的风景。”郑千山学医的经历让人无法不与二十世纪初,中国的文豪鲁迅联系在一起,他做了6年半的医生;然而人生多歧路,1993年他正式从医生转身为报纸副刊编辑。
为什么要放弃医务而从事写作呢?在郑千山看来,学医和当作家却并不存在矛盾,“职业不重要,关键是灵魂的问题,关键在于你走向塑造灵魂的一个殿堂,我现在转过来做蒙学也是一样的,包括我待在医院里6年半也还是一样,医疗只能医治身体上的疾病,人类是有灵魂的。现在反过来想,弃医从文,我觉得只是职业的选择。如果我继续从医,只是自然科学上的更多一些造诣而已;从文呢,偏重于精神这方面的工作就更多一些。我认为,本源上来说应该还是一体的。我这些年把精力转到蒙学上,因为我想通了一点,文学也好,创作也罢,都属于我们国学的范畴之一,经史子集四大部,文学本来就属于子集的范畴,我现在要把它做到更高层次上去。蒙学是把传统文化最精练的东西提炼出来,经线、纬线,历史与现代能结合在一起。学习历史对一个人的文学创作是有很大帮助的,历史小说、历史文学这些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子学呢,包含了传统文化的诸子百家和各种各样东方文化的智慧。国学是个动态体系,不单是我们中国的智者的智慧在推进,在交流的过程中也不断地把外来文化的精髓吸纳到我们的文化当中。历史上的文化就是交融、碰撞而萌发的。”
“这些年,看似转身,但是我觉得在本质上我并没有转,而是走上了一个更高的层面、进入了一个更大的平台。”郑千山表示,作为一个作家,还是需要有作品呈现在大众面前。其实,他的文学创作开始得很早,1983年,他就已经开始发表文学作品。但是从郑千山的角度来看,他的第一部作品应该是1990年由他自己主编的散文集《青春湖——走向社会的大学生》,其中包含了郑千山的作品,这部作品对他的意义重大:其一,他是主编;其二,他得到了在当时可以称之为巨款的一笔稿费。1993年,郑千山出版了一本散文诗集《悠长的尾音》,这本诗集所收录的全部是他个人的作品,其中《人物肖像》一组文字让郑千山得到了散文诗泰斗耿林莽的注意,他在《散文诗世界》发表了对《人物肖像》非常高的评价。但是最终,郑千山没有走上散文诗创作的道路,虽然郑千山内心深处的追求也是诗歌,他创作过大量的新诗,也因此享誉文坛,但是对诗歌有一种本能热爱的郑千山总是说,“12岁我就学写旧体诗,至今我对旧体诗仍然深有感触。”有人这样评价郑千山在古体格律诗方面的学养,“这从他早期直到近年的古体格律诗中,都可看出他独特的语言个性,这语言就蕴藉的诗人的审美个性与诗魂之中。他诗的语言、声调、节奏、回环、双声、叠声、对偶以及独到的思考,都突显在诗人的诗作里面。”
郑千山在古体诗词上的造诣应该说与他的家学渊源是密不可分的,就如同他在蒙学上的造诣一样,“学国学是为了铸造文学背后的东西,文学是写作本身要反映的类型,我就是不创作、不写作,我也要塑造灵魂,我有一个向上的文化基因,展现成作品或其他的形式,在展现之前有一个良知在其中起作用,这个良知是组成一个人的生命或人格最重要的东西,即使不展现出来,良知也是存在的;而一旦展现出来,就一定是合适的。”
郑千山表示,10年来,我就出了《三迤人文》这样一本随笔集。但没出书不等于我没有作品,我也创作了很多的东西,只是没有机缘,以书的方式呈现给读者而已。因为,我觉得做国学其实就是在做文学,今年我将推出一本比较集中地讲述昆明历史文化的散文随笔集和一本旧体诗词的合集。
蒙以养正 创国学品牌
国学的意义在于,它在传承中的践行应用,从修身养性,到持家之道,再到一个单位一个团队的组织、管理、带领,国学文化都具有伟大的引领意义。当然,这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
在云南,提到国学,郑千山绝对是一个不能忽略,也无法忽略的人物,他对云南国学做出的贡献是巨大的,他推动了云南国学的发展,并让其在全国首屈一指,鳌头独占。
然而对于国学,定义一直含糊不清,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到底什么是国学?从来就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就算是在国学界,也仍然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而这次的采访,郑千山给出了一个相对完整、清晰的定义。“国学的概念不严谨,确切地说应该叫蒙学。”郑千山指出。 那蒙学又是什么呢?这曾经是一个让郑千山感到最无奈的问题,琳琅满目的回答让人啼笑皆非:研究“蒙人”学问?研究蒙古族文化?更有甚者,有人以为这是研究云南蒙自文化的。在郑千山创办云南传统蒙学会研究会(以下简称云南蒙学会)之初,“蒙学”二字曾引出不少的笑话。
打开电脑浏览器,输入“蒙学”两个字,在百度百科和360百科中的解释均是:蒙馆,启蒙的学塾,相当于现在的幼儿园或小学;而国学网上的解释是:所谓蒙学,既是对我国传统的幼儿启蒙教育的一个统称,与小学、大学并列,是我国传统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阶段。网上无论是哪种解释,都将蒙学定义为启蒙教育。
相比郑千山的解释和定义,这些理解要么片面、要么狭义,都不能全面、清晰地解释蒙学的概念。
“蒙学是易经中的蒙卦,代表了国学的方方面面。”郑千山说。早在2500年前,中国就有了蒙学的说法。孩童到了一定的年龄要上蒙馆、读蒙学教材,学的就是我们现在熟悉的“三百千千”(即《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等)。然而这只是开始,四书五经、诸子百家,中国古代历史、哲学、地理、政治、经济乃至书画、音乐、易学、术数、医学、星相、建筑等等,都是国学所涉及的范畴。“它的深度和广度,已远远超出了社会大众的理解范围。”
“在这个庞大的系统里,经线和纬线共同织就了国学这块布,经线是经史子集的内容,像四书五经,诸子百家,易经原理等;而纬线的重要构成部分就包括了风水学、姓名学、面相学等谶纬学,经纬相织,就构成了我国纷繁复杂的蒙学‘织锦’体系。”郑千山解释。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里,经线不如纬线赚钱,而且不狠下一番功夫,想在经线上做出成绩是不太可能的。所以,有部分做国学的人,在经线这方面的功底不好,就用纬线来打招牌,投机取巧,导致了现在当人们提及这些的时候,脑子里想到的都是算命、看相这些片面的内容。
“国学是1906年才提出来的说法,只有100多年的历史,过去就是蒙学。”郑千山还告诉记者,“可以说,蒙学是国学的另一种称谓,甚至有着更深的历史渊源。它是一个动态系统,只要是中国的学术都是在它的范畴之内。” 之后,郑千山又向记者解释了这个学术概念:学即学问;术即实践,学问与在生活中实践的结合就叫学术,一切的学术叫国学。学,代表了中国5000年以来的从远古以来,历史和文物;术,代表了5000年以来中国的人文精神和生活经验。“国学不是一门学科,它是中国人的文化基因,由学术组成,既然不是学科,那么只要是中国人,都应该学国学。”
但是“蒙学”这个称谓又是怎么得来的呢?郑千山进一步解释,“蒙是一个卦象,是《周易》的第四卦,叫山水蒙,代表了我们传统文化六个方面的含义:第一是萌蒙,就是萌芽状态进行的一种教育,包括我们现在的胎教;第二是击蒙,就是要有规范的,有次第的,“三百千千、四书五经”;第三是亨蒙,就是通过我们的这种教育模式,能走上亨达、通达的道路,人生是通达的;第四是包蒙,仁山智水,是一种和谐的理念;第五是发蒙,也就是启蒙,意即通过教育,把一个人从蒙昧的状态提升到光明的状态;第六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叫正蒙,就是蒙以养正,通过我们的教育把人培养成一个有德的社会人。这六个“蒙”,是中国几千年以来的一种教育模式,是中国一切学术的总称。”
2002年的时候,郑千山在蒙学前加入了“传统”二字,于是就出现了“传统蒙学”这个词。12年之后,已经有很所知名媒体在提及蒙学的时候也采用了这种说法,像《凤凰周刊》就曾用过这个称谓和概念,可见传统蒙学已逐渐被社会各界所认可。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时作了“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讲话”,有关部门要创办中华传统蒙学馆,那时候很多人都还不知道,偏安西南一隅的云南,不但有全国第二大文庙——建水孔庙,更是早已成立了云南传统蒙学研究会。寒来暑往,云南蒙学会成立至今已有十个春秋,这是郑千山等人带头创办的中国第一个传统蒙学研究会。论及其影响力,在云南7000多个社团及社会组织里,云南蒙学会不说第一名,至少也该位列前十。
文化的推广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多年来,在传统蒙学的推广过程中,郑千山致力于研究与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在云南各地奔波,频繁地给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等讲授蒙学的相关知识。迄今,他已讲授中国国学系列讲座共300余场。付出总是有回报的,作为研究会会长的他颇为欣慰地告诉记者,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对蒙学误解的消除,研究会的影响也正日渐扩大。他常说,能让一个人明白蒙学是怎么回事,就是一种进步,我们需要这种进步。
他在各地举办国学讲座,课件中总有一句醒目的话:国学文化是心灵救赎的文化。这话听来耳熟,仔细一想,郑千山似乎一直都在从事着救赎的工作。
助力曲阜 创开山之作
中国人讲究诗书传家。书是民族的命脉。洪水可以淹没一切,烈火可以焚尽所有,但对知识的敬重与延续却不可淹没,更无法焚烧殆尽。“按照六经的重要性,《易经》应为六经之首。《易经》包含了中国国学最主要的内容,主要呈现在三个方面:“不易”,宇宙人生不因为时间、地点、民族发生变化;“变易”,在不易的基础上才能变易,变易是有一定的规律的,这也是《易经》能准确判断事物的原因所在;简易,《易经》之所以难懂在于它把复杂的东西简易化、高度精微化了。”郑千山如是说。
无论是建立蒙学会,推广蒙学还是进行文学创作,郑千山都显得谦虚而低调,他常常用“六爻皆吉”的谦卦来规劝自己和周围的人,做人也好,做事也好,谦虚一点,不要太满,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是吉利的、无往不胜的。
在山东曲阜国学中心成立初期,很多人对蒙学的概念仍然不清楚,寄予网络以寻求帮助,蓦然发现,云南却早已有人在从事蒙学的推广工作了,而且这个人不但成立了蒙学研究会,而且还为此做过300多场演讲。对于山东方面帮助成立曲阜国学中心的请求,郑千山欣然应允。他告诉记者,“曲阜虽然只是一个县级市,但是曲阜的地位相当重要,也无可取代,这里是孔子的家乡,习近平主席2013年还去那里,而且他可能还要去,因为这里是圣人的故乡。” 郑千山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为曲阜国学中心进行了详细的规划:一是以多种方式打造儒家文化的圣殿文化和朝圣文化。曲阜的惟一性,是任何地方都取代不了的,孟子的故乡邹城就在山东省曲阜城南26公里。中国历史上两大圣人(至圣和亚圣)的故乡,这样的地理历史条件是任何地方都无法复制的;二是通过曲阜的品牌,做一个全国性书院和国学的联盟。这样做,可以带动曲阜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影响力;三是曲阜国学中心要建立一个国学考评体系,把合格的、合适的国学教师考评出来;四是马上启动一个曲阜国学大讲堂。“最早我们蒙学会在云南办了云岭大讲堂·国学讲坛,这个讲坛的第一次讲座就是我做的。一开始,真还很担心听众的人数,但是开讲以后,听课人数居然一下子就达到了300人,之后的一系列课程举办得都比较顺利。” 郑千山说,这一套模式,在云南已经经过检验,非常成熟。
近几年,私塾的教育模式悄然兴起。现在有部分家长愿意送孩子去上私塾。不考试、不发文凭、“先生”也没现行体制下的教师资格……现代“私塾”悄然的兴起几乎颠覆了传统的教育模式。尽管这种另类教育,利弊共存,还存在很多争议,这样的“私塾”也注定不能成为主流,但我们的教育管理者是否也该反思:为什么“体制”内教育,不能满足民众对优质教育资源个性化的需求?
作为中国固有的民间办学形式,私塾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私塾招收的学生既有儿童,也有成年人,“有教无类”。人们一般认为是孔子在家乡曲阜开办的私学即是私塾,孔子是第一个有名的大塾师。曲阜的国学中心就在尝试,一类是为家底十分殷实家境,孩子学习成绩不是很理想的家庭开设;另一类是为家长思维比较领先于潮流的家庭开设的。“我预测,私塾将会逐渐壮大,《弟子规》虽然好,但是经典仍然是‘三百千千’,我们目前遇到的问题是缺少能在私塾任教的‘先生’。”
对于今后书院私塾或国学中心的教材编撰,郑千山可谓是胸有成竹。多年来,郑千山一直在研究中国的蒙学,在各地举办的300多场讲座为蒙学教育积累了很多的“教案”。2013年,昆明老年大学找到郑千山,礼请他到该校进行国学(蒙学)系列课程的讲授,郑千山觉得这是一个不可多的的机会,虽然艰辛备至,备课、编讲义、赶公交车、收入微薄……但他毅然承担起了这项任务。开课一年半,学员暴满,反响热烈,出人意料。郑千山说,虽然这么多年,讲座举办了数百场,但是都没有能够让他按照顺序、逻辑、系统地授课,在他的内心深处是希望能够系统化的构成一门国学(蒙学)的课程。郑千山表示,在老年大学3年的教学中,他将按体系地讲授国学(蒙学),从这里开始,他将把这些课程讲义整理成为一部国学(蒙学)的教材,供全省、全国,甚至全世界的国学(蒙学)爱好者共同学习。
《老子》云: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正因为有了深厚家学的底蕴和多年来的自我升华,才沉淀出了今天我们所见到的传统蒙学布道者郑千山。
蒙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灵魂,郑千山有一个崇高的愿望,就是加固中国文化的根基,重塑中国文化的灵魂,然而这是一条漫长的路,这也是一条意义非凡的路,但我们有理由相信,经过国学熏沐、教育的每一个人都能成为有德的人,能够明辨是非、通晓义利,能够勇敢地承担起个人的责任,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郑千山,祖籍湖南岳阳,生于昆明。云南日报社主任编辑,云南传统蒙学研究会会长,中国曲阜国学中心主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云南省社科委员,云南省纪实文学研究会副会长,昆明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云南省演讲学会常务理事,昆明佛学研究会副秘书长,昆明五华区政协常委,昆明市作家协会理事,五华区作协主席,鲁迅文学院第九届高研班学员。
1982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专著《雁语书香》《千山之上》《悠长的尾音》《溪山品茗》《三迤人文》《以翠湖为中心》等14部,主编有“云南传统蒙学丛书”“国学小讲坛丛书”“蒙学经典注译丛书”等多种。获全国优秀少儿图书一等奖、中国新闻奖二等奖、云南哲学社会科学奖三等奖、中国报纸副刊作品一等奖等各类奖励50余次,所著《小灵通西部行·云南》曾入选由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文化部、教育部、广电部、国家新闻出版署、团中央等七部门向社会推荐的百种爱国主义教育图书。
自2005年开始在全国各地政府机关、大学、中小学、企业、部队、监狱等主讲中国国学系列讲座,共300余场,重要讲座有《曾国藩与<曾国藩家书>》《云南历史上的风云人物》《中国国学概述》《佛学的基本问题》《中国蒙学基石<三字经>》《现代社会与心理减压》《<弟子规>的当下解读》《国学与现代生活》等。2009年,获“云岭大讲堂”优秀主讲人称号;2010年,获云南省演讲学会十佳主讲人称号;2012年,获全国社会科学联合会联席会议授予的“全国社科科普名家”称号;2014年,获中华职教社授予的“优秀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人”称号。2007年,主持创办“云南国学讲坛”,团结了一大批云南文化界、文史界的专家、学者走上讲坛,为共创云南民族文化强省做出了贡献。
责任编辑:吴安臣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经济的发展、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提高,《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等传统的国学作品从电视、网络、书本走进了人们的生活,走进了寻常百姓家。而国学也成了高大上的一个词。打开电视,有国学课堂;点开网络,有国学网站;纸媒有国学杂志;官方民间有国学培训班。一时之间,国学的热潮在神州大地滚滚翻涌,可是何为国学?记者在采访之前正是带着这样的疑问来到郑千山老师供职的云南日报社大楼的。
谦谦君子 终弃医从文
“我们这一代人,是最幸运的一代,也是最不幸的一代,因为我们生活在狄更斯笔下描绘的‘最好的时代,同时也是最坏的时代’,有人戏谑说:短短三四十年,我们居然经历了农耕时代、工业时代、商品经济时代、信息时代甚至‘微信时代’,就是孔夫子也可能因面对这样的光怪陆离而手足失措……”这是郑千山不久前为同龄朋友写的书评中的一句话。从这一百多个字中不难猜出郑千山的经历过的年代,更可以想见身处变化中的他又是如何“以不变应万变”的。
郑千山说话温文儒雅,从他不凡的谈吐中可以猜想他必定是出身于一个书香门第之家。因为只有祖辈营造出的浓厚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他的品格和作风,再加上几十年集聚的文化底蕴,和历经世事的文化沉淀,他才能在21世纪,继续着中国式的诗人文风。
有认识郑千山的人这样描述他,“说起郑千山便一定要回到繁花似锦的二十世纪80年代,”因为“是80年代让昆明医学院毕业的郑千山成为一道精美闪亮的风景。”郑千山学医的经历让人无法不与二十世纪初,中国的文豪鲁迅联系在一起,他做了6年半的医生;然而人生多歧路,1993年他正式从医生转身为报纸副刊编辑。
为什么要放弃医务而从事写作呢?在郑千山看来,学医和当作家却并不存在矛盾,“职业不重要,关键是灵魂的问题,关键在于你走向塑造灵魂的一个殿堂,我现在转过来做蒙学也是一样的,包括我待在医院里6年半也还是一样,医疗只能医治身体上的疾病,人类是有灵魂的。现在反过来想,弃医从文,我觉得只是职业的选择。如果我继续从医,只是自然科学上的更多一些造诣而已;从文呢,偏重于精神这方面的工作就更多一些。我认为,本源上来说应该还是一体的。我这些年把精力转到蒙学上,因为我想通了一点,文学也好,创作也罢,都属于我们国学的范畴之一,经史子集四大部,文学本来就属于子集的范畴,我现在要把它做到更高层次上去。蒙学是把传统文化最精练的东西提炼出来,经线、纬线,历史与现代能结合在一起。学习历史对一个人的文学创作是有很大帮助的,历史小说、历史文学这些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子学呢,包含了传统文化的诸子百家和各种各样东方文化的智慧。国学是个动态体系,不单是我们中国的智者的智慧在推进,在交流的过程中也不断地把外来文化的精髓吸纳到我们的文化当中。历史上的文化就是交融、碰撞而萌发的。”
“这些年,看似转身,但是我觉得在本质上我并没有转,而是走上了一个更高的层面、进入了一个更大的平台。”郑千山表示,作为一个作家,还是需要有作品呈现在大众面前。其实,他的文学创作开始得很早,1983年,他就已经开始发表文学作品。但是从郑千山的角度来看,他的第一部作品应该是1990年由他自己主编的散文集《青春湖——走向社会的大学生》,其中包含了郑千山的作品,这部作品对他的意义重大:其一,他是主编;其二,他得到了在当时可以称之为巨款的一笔稿费。1993年,郑千山出版了一本散文诗集《悠长的尾音》,这本诗集所收录的全部是他个人的作品,其中《人物肖像》一组文字让郑千山得到了散文诗泰斗耿林莽的注意,他在《散文诗世界》发表了对《人物肖像》非常高的评价。但是最终,郑千山没有走上散文诗创作的道路,虽然郑千山内心深处的追求也是诗歌,他创作过大量的新诗,也因此享誉文坛,但是对诗歌有一种本能热爱的郑千山总是说,“12岁我就学写旧体诗,至今我对旧体诗仍然深有感触。”有人这样评价郑千山在古体格律诗方面的学养,“这从他早期直到近年的古体格律诗中,都可看出他独特的语言个性,这语言就蕴藉的诗人的审美个性与诗魂之中。他诗的语言、声调、节奏、回环、双声、叠声、对偶以及独到的思考,都突显在诗人的诗作里面。”
郑千山在古体诗词上的造诣应该说与他的家学渊源是密不可分的,就如同他在蒙学上的造诣一样,“学国学是为了铸造文学背后的东西,文学是写作本身要反映的类型,我就是不创作、不写作,我也要塑造灵魂,我有一个向上的文化基因,展现成作品或其他的形式,在展现之前有一个良知在其中起作用,这个良知是组成一个人的生命或人格最重要的东西,即使不展现出来,良知也是存在的;而一旦展现出来,就一定是合适的。”
郑千山表示,10年来,我就出了《三迤人文》这样一本随笔集。但没出书不等于我没有作品,我也创作了很多的东西,只是没有机缘,以书的方式呈现给读者而已。因为,我觉得做国学其实就是在做文学,今年我将推出一本比较集中地讲述昆明历史文化的散文随笔集和一本旧体诗词的合集。
蒙以养正 创国学品牌
国学的意义在于,它在传承中的践行应用,从修身养性,到持家之道,再到一个单位一个团队的组织、管理、带领,国学文化都具有伟大的引领意义。当然,这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
在云南,提到国学,郑千山绝对是一个不能忽略,也无法忽略的人物,他对云南国学做出的贡献是巨大的,他推动了云南国学的发展,并让其在全国首屈一指,鳌头独占。
然而对于国学,定义一直含糊不清,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到底什么是国学?从来就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就算是在国学界,也仍然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而这次的采访,郑千山给出了一个相对完整、清晰的定义。“国学的概念不严谨,确切地说应该叫蒙学。”郑千山指出。 那蒙学又是什么呢?这曾经是一个让郑千山感到最无奈的问题,琳琅满目的回答让人啼笑皆非:研究“蒙人”学问?研究蒙古族文化?更有甚者,有人以为这是研究云南蒙自文化的。在郑千山创办云南传统蒙学会研究会(以下简称云南蒙学会)之初,“蒙学”二字曾引出不少的笑话。
打开电脑浏览器,输入“蒙学”两个字,在百度百科和360百科中的解释均是:蒙馆,启蒙的学塾,相当于现在的幼儿园或小学;而国学网上的解释是:所谓蒙学,既是对我国传统的幼儿启蒙教育的一个统称,与小学、大学并列,是我国传统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阶段。网上无论是哪种解释,都将蒙学定义为启蒙教育。
相比郑千山的解释和定义,这些理解要么片面、要么狭义,都不能全面、清晰地解释蒙学的概念。
“蒙学是易经中的蒙卦,代表了国学的方方面面。”郑千山说。早在2500年前,中国就有了蒙学的说法。孩童到了一定的年龄要上蒙馆、读蒙学教材,学的就是我们现在熟悉的“三百千千”(即《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等)。然而这只是开始,四书五经、诸子百家,中国古代历史、哲学、地理、政治、经济乃至书画、音乐、易学、术数、医学、星相、建筑等等,都是国学所涉及的范畴。“它的深度和广度,已远远超出了社会大众的理解范围。”
“在这个庞大的系统里,经线和纬线共同织就了国学这块布,经线是经史子集的内容,像四书五经,诸子百家,易经原理等;而纬线的重要构成部分就包括了风水学、姓名学、面相学等谶纬学,经纬相织,就构成了我国纷繁复杂的蒙学‘织锦’体系。”郑千山解释。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里,经线不如纬线赚钱,而且不狠下一番功夫,想在经线上做出成绩是不太可能的。所以,有部分做国学的人,在经线这方面的功底不好,就用纬线来打招牌,投机取巧,导致了现在当人们提及这些的时候,脑子里想到的都是算命、看相这些片面的内容。
“国学是1906年才提出来的说法,只有100多年的历史,过去就是蒙学。”郑千山还告诉记者,“可以说,蒙学是国学的另一种称谓,甚至有着更深的历史渊源。它是一个动态系统,只要是中国的学术都是在它的范畴之内。” 之后,郑千山又向记者解释了这个学术概念:学即学问;术即实践,学问与在生活中实践的结合就叫学术,一切的学术叫国学。学,代表了中国5000年以来的从远古以来,历史和文物;术,代表了5000年以来中国的人文精神和生活经验。“国学不是一门学科,它是中国人的文化基因,由学术组成,既然不是学科,那么只要是中国人,都应该学国学。”
但是“蒙学”这个称谓又是怎么得来的呢?郑千山进一步解释,“蒙是一个卦象,是《周易》的第四卦,叫山水蒙,代表了我们传统文化六个方面的含义:第一是萌蒙,就是萌芽状态进行的一种教育,包括我们现在的胎教;第二是击蒙,就是要有规范的,有次第的,“三百千千、四书五经”;第三是亨蒙,就是通过我们的这种教育模式,能走上亨达、通达的道路,人生是通达的;第四是包蒙,仁山智水,是一种和谐的理念;第五是发蒙,也就是启蒙,意即通过教育,把一个人从蒙昧的状态提升到光明的状态;第六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叫正蒙,就是蒙以养正,通过我们的教育把人培养成一个有德的社会人。这六个“蒙”,是中国几千年以来的一种教育模式,是中国一切学术的总称。”
2002年的时候,郑千山在蒙学前加入了“传统”二字,于是就出现了“传统蒙学”这个词。12年之后,已经有很所知名媒体在提及蒙学的时候也采用了这种说法,像《凤凰周刊》就曾用过这个称谓和概念,可见传统蒙学已逐渐被社会各界所认可。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时作了“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讲话”,有关部门要创办中华传统蒙学馆,那时候很多人都还不知道,偏安西南一隅的云南,不但有全国第二大文庙——建水孔庙,更是早已成立了云南传统蒙学研究会。寒来暑往,云南蒙学会成立至今已有十个春秋,这是郑千山等人带头创办的中国第一个传统蒙学研究会。论及其影响力,在云南7000多个社团及社会组织里,云南蒙学会不说第一名,至少也该位列前十。
文化的推广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多年来,在传统蒙学的推广过程中,郑千山致力于研究与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在云南各地奔波,频繁地给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等讲授蒙学的相关知识。迄今,他已讲授中国国学系列讲座共300余场。付出总是有回报的,作为研究会会长的他颇为欣慰地告诉记者,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对蒙学误解的消除,研究会的影响也正日渐扩大。他常说,能让一个人明白蒙学是怎么回事,就是一种进步,我们需要这种进步。
他在各地举办国学讲座,课件中总有一句醒目的话:国学文化是心灵救赎的文化。这话听来耳熟,仔细一想,郑千山似乎一直都在从事着救赎的工作。
助力曲阜 创开山之作
中国人讲究诗书传家。书是民族的命脉。洪水可以淹没一切,烈火可以焚尽所有,但对知识的敬重与延续却不可淹没,更无法焚烧殆尽。“按照六经的重要性,《易经》应为六经之首。《易经》包含了中国国学最主要的内容,主要呈现在三个方面:“不易”,宇宙人生不因为时间、地点、民族发生变化;“变易”,在不易的基础上才能变易,变易是有一定的规律的,这也是《易经》能准确判断事物的原因所在;简易,《易经》之所以难懂在于它把复杂的东西简易化、高度精微化了。”郑千山如是说。
无论是建立蒙学会,推广蒙学还是进行文学创作,郑千山都显得谦虚而低调,他常常用“六爻皆吉”的谦卦来规劝自己和周围的人,做人也好,做事也好,谦虚一点,不要太满,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是吉利的、无往不胜的。
在山东曲阜国学中心成立初期,很多人对蒙学的概念仍然不清楚,寄予网络以寻求帮助,蓦然发现,云南却早已有人在从事蒙学的推广工作了,而且这个人不但成立了蒙学研究会,而且还为此做过300多场演讲。对于山东方面帮助成立曲阜国学中心的请求,郑千山欣然应允。他告诉记者,“曲阜虽然只是一个县级市,但是曲阜的地位相当重要,也无可取代,这里是孔子的家乡,习近平主席2013年还去那里,而且他可能还要去,因为这里是圣人的故乡。” 郑千山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为曲阜国学中心进行了详细的规划:一是以多种方式打造儒家文化的圣殿文化和朝圣文化。曲阜的惟一性,是任何地方都取代不了的,孟子的故乡邹城就在山东省曲阜城南26公里。中国历史上两大圣人(至圣和亚圣)的故乡,这样的地理历史条件是任何地方都无法复制的;二是通过曲阜的品牌,做一个全国性书院和国学的联盟。这样做,可以带动曲阜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影响力;三是曲阜国学中心要建立一个国学考评体系,把合格的、合适的国学教师考评出来;四是马上启动一个曲阜国学大讲堂。“最早我们蒙学会在云南办了云岭大讲堂·国学讲坛,这个讲坛的第一次讲座就是我做的。一开始,真还很担心听众的人数,但是开讲以后,听课人数居然一下子就达到了300人,之后的一系列课程举办得都比较顺利。” 郑千山说,这一套模式,在云南已经经过检验,非常成熟。
近几年,私塾的教育模式悄然兴起。现在有部分家长愿意送孩子去上私塾。不考试、不发文凭、“先生”也没现行体制下的教师资格……现代“私塾”悄然的兴起几乎颠覆了传统的教育模式。尽管这种另类教育,利弊共存,还存在很多争议,这样的“私塾”也注定不能成为主流,但我们的教育管理者是否也该反思:为什么“体制”内教育,不能满足民众对优质教育资源个性化的需求?
作为中国固有的民间办学形式,私塾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私塾招收的学生既有儿童,也有成年人,“有教无类”。人们一般认为是孔子在家乡曲阜开办的私学即是私塾,孔子是第一个有名的大塾师。曲阜的国学中心就在尝试,一类是为家底十分殷实家境,孩子学习成绩不是很理想的家庭开设;另一类是为家长思维比较领先于潮流的家庭开设的。“我预测,私塾将会逐渐壮大,《弟子规》虽然好,但是经典仍然是‘三百千千’,我们目前遇到的问题是缺少能在私塾任教的‘先生’。”
对于今后书院私塾或国学中心的教材编撰,郑千山可谓是胸有成竹。多年来,郑千山一直在研究中国的蒙学,在各地举办的300多场讲座为蒙学教育积累了很多的“教案”。2013年,昆明老年大学找到郑千山,礼请他到该校进行国学(蒙学)系列课程的讲授,郑千山觉得这是一个不可多的的机会,虽然艰辛备至,备课、编讲义、赶公交车、收入微薄……但他毅然承担起了这项任务。开课一年半,学员暴满,反响热烈,出人意料。郑千山说,虽然这么多年,讲座举办了数百场,但是都没有能够让他按照顺序、逻辑、系统地授课,在他的内心深处是希望能够系统化的构成一门国学(蒙学)的课程。郑千山表示,在老年大学3年的教学中,他将按体系地讲授国学(蒙学),从这里开始,他将把这些课程讲义整理成为一部国学(蒙学)的教材,供全省、全国,甚至全世界的国学(蒙学)爱好者共同学习。
《老子》云: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正因为有了深厚家学的底蕴和多年来的自我升华,才沉淀出了今天我们所见到的传统蒙学布道者郑千山。
蒙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灵魂,郑千山有一个崇高的愿望,就是加固中国文化的根基,重塑中国文化的灵魂,然而这是一条漫长的路,这也是一条意义非凡的路,但我们有理由相信,经过国学熏沐、教育的每一个人都能成为有德的人,能够明辨是非、通晓义利,能够勇敢地承担起个人的责任,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郑千山,祖籍湖南岳阳,生于昆明。云南日报社主任编辑,云南传统蒙学研究会会长,中国曲阜国学中心主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云南省社科委员,云南省纪实文学研究会副会长,昆明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云南省演讲学会常务理事,昆明佛学研究会副秘书长,昆明五华区政协常委,昆明市作家协会理事,五华区作协主席,鲁迅文学院第九届高研班学员。
1982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专著《雁语书香》《千山之上》《悠长的尾音》《溪山品茗》《三迤人文》《以翠湖为中心》等14部,主编有“云南传统蒙学丛书”“国学小讲坛丛书”“蒙学经典注译丛书”等多种。获全国优秀少儿图书一等奖、中国新闻奖二等奖、云南哲学社会科学奖三等奖、中国报纸副刊作品一等奖等各类奖励50余次,所著《小灵通西部行·云南》曾入选由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文化部、教育部、广电部、国家新闻出版署、团中央等七部门向社会推荐的百种爱国主义教育图书。
自2005年开始在全国各地政府机关、大学、中小学、企业、部队、监狱等主讲中国国学系列讲座,共300余场,重要讲座有《曾国藩与<曾国藩家书>》《云南历史上的风云人物》《中国国学概述》《佛学的基本问题》《中国蒙学基石<三字经>》《现代社会与心理减压》《<弟子规>的当下解读》《国学与现代生活》等。2009年,获“云岭大讲堂”优秀主讲人称号;2010年,获云南省演讲学会十佳主讲人称号;2012年,获全国社会科学联合会联席会议授予的“全国社科科普名家”称号;2014年,获中华职教社授予的“优秀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人”称号。2007年,主持创办“云南国学讲坛”,团结了一大批云南文化界、文史界的专家、学者走上讲坛,为共创云南民族文化强省做出了贡献。
责任编辑:吴安臣